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下,以40支精梳為例,10萬錠 各個設備一般台數是多少(如果某設備因某速度不同,需要台數不同,煩請注
這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一個10萬錠的棉紡廠,即便只紡一種40支精梳紗,設備配置也會因多種條件有差異,如所選用設備的機械水平、自動化程度、原料的差異、棉紗產品的規格和用途不同(如機織紗和針織紗、起絨紗等等就有區別),普梳紗和精梳紗不同,純棉紗和混紡紗及化纖純紡紗都不同,單紗和股線不同等等。工藝參數的不同造成設備配置不同也差異很大。如採用「高效工藝」——即採用前紡重定量、細紗大牽伸的工藝技術手段大幅提高前紡設備產能的一種新工藝,是紡紗領域中難能可貴的自主創新工藝。這種工藝可以節省前紡設備或擴大細紗生產能力。目前我國國產成套棉紡新設備基本達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的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新建棉紡廠前紡主機設備的配置數量已經大大低於80年代以前棉紡廠的台數,設備佔地總面積、用工水平、能耗水平都有很大降低。
你的問題可理解為:「生產棉紗平均紡紗線密度(細度)為40英支。(寫為JC40,或JC40S;JC 14.6 tex「特克斯」。代號:J—精梳,C—棉),棉紗是全棉精梳單紗產品,10萬紗錠規模設備各工序一般配置的台數是多少」?
10萬紗錠正常生產紡JC40S (JC 14.6 tex)紗,粗略估算每小時產量能達到1400kg/h。(生產不同捻系數的棉紗產量是不相同的,可能相差很多。)
棉紡廠以細紗機錠子的總個數或總只數多少枚作為車間或工廠的規模,10萬錠就是細紗機的錠子總計個數為十萬枚,簡稱10萬紗錠或10萬錠。
細紗機可以有長短不同的組成,每台棉紡細紗機的錠子數可以有96、204、288、360、372、384、396、408、420、444、456、480、492、504、516、600、624、648、672、696、720、744、768、792、816、840、864、888、912、936、960、984、1008、1200錠等多種配置。一般老棉紡工廠因廠房柱網和車間開間的大小等條件所限,細紗機常使用的規格有每台384、396、408、420錠居多,其中以420錠為國內標准台規格;480錠為出口標准台規格,國內選用480錠規格配置也逐漸增多。長車,特別是帶集體落紗裝置的細紗機以1008錠為標准台規格。
◆ 根據以上介紹,簡單說,10萬錠紗廠,若配420錠/台的細紗機要240台;若配480錠/台的細紗機要210台,要配1008錠/台的細紗機只要100台,總錠數為100800錠。當然「10萬錠」也可以有多種組成,如480錠/台的細紗機若配置200台到218台等等,都可以稱為是10萬紗錠的紗廠規模。
●工藝流程:
精梳紗工藝流程為:原棉→清梳聯(往復抓棉→開清棉→梳棉)→預並條→條並卷→精梳→頭道並條→二道並條→粗紗→細紗→絡筒→精梳紗
普梳紗工藝流程為:原棉→清梳聯(往復抓棉→開清棉→梳棉)→頭道並條→二道並條→粗紗→細紗→絡筒→普梳紗
如果不採用清梳聯設備,也還可以採用傳統成卷工藝的清花設備:往復抓棉→開清棉→單打手成卷機→梳棉;
往復抓棉機也可以改選為圓盤抓棉機,但圓盤抓棉機產能一般比往復抓棉機差不多低一半,一列清花通常要酌情配2台圓盤抓棉機(輪換使用)。
開清棉設備包含多種機型的一列設備,要根據紡紗品種、配棉含草雜的多少、產量要求等情況選配,在此不詳細贅述。
精梳紗與普梳紗的區別也在於普梳紗不需要經過「預並條→條並卷→精梳」這三道工藝流程;除配棉不同外,每道工序的上機紡紗工藝也有區別。
精梳准備也可以選用「條卷—並卷」或「預並—條卷」工藝;
精梳後並條一般配置兩道,若選用配有自調勻整裝置並條機時,精梳機後的並條可只採用一道;
●10萬錠棉紡設備,一般配置可如下:
◆ 清梳聯:5列(宜配置6列),(如成卷清花可配5列10頭,宜配6列12頭)。
◆ 梳棉機:因機型性能不同和價格差異,實開工藝車速和單台實際產量差異較大的一道工序。現在梳棉機,每一萬錠規模可以選配4台、或6台、或8台、或10台以上,(最期A字頭梳棉機曾配過萬錠20台以上,50年代的1字頭梳棉機萬錠配台甚至超過40台)。關鍵在於配置什麼檔次和產能的梳棉機。
梳棉機 生條台時產量>45kg/h,10萬錠可配40台;(4台/萬錠)
生條台時產量>40kg/h,10萬錠可配44~48台;(4.5台/萬錠)
生條台時產量>37kg/h,10萬錠可配48~52台;(5台/萬錠)
生條台時產量>30kg/h,10萬錠可配60~64台;(6台/萬錠)
生條台時產量>22kg/h,10萬錠可配80~84台;(8台/萬錠)
