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量上行,放量上漲減倉什麼意思
都是炒股過程中根據經驗或者技巧的預測。
無量上行:股票在拉高上漲時沒有成交量的配合,少量的成交就拉起了股價,一個說明拋盤輕,一個說明上漲認同性不強。
放量上漲減倉:一隻股票上漲時有大量的成交量配合,買賣雙方對決, 如果講求小心原則,可減倉觀望
炒股方法建議
1、止損止贏
止贏和止損的設置對非職業股民來說尤為重要,有很多散戶會設立止損,但是不會止贏。今天有必要和大家探討一下。止損的設立大家都知道,設定一個固定的虧損率,到達位置嚴格執行。但是止贏,一般的散戶都不會。
2、不買入最低點
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有朋友總想買入最低價而賣出最高價,那是不可能的,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是一個高手。只有莊家才知道股價可能漲跌到何種程 度,莊家也不能完全控制走勢。以前也奢望達到這種境界,但是當今早轉變觀念了,股票創新低的股根本不看,新低下面可能還有更低。只買入大約離底部有10%左右升幅的個股,還要走入上升通道,這樣卻往往吃最有肉的一段。
3、量能搭配
有些股評人士總把價 升量增放在嘴邊,經過多年來的總結,無量創新高的股票尤其應該格外關注,而創新高異常放量的個股反而應該小心了。而做短線的股票回調越跌越有量的股 票,應該是做反彈的好機會,當然不包括跌到板的股票和頂部放量下跌的股票。所以,以當前藍籌股來說,連續上漲沒什麼量的反而是安全系數大的,而不斷放量的股票大家應該警惕。
4、善用聯想
聯想是根據市場的某個反映,展開聯想,獲得短線收益。一般主流龍 頭股往往被游資迅速拉至漲停,短線高手往往都追不上,這時候,往往聯想能給你意外驚喜。以今日為例:上午聯通停牌,聯通國脈一開盤就5%的漲幅,然後迅速漲停,這時候,運用聯想,這個市場誰還和聯通關系比較密切呢?積少成多,就是這個道理。聯想不僅適合短線,中長線聯動也可以選擇同板塊進行投資。
5、學會空倉
有很多民間高手很善於利用資金進行追漲殺跌的短線操作,有時候會獲得很高的收益,但是對於非職業股民來說,很難每天看盤,也很難 每天能追蹤上熱點。所以,在股票操作中,不僅要買上升趨勢中的股票,還要學會空倉,在感覺市場上的股票很難操作,熱點難以把握,絕大多數股票出現大幅下 跌,漲幅榜上的股票漲幅很小,而跌幅榜上股票跌幅很大,這就需要考慮空倉了,很適合非職業股民。
6、暴跌是機會
暴跌, 分為大盤暴跌和個股暴跌。陰跌的機會比暴跌少很多,暴跌往往出現重大的機會。在我炒股的這些年,每年大盤往往出現2--3次暴跌。暴跌往往是重大利空或者 偶然事件造成的,在大盤相對高點出現的暴跌要謹慎對待,但是對於主跌浪或者陰跌很久後出現的暴跌,就應該注意股票了,因為很多牛股的機會就是跌出來的。
7、保住果實
很多網友是做牛市的高手,一個朋友在藍籌股行情中獲得收益是50%多,但是自己承認自己不是一個 高手,因為屬於短線高手型的,在震盪勢和熊市中往往又把牛市獲得的勝利果實吐回去,白白給券商打工。怎樣能保住勝利果實呢?除了要設立止贏和止損外,對 大勢的准確把握和適時空倉觀望也很重要。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在熊市保住勝利果實的辦法就是始終跟蹤幾只股票,根據市場情況不斷的嘗試虛擬買賣,不妄圖買入歷史最低價,升勢確立再入場實盤操作。
『貳』 小白一枚啥也不懂一開始追漲買了一萬現在減倉到四千累計收益-1400持有收益300接下來怎麼操作
新股民最忌諱的就是追漲殺跌。其實像你這種情況就是應該平和心態,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實今年的股票市場機會還是很多的畢竟大盤的估值還是處在相對低位。等市場運行平穩了之後可以介入一些中長線品種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
『叄』 股票加倉和減倉有什麼技巧
加倉技巧如下:
一、第一次加倉的位置應該在開倉時就計劃好大盤及個股的條件,只要滿足條件就立即加倉,不考慮其他因素。條件前的買入和條件後的賣出就是貪婪,條件後的買入和條件前的賣出就是恐懼,事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並發現自己的錯誤何在!
