① 誰幫幫我寫論文
對1138家上市公司統計的結果顯示,2000 年兩市上市公司的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03元,較1999年下降了3.33%,這說明上市公司的總體業績出現了下滑; 加權平均每股凈資產為2.642元,較1999年上升了11.01%,說明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有提高;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7.665%,較1999年下降了13.31%,說明上市公司的資產管理效率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
主營業務增盈利能力降
自1998年以來,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呈現高速增長趨勢,1999年及2000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比率分別達到了12.38%和20.55%, 主營業務收入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
主營業務出現增長,至少體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行業特徵明顯。受惠於我國宏觀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採掘業、電力、 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電子、食品飲料, 以及積極拓展經營地域和實施金融創新的金融業等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出現較大增幅。如保證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行業, 電力、運輸、建材等受經濟增長影響,出現需求回升。
二是結構調整見成效。以新宇軟體等為代表的上市公司因資產重組擴展了主營業務范圍,主營業務收入由此發生巨變。
三是新股表現突出。以天鴻寶業、南海發展和民生銀行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上市公司,其主營業務收入的高增長率帶動了總體收入的增長。
但與主營業務收入高速增長不相對應的是, 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未能實現同步增長。1999年和2000年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13.42%和6.12%,呈逐年下降趨勢。由此反映出了三個問題:
一是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降。2000年上市公司的平均主營業務毛利率為19. 58 %,較1999年的20.18%出現了2.97%的下降。這就意味著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減少580萬元。
二是三項費用居高不下。據不完全統計,2000 年近一半的上市公司三項費用的平均增長遠高於收入的增長。
三是非經常性收益的影響降低。雖然投資收益、補貼收入以及營業外收入等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對部分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較大, 不少上市公司也是通過重組等方式獲得一次性巨額收益的。但自2000年以來, 由於監管層陸續下發了一系列規范上市公司運作的規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上市公司的這種行為,如不允許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利潤等,非經常性收益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由此降低。
此外,虧損公司數量居高不下,T族隊伍不斷擴大,「拖後腿」的越來越多, 也影響了上市公司總體業績的提升。
資產質量高運營效率低
我國證券市場的持續牛市行情,大大刺激了上市公司的籌資慾望。2000 年上市公司籌集資金刷新多項紀錄,其中發行新股、增發和配售的總家數達到300多家, 是 1999年的1.51倍。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價格呈上升勢頭。上市公司通過高溢價發行股票,獲得高額資本公積,股東權益由此出現巨幅增長。如閩東電力在2000年7月以 88 倍市盈率的發行價,使其從中獲取溢價收入超過10億元,公司每股凈資產也由1999年的1.57元提高至發行後的4.81元。可以說, 新股發行有力地促進了這些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增長,使其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低,資產質量進一步優化。此外, 接受資產捐贈、資產評估增值以及通過減免債務等,也都影響到了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由此引發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的大幅提高。
但在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增加,資產質量提高的同時,其經營效率卻出現了下降趨勢。如閩東電力,2000年凈資產收益率僅為3.02%。這雖有資金未投入使用的因素, 但也表明,公司利潤的增長遠跟不上凈資產的擴張。 而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後就「變臉」的情況也是一再發生。事實上,自1998年以來,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凈資產在以4.43%(1999年)和11.01%(2000年)增長的同時,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卻在以1 .26%和13.31%的快速比率下降。
② 論文摘要英文翻譯 不要直譯!
2006 June China promulgated the new busines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 January 1, 2007 start. New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the "Related Party Relationships and Transactions" has been improved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rticle from our listed companie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related transactions initiated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analysis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disclosur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nd other related provisions of the Improvement , combined with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China's new guidelines by integrating the practical point out the positive aspects and, finally, there i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hortcomings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Over the more than three months of graation design and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so I clearly understand that accounting in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of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composition, learned some essential things that deal with the office to learn about the most recent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and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audit business processes and key steps.