生條台時產量>18kg/h,10萬錠可配96~100台;(10台/萬錠)
生條台時產量15kg/h左右,10萬錠可配120台以上;(12台/萬錠)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台數是適宜按紡JC40以上紗支,一個10萬錠紡場不可能只紡一種紗,如果全改為紡低於40支的中低支紗,前紡很多工序設備都可能配台不足,以下不再詳細解釋。)
◆ 預並條機:雙眼/台 16台 條重>22.5g/5m,出條速度>280m/min
14台 條重>22.5g/5m,出條速度>320m/min
◆ 精梳設備6套:(萬錠配精梳0.6套,條並卷——精梳:一配六)
其中 條並卷機:6台
精梳機:36台 (車速300鉗次/分 以上,台時產量42kg/h以上)
(新型高速精梳機可考慮酌減為5套,即精梳萬錠配0.5套。5套精梳,即5台條並卷機,小卷定量要72g/m以上,精梳機落棉率在16%以下,條並卷機車速不低於110m/min,運轉效率要不低於75%的開台水平才行。精梳機 30台,車速360鉗次/分 以上,台時產量50kg/h以上才可以)。
◆(頭道並條機 雙眼/台 出條速度>320m/min :12~15台)
◆ 二道並條機 配勻整 雙眼/台 出條速度>320m/min :12~15台
◆ 粗紗機 100錠/台 錠速>950rpm:30台 (3台/萬錠)
如 錠速>820rpm:35台 (3.5台/萬錠)
如 錠速>1150rpm:25台 (2.5台/萬錠)
◆ 自動絡筒機 60錠/台 導紗速度 1100m/min: 32台 (3.2台/萬錠)
如 1200m/min: 30台 (3台/萬錠)
如 1000m/min: 35台 (3.5台/萬錠)
如選普通絡筒機 100錠/台 643m/min 36~40台 (4台/萬錠)
(影響配台和開台的各種因素很多,一個10萬錠的棉紡廠不太可能只紡一個精梳品種。品種改變及多品種生產的配台要求,以及落棉、回花的回用,擋車工的操作水平,設備維修保障的能力和水平,電力供應和車間空調溫濕度的情況等都會影響設備運轉效率和開台率,望綜合各種管理因素綜合考慮。眾多廠商的諸多設備類別型號會有多種選擇配置方案,應通過設備配台計算最終比選確定。擬選用的設備開台使用情況可向設備生產廠商進一步調研了解。)
以上「紙上談兵」的配台只能謹供參考。
⑵ 梳棉工序對於紡紗過程很重要嗎
是的,按照紡紗工藝流程,梳棉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梳棉機的前道工序是開清棉聯合機,後道工序是並條機(普梳工藝流程)或條卷機(精梳工藝流程)。紡紗的一般都了解這個過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多晶硅料清洗損耗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潔能源,不產生任何的環境污染。在太陽能的有效利用當中;大陽能光電利用是近些年來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領域,是其中最受矚目的項目之一。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硅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備的大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等。一、硅太陽能電池1.硅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與結構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主要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一般的半導體主要結構如下:圖中,正電荷表示硅原子,負電荷表示圍繞在硅原子旁邊的四個電子。當硅晶體中摻入其他的雜質,如硼、磷等,當摻入硼時,硅晶體中就會存在著一個空穴,它的形成可以參照下圖:圖中,正電荷表示硅原子,負電荷表示圍繞在硅原子旁邊的四個電子。而黃色的表示摻入的硼原子,因為硼原子周圍只有3個電子,所以就會產生入圖所示的藍色的空穴,這個空穴因為沒有電子而變得很不穩定,容易吸收電子而中和,形成P(positive)型半導體。同樣,摻入磷原子以後,因為磷原子有五個電子,所以就會有一個電子變得非常活躍,形成N(negative)型半導體。黃色的為磷原子核,紅色的為多餘的電子。如下圖。N型半導體中含有較多的空穴,而P型半導體中含有較多的電子,這樣,當P型和N型半導體結合在一起時,就會在接觸面形成電勢差,這就是PN結。當P型和N型半導體結合在一起時,在兩種半導體的交界面區域里會形成一個特殊的薄層),界面的P型一側帶負電,N型一側帶正電。