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產品現貨交易有哪些技巧
1、對於新手而言,剛開始投資時最好以短線操作為主,這樣可以有足夠內的時間去容熟悉客戶端各項操作。在投資的過程中,小編認為投資者每次交易贏利2個點可以出局,不要貪戀高收益,長期下來一定會有個不錯的效果。
2、對於投資者來說,一般的15分鍾圖適合做短線交易,新手可以以此來練習和運用。在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看準15分鍾K線走勢下單,這樣一次贏利至少可以保證2—3個點。
3、對於投資者來說,交易之前要先看日線趨勢圖,這樣可以確定整個的運作趨勢和方向。在以上的基礎上,在關注過渡時段的趨勢來承前啟後。
4、對於投資者來說,農產品電子現貨交易的周期越短、反映越快、靈敏度越高,5分線僅僅適合做超短線的,不建議新手投資。
5、 控制風險,然後贏利。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旦發生了虧損,要嚴格制定個止損點,以止損2-3點保護本錢,要保證自己的獲利遠大於損失。
B. 農產品現貨交易如何開戶
開戶可通過網上辦理開戶手續,全國免費現貨交易開戶!
A、自然人開戶須出示本人身份證正背面掃描件或者身份證照片,在工商銀行或者建建設銀行開通
了網上銀行
B、填寫開戶申請表
開戶注意事項: 開通的網上銀行賬戶必需與開戶人身份證同名
C. 農產品現貨交易到底如何操作呢
(1)看來投抄資者缺乏最起碼的現貨常識及保證金交易知識。
(2)投資者應先理順心態;在這個市場上,幾乎所有投資者都是被「暴利」兩個字吸引過來的。但是等你在這個現貨市場熬過一年之後,就會明白:暴利是不可持續的。更多的是暴虧。
(3)現貨簡而言之;是一種標准化的合約。可以雙向交易;如果投資者判斷價格將上漲;可以選擇買入。如果投資者判斷價格下跌;可以選擇賣出。
(4)學習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多看;多讀;多練(如果開戶,則輕倉。如果沒有開戶;則看盤即可。)
技術分析是必須課,從k線到技術指標到各種投資理論都可以看看。
基礎分析對大勢的判斷有很高的要求;因為現貨是每日結算,不可以像證券一直持有。如果持有合約期間;價格反向移動,很容易暴倉。
(6)一般是投資者是通過合約的買賣價差獲利。亦有通過利用現貨;實現風險對沖;套期保值的企業。
(7)再則是資金管理。在現貨市場上穩定盈利的投資者都是資金管理的高手。資金管理在投資者決策發生失誤的時候;會使投資者保留一定的本金;以東山再起。
D. 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
農產品現貨投資理財是目前最流行的投資品種之一。它是三個階段6個小時的交易時間,夜間內也可以操作,適合容上班族;有20%的保證金,成本小,不需要全額投資;手續費低;雙向交易,買漲買跌都可以賺錢;t+0的交易模式,隨時買賣,即時成交;有三方銀行託管,資金安全可靠;
5倍的杠桿,
免費開戶。
E. 做農產品現貨交易需要注意什麼
根據這些年經驗,以及結合多名投資者事件分析,農產品現貨交易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首先是一定要選擇個正規的交易平台和投資渠道。只有選擇正規的、穩定的平台才能讓自己的本金得到好的保障。
2、堅持設置止盈止損,並且嚴格執行。
2、有正確的投資心態。千萬不要被高利潤引誘,任何時候都是「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天上掉餡餅的事是不會發生的,一旦發生很可能就是「陷阱。
3、要正確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要只單純追求高收益而忘記了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
4、要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律,順勢而為。
5、不宜過度恐懼,恐懼也是一種可怕的心態。在市場中追漲殺跌最容易產生這種心態,最常見的情況是,價格已開始上漲,頭腦就發熱,把交易計劃拋在腦後,匆忙入市,事後證明這樣入場的價位往往是買在最高價。
然後,又會產生一種僥幸心理,祈禱金價會場這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但市場無情,價格一路下跌,於是恐懼心理產生,總以為跌勢已經形成,於是平倉或追沽,結果常常賣了個地板價。
F. 新手關於農產品現貨交易的問題
可以去現貨聯盟問問
G. 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規則
小宗交易:線上直接購買
小額批發:線上訂購+線下提貨/送貨上門/貨到付款
大額批發:線上定金 + 線下驗貨 付尾款
H. 炒現貨農產品交易需要注意什麼
現貨交易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很多剛操作現貨的時候往往資金量都比較小,本身是沖著好奇的心態進入市場,有些人有風險意識,心態比較平穩,見好就...