二、每一次加倉都是一次獨立的操作,獨立結算贏虧,要選擇高風險收益比的買點,一旦走勢破位就止損。
三、輕倉是解決買入及止損猶豫的唯一方法,隨時在心裡想著這一次操作的期望利潤小一點、慢一點,開倉堅持輕倉,加倉也要這樣,如1/3開倉,第一次加倉至1/2倉位,第二次再加上1/4。
四、堅持回檔加倉,寧可錯過這次加倉時機,也要在回調至支撐位及短線超賣時加倉。
五、不在開倉虧損後加倉,一般不在同一高風險收益比買點的上升波段中再次加倉,耐心等待回調後的再次突破。
六、不打提前量,即在還沒有突破但看起來馬上要突破時加倉。寧可在回調超賣時輕倉賭,也不提前加倉。
減倉技巧如下:
一、減倉是加倉的後續操作,有了一次有利潤的加倉,就為減倉操作打下基礎,形成波段滾動操作的良性循環。
二、重要的阻力位、短線超買、換手率過大時的沖高是主動減倉的良機,只要滿足條件就立即減倉。
三、上升趨勢破位時要被動減倉。
四、減倉後耐心等待調整周期(時間及K線形態)的結束,少受B浪反彈的誘惑而沖動加倉,造成減倉和加倉兩面虧損。
五、輕倉是解決減倉操作猶豫的唯一方法。
『肆』 機構增倉減倉的主力數據
上證所 Topview能監控
『伍』 什麼叫建倉,平倉,減倉
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
指投資者判斷幣價將要上漲而買進幣品。投資者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或根據投資分析師建議在一段時間內漸漸擴大證券投資規模的行為。
平倉是指期貨交易者買入或者賣出與其所持期貨合約的品種、數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了結期貨交易的行為,簡單的說就是「原先買入的就賣出,原先是賣出(沽空)的就買入。」
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部分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後交易日結束之前擇機將買入的期貨合約賣出,或將賣出的期貨合約買回。即通過一筆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貨交易來沖銷原有的期貨合約,以此了結期貨交易,解除到期進行實物交割的義務。這種買回已賣出合約,或賣出已買入合約的行為就叫平倉。
平倉是指期貨投資者買入或者賣出與其所持股指期貨合約的品種、數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股指期貨合約,以了結股指期貨交易的行為。也可理解為:平倉是指交易者了結持倉的交易行為,了結的方式是針對持倉方向作相反的對沖買賣。
期貨交易中的平倉相當於股票交易中的賣出。由於期貨交易具有雙向交易機制,與開倉相對應,平倉也有買入平倉(對應於賣出開倉)和賣出平倉(對應於買入開倉)兩種類型。
對沖平倉是期貨投資企業在同一期貨交易所內通過買入賣出相同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用以了結先前賣出或買入的期貨合約。
強制平倉是指倉位持有者以外的第三人(期貨交易所或期貨經紀公司)強行了結倉位持有者的倉位,又稱被斬倉或被砍倉。
在期貨交易中發生強行平倉的原因較多,譬如客戶未及時追加交易保證金、違反交易頭寸限制等違規行為、政策或交易規則臨時發生變化等。而在規范的期貨市場上,最為常見的當屬因客戶交易保證金不足而發生的強行平倉。具體而言,是指在客戶持倉合約所需的交易保證金不足,而其又未能按照期貨公司的通知及時追加相應保證金或者主動減倉,且市場行情仍朝持倉不利的方向發展時,期貨公司為避免損失擴大而強行平掉客戶部分或者全部倉位,將所得資金填補保證金缺口的行為。
止損平倉:有一定的盈利時提止損保護成本,然後隨著行情的發展根據技術圖形提止損,直至止損被打掉。此法適用於單邊行情。
2.次頂平倉:當觀察到價格無力再創新高,有回落跡象時即平倉。此平倉方法是止損平倉法的改良升級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握應有的利潤。
3.支阻平倉:當價格到達或即將到達下一個支阻位就平倉,不必等待沖擊結果。此法適用於震盪行情或者撈回調搶反彈。碰到單邊,支阻大多是無效的,必和大把的利潤失之交臂。
4.目標平倉:把每一次下單都當成是一個高勝算的賭局,下單同時設好止損和止盈,止盈目標起碼是止損的三倍,同時按照固定損失金額調整開倉頭寸。當持有一定的盈利時即提止損保護成本。假設盈虧比3:1(這是最起碼的),做單成功率只要達到25%即可達到盈虧平衡點。假設成功率7:3,那麼系統的整體風報比則為(7*3):(3*1)也就是7:1。此法同樣最適用於震盪行情。