這是由於P型半導體多空穴,N型半導體多自由電子,出現了濃度差。N區的電子會擴散到P區,P區的空穴會擴散到N區,一旦擴散就形成了一個由N指向P的「內電場」,從而阻止擴散進行。達到平衡後,就形成了這樣一個特殊的薄層形成電勢差,這就是PN結。當晶片受光後,PN結中,N型半導體的空穴往P型區移動,而P型區中的電子往N型區移動,從而形成從N型區到P型區的電流。然後在PN結中形成電勢差,這就形成了電源。(如下圖所示) 由於半導體不是電的良導體,電子在通過p-n結後如果在半導體中流動,電阻非常大,損耗也就非常大。但如果在上層全部塗上金屬,陽光就不能通過,電流就不能產生,因此一般用金屬網格覆蓋p-n結(如圖 梳狀電極),以增加入射光的面積。另外硅表面非常光亮,會反射掉大量的太陽光,不能被電池利用。為此,科學家們給它塗上了一層反射系數非常小的保護膜(如圖),將反射損失減小到5%甚至更小。一個電池所能提供的電流和電壓畢竟有限,於是人們又將很多電池(通常是36個)並聯或串聯起來使用,形成太陽能光電板。2.硅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流程通常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在厚度350~450μm的高質量矽片上製成的,這種矽片從提拉或澆鑄的硅錠上鋸割而成。上述方法實際消耗的硅材料更多。為了節省材料,目前制備多晶硅薄膜電池多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包括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PCVD)和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工藝。此外,液相外延法(LPPE)和濺射沉積法也可用來制備多晶硅薄膜電池。 化學氣相沉積主要是以SiH2Cl2、SiHCl3、SiCl4或SiH4,為反應氣體,在一定的保護氣氛下反應生成硅原子並沉積在加熱的襯底上,襯底材料一般選用Si、SiO2、Si3N4等。但研究發現,在非硅襯底上很難形成較大的晶粒,並且容易在晶粒間形成空隙。解決這一問題辦法是先用 LPCVD在襯底上沉積一層較薄的非晶硅層,再將這層非晶硅層退火,得到較大的晶粒,然後再在這層籽晶上沉積厚的多晶硅薄膜,因此,再結晶技術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目前採用的技術主要有固相結晶法和中區熔再結晶法。多晶硅薄膜電池除採用了再結晶工藝外,另外採用了幾乎所有制備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技術,這樣製得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明顯提高。三、納米晶化學太陽能電池在太陽能電池中硅系太陽能電池無疑是發展最成熟的,但由於成本居高不下,遠不能滿足大規模推廣應用的要求。為此,人們一直不斷在工藝、新材料、電池薄膜化等方面進行探索,而這當中新近發展的納米TiO2晶體化學能太陽能電池受到國內外科學家的重視。以染料敏化納米晶體太陽能電池(DSSCs)為例,這種電池
⑷ 求關於梳棉工序產品的這里控制方面的內容
1 原料的選擇
JC5.9tex/5.9tex 866根/10cm/ 905.5根/10cm 241.5cm直貢緞布屬於高支高密純棉製品,該品種要求:成紗條干要好,強力要高,毛羽和棉結要少。因此應選擇品級高、色澤好、纖維整齊度好、長度長、短絨少、強力高、雜質少的優質的新疆長絨棉為原料,以進一步提高JC5.9tex紗的品質。棉纖維的主要指標如表1。
2 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及措施
2.1 紡部工序
2.1.1 紡部工藝流程
FA002自動抓棉機→FA102單軸流開棉機→A006B混棉機→A034六滾筒開棉機→A036梳針打手開棉機→A092A混棉機→A186梳棉機→A272F預並條機→A191B條卷機→A201E精梳機→FA311並條機→FA421粗紗機→EJM128K細紗機→SAVIO絡筒機。
2.1.2紡部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及措施
紡部各工序在製品的質量要求較高,成紗質量波動較大,紗線細,單紗強力CV%值大,弱環多,因此細紗斷頭多.需要對各工序的工藝參數進行優化。採用輕定量、低速度的工藝原則,保持機器設備良好的運轉狀態,嚴格執行操作工作法,層層把關。
2.1.2.1開清棉工序
針對長絨棉長度長,細度細的特點,盡量多梳少打,使棉纖維充分混合,棉卷定量偏低掌握,風扇速度偏高掌握。綜合打手轉速偏低選擇,保證棉卷縱橫向均勻和開松良好。