現貨交易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很多剛操作現貨的時候往往資金量都比較小,本身是沖著好奇的心態進入市場,有些人有風險意識,心態比較平穩,見好就收,往往都能盈利,這個時候覺得現貨真的很容易,跟撿錢一樣。這如同我們小時候第一天上學,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知道了a(阿)、o(喔)、e(鵝),就覺得自己是個有文化的人。
有些人沒有風險意識,特別是炒股的人剛進入現貨市場,單子進場就不管了,結果可能進來就虧損,這些人大部分炒股也是虧損的,於是覺得現貨跟股票一樣,也很那賺錢,於是就不做了。
第二個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操作一段時間之後,勁頭十足,開始追加資金,發現好像不是這個調調了,由於倉位大,不願止損,一把套進去,前面所有利潤全部搭進去,這個時候會對盤面有一種茫然無措的感覺,總覺得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盯著自己,不做的時候看的賊准,一做就反了。
第三個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大部分人在第二個階段就放棄了,少部分能冷靜下來學習,開始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分析方法,開始執行操作紀律,慢慢發現,嘿,原來是這樣。這個階段實際上就是學會了一套交易法則,只要能按照法則流程來,盈利會很穩定。
第四個階段:不看山、不看水;
大部分人潛意識里都會想著琢磨自己的辦法,經歷前面三步之後,部分人會慢慢琢磨出適合自己的交易法則,這個時候虧賺完全看心情了,一看盤面就明白主力手法,知道該在哪個點位進場,通過盤面的細微波動就知道盤面背後的東西,這個階段就很自由了,有空就做幾把,沒空就不做,會變的隨性、隨心,盤面的走勢對他來說,沒影響了,這個階段只會關注一件事情,控制風險,這個階段的利潤是很嚇人的。
那麼我們在這四步要怎麼樣做才能學好現貨呢?
第一:重視基礎知識 知錯認錯改錯
現貨市場有一套分析和執行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是源於對基本知識的應用,沒有基礎知識的支撐,這些分析方法和執行方法是一了解就覺得好得不得了,一用就錯的一塌糊塗。一旦錯誤,首先反思是「師傅」教錯了,還是自己錯了,珍惜每個願意花時間講東西的人。
第二:多操作多總結多頻次少批量
剛操作的時候一定不要下重倉,要養成多操作多總結多頻次,少批量的習慣,買多少批合適呢?這個沒有一定之規,我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值;
當日購買總批次=預期投資總額/1000,比如您預計總投資額是2萬元,那麼您剛開始操作的時候可能會投入2000元-5000元之間,您剛開始操作的時候您的當日購買批量就是20000/1000=20批;這里實際上是十分之一倉位,後面的內容會講到的,人對批量會慢慢有一個心態的適應過程,您剛開始買少了,3批5批的去買,後期資金一追加就虧錢(這種例子我見過很多,請大家一定要謹記),但是如果您買的太多,由於剛開始不熟悉盤面,有時候甚至買反,可能會造成重大虧損,不光資金消耗嚴重,而且會對心態造成很大影響,我上面的計算公式是按照總投資額的十分之一倉位來計算的。這樣一來不會導致後面追加資金心態不穩,二來也不會造成重大虧損。
單次購買總批次=當日購買總批次/您的預期購買次數,2萬的預期投入,當日購買總批次就是20批,如果您當日只想交易一次,那麼您就買20批,如果您想交易兩次,您就每次買10批,如果您當日想交易4次,您每次就買5批,依次類推,當然您也可以每個合約交易1次,每次都買5批,保證總的交易批次保持在一個恆定值就可以了。