減倉是指賣掉一部分持有的股票。
放量上漲減倉:一隻股票上漲時有大量的成交量配合,買賣雙方對決,如果講求小心原則,可減倉觀望。
『陸』 技術指標顯示 主力減倉 多日資金流出負增漲 反而籌碼集中度更高 怎麼回事
你先確定呢的技術指標跟主力有關,跟資金有關再說,我就沒看過那個技術指標能分析主力的,說實話我就沒看過這神奇的主力在哪。
『柒』 求一個通達信指標,副圖的,紅線是主力動向,綠線是散戶,紅線在底部上穿時會提示一個建倉信號,謝謝,,
DIFF := EMA(EMA(CLOSE,12) - EMA(CLOSE,26),5);
DEA := EMA(DIFF,9);
A1:DIFF;
A2:DEA;
MACDOK:=CROSS(DIFF,DEA) ;
MACD賣點:=CROSS(DEA,DIFF) ;
中間值:=(HHV(H,60)+LLV(L,60) )/2;
ZHANGFU:=(H-REF(C,1))/REF(C,1)*100;
MA3:=MA(C,3);
MA5:=MA(C,5);
MA10:=MA(C,10);
MA20:=MA(C,20);
MA25:=MA(C,25);
MA60:=MA(C,60);
MA90:=MA(C,90);
MA120:=MA(C,120);
A3:= (MA25-MA60)/MA60*100;
A4:= (MA25-MA90)/MA90*100;
A5:= (MA25-MA120)/MA120*100;
A6:=IF(C>=O,C,O);
A7:=(H-A6)/A6*100;
A8:=(H-REF(C,10))/REF(C,10)*100;
A9:=(H-REF(C,11))/REF(C,11)*100;
A10:=(H-REF(C,12))/REF(C,12)*100;
A11:=(H-REF(C,13))/REF(C,13)*100;
A12:=(H-REF(C,14))/REF(C,14)*100;
A13:=(H-REF(C,15))/REF(C,15)*100;
A14:=(H-REF(C,16))/REF(C,16)*100;
A15:=(H-REF(C,17))/REF(C,17)*100;
A16:=(H-REF(C,18))/REF(C,18)*100;
A17:=(H-REF(C,19))/REF(C,19)*100;
A18:=(H-REF(C,20))/REF(C,20)*100;
A19:=(H-REF(C,21))/REF(C,21)*100;
A20:=100;
A21:=A8<A20 AND
A9<A20 AND
A10<A20 AND
A11<A20 AND
A12<A20 AND
A13<A20 AND
A14<A20 AND
A15<A20 AND
A16<A20 AND
A17<A20 AND
A18<A20 AND
A19<A20;
B1:=30;
B2:=(L-REF(H,6))/REF(H,6)*100;
B3:=(L-REF(H,7))/REF(H,7)*100;
B4:=(L-REF(H,8))/REF(H,8)*100;
B5:=(L-REF(H,9))/REF(H,9)*100;
B6:=(L-REF(H,10))/REF(H,10)*100;
B7:=(L-REF(H,11))/REF(H,11)*100;
B8:=(L-REF(H,12))/REF(H,12)*100;
B9:=(L-REF(H,13))/REF(H,13)*100;
B10:=(L-REF(H,14))/REF(H,14)*100;
B11:=(L-REF(H,15))/REF(H,15)*100;
B12:=(L-REF(H,16))/REF(H,16)*100;
B13:=(L-REF(H,17))/REF(H,17)*100;
B14:=(L-REF(H,18))/REF(H,18)*100;
B15:=(L-REF(H,19))/REF(H,19)*100;
B16:=(L-REF(H,20))/REF(H,20)*100;
B17:=(L-REF(H,21))/REF(H,21)*100;
B18:=
B2<B1 AND
B3<B1 AND
B4<B1 AND
B5<B1 AND
B6<B1 AND
B7<B1 AND
B8<B1 AND
B9<B1 AND
B10<B1 AND
B11<B1 AND
B12<B1 AND
B13<B1 AND
B14<B1 AND
B15<B1 AND
B16<B1 AND
B17<B1
;
MID5 := MA(CLOSE,5);
UB5:=MID5+2*STD(CLOSE,5),COLORRED;