2.1.2.2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要以清除和減少短絨、雜質為主,生條定量與道夫速度均應偏輕掌握,生條定量為16.5g/5m,道夫速度為14r/min,錫林蓋板隔距選擇偏小為(mm):6、6、5、5、6,主要部件的速度偏低掌握,錫林速度為305r/min,以達到慢速度、細分梳的效果。
2.1.2.3預並、條並工序
羅拉牽伸區皮棍的壓力兩端要調勻一致,否則檯面棉條易被拉斷,牽伸隔距適當放大,利於纖維伸直平行。
2.1.2.4精梳工序
精梳機的檯面要保持清潔,採用砂紙、酒精、滑石粉打磨托板,棉網均勻平坦輸出和輸送,一定要注意最佳搭接程度,合理選擇工藝參數,以求得好的條干值。
2.1.2.5粗紗工序
粗紗工序重點掌握好張力,張力要控制均勻,錠速不能太快,合理選擇粗紗捻系數和粗紗定量,減少粗紗意外的張力牽伸,保證條乾的均勻。優選的主要工藝參數為:
粗紗定量2.92g/m;粗紗捻系數106;粗紗牽伸倍數9.8倍左右。
2.1.2.6 細紗工序
細紗的牽伸倍數控制在50多倍,捻系數為410,錠速16 300r/min,否則,鋼絲圈飛圈現象嚴重。皮輥用不處理的軟皮輥,增強對纖維的握持,壓力不可以太大,10kg左右較好;另外,要加強設備牽伸、加捻卷繞部件的檢修,控制錠差,使紡紗捻度均勻,成紗強力均勻,條干均勻。為了保證細紗管紗質量,落紗時,全部用手拔紗,避免落紗機對管紗表面的損壞。
2.1.2.7 其他方面
由於JC5.9tex紗支細,因此,JC5.9tex紗的操作非常重要,棉卷的存放一定要外包塑料薄膜,防止刮毛纖維;值車工的接頭質量、包條包卷紗的質量要求很嚴格;操作工要有較強的責任心,要挑選操作能手、技術尖兵看車,有效保障JC5.9tex紗的順利生產。
由於採取了以上措施,生產的JC5.9tex紗基本滿足了織造對紗的要求和企業內控指標。紗的主要質量指標如表2。
3 結束語
JC5.9tex紗的開發,豐富了紡織品消費市場,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由於採用100%棉纖維製成,因此,用其製得的紡織品符合綠色環保的紡織品要求,市場前景廣闊。在生產中,注意工藝參數的優選,加強設備、運轉、空調等方面的管理,因此產品質量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⑸ 精梳機主要工藝參數有哪些
1、開清棉機械的任務開清棉是紡紗工藝的第一道工序,由不同類型開清棉機組成的聯合機完成下列任務:①將緊壓的原棉開松成約0.1mg的棉束;②清除混在原棉中的雜技和棉結,除雜效率達到40%~70%;③將各種品級的原棉進行均勻混④製成均勻的棉3575
⑹ 關於經紗與緯紗的要求
紡織工藝流程清棉工序
1.主要任務:(1)開棉:將緊壓的原棉松解成較小的棉塊或棉束,以利混合、除雜作用的順利進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雜質、疵點及不宜紡紗的短纖維。(3)混棉:將不同成分的原棉進行充分而均勻地混和,以利棉紗質量的穩定。(4)成卷:製成一定重量、長度、厚薄均勻、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機械的名稱和作用
(1)混棉機械:
自動抓包機,由於某種原因1-2隻打手和抓棉小車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氣流輸送到前方,同時起開棉作用。
(2)棉箱機械:棉箱除雜機(高效能棉箱,A006B等)繼續混合,開松棉塊,清除棉籽、籽棉等較大雜質,同時控制好原棉的輸送量。
(3)43號棉箱(A092),開松小棉塊,具有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機械:
①毫豬式開棉機(A036),進行較劇烈的開棉和除雜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雜質。②直立式開棉機具有劇烈的開棉和除雜作用,但易損傷纖維,產生棉結。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採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處理或統破籽處理之用)。③A035混開棉機,兼具棉箱機械和打手機械的性能,且有氣流除雜裝置,有較好的混棉、開棉和除雜作用。④單程清棉機(A076等)對原棉繼續進行開松、梳理,清除較細小的雜質,製成厚薄均勻、符合一定規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務
