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交易你是認同寧願做錯,不願錯過。還是寧願錯過,不願做錯呢
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寧願做錯,不願錯過」是指在股票交易中要守自己定下的交易原則。「寧願錯過,不願做錯」是指有風險意識!這兩個問題是普通投資者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也是普通人在股票交易中難以控制好心態的難點。
總之,最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交易,誰也不想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操作。
『貳』 中國外匯交易中的對與錯是什麼
中國外匯交易中的對與錯:
以順勢為對,以逆勢為錯
價格變化具有一定的趨勢性,無論是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的形成都不容易,一旦形成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因此,除非市場趨勢已出現了明顯改變,否則一定要尊重趨勢!
在上漲時高位建空單,或在下跌時低位建多單,都是逆勢操作的行為,後果往往不堪設想。因為趨勢是無敵的,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趨勢是外匯交易的精髓,讀懂趨勢也就獲得了市場中賺錢的金鑰匙。順應趨勢,可以避免虧損,可以獲取利潤。
以知足為對,以貪婪為錯
盈利最大的敵人是貪婪,知足是外匯交易中獲利的要訣。
以輕倉為對,以重倉為錯
外匯保證金制度和價格波動的隨機性決定了交易中倉位控制的重要性,一般以輕倉為宜,因為倉位一旦很重,其心態也會發生變化,往往影響正常的的決策判斷和交易策略,從而影響交易結果。
倉位控制是外匯交易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有投資大師這樣說:真正的投資收益規則是,倉位影響態度、態度影響分析、分析影響決策、決策影響收益。
以客觀操作為對,以主觀分析為錯
歷史證明,個人的主觀判斷和市場的實際走勢相吻合的時間太少了,根源在於我們所擁有資源的有限性,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有限的資金、有限的認知能力。
既然主觀的分析方法行不通,那就只有靠客觀的操作方法。但在實踐中,大多數投資人總會受到主觀與客觀之間關系的困擾,不能做到客觀地操作。
客觀的分析要靠明確的規則。不論主觀的分析和客觀的分析是否矛盾,都應該嚴格遵守客觀規則。
以等待忍耐為對,以浮躁沖動為錯
外匯交易是如此的刺激,交易者必須培養自己的耐心,否則成功是很難的。
以止損保贏為對,以放任自流為錯
止損是外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任何時候保本都是第一位,賺錢是第二位的 .
事實上,建立合理的止損原則相當有效,謹慎的自救策略的核心在於不讓虧損繼續擴大。相反,由於外匯交易的保證金制度,如果任憑虧損單子放任自流,不但有可能加劇虧損的擴大化,而且可能會導致爆倉現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止損的魅力正在於此!
以心平氣和為對,以患得患失為錯
這是針對交易者對待虧損或者盈利的態度而言,成熟的投資者無論是虧損還是盈利,都應該做到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以盈利加碼為對,以被套加倉為錯
實際交易中,應該在賺錢的頭寸上加碼,因為頭寸的盈利說明價格正朝著對你有利的方向發展,說明你目前的操作是正確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始加碼。如果價格一旦向你不利的方向發展,你必須在第一倉盈利的保護下,安全退出;如果價格繼續朝向你有利的方向發展,那你就可以獲得較大的利潤。
一代投機大師Jesse Livermore多次強調,在虧損的頭寸上加碼是不恰當的,甚至是錯誤的。因為一旦出現虧損已經說明有些東西不對頭了,如果再進行加碼操作,那麼就是錯上加錯,到頭來往往會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實,交易的本質就是人性和心態的交鋒。外匯市場中絕大多數的交易問題均源於身心。在市場和人之間,真正的難點永遠是人。
『叄』 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正確時獲取了多大利潤。
最重要的是人品。 金融投機需要冒很大的風險 ,而不道德的人不願承擔風險。這樣的人不適宜從事高風險的投機事業。任何從事冒險業務卻不能面對後果的人,都不是好手。在團隊里,投資作風可以完全不同,但人品一定要可靠。 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正確時獲取了多大利潤,錯誤時虧損了多少。 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當你對一筆交易有把握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即做對還不夠,要盡可能多地獲取。 如果操作過量,即使對市場判斷正確,仍會一敗塗地。 人對事物的認識並不完整,並由此影響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與流行觀點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見和主導的潮流互相強化,直至兩者之間距離大到非引起一場大災難不可,這才是你要特別留意的,也正是這時才極可能發生暴漲暴跌現象。 永遠不要孤注一擲。