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債券面值是什麼意思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票被稱為「有面專額股票屬」。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如果以面值作為發行價,稱為「平價發行」;如果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
2. 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是什麼意思
就是發現初期的票面實際利率。 但由於記賬式國債是在證劵交易所實時交專易的國債品種屬,記賬式國債的價格,完全按市場供需及市場利率決定,當市場預期利率上升時價格下降,市場預期利率下降時價格則上升。 如果在低價位購得記賬式國債,既享受了價差又享受了高利率。 相比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加靈活,價格強勢時可以賺價差,價格弱勢時,可以像憑證式國債一樣持有到期,享受利息,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3. 債券面值和債券價格有什麼區別
債券面值和債券價格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債券價格主要分為發行價格和交易價格。
債券面值,指設定的票面價值,代表發行人承諾於未來某一特定日期償付給債券持有人的金額。債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債券發行者預計向投資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額的比率。
2、發行的價格不同
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
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
3、受政策影響不同
票面價格是債券的面值,發行價格是債券發行時的價格,可能高於面值(溢價),也可能低於面值(折價),但是我國的債券是規定不允許折價發行的,也就是說100元的債券不可能以98元的價格發行。
債券發行以後可以在債券市場上交易流通,市場上交易的價格是一直變化的。假設債券的票面價格是100元,現在的市場價格是98元,那麼你98元買入該債券,你的到期收益率就上升了,相當於你在賺取利息的同時還奪得了2塊錢的折價收益。
反之,如果現在市場價格上升到102元,你買入該債券必須多支付2塊錢的溢價,到期收益率就下降了。同理,如果你持有債券,想在市場上賣掉的話。
如果債券價格下降你的賣出價就低了,你的資本利得(賣出價-買入價)是負的,持有期收益率是下降的;反之,價格上升你有資本利得的收入,持有期收益率上升。
(3)國債交易面額擴展閱讀:
債券價格計算公式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
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4. 債券的票面價值和債券的票面價格有什麼區別
一,債券的票面價值和債券的票面價格的區別:
票面價值內包括:幣種,票容面本金金額
票面價格:一,本金;二,與票面利率的乘積就是利息收入。
票面價值:指公司最初所定股票票面值。
股價=票面價值x股息率/銀行利率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
股票票面價格。股票票面價值又稱股票票值、票面價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標明的票面金額,以元/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
5. 中國國債最大面額是多少
上交所國債交易單位為手.深交所國債交易單位為張. 一張國債為100元.一手國債為1000元.
6. 某種貼現式國債面額為100元,貼現率為3.82%,到期時間為90天,則該國債內在價值怎麼算
該國債的內在價值=100×(1-90÷360×3.82%)=99.045(元)。
貼現債務的內在價值公式如下:
7. 2014年憑證式國債發行票面每張最高額度多少
2014年憑證式國債發行票面每張最高額度沒有特殊規定。
2014年。電子式國債有規定:單一個人國債賬戶購買單期儲蓄國債(電子式)最高限額為500萬元。
8. 債券的面值是怎麼算的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回票被稱為「有面答額股票」。股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如果以面值作為發行價,稱為「平價發行」;如果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
9. 債券面值 是什麼意思呢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票被稱為「版有面額股票」。股權票的票面價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如果以面值作為發行價,稱為「平價發行」;如果發行價格高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
10. 債券票面有哪些基本要素
債券票面要素指的是發行債券票面所應承載的內容。
債券的基本要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1、債券的票面價值:包括:幣種;票面金額。債券的票面價值是債券票面標明的貨幣價值,是債券發行人承諾在債券到期日償還給債券持有人的金額。債券的票面價值要標明的內容主要有:要標明幣種,要確定票面的金額。票面金額大小不同,可以適應不同的投資對象,同時也會產生不同的發行成本。票面金額定得較小,有利於小額投資者,購買持有者分布面廣,但債券本身的印刷及發行工作量大,費用可能較高;票面金額定得較大,有利於少數大額投資者認購,且印刷費用等也會相應減少,但使小額投資者無法參與。因此,債券票面金額的確定也要根據債券的發行對象、市場資金供給情況及債券發行費用等因素綜合考慮。
2、債券的到期期限:債券到期期限是指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也是債券發行人承諾履行合同義務的全部時間。決定償還期限的主要因素:資金使用方向、市場利率變化、債券變現能力。一般來說,當未來市場利率趨於下降時,應發行期限較短的債券;而當未來市場利率趨於上升時,應發行期限較長的債券,這樣有利於降低籌資者的利息負擔。
影響債券償還期限的因素
3、債券的票面利率:也稱名義利率,債券年利息與債券票面價值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形式有單利、復利和貼現利率。影響票面利率的因素:第一,借貸資金市場利率水平。第二,籌資者的資信。第三,債券期限長短。一般來說,期限較長的債券流動性差,風險相對較大,票面利率應該定得高一些;而期限較短的債券流動性強,風險相對較小,票面利率就可以定得低一些。
4、債券發行者名稱明債券的債務主體,為債權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4個要素雖然是債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它們並非一定在債券票面上印製出來。在許多情況下,債券發行者是以公布條例或公告形式向社會公開宣布某債券的期限與利率。此外,債券票面上有時還包含一些其他要素,如,還本付息方式,附有贖回選擇權、附有出售選擇權、附有可轉換條款、附有交換條款、附有新股認購條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