(1)分梳:將棉塊分解成單纖維狀態,改善纖維伸直平行狀態。
(2)除雜:清除棉卷中的細小雜質及短絨。
(3)混合:使纖維進一步充分均勻混合。
(4)成條:製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2.主要機械名稱和作用:
(1)刺輥:齒尖對棉層起打擊、松解作用,進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雜質和短絨,並初步拉直纖維。
齒尖將纖維帶走,並轉移給錫林。
(2)錫林、蓋板
①將經過刺輥松解的纖維進行自由分流,使之成為單纖維狀態,具有均勻混合作用。②除去纖維中殘留的細小雜質和短絨。③製成質量較好的纖維層,轉移給道夫。
(3)道夫:
① 剝取錫林上的纖維,凝聚成較好的棉網。②通過壓輥及圈條裝置,製成均勻的棉條。
條卷工序
主要任務:
1.並合和牽伸:一般採用21根予並進行並合、牽伸,提高小卷中纖維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製成規定長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邊緣平整,退解時層次清晰。
精梳工序
主要任務:
1.除雜: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
2.梳理:進一步分離纖維,排除一定長度以下的短纖維,提高纖維的長度整齊度和伸直度。
3.牽伸:將棉條拉細到一定粗細,並提高纖維平行伸直度。
4.成條:製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並條工序
主要任務
1.並合:一般用6-8根棉條進行並合,改善棉條長片段不勻。
2.牽伸:把棉條拉長抽細到規定重量,並進一步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並合與牽扯伸,使纖維進一步均勻混合,不同嘜頭、不同工藝處理的棉條,以及棉與化纖混紡等均可採用棉條混紡方式,在並條機上進行混和。
4.成條:做成圈條成型良好的熟條,有規則地盤放在棉條桶內,供後工序使用。
粗紗工序
主要任務:
1.牽伸:將熟條均勻地拉長抽細,並使纖維進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將牽伸後的須條加以適當的捻回,使紗條具有一定的強力,以利粗紗卷繞和細紗機上的退繞。
細紗工序
主要任務:
1.牽伸:將粗紗拉細到所需細度,使纖維伸直平行。
2.加捻:將須條加以捻回,成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強力的細紗。
3.卷繞:將加捻後的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4.成型:製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的管紗,便於搬運及後工序加工。
絡筒工序
主要任務:
1.卷繞和成形:將管紗(線)卷繞成容量大、成型好並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雜:清除紗線上部分疵點和雜質,以提高紗線的品質。
捻線工序
主要任務
1.加捻:用兩根或多根單紗,經過並合,加拈製成強力高、結構良好的股線。
2.卷繞:將加捻後的股線卷繞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管線,便於搬運和後工序加工。
搖紗工序
將絡好筒子的紗(線)按規定長度搖成絞紗(線),便於包裝,運輸及工序加工等。
成包工序
主要任務:
將絞紗(線)、筒子紗(線)按規定重量、團數包數、只數等打成一定體積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於儲藏搬運。
整經工序
任務和要求
1.整經的任務:
根據工藝設計的規定,將一定根數和長度的經紗,從絡紗筒子上引出,組成一幅紗片,使經紗具有均勻的的張力,相互平行地緊密繞在整經軸上,為形成織軸做好初步准備。
2.整經的要求:
(1)整經時經紗須具有適當的張力,同時盡可能保持經紗的彈性和張力。
(2)在整經過程中,全幅經紗,張力應盡量均勻一致。
(3)經紗軸上的經紗排列和卷繞密度要均勻(指經軸橫向和內外層紗線),經軸表面要賀正,無凹凸不平現象。
(4)整經根數、長度或色經排列循環必須符合織造工藝設計的規定。
(5)整經機生產效率要高,回絲要少。
漿紗工序
任務和要求:
經紗在織機上織造時,要受到綜、筘、停經片等的反復摩擦作用和開口時大小不斷變化著的張力作用。末漿的經紗,由於有許多毛羽露在紗的表面,因此在織機上受到摩擦和張力的反復作用時,紗上的毛羽就會松開、起毛,部分纖維與紗分離,最後會引起經紗斷頭,這樣不僅增加了織機的斷頭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數,還會影響棉布的質量。