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 作為一個市場參與者,我關心的是市場價值,即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作為一個公民,我關心的是社會價值,即人類和平、思想自由和社會正義。 這要區分兩個方面。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在這里道德根本不存在,因為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需要負責任。對於亞洲金融風暴,即使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麼不道德。另一方面,我很遵守運作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即使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也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堅果殼理論:金融世界是動盪的、混亂的,無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無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場的一舉一動當作是某個數學公式中的一部分來把握,是不會奏效的。數學不能控制金融市場,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場的關鍵。更確切地說,只有掌握住群眾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場,即必須了解群眾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聚在某一種股票、貨幣或商品周圍,投資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百發百中。
『肆』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在交易中可以形成市場價格 這句話對錯
這句話應該可以說是對的。股票本身並沒有價值,它只是真實資本的「紙制的副本」。但作為一種特殊「金融商品」在交易時也有一定的價格,這種價格實際上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受企業經營狀況及其它社會、政治和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與其票面價值不一致,從而吸引了大批以獲取股市差價利益為目的的投機者,並為其奠定了活躍的基礎。
『伍』 如何正確理解外匯交易中的對與錯
投機場其實是人生修煉場,它永遠給你希望,永遠給你糾錯的機會,投機金融實際上是在投機自己,投機客成功事實上是人性的成功,他們的經驗表明良好的思考習慣和投資信念是成功的保證和基石。如果你無心修煉或無法修煉到位,那隻有遠離投機,否則就會不斷地買單。投資之道就是專業認錯之路,唯有不斷地『認錯'才能取得豐碩的成果。」如果你想做投機客的話,那麼,就先從學會認錯開始吧。
投機與自然界一樣是殘酷的,在實現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同時,其另外的一個功能就是懲罰錯誤,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彬彬有禮。
偏見和錯誤充斥了投機的時候,自身採取了何種的行動,是強化這一偏見和錯誤並偏離了原點還是糾正了偏見和錯誤,走向均衡。在從事投機的工作過程中,在存在錯誤的場合中,我們應該擁有的嚴厲的批評態度,而這一態度只要使我們比其他投機中人更早地識別錯誤,糾正錯誤,那麼我們就可以享用錯誤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在投機中,獲利的使命就是糾正無效的思維,而不需管人們願不願意讓別人這么做,事實是在糾正中也的確賺到了錢。擁有了嚴厲的批評態度後,我們發現自身和別人的錯誤也越來越多,此刻我們應該去做的是善待錯誤,發掘錯誤中潛藏的機會。或許錯誤本身就是一座金礦。投機和思維有無限可改進的空間,缺陷的存在是永遠的,在不斷的分析和判斷中,我們總是在選擇次佳。投機有誤並不可怕,也不能構成阻止繼續投機的充分理由,反而當意識到錯誤和缺陷也就意味著明確到了危險的歸屬,於是安全的感覺卻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時候。
對於立志從事投機的人來說,敢於認錯是首先和必須要具備的素質。敢於認錯是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但對於投機的人來說,卻是生存之必須。如果你是一個死要面子,連自己的錯誤都不敢承認的人,最好是不要從事投機工作。一個傻瓜和一個聰明人的主要區別在於,聰明人能從錯誤中學到東西,傻瓜則重復錯誤。索羅斯坦率地說:「對其他人來說,犯錯是一種恥辱,對我而言,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驕傲,一旦我們認識到理解上的不足是人類的先天特徵,犯錯就沒有恥辱可言了,恥辱的只是不能糾正錯誤。」
投資大師通過清理不理想的投資糾正錯誤之後,他會分析他的錯誤,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錯誤。首先,他不想重復錯誤;其次,他知道少犯錯誤會讓他的系統得到加強,讓他有更好的表現;第三,他知道現實是最好的老師,而錯誤是這個老師最好的課程。我們很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往往把失敗歸於投機不景氣,實在解釋不過去,就自認運氣不好,這種「要麼是投機欺騙了你,要麼是運氣欺騙了你」的思考習慣使我們的投資理念永遠不會有進步,永遠會在背運中怨氣,在幸運中憋氣。更有甚者,頑固不化死不認錯,認為趨勢不會永遠這樣,一定會掉頭回來的,也許這種期待可以實現,但光明來臨之日,你也許已經沒有力氣舉手歡呼了!『越輸越沖'成了將投機客送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而不願向投機認錯的「壞習慣」造就了投機客是一個最終輸家的命運。切記,唯有回到如幼兒時的『赤子心態',一旦做錯了,立即認錯,心裡及嘴裡都要大聲說『我錯了'。即離場休息,待靜另一個適當時時機『重來'。