③ 會計信息舞弊的成因及對策(論文)
5 對醫葯企業抑制財務舞弊的建議
5.1個人層面
較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在公司經營困難走向財務舞弊之前,可能從財務數據上就會發現某些問題並及時提出對策建議,及時糾正企業發展方向,因此,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專業技能的教育也是企業不容忽視的。函證調查時,對數額巨大或未收到函證的部分,應保持審計人員應有的謹慎性以及警惕性,可以採用電話問詢或實地走訪的方式進行核實。即使當年並沒有查出有舞弊的行為,也不能放鬆警惕,應對其進行持續的關注。需要審計人員具備專業技能,而且還需要其不斷的學習擴充自己實踐水平,注冊會計師要提高審計識別技能。
5.2公司層面
在眾多股東中持有股份最多的被稱為控股股東,一股獨大在上市公司中也不可避免,在股東大會表決過程中,控股股東因其股份比重優勢會有話語領導權,而股東大會也很可能成為某個大股東的表達個人意志的擺設,在這樣的機制下,很有可能會損害到其他中小股東的切身利益。信用標准。建議新華制葯應以綜合評定的指標指定信用標准,將「5C 評價法」和權重分析法相結合。信用條件。以保證新華制葯全面掌握客戶應收賬款信用信息,以便的客戶經營困難時及時作出風險規避,最大限度的保護新華制葯的利益。收賬政策。建議新華制葯應找到收賬費用、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和壞賬損失的平衡點,制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收款政策。
5.3政府層面
政府應該從道德管理以及監督體系的角度出發,首先應該加大對財務舞弊的人員處罰力度,對違規違法的會計人員、審計人員要有相對應的懲罰。其次是要完善會計准則、會計制度。本文研究認為可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一是要完善會計准則、會計制度,這就相當於是增強了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可靠程度,二是從審計准則、審計制度上加以改善,使我國審計工作的體系更加嚴謹。
5.4 社會層面
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體系,要確保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應該把握住服務單位的行業特性,事務所在接受客戶委託時,本著對投資者負責任的專業態度,始終保持應有的職業警覺敏銳性,提升專業審計的質量,盡力維護資本市場審計的聲譽。規范上市公司和外部審計師的關系,不斷提升外部審計師的獨立性以及專業能力,積極有效發揮外部審計師在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監督方面的重要作用。
5.5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是闡述對醫葯上市公司有效抑制財務舞弊的相關建議,幫助該類型企業提高抑制財務舞弊的能力,也為解決類似問題提供參考。
6 研究結論與啟示
6.1 研究結論
資本市場發展日臻成熟,各項規章制度也在實踐中逐步完善起來,在一片祥和的大環境下,上市公司中仍舊是暗流涌動。上市公司承載著國家和市場消費者的美好寄託,其上市後也具有一定影響力,代表著中國企業的形象,因此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國投融資市場,更關乎我國企業的國際聲譽。財務舞弊的治理需要多手聯防,立體防治,封堵所有財務舞弊漏洞,摧毀財務舞弊的溫床。本文從財務舞弊發生的宏觀微觀環境出發,分析財務舞弊與經濟波動的關系並用實例來說明了政策變動對企業舞弊的影響,然後深入企業挖掘財務舞弊下的企業特徵,進行定性分析,給我國財務舞弊的治理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針對財務舞弊的特徵分析提出了樹立企業標桿,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彌補法律漏洞,嚴肅法律政令等一系列凈化舞弊環境的措施。
6.2 啟示
綜上所述,制葯行業的發展不容小覷,現階段我國制葯企業發展勢頭良好,逐步步入集團化、規模化。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葯行業也隨之發展迅猛。我國出台全國醫療保險制度的貫徹落實,也為制葯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力作用。所以,財務報表舞弊和信息披露的違規現象需要得到有效治理,一是有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對造假行為應該加大處罰力度;二是對造假的行為以及信息披露違規的行為要進行刑事處罰和受害的民事賠償,如此一來,受害人的經濟利益不僅得到了有效保障,而且舞弊違規的成本也會增加,採取一系列措施對舞弊行為起到威懾作用,從而將舞弊發生概率降到最小。
④ 近兩年關於關聯交易舞弊的案例
康得新,華澤鈷鎳,*st國葯,新綠股份,加加食品都有關聯方都問題
⑤ 我寫論文需要一篇英文文獻,主題是關於《論關聯方關系及交易的信息披露和審計對策》然後把它翻譯成中文,
自己寫唄!