為了減少織機上的斷頭率,經紗要經過上漿工程,使經紗具有較大的光滑度,堅牢度,上漿的過程就是幾個經軸上的經紗並成一片,使其通過漿液,然後經過壓榨、烘乾、卷繞成織軸。
經過上漿後的經紗,由於漿液使四周突出的纖維粘附在紗的條幹上,提高了紗的光滑度,同時漿液烘乾後也在經紗上形成一層漿膜,增大了經紗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漿液滲透到經紗內部把部分纖維互相粘著起來,當紗線受到拉伸時,台以阻礙纖維在紗線內的相互移動,從而提高了經紗的強力。
根據許多漿紗的橫截面表明漿液滲入到經紗內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漿液都被覆在紗的表面上。如果漿液完全不能滲透到紗線中去,那就只能在紗的表面形成一層漿膜,它粘在紗線上很脆弱,在織造過程中很容易脫落。如果漿液全部滲透到紗線中去,紗線中的大量纖維都粘著起來,這時紗的強度雖然增加許多,但紗的伸長度卻會顯著下降。因為伸長度決定於棉紗中的纖維的彎曲度及其相互之間的移動。上漿後,由於漿液滲入紗內,漿膜覆蓋在紗的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礙了拉伸經紗時纖維在經紗內的自由移動。因此上漿後的經紗,其伸長度均有所下降。這樣的漿紗在織造過程中,不能抵抗時刻變化著的負荷。經驗證明,單純追求漿漲強度的增加,其結果在一定限度後,織機的斷頭率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適當的增加紗的的強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經紗的彈性,減少經紗的毛茸現象和摩擦系數,這是上漿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況下,經紗都要經過上漿,但有足夠光滑度和強度的股線只須經過並軸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處理。
漿紗工程包括兩個工序:調漿工序(配製漿液)和上漿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經紗上並加以烘乾,然後卷繞在織軸上。
為了達到上漿紗機械的目的,對漿料漿紗機械的基本要求如下:
1.對漿液和漿料的要求:
(1)漿液不僅應能橋頭經紗的表面,同時還應能部分地滲透到紗的內部去,烘乾後能在紗上形成一層漿膜。
(2)漿料應具有一定的吸濕性,不致使漿液凝固成為堅硬的薄膜,而降低經紗的彈性和伸長 。
(3)漿料應具有防腐性。
(4)漿料應不致操作經紗,綜筘和機件。
(5)漿料應易於從織物上除去,不致影響漂洗和印染工程。
(6)漿液的性能應相應穩定。
(7)漿液應用價值低廉、貨源充足的原料來配製,並盡可能的不採用主要糧食。
2.對漿紗機械的要求:
(1)應能保持一定的上漿率。
(2)應能保持一定的烘乾回潮率,並使蒸汽消耗得最少。
(3)應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經紗的彈性。
(4)速度高,產量高。
(5)機物料損耗少,回絲少,耗電少。
穿經工序
穿經俗稱穿筘或穿頭,是經紗准備工程中的最後一道工序。穿經的任務就是根據織物的要求將織軸上的經紗按一定的規律穿過停經片、綜絲和筘,以便織造時形成梭口,引入緯紗織成所需的織物,這樣在經紗斷頭時能及時停車不致造成織疵。
織造工序
織造是紡織廠的重要工序。織造的任務是將經過准備工序加工處理的經紗與緯紗通過織布機根據織物規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藝設計交織成織物。織造工序的產量、質量和消耗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高度重視。
1.提高產品質量。
織物質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觀疵點兩大方面。織物的物理性能,如:織物的經緯向強力、耐磨牢度、透氣度等,直接影響到服用性和穿著牢度,應根據織物的不同用途而確定。並要在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控制,達到指標要求。織物的外觀疵點如:摺痕、稀弄、百腳、跳花、破洞等,不僅影響織物外觀,對服用性能和穿著牢度也有著直接影響。應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分析疵點產生的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改善成品質量,提高下機一等品率。