失敗並不是成功之母,因為就算失敗了一萬次,但是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操作,最終只能是重復得到失敗的結果。失敗他只是成功之父,失敗後只有檢討、總結才能從哪裡失敗就從哪裡爬起來,最終邁向成功。
提高投機水平的方法:每檢討、總結一次,你就提升一次,一個月檢討一次,一年就可以提升12次,一周檢討一次,一年就可以提高40次,一天檢討一次一年就提高365次,一天檢討2次就是一年提高730次,你想提高水平的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少每天檢討(自省)一次以上,這樣你就會比你的同行提升的水平要快,這樣你成為贏家,否則你的錢就給比你下功夫的同行搶了。
學習、復制、總結.成功的關鍵是學習並模仿投機大師,不斷重復他們做過的事,說他們所說,做他們所做,思想他們所思想的,直到他們的成功模式成為你的習慣,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也擁有他的成功的效果了.在投機中犯錯是常有的事,沒有誰不犯錯的,也沒有任何方法或系統是萬靈的。人無完人,有時說話辦事出錯是難免的,碰到這種情況,勇於承認錯誤便顯得格外重要。能夠做到「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投機客了,好多大師級的人物就是如此。對於一個交易員來說,犯點小錯不要緊,問題是要敢於承認錯誤,敢於改正錯誤。對於交易中的錯誤認識的越早越好,改正的越快越好。判斷趨勢沒有人會百分之百准確,有時候判斷失誤,那怕是暫時錯誤,先止損出來,觀察無誤後再進去未嘗不是明智之舉。這樣做,既可以避免無謂的糾纏,又可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曾國藩對此有深刻認識,他說:「知已之過失,即自為承認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之事。豪傑之所以為豪傑,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便是此等處磊落過人。能透過這一關,寸心便異常安樂,省得多少糾葛,省得多少遮掩裝飾丑態。」
『陸』 我交易總是錯,為什麼
找一個稍好一點的指標,完全按照其提示操作,摒除人性,一個月後看結果,一定比你自己決定的效果好。
『柒』 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事實上,良好的心態並不是與交易脫離的主觀心理狀態,而是與交易結果有著直接關聯的客觀心理狀態。
虧損是痛苦的,賺錢是快樂的
,所以,如果要想有良好的心態,必須要讓自己的交易處於賺錢的狀態。在賺錢的時候傻瓜的心態都是良好的,在虧錢的時候聖人的心態都不可能好到那裡去。
因此來看,良好的心態是需要通過交易的准確性和成本的優化來體現的。
交易的准確性需要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更加保守,
時刻把風險放在第一位
,要選擇風險低的進場機會,那些看似要漲的行情說不定明天就跌的一塌糊塗,那些看似要跌的行情說不定明天就漲的突飛猛進。事實上,市場中永遠不缺乏的就是機會,每一個喜歡追漲殺跌的交易者就是一個害怕「踏空」的心理在作怪。
踏空無需難過
,在市場中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帳戶的虧損
,踏空從某種意義上說根本不算痛苦的事。只要沒虧錢就為自己開心,只要賺了錢就為自己驕傲,只要
賺錢離場的交易就是好交易
只要是賺就很好
,有些人賺了錢離場後面錯過了更大的行情沒賺到就後悔的要死,其實大可不必。想想看,這個市場有
多少人都生活在天天虧錢
交易成本的優化則需要在
籌碼管理、資金管理
上有一套科學的系統。策略是在進場的時候分批進,出場的時候也分批出。進場分批進的好處在於如果第一次實盤就失敗了,止損的時候虧損比較小,如果第一次實盤成功了,後面再進去把握性就更大了;而出場分批出的好處就是能讓交易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比如你已經賺錢了,你先平倉一半,這樣做是為了防範市場把你所有的浮贏都統統拿回去的風險,你減倉以後就意味著你剩下的籌碼成本降低了,因為你已經
落袋了一部分,成本的降低讓你有更大的信心來堅持剩下的籌碼
,即使跌破你的初始成本也不會讓你的賬戶發生虧損了,何況你還可以在初始成本附近就離場,那麼前期平掉的那一半利潤就是實實在在的利潤了。既然這樣,何必等到價格跌到成本區附近再平倉呢?何不幹脆一次性就平掉不是更好?賺的更多?這個說法其實是沒有錯,但是作為交易者,只要抓住了趨勢,那是一定不能輕易把籌碼全部平光的,因為下車容易上車難。比如已經連續拉出6根大陽線,這個時候對於有了浮贏的交易者來講無疑頭上懸了一把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跌下來,把自己砍的血肉模糊,這時的心理狀態一定是患得患失的,如果有了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那就說明你已經不可能把趨勢堅持到底了,那怎麼辦呢?就是減倉——先平掉一半,剩下的無疑成本就降的更低了,如果全部平光,你如何知道後面會怎麼走,市場有可能回調也有可能不回調,假設不回調怎麼辦?你下車了還敢追嗎?或者回調了一天就再創新高怎麼辦?你還敢追嗎?正因為
市場走勢是無法預測的,所以減倉的動作僅僅是優化你的交易成本
人又是最最復雜的
,交易的至高境界就是
「大巧無術,大道至簡」,
把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