⑥ 俺要寫本科畢業論文了。俺的論文題目為《廣東民營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問題與對策 ——以連鎖餐飲業為例》。
好吧,我把題目給你....很多....
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如下:
淺談佛山零售業發展及競爭對策
對非貨幣性交易的幾點探討
對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角度強化企業內部控制
淺析增值稅轉型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論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認識與治理
EPR在會計中的應用
淺談上市公司重組的財務問題
論計算機環境下會計信息舞弊
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論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及其防範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實證研究
網路會計的實踐與思考
對我國電算化審計發展的思考
試論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目標
稅務籌劃有關問題探討
淺析我國增值稅的運行問題和解決方法——建立雙向運行機制,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
論如何加強民營企業會計監督
金融衍生工具下的財務會計創新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中國汽車工業的成本管理創新戰略
我國會計電算化普及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對我國企業偷逃增值稅現象的思考
長虹四十億應收賬款背後凸顯的問題—淺議應收賬款的管理
淺析商譽會計的若干問題
論企業多元化戰略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研究—議CPA誠信危機
中外個人所得稅的比較與啟示
從中國家電業的現狀談我國家電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
關於「知識資本化」的人力資源會計思考——解深圳華為技術公司的發展之謎
我國公司治理的缺陷——以銀廣廈為例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現象及審計防範
淺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關聯交易的問題與規范
非貨幣性交易准則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
論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規避策略
企業資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淺談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內部審計外部化對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影響
關於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思考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
淺談企業所得稅改革
淺談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實行家庭課稅模式和合理的扣除標准
關於廣東省中小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問題的思考
「人力資源會計」之我見
會計信息失真原因之法律思考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探析
從安然公司看關聯交易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及其防範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
淺談企業內部控制
淺談現代企業成本管理
企業並購戰略的剖析與研究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措施研究
試論本量利分析法的局限性
企業並購、整合理論在青島啤酒的實踐
EVA薪酬激勵模式在我國電信行業中的應用探討
對我國政府內部控制有關問題的思考
淺論我國MBO股權的定價問題與對策
從委託代理理論看國有企業改革
佛山會計師事務所的現狀與發展
對現代企業負債經營的探討
非貨幣性交易准則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
利用現金流量表探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質量
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研究
試論企業並購的文化整合
對作業成本法的再思考
淺析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制
論內部會計控制及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框架構建
揭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秘密面紗」——上市公
司財務報表粉飾手段、動機以及防範體系的建立
淺析個人所得稅存在問題及治理對策
淺談衍生金融工具對我國傳統會計的影響
對我國《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思考和探索
淺談衡量企業價值的方法和因素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財務報表粉飾的主要手段及其識別與防範
企業資本經營戰略淺析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佛山市資產減值准備政策執行情況分析
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可行性分析
應用稅收公平理論分析我國涉外稅收的不平等現象
淺談股權分置改革對價支付的相關會計處理
關聯方交易發展新趨勢
對人力資源的會計確認及其在我國推行的可行性
淺議企業所得稅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淺談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對策
加快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對策的探討
肯德基的價值鏈管理
稅務代理,路在何方——完善我國稅務代理問題的思考
偷稅行為的博弈模型與多重博弈模型分析
試論廣東省稅務代理業的發展
淺議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
淺談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與風險導向審計
淺議企業負債經營效益與財務風險的控制
會計委派制有關問題探討
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和賒銷政策研究
電子商務環境下網路會計探析
並構與重組——企業迅速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捷徑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治理模式研究