2.提高生產效率
織機的生產效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水平的考核指標之一。織機在運轉中由於斷經、斷緯、機械故障、處理壞布、上軸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響布機的產量和棉布質量。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斷頭,減少機械故障,及時處理停台,縮短停台時間,努力提高織機的生產效率。
3. 織機在織造過程中主要物質消耗是機物料、紗線和動力。消耗量的大小與原材料質量設備狀態、技術操作水平、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有關。降低物質消耗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必須高度重視。
(1)降低機物料消耗:
①購置機物料要嚴把質量關,防止劣質品進廠。
②加強設備維修,保證設備常處於完好狀態,減少因設備狀態不良造成的磨損。
③加強技術操作減少人為損失。
(2)降低紗線用量;
①正確掌握機上布幅和緯密,避免多用線。
②加強技術操作,預防織疵產生,盡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減少回絲。
③保持設備完好,避免大緯紗。
④加強生產管理,減少油污、壞布和裝緯回絲。
(3)降低動力消耗:
①停車及時關電機。
②提高布機效率和運轉率。
③控制照明和正確使用空調,防止輔助用電浪費。
④採用節電皮帶盤。
接下來就是印染---裁剪---縫制--整燙---完工
⑺ DK715梳棉機的性能
1 TENCEL纖維的特點及物理指標
TENCEL纖維為圓形截面,表面光滑。細度:1.4 dtex;長度:38 mm;捲曲數:20個/cm;強度3.8 cN/dtex;伸長率:15%;含水率:6.3%。
2 工藝流程
BDT018型自動抓棉機—→DM2型三倉混棉機—→VFO1200型清棉機—→TVR425型輸送風機—→FBK529型棉箱—→DK715型梳棉機—→Zinser 720/2型並條機(頭道)—→Zinser 720/2型並條機(末道)—→Zinser 660/120型粗紗機—→Zinser 319SL/1000型細紗機—→Autoconer 138型絡筒機
3 工藝配置及技術措施
3.1 產品規格
TN 19.4 tex;TN 14.5 tex。
3.2 工藝配置及技術措施
3.2.1 清梳聯
TENCEL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不含雜質和短絨,針對這一特點清梳聯合機的有關隔距與速度跟紡純滌綸短纖維差不多,不要過分打擊纖維,無需排除纖維雜質及短絨,一般梳棉產量(DK715型機)25 kg/台.h~35 kg/台.h為宜。清梳聯工序應加強對纖維開松梳理,減少纖維損傷和散失。工藝配置為BDT018型自動抓棉機打手速度1200 r/min,行進速度10 m/min,刀片每次深度2 mm。DM2型三倉混棉機打手速度630 m/min。VFO1200型清棉機打手速度765 r/min,打手與給棉羅拉隔距稍大,避免纖維損傷,TVR425型輸送風機速度適當,要保持連續性供棉。FBK529型機打手速度400 r/min,棉箱壓力300 Pa,棉箱輸出羅拉與梳棉機輸入羅拉間張力牽伸經過反復試驗,以1.8倍為宜。DK715型梳棉機速度為錫林280 r/min,刺輥600 r/min,以達刺輥與錫林速比為1∶2.4。這樣,便於纖維從刺輥轉移至錫林上,減少返花及棉結的產生,蓋板速度104mm/min,出條速度110 m/min。主要隔距為刺輥~給棉羅拉0.56 mm,刺輥~錫林0.20 mm,錫林~道夫0.13 mm,錫林~蓋板0.46 mm、0.41 mm、0.41 mm、0.41 mm,刺輥下分梳板兩邊的導板取最寬,這樣可減少刺輥底部落雜量。另由道夫出來後至圈條部分各壓輥的壓力盡量取小,以免生條太緊密,不利於後工序加工。
本公司在紡制TENCEL紗時,梳棉生條條干CV%為4.5,達到較好水平。
3.2.2 並條
盡管經清梳聯工序後,纖維已處於單纖維狀態,但經梳棉錫林與道夫之間剝取作用後,纖維存在彎鉤,且生條纖維伸直平行度還較差,因此,有必要經過二道並合牽伸,以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整齊度及降低重量不勻。採用二道並條,每道最多可8根並合,但要防重疊。