MID10 := MA(CLOSE,10);
UB10:=MID10+2*STD(CLOSE,10),COLORRED;
C1:=(H-REF(C,1))/REF(C,1)*100;
C4:=COUNT(C1>4.5,80 )>=5 AND COUNT(C1>3,60 )>=10;
D1:=MACDOK AND COUNT(MA60>REF(MA60,1),60)>=20 AND A3<10 AND C4 AND COUNT(A21,60)>=60 AND COUNT(B18,20)>=20 AND ZHANGFU>3.5 AND L<MA25 AND H >MA25;
D2:= COUNT(MA90>REF(MA90,1),90)>=30 AND A4<10 AND C4 AND COUNT(A21,90)>=90 AND COUNT(B18,20)>=20 AND ZHANGFU>3.5 AND L<MA25 AND H >MA25;
D3:= COUNT(MA120>REF(MA120,1),120)>=30 AND A5<10 AND C4 AND COUNT(A21,120)>=120 AND COUNT(B18,20)>=20 AND ZHANGFU>3.5 AND L<MA25 AND H >MA25;
橫盤突破 := D1 OR D2 OR D3 AND C>O;
買入:=橫盤突破 ;
FF:= (H - REF(C,BARSLAST(買入)) ) / REF(C,BARSLAST(買入) ) *100;
E3:= FF >15 AND BARSLAST(買入)<30 AND CROSS(DEA,DIFF);
E2:= FF >15 AND BARSLAST(買入)<30 AND UB5 <REF(UB5,1) AND REF(UB5,1) >=REF(UB5,2) AND REF(UB5,2) >=REF(UB5,3) AND UB10 >=REF(UB10,1) AND REF(UB10,1) >=REF(UB10,2);
減倉:=E3 OR E2;
賣出:= FF<-20 AND BARSLAST(買入)<30 AND CROSS(DEA,DIFF);
DRAWTEXT(買入 AND COUNT(買入,30)==1,DIFF+0.3,'建倉'),COLORRED;
DRAWICON( 買入 AND COUNT(買入,30)==1 ,DIFF,1);
DRAWTEXT( 減倉 ,DIFF-0.3,'減倉'),COLORGREEN;
DRAWICON( 減倉 ,DIFF,2);
DRAWTEXT( 賣出 ,DIFF+0.3,'賣出'),COLORGREEN;
『捌』 求寫 兩個 通信達預警指標 出現追漲 和出局 作為選股條件 謝謝
下面是追漲的選股公式:
P1:=28; P2:=32; P3:=35; P4:=5;
VAR1:=LLV(LOW,10);
VAR2:=HHV(HIGH,25);
警戒:=(P1)/(10);
減倉:=(P2)/(10);
賣出:=(P3)/(10);
買入:=(P4)/(10);
動力:=EMA(((CLOSE-VAR1)/(VAR2-VAR1))*(4),4);
追漲:CROSS(動力,警戒);
下面是出局的選股公式:
P1:=28; P2:=32; P3:=35; P4:=5;
VAR1:=LLV(LOW,10);
VAR2:=HHV(HIGH,25);
警戒:=(P1)/(10);
減倉:=(P2)/(10);
賣出:=(P3)/(10);
買入:=(P4)/(10);
動力:=EMA(((CLOSE-VAR1)/(VAR2-VAR1))*(4),4);
出局:CROSS(動力,賣出);
『玖』 股票什麼時候加倉減倉,看清MACD指標就清楚了
只用MACD 不管你用什麼方抄法 成功率都很低
也許你翻開所有大漲股票主升段的起漲點MACD都一樣 比如低位金叉上0軸 周線MACD0軸之上金叉
但是你統計所有這樣MACD現象的股票 後市上漲的不足35% 進入大漲的幾率的不到10%
原因是因為所有指標包括kd macd均線,是根據已有價格計算得出,看指標落後於看價格分析,也就是k線。而價格是根據成交量變化,看k線分析落後看成交量分析,而成交量根據盤面結構變化,看成交量分析慢於看結構分析。
所以只用指標的金叉死叉是無法判斷買賣點的,正確的方法要會用比較法則選擇主流板塊主流股,懂得利用正確的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知識來針對不同主力類型的股票用量價,趨勢,波浪位置計算合理買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