人力資源會計及其管理運用
關於企業人力資源招聘成本的思考
我國法務會計建設及人才培養
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落實與完善
會計政策在納稅籌劃中的運用
關於兼並重組的問題分析
關於佛山陶瓷行業在反傾銷問題的思考
人力資源管理要以人為本——透析「萬家樂」敗局
從個性心理的角度分析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對策
淺析中小企業績效評價制度的建立
經濟特區企業避稅的方法對策研究
對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思考
品牌國際化——中國建陶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物流——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
基層管理人員培訓案例分析——以佛山TF公司為例
新時期新方式——淺談博客營銷
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的影響及改革措施
淺議關聯方及其交易審計
從人力資源會計計量的角度看管理培訓生的投資成本
試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淺談在小規模企業中運用風險導向審計方法
淺談農村稅費改革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
淺談審計證據及其證明力
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研究
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實證分析
企業第三利潤源——物流成本的核算與分析規劃
對我國審計市場現狀的研究
試論價值鏈會計的創新及應用
對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的探討
責任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及應用——基於鋼鐵行業的分析
試論網路會計對傳統會計的沖擊
論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應用
成本管理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關於製造企業物流成本控制
未來會計目標與財務報告的發展趨勢
財務分析的完善及其指標的改進
債務重組准則的變遷及原因
優化控制企業的營銷成本
公司控制權市場及法律機制淺析
略析衍生金融工具對我國財務會計的影響
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手段及其防範措施問題的探討
現代管理會計的成本核算方法——變動成本法的優越性
淺談我國電算化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人民幣的升值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關系
對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制的探討
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淺論無形資產評估
關於我國農業稅制改革的思考
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恆美電熱器具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的實證研究
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理論與證據
農村土地徵用賠償問題的經濟分析——基於順德的實地調查
審計風險:成因與控制
論人力資源會計——同濟環境工程公司的案例研究
人力資源會計在中國的可行性分析
二十一世紀會計新領域——法務會計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框架問題探討
對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思考
投資會計制度變遷研究
固定資產會計制度變遷
無形資產會計制度變遷及經濟影響
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
我國電算化審計及對策分析
論債務重組准則
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的會計處理
戰略存貨管理
中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實證研究
緊扣企業核心能力,推行企業多元化戰略
淺析人力資源會計
論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外購商譽會計論
我國稅務會計有關問題研究
我國稅務籌劃若干問題探討
淺談審計的獨立性及影響其的幾個因素
審計風險芻議
⑦ 求本科畢業論文:淺議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問題
到cnki知庫裡面去下唄,裡面各方面的論文都有
⑧ 關於畢業論文(急)
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發布時間: 2005-11-29\16:36:52
註:本論文選題由各網站綜合而成,在初步確定選題之後,最好徵求一下指導老師的意見,看看是否可行、合適,再去搜集材料、醞釀構思、形成初稿、反復修改、最後定稿,免得半途而廢。
一.會計部分
1.關於會計理論結構的探討; 2.中外會計報告比較及啟示; 3.對我國具體會計准則的思考; 4.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5.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6.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7.建立我國金融工具會計的探討 8.關於商譽的會計思考; 9.論會計的國家性和國際性; 10. 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11. 試論重組會計; 12.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13. 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14.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研究; 15.論會計目標; 16.關於或有事項的研究; 17.試論會計學科體系的構建; 18.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責任; 19. 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 20. 上士公司信息披露; 21.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探討; 2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23.合並會計報表研究; 24.企業並購會計研究; 25.債務重組會計研究; 26.會計准則和制度的經濟後果研究; 27.關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討論; 28.試論會計信息的公開制度; 29.試論我國的會計准則體系; 30.試論會計報告披露的范圍; 31.試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32.