頭道並條導條架張力牽伸比純棉大,並條出條後壓力要小,便於下一工序牽伸。考慮到進入頭並的纖維較凌亂且存在著前彎鉤,故頭並採用了較小牽伸倍數、較大的後區牽伸倍數,採用6根並合,6.5倍牽伸,後區牽伸倍數取1.7倍,四上三下無壓力棒牽伸形式(考慮到TENCEL纖維長度長,無短絨,故無需使用壓力棒),羅拉握持距45 mm×55 mm,並且頭並使用自調勻整裝置,加強重量控制。
末道並條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纖維的伸直整齊度,降低重量不勻。這樣就用集中牽伸的原則,採用8根並合,8倍牽伸,後區牽伸倍數1.3倍,集中於前區牽伸。羅拉握持距45 mm×55 mm,亦為四上三下無壓力棒牽伸形式。
本公司在紡制TENCEL紗時,末並熟條條干CV%為3.2。
3.2.3 粗紗
考慮到TENCEL纖維長度長,且纖維與纖維之間摩擦因數大,另外針對TENCEL纖維在加工過程中有吸濕性強的特點,因此粗紗捻系數取80,牽伸倍數為6倍~8倍,一般為8倍,後牽伸較小,約1.2倍,粗紗捻度比純棉要低得多,TENCEL紗粗紗捻度選為AN ALPHA20~30(表示1000 tex粗紗的捻度為20捻/m~30捻/m,即捻系數為63~91),比純棉捻度低20%~45%。其他工藝配置,我們進行了多個方案的試紡,最終選擇了:羅拉中心距(前區×中區×後區)為39 mm×55 mm×60 mm;後區牽伸倍數為1.2倍;鉗口隔距為6.5 mm;搖架壓力為12 daN×25 daN×15 daN×15 daN。
正常生產時粗紗條干CV%為4.18,層次分明,退繞不粘條。
3.2.4 細紗
根據TENCEL纖維特點,在細紗工序宜集中牽伸,加大後區隔距,減少牽伸力,加大壓力,成紗捻度比紡制同號數的純棉紗為大。為此,細紗機總牽伸倍數不小於15倍,一般選為30倍,後牽伸倍數約為1.2倍或更小,使用與純棉同型號的鋼絲圈,但同號數紗TENCEL紗要重一號使用,捻度選為AN ALPHA115或以上(表示1000 tex細紗的捻度為115捻/m或以上,即捻系數為364或以上)。正常生產時,細紗主要工藝配置見表1。
表1 TENCEL紗細紗工藝配置
品 種
/tex 粗紗定量
/g.(10 m)-1 細紗牽
伸倍數
/倍 後區牽
伸倍數
/倍 羅拉中心距
(前區×後區)
/mm 羅拉加壓
(前×中×後)
/daN.(雙錠)-1 鉗口
隔距
/mm 鋼絲
圈 捻度
/捻.m-1
TN 19.4
TN 14.5 5.5
5.5 30.18
40.32 1.14
1.14 45×65
45×65 18×10×14
18×10×14 3.5
3.0 3/0
5/0 865
1032
3.2.5 絡筒
絡筒工序主張採用小張力,慢速度來絡紗,減少毛粒的產生,使用DZ3型捻接器,TN 19.4tex,張力圈重量為4 g,速度為800 m/min,TN 14.5 tex,張力圈重量為2 g,速度為800m/min。
總之,生產TENCEL紗時,其工藝流程應嚴格與棉隔離開,防止異纖附入,另外各工序的溫濕度比紡純棉偏低為宜。
4 質量狀況
TENCEL纖維紡紗時,正常情況下,半成品、成品質量狀況測試見表2。
表2 TENCEL紡紗半成品及成品質量狀況
項 目 陶爾茲公司標准 TN 19.4 tex TN 14.5 tex
TN 19.4 tex TN 14.5 tex
半
成
品 生條條干CV%
半熟條條干CV%
熟條條干CV%
粗紗條干CV% 4.50
4.10~4.50
3.00~3.50
4.50 4.50
4.29
3.20
4.18 4.50
4.29
3.20
4.18
成
品 條干CV%
細節(-40%)/個.km-1
粗節(+50%)/個.km-1
棉結(+200%)/個.km-1
單 強/cN.tex-1
單 強CV%
伸長率/%
回潮率/% 12.20
70.0
20.0
40.0 13.50
120.0
30.0
60.0 10.67
2.2
6.0
19.0
28.5
7.0
9.1
10.7 12.07
20.0
15.0
47.0
27.2
8.8
8.2
10.5
由表2可見,我公司紡制的TENCEL紗,質量優於陶爾茲公司提供的質量標准,用戶反映良好。
⑻ 並條的主要質量指標
質量指標主要有條干不勻率、重量不勻率、重量偏差以及條子的內在質量(條子中纖維的分離度、伸直度、短絨含量等)等項指標。
⑼ 梳棉機上棉箱正常 但是下棉箱棉層出現縱向不勻(有時左右兩邊有一邊沒有) 有沒有什麼還得解決辦法
梳棉工序的任務是: (一)分梳在盡可能少損傷纖維的前提下,對喂入棉層梳棉工序的任務是由梳棉機來完成的,梳棉機上棉束被分離成單纖維的程度與成
⑽ 紡紗工序中清花、梳棉、精梳三個工序,要盡量做到什麼
清花、梳棉、精梳三個工序,要盡量做到以多排除短絨和結雜,減少纖維損傷,對纖維合理分梳,盡可能提高纖維的分離度、 伸直度和定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