這樣練習差不多一個月左右,您會對盤面有一個感覺,這個就叫盤感,後期在學習一些分析方法和做盤方法的時候,很快就容易上手,而且,經過一個月的磨練,您的倉位也保持在一個恆定的狀態,後期方法得當,不需要增加購買的批量(增加購買批量就等同於增加交易成本),收益會增加很多。
第三:養成止損的習慣
剛開始不會分析盤面,要麼自己琢磨,要麼跟著分析師操作,一定要養成止損習慣,止損止損,顧名思義,就是停止損失,因為停止損失,保住本錢是後期掌握方法回本的先決條件,做現貨最悲催的莫過於方法學會了,錢虧完了。這個知識很重要,但是小刀在這里不想深說,因為我知道說了沒用,願意聽話的,自然能嘗到甜頭,不願意聽的,也會吃到苦頭,所謂冷暖自知。目前行業內沒有系統的現貨學習教程,我敢肯定已經操作過現貨一年半載的人,看到這些知識會悔恨為什麼當初做現貨的時候不能有機會看到這些東西,說小刀自戀也好,說小刀裝逼也罷,我把話就撂在這里,隨便您怎麼看。
第四:學會謙虛:不要牛逼哄哄
要明白,所有的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所有的做盤高手都是錢砸出來的,在現貨市場,如果有幸遇到一位您覺得對您有幫助的同行,懷著一顆謙卑的心去學習別人的方法,不要一加QQ就來句,「聽說你做盤很厲害,你帶我做幾天啊,做的好我就在你這里開戶」,敬人者人恆敬之,任何一套賺錢的方法,都是耗費很多精力和很多錢換來的,不要覺得別人就差您這一個客戶,更不要覺得別人的東西有這么廉價,要明白一個道理,便宜無好貨,您自己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別人憑什麼把自己的方法告訴您,對於會做盤的人而言,開發客戶維護客戶賺取手續費只是換一種獲取財富的方式,但是您要明白,這並非別人唯一獲取財富的方式。
而且越是做盤厲害的人,越明白一個道理,要低調,要隨時在市場面前保持一顆畏懼的心理,因為他們很清楚明白一個道理,現貨市場沒有高手,只有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之分。
第五:要盡快脫離帶盤
現貨市場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究,只是您沒掌握,不要用一種不勞而獲的心態去尋找作為的帶盤高手,這個問題我在前面現貨市場的風險一文中也談到過,在後面還會繼續談論這個問題,不要迷戀高手帶盤,當別人說要買漲要買跌的時候,您不應該關注自己是否趕上了這一波,而應該關注為什麼要買漲,為什麼要買跌,受之於魚不如授之予漁,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追求的是掌握釣魚的方法,去釣獲適應自己口味的魚,而不要一味的去想著跟著釣魚的人後面喝點魚湯,白白浪費時間和資金,何苦呢,何必呢。
獨立操作,是實現穩定盈利的第一步,不要把自己的「錢途」寄託在別人的手裡,小刀為何辛苦碼字,也是希望客戶能克服懶惰情緒,克服畏難情緒,腳踏實地打基礎,循序漸進攀高峰,達到一個共贏的局面。
第六:不要給自己設立盈利目標下限(非常重要)
這一點被忽視了,昨晚跟盤精1期的一個朋友聊天,聊著聊著就睡著了,早晨起來看見她留言發的豪言壯語,讓我覺得很有必要把這一點加上去,在現貨市場,大家都是沖著錢來的,但是我們恰恰會栽跟頭在這上面,大家一定不要給自己設置一個目標下限,比如我一萬塊一年必須要賺多少,我今天至少要賺多少等等,人一旦有這樣的心態作祟,就會忘記風險,眼裡只有利潤,ang的一下,一次重倉,玩完了。正確的邏輯是告訴自己,我今天虧多少就要收手,我今天賺多少就可以了,現貨市場,不虧就是賺,誰對這句話理解的越深刻,執行的越到位,利潤也就越饞人。切記切記。
我是盤思動小晴子,現貨江湖超級版主,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I. 關於農產品現貨的基礎知識入門,請教懂的人
朋友,農產品現貨亦稱實物、實貨,是指商品社會中已經現實存在的、可以用來買賣交換且代表一定價值的標的物。