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33.關於期貨會計的探討; 34.試論會計環境; 35.非貨幣交易會計研究; 36.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 37.減值會計研究; 38.試論新《會計法》下的會計監督體系; 39.新《會計法》對會計核算的要求; 40. 試論會計法律責任; 41. 股票期權會計研究; 42.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二.財務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實證研究; 2.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3.企業配股財務標准研究; 4.資本成本決策研究; 5.企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6.經營者薪酬計劃; 7.管理業績評價體系; 8.財務風險評價體系; 9.企業營運能力評價體系; 10.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 11.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12.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 13.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研究; 14.企業/企業集團投資政策研究; 15. 由某公司談企業戰略發展結構; 16.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與協調; 17.企業投資決策科層結構體系研究; 18.金融互換與資本結構; 19.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研究; 20.關於投資財務標准研究; 21.關於企業價值研究; 22.預算管理與預算機構的環境保障體系; 23.企業並構財務問題研究(題目宜具體化); 24. 企業/企業集團存量資產重組研究; 25.企業/企業集團財務總監委派制研究; 26.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控制體系; 27.企業財務目標再認識; 28.企業投資結構研究; 29.關於財務的分層管理思想研究; 30.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 31.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 32.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 33.企業收益質量及其評價體系; 34.企業信用政策研究; 35.企業稅收籌劃; 36.關於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 37.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研究; 38.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39.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40.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基礎分析(題目宜具體化); 41.財務學科課程體系探討
三.管理會計部分
1.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2.管理會計的假設前提與原則; 3.投資決策分析方法; 4.關於管理會計師及其職業道德研究; 5.預算管理研究,業績評介體系與方法研究; 6.關於均衡計帳研究; 7.關於ABC法的研究; 8.責任會計的研究; 9.關於投資項目決策的研究; 10.標准成本的研究; 11.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12.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 13.關於成本差異分析的研究; 14. 關於敏感性分析; 15.關於成本控制方法;
四.審計部分
1.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論市場經濟下審計的職能與作用; 3.論審計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與作用; 4.論審計目標與審計證據的獲取; 5.論審計與經濟監督系統; 6.論我國審計組織體系的健全與發展; 7.論我國審計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8.論審計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 9.論審計執法與處罰力度的強化; 10. 論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11. 比較審計初探; 12.論經濟效益審計; 13.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14.論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 15.論財政同級審計; 16.對驗資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17.對資產評估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18.審計工作策略探討; 19.論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制度基礎審計探討); 20.論審計方式方法體系的完善; 21.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22.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23.論審計工作質量的控制與考核; 24.論我國審計准則體系的完善; 25.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26.新會計法實施後企業內部審計建設; 27.獨立審計准則研究(可選一個准則進行研究); 28. 注冊會計師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五.會計電算化部分
1.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分析; 2.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容錯性及可操作性問題; 3.會計電算化核算系統的子系統劃分研究; 4.會計電算化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及研究; 5.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的影響探討; 6.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研究; 7.商業進銷存系統模式研究; 8.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9.網路會計研究; 10.對計算機會計信息工作的審計
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提示
一、 會計部分
1.關於會計理論結構的探討