現貨交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已出現。現貨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出自對實物商品的需求與銷售實物商品的目的,根據商定的支付方式與交貨方式,採取即時或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實物商品交收的一種交易方式。在現貨交易中,隨著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同時完成商品實體的交換與流通。因此,現貨交易是商品運行的直接表現方式。在21世紀以前,貿易方式以傳統貿易為主,傳統貿易的形式是買賣雙方直接見面,就商品的買賣達成一致,然後成交,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傳統貿易的大宗商品交易多採用合同的方式進行,買賣雙方按簽訂合同的內容在未來的時間進行商品交易。它存在如下缺點:
(1)價格形成不規范,風險不能轉移。由於合同價格簽署是根據當時的供求情況等因素定出的,而執行合同中市場價格發生變化是必然的,有利於一方必然不利於另一方。同時價格的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限制,很難形成公平的價格。
(2)信用風險。價格風險產生的必然性影響合同執行的有效性,信用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
(3)買賣雙方很少,難以形成集中的市場,買賣雙方單獨協商討價還價達成協議,談判技巧和技巧掌握的多少對形成價格影響極大。
(4)合同規范程度低。每簽合同都要重復尋找客戶,詢價,初步談判,簽約等一系列環節,都要就品種質量、時間、運輸等因素爭論不休,對大宗商來說,這種簽約和執行都很復雜,交易成本相應增加。
21世紀是網路的世紀,以網路為載體的新的商業運作模式——電子商務正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發展。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世界已慢慢變成地球村,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的現貨電子交易走上新經濟的舞台。現貨電子交易(也稱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或現貨倉單交易)是以現貨倉單為交易的標的物,採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的集中競價買賣,統一撮合成交,統一結算付款,價格行情實時顯示的交易方式。其本質就是現貨商品的電子商務。《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對大宗商品做了明確的規定: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
標准化現貨電子交易合同是指由市場制定的,除價格外,其它條款都規定好的標准化的遠期合同。《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中規定了標准化現貨電子合同一般包括的條款,包括:
合約名稱:即是該合約的品種名稱
交易單位:是市場交易的每批合約所代表的標的商品數量。
報價單位:是指公開競價過程中對合約報價所使用的單位。
最小變動價位:是指在公開競價過程中,對合約的每單位報價的最小變動數值。
合約交收月份:是指某合約最後的履約期限月份
最後交易日:是指某個合約交收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過了這個期限的未平倉合約必須進行實物交收
交收日期:是指合約進行實物交收的時間
交收等級:是指由市場統一規定的、准許在本市場交易的合約標的物的質量等級
交收地點:是指由本市場指定的可以進行實物交收的倉庫.
交易代碼:是指代表商品名稱的交易代碼.
......
朋友,當然現貨涉及的知識還比較多,這里不能全部說完,你有空多學習下,大家也可以交流下。
J. 農產品進入蔬菜批發市場有那些交易規則
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
2009-5-12 17:05: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條(目的依據)
為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規范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操作行為,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標准,制訂本規范。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申請設立和運營中的現貨交易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其農產品交易過程。
第三條(基本要求)
(一)市場應設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門,配備專業管理人員。
(二)市場應建立健全包括入場要求、索證索票、檢驗檢測、商品存儲、交易管理、加工配送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工作手冊,並有效運行。
(三)市場衛生管理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第二章 入場要求
第四條(工作要點)
市場應與入場經銷商簽署食品安全保證協議,記錄其經營行為,存案備查。
第五條(工作手冊)
本部分操作應配備以下工作手冊:經銷商及農產品准入條件手冊、准入工作流程、經銷商食品安全保證協議文本。
第六條(經銷商入場要求)
經銷商進入市場經營應具備合法的經營資質。
市場應查驗入市經銷商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衛生許可證、銷售授權書等必要的資質證明文件,全部資質證明文件應合法有效並有正本或加蓋公章的正本復印件,並留存其正本復印件備檔。
市場應與入市經銷商簽訂食品安全保證協議,協議內容中應明確規定對經銷商經營農產品的索證索票、抽樣檢測、質量巡查等管理方式,明確經銷商對產品安全的責任,對不合格產品應立即實施下架、退市、召回、銷毀、公示等處理辦法,並明確處理程序及相關事項。
第七條(農產品入場銷售要求)
市場應明確農產品入場銷售要求,並予以公示,准許入市交易的農產品應符合相關國家、行業或地方衛生質量安全標准要求。
市場應查驗其經營產品的質量安全,留存其產品名錄和相關產品質量安全證明文件備案。
第八條(退市要求)
經銷商出現食品質量事故或違反市場食品安全保證協議約定退市的,市場應根據協議取消其交易資格,並予以公示。
第三章 索證索票
第九條(工作要點)
市場應建立索證索票制度,對進貨商品索取相關質量證明票證,留備其正本復印件建檔管理。
第十條(工作手冊)
本部分操作應配備以下工作手冊:索證索票操作手冊。
第十一條(索取的票證)
市場應對不同商品的進貨,向經銷商索取相應的質量證明票證。
(一)需要獲得QS標志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出具地方質檢主管部門提供的QS生產許可證、該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或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單。
(二)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應出具相應的認證證書和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單。
(三)主要農產品
生鮮畜禽肉應當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和車輛消毒證,豬肉還應出具生產廠家定點屠宰許可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水產品應向市場提供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和產地證明。
熟肉和豆、奶製品應向市場提交生產廠家出庫單(即進貨單),標明日期、攤位號、品名、數量,並要加蓋單位公章。應定期到市場檢測中心送交當地產品質量監督所提供的商品檢驗報告。
果蔬產品應向市場提供產地證明、該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或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單。
糧油產品應當出具該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或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單、生產廠家銷售授權書或產地證明。
茶葉應當出具產地證明、該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或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單。