[提示]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研究;會計准則研究,如會計准則制定的經濟後果分析;構建會計理論體系的要素分析,如會計目標、會計環境、會計方法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體系研究;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理論創新,如人力資源會計、綠色會計等;會計理論結構發展演變過程研究;中外會計理論結構比較/
2.中外會計報告比較及啟示
[提示]會計報告的涵義及作用;中外會計報告的差異表現;中外會計報告差異的原因分析;進一步改進我國會計報告的對策。
3.對我國具體會計准則的思考
[提示]會計准則的涵義及作用;我國會計准則建設的現狀;具體會計准則的制定或實施尚存在的問題研究、成因分析;進一步完善我國會計准則體系的對策。
4.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提示]真實性的界定;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因素分析;會計住處真實性與相關性的關系研究;我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現狀、原因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後果研究;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5.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提示]人力資源、人力資產與人力資本的涵義;人力資源會計的會計目標、基本假設、會計要素界定研究;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研究;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研究、包括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等;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勞動者權益會計。
6.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提示]會計政策的涵義及類型;制定或選擇會計政策的原則、程序;制定或選擇會計政策的動機研究;影響會計政策制定或選擇的因素分析;會計政策的選擇范圍;會計政策的後果;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分析。
7.建立我國金融工具會計的探討
[提示]金融工具會計的研究對象,可分為基本金融工具會計與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衍生金融工具及特徵研究;金融工具創新對傳統財務會計理論的沖擊,包括對會計准則的影響,對傳統會計確認理論的影響,對傳統會計計量理論的影響;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與報告研究/
8.關於商譽的會計思考
[提示]商譽的涵義及特點;商譽的成因分析;商譽會計研究的現狀;商譽的確認研究;商譽的計量研究;商譽的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9.會計的國家性與國際性
[提示]會計的屬性;會計的國家化、國際化的涵義及特徵;會計國家化與國際化的關系分析;會計國家化與國際化的沖突與協調研究/
10. 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提示]法定財產的會計屬性;法定財產重估的前提;法定財產重估的經濟效果;法定財產重估的會計處理方法;法定財產重估的會計信息披露。
11. 試論重組會計
[提示]資產重組的涵義;資產重組的方式與資產重組會計的研究內容;重組會計研究的現狀分析;重組會計目標、會計假設研究;重組會計的確認與計量研究;重組會計的信息披露。
12.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提示]現代企業制度與公司治理結構;會計的目標與會計監督的關系;現代企業制定下會計監督的特點;會計監督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地位;會計監督對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
13. 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提示]破產清算對傳統會計理論的沖擊,包括對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核算原則的沖擊等;破產清算會計目標研究;破產清算日的確定;破產清算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及方式研究;破產的社會成本分析。
14.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研究
[提示]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涵義及研究對象;我國現有會計管理體制的缺陷及原因分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會計管理體制的差異;我國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包括會計委派制、財務總監制、稽查特派制等。我國會計管理體制發展的一般規律研究。
15.論會計目標
[提示]會計目標的涵義;關於會計目標的兩種觀點;決策有用論、委託代理論;會計目標與公司治理結構、與現代企業制度的關系研究;會計目標與會計信息質量;如何構建適合我國實際的會計目標。
16.關於或有事項的研究
[提示]或有事項的涵義及特徵;或有事項概率的判斷、穩健原則的應用;或有資產與或有收益的確認與計量研究;或有事項的會計信息披露研究,如表內、表外披露;如何處理或有事項的信息披露與保護商業秘密的關系。
17.試論會計學科體系的構建
[提示]傳統會計學科體系的不足;會計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分析;新形勢下(如加入WTO對會計教育的影響、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會計學科體系的構建目標,應指明屬於哪一層次的教育、大學本科、專科還是研究生等;關於會計手段的改進;會計學科體系效果的綜合考核。
18.關於社會會計工作的法律責任
[提示]會計的本質與法制化特徵的分析;我國相關法律如《刑法》、《證券法》、及〈公司法〉對會計工作法律責任的規定;〈會計法〉單位負責人法律責任的廣義及依據分析;各種法律責任的不完善及今後應改進這的方向。
19.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
[提示]企業會計制度的性質及作用;公司治理與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關系;企業內部控制機制與內部會計控制的關系;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與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關系;企業內部會計制度設計的原則及基本方法;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在企業在整個組織架構中的地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有效實施的制度安排及效果考評。
2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提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動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范進程及規范體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要求和原則;針對上市公司首次信息披露(如招股說明書)、定期信息披露(如年度報告、中期報告等)、臨時信息披露。