調味品應當出具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或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結果報告單、食品衛生許可證或產地證明。
(四)進口商品應出具進口許可證、報關單及商檢證明等;在國內未進行商標注冊的,經銷商要出示進口商的商標使用授權書。
第十二條(工作要求)
經銷商進貨時,市場應索取其每批每類產品相應的質量證明文件,並就有關證明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核實。
索票索證工作應設專人管理,留存相關票證文件的復印件,並及時歸檔,證件變更應及時更新。
第四章 檢驗檢測
第十三條(工作要點)
市場應檢測無有效質量證明文件的產品,檢測結果及時公示。
第十四條(工作手冊)本部分操作應配備以下工作手冊:抽檢規則、檢驗檢測方法及檢測結果處理手冊。
第十五條(檢測對象)
對無有效質量證明文件的產品,市場應自行或委託具有法定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第十六條(檢測要求)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對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檢測,檢測項目要求參照附件2。
市場對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應根據國家或行業相應強制性或推薦性標准提出的抽樣方案、檢驗方法和判定規則進行,每次檢驗應備案記錄檢測產品品名、數量、進貨時間、產地(來源)、檢測時間、檢測結果和檢驗人員等信息。
第十七條(檢測結果處理)
市場應及時公示檢測產品的經銷商、產地、產品數量、檢測結果等信息,檢測記錄應至少保留兩年。
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時,應及時通知有關經銷商,做好標示、記錄,並按相關規定及食品安全保證協議處理。
第五章 商品存儲
第十八條(工作要點)
各類食用農產品應分區管理,產品存儲要有適宜的條件。
第十九條(工作手冊)
本部分操作應配備以下工作手冊:農產品存儲條件、庫房存儲過程管理辦法、出入庫管理手冊。
第二十條(分區管理)
(一)經營分區
市場應按食用農產品與非食用農產品劃分經營區。食用農產品經營區內應按農產品大類、保鮮和衛生要求進行再分區,如蔬果、肉類、水產品、蛋、糧油、茶葉、調味品等,冷凍農產品和非冷凍農產品、生鮮農產品和熟食品、有包裝食品和無包裝食品應分區。
(二)存儲分區
不同類別的產品應分庫或分區存放,植物性產品、動物性產品和菌類產品等分類擺放。產品之間保鮮、貯藏條件差異較大的或容易交叉污染的不得在同一庫內存放;同一倉庫或存儲區域內存放的不同產品間應有適當物理分隔。
庫內產品存儲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第二十一條(商品存儲要求)
需冷藏(凍)農產品應在適宜條件下貯藏、陳列,根據產品特性設定相應的溫濕度參數。新鮮的蔬菜、水果應根據產品自身的生理特性選擇適宜的溫濕度和存儲方法,生鮮畜禽肉應貯藏於溫度0~4℃,相對濕度75%~85%的冷藏櫃(庫)內,冷凍畜禽肉、水產品應貯藏於溫度-18℃ 以下,相對濕度大於95%的冷凍櫃(庫)內。為確保農產品中心溫度達到冷藏或冷凍的溫度要求,不得將食品堆積、擠壓存放。
糧油等常溫存放的產品應根據不同產品的具體存儲要求儲存在溫濕度適宜的庫區,避免陽光照射。
使用保鮮劑等添加劑應符合GB 2760的有關要求。
市場對產品的存放應有系統的管理,詳細記錄產品的品名、產地、產品質量、存儲條件、出入庫數量、出入庫時間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在產品出入庫時,質檢人員應對產品進行檢驗或檢測,確認合格後方可交易。
第六章 交易管理
第二十二條(工作要點)
市場應建立購銷台賬和誠信經營制度,並有效運行。
第二十三條(工作手冊)
本部分操作應配備以下工作手冊:購銷台賬管理手冊、投訴及處理程序、經銷商信用管理辦法。
第二十四條(購銷台賬制度)
市場應要求經銷商建立購銷台賬,並妥善保管以備檢查,台賬要如實記錄,不得隨意塗改或損毀。
經銷商在進貨時,要建立進貨台賬,記錄供貨商的有關情況、進貨時間、產品來源、名稱、規格、數量、產品等級和索證種類等內容。在銷貨時要建立銷貨台賬,記錄商品采購對象、銷售時間及所售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等內容。
市場應定期檢查經銷商台賬記錄是否准確、完整,索取相關交易單據及憑證對比核查,並公示相關情況。市場應要求經銷商就一段時間的台賬分類匯總成冊,做好統計工作。
第二十五條(誠信經營)
市場應對商品的質量承擔管理責任,公開承諾按照國家有關法規、標准及本規范的要求管理商品交易行為,及時處理客戶對質量問題的投訴。
市場應建有經銷商信用記錄,如實記錄其經營行為。
市場應建立經銷商的獎懲制度,對誠信經營行為要積極鼓勵,對台賬作假、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不良行為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