21.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探討
[提示]見14
2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提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涵義;會計人員基本職業道德規范;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自律機制;對當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分析;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對策。
23.債務重組會計研究
[提示]新修訂並頒布實施的《債務重組》准則和原《債務重組》准則相比較,發生哪些較大變化;重新界定債務重組含義的原因;債務重組方式的變化;不同債務重組方式下會計處理的變化;《債務重組准則》的國際研究。
24會計准則和制度的經濟後果研究
[提示]會計准則;會計制度;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關系;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作用; 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25.關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提示]借款費用的概念及內容;借款費用會計確認的原則;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和分析;借款費用會計處理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借款費用會計處下的建議。
26.試論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提示]會計信息披露的意義;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我國目前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進一步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進一步完善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及建議。
27試論我國的會計准則體系
[提示]會計准則體系的構成(由基本准則和若干具體准則組成);基本准則1992年頒布後,目前應進行修訂;當前應就一些新出現的業務加快制定具體准則。
28試論會計報告披露的范圍
[提示]會計報告;會計報告應披露的內容;會計報告披露的方法;會計報告披露的意義;會計報告披露應遵循的原則。
29.試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提示]注冊會計師制度;注冊會計師制度的作用;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存在的問題;影響注冊會計師制度的因素。
30.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提示]會計監督;會計監督的目的;會計監督的范圍;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企業內部機制和外部環境對會計監督的影響。
31.關於期貨會計的探討
[提示]研究期貨會計的意義;期貨會計對傳統會計理論(包括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沖擊及對策;浮動盈虧的會計處理等;中外期貨會計的比較研究。
32.試論會計環境
[提示]會計與會計環境,可選某一種具體的環境加以詳細闡述,如法律環境、政治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教育環境等;會計信息的需求與供給環境分析;會計環境與環境會計;IT時代、網路環境下的會計;會計環境的變化與會計模式的變遷;會計環境的構成要素分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環境的變化。
33.非貨幣交易會計研究
[提示]非貨幣交易中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研究;非貨幣交易中的利潤操縱現象及其防範對策;關聯方企業貨幣交易研究;現行會計制度中非貨幣交易中存在缺陷與改進方法;中外非貨幣交易准則的差異比較,可選擇某一國或將中外進行總體比較。
34.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
[提示]有效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分析;構建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三內部控制制度;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公司的治理思考;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構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失效的表現、原因及對策研究;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框架如何有機結合。
35減值會計研究
[提示]減值會計理論研究的現實意義;減值會計理論依據;減值會計的確認與計量;減值會計推行的現實困難;減值會計發展的未來展望。
36試論新《會計法》下的會計監督體系
[提示]新《會計法》出台的背景;新《會計法》對會計監督內涵的界定;新《會計法》下的會計監督體系;新《會計法》有效發揮會計監督作用的條件。
37.新《會計法》對會計核算的要求
[提示]新《會計法》出台的背景;新《會計法》同原《會計法》相比較在會計核算方面規定的區別;新《會計法》有效發揮會計核算作用的條件。
38.試論會計法律責任
[提示]會計法律責任的概念及其表現;會計法律責任與審計會計法律責任的區別;會計法律責任的具體表現;典型案例分析;有效規避會計法律責任的對策。
39股票期權會計研究
[提示]股票期權會計的產生及其作用;我國企業實施股票期權會計的現狀;有效制定並實施股票期權會計應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我國股票期權會計的建議。
40.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提示]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現狀;高等教育發達國家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情況分析;會計學專業教育目標與課程體系設置的關系;進一步完善我國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措施。
..........
http://www.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15121
⑨ 關於畢業論文「提高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質量的對策」答辯的相關問題
你好 我現在也在寫這個論文題目 能把你的電子稿給我借鑒下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