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現在有多少黃金儲備居世界第幾位
目前我國黃金來儲備1054噸,自排名世界第五。」六年來,中國首次披露黃金儲備變動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本世紀以來,我國調整過兩次黃金儲備,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別從394噸調整到500噸和600噸。目前,只有六個國家超過1000噸,我國排名第五。
㈡ 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什麼黃金佔有比例那麼低
因為黃金在歷史上一直屬於硬通貨,無論哪個國家都可以當做貨幣來消費。回而對於恐怖分子來說,大量的答現金不可能隨身攜帶過安檢上飛機,而且隨時有被沒收的危險,走私 武器、人踢器管大多是用黃金或鑽石來交易。最後原油與黃金也掛鉤,兩者都屬於越來越少的稀缺品。多開采一天,就少一天的黃金與原油,所以實力強大的國家肯定會將黃金保有量控制在自己手中,中國以前也有很多稀世珍寶的,後來被別人搶走了,才落得如今這個下場。
㈢ 中國的黃金儲備量是多少
日前,世界黃金協會公布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統計資料庫的版最新黃金儲備權排名表。其中顯示,截至12月中旬,美國依然是世界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中國內地黃金儲備總額世界排名第六,官方數據為1054.1噸。
與2009年12月的黃金排名表相比,俄羅斯一年來積極增金167.5噸,升到第8位。IMF、歐洲央行是主要的售金組織,IMF的黃金儲備比一年前減少了158.6噸。此外,排名前10位的國家(或地區、組織)名稱與2009年底排名表相比,並無新面孔出現;而在排名前20位的國家地區中,新出現了沙烏地阿拉伯的身影。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成為了積極增金的主要動力,沙烏地阿拉伯、南非等國均有增金行為。
在排名前100位的國家或組織中,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數量占據了67%的數額,比2009年的62%增加5個席位。另外,由於中國內地外匯儲備數額巨大,目前中國內地的黃金儲備數額雖高,卻只在外匯儲備中占據了1.7%的份額,是黃金儲備排名前20位國家中佔比最低的國家。而發達國家的黃金占外匯儲備比例均相當高,美國的儲備黃金占據了外匯儲備的73.9%,德國的占據了70.3%。
㈣ 某國的外匯儲備中黃金儲備所佔百分比很低,但要是它比值上升的話對國內黃金價格有何影響
黃金儲備量作為國際儲備的一個部分只是是衡量國家財富的一個方面,黃回金儲備量高則抵禦答國際投資基金沖擊的能力加強,有助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有助於維持一國的經濟穩定,不過過高的黃金儲備量會導致央行的持有成本增加,因為黃金儲備的收益率從長期來看基本為零,而且在金本位制度解體以後黃金儲備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
至於對國家黃金價格的影響,基本上很小。
㈤ 我國黃金儲備的情況如何.分析其優勢與劣勢.
盡管黃金非貨幣化,但由於其內在價值穩定且具有相對獨立性,因而在各國的國際儲備中仍然佔有一定的比例。近年來,在我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的黃金儲備變動不大,一直保持在600噸左右的水平,約占我國外匯儲備的1.4%左右,這種狀況和發達國家美國的56.7%[3],義大利的47.8%,法國的47%,德國的37.%相差太大,也與我國的GDP居世界第四的大國身份不相稱。針對我國黃金儲備額過低的問題,有專家提出應提高我國黃金儲備份額,使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保持在6%左右,即在現有的基礎上需要大約增加黃金儲備2500~3000噸,而目前的超額外匯儲備絕對可以滿足這個要求。保持相當的黃金儲備,無疑意義重大,如果美元或歐元走軟,或通貨膨脹加速,或大范圍的戰爭爆發,黃金儲備就會成為很好的避險工具。再者,加大黃金儲備,還可以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是不適用於現在!
總的來說,我國黃金儲備情況維持現狀比較好!由於因為全球金融風暴,雖然中國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較歐美輕,但目前必須關注於刺激內需,保持經濟穩定增長。4萬億財政支出目的就是為了引起乘數效應,拉動內需。因此中國避免經濟滑坡的著眼點不可能局限於購入黃金以避免外匯儲備損失的風險,而是增加財政開支刺激經濟拉動內需。這一點已經從最近的4萬億財政支出投向中明顯體現出來。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達1.76萬億美元,雖然黃金儲備僅為600噸。目前金價處於高位,短期內不可能也不必要大幅提高黃金在儲備中的比例。如果在現階段拋棄美國國債轉而購入黃金會造成美元暴挫,這可能會對我國外匯儲備造成重大損害。目前的經濟環境不允許政府冒如此大的風險。事實上,中國仍在增持美國國債。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中國共增持美國國債1074億美元。至9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達到5850億美元,取代日本成為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9月份,中國增持436億美元美國國債,再創今年以來美國國債月度最大增額,幾乎是8月增值額度的兩倍。1—9月,除2月和6月為凈減持外,其餘月份都為凈增持,且自7月以來,增持幅度大幅增長。
脫離金本位後,黃金在銀行儲備中的地位日漸降低。減持黃金已經成為各國央行的共識,尤其是在黃金儲備量佔全球黃金儲備三分之一的歐洲各國央行近年來的減持行動中表現得尤為明確。這種潮流正是削弱黃金貨幣性的一種實踐。在金融海嘯中,各國穩定市場的策略肯定是積極地動用貨幣和財政手段,增加流動性、拉動消費需求,而非簡單地購入黃金儲備以求保值,如果這樣行事,不但縮減了流動性而且對刺激國內經濟毫無益處,所以我國現在的黃金儲備沒有什麼優勢,也沒有多大的劣勢,在現在的金融海嘯中還是保持現狀就好。
㈥ 中國公布黃金儲備會對金價產生什麼影響
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說明中國的黃金儲備量也越來越大了。
影響黃金的價格因素: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1)保值的需要。
(2)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恐怖事件等:
(3)投機性需求?
現在人民幣隨著經濟進步也慢慢升值了,足夠說明美國黃金儲備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吧、需求因素。
(4)財政、供給因素黃金儲備是央行用於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
直觀的黃金儲備量用數字來表現出來、其他因素。
(5)國際貿易。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
(7)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還有就是這個國家的貨幣能否成為外匯儲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金融健康的重要指標。
(8)國際政局動盪、工業等)的變化。美元世界流通,世界也慢慢認可了、戰爭:
(9)美元匯率影響。
(10)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
中國央行採用SDDS標准來發布黃金儲備數據,除了與國際對接的戰略意義外,更有著未來通過每月發布黃金儲備數據消滅黃金市場預期中的「黑洞」的效果。眾所周知,隨著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的不斷膨脹,國內外一直都有呼籲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聲音。隨著黃金市場從2011年由牛轉熊,呼籲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意見逐漸地演變為市場競相對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規模的猜測。這樣的演變部分地出於黃金多頭對於中國央行增持扭轉黃金頹勢的渴望,也與中國黃金儲備數據並不定期發布有關。正因為缺乏權威的定期發布的中國央行黃金儲備變動數據,黃金市場多空雙方對於中國央行是否增持黃金儲備及增持規模的討論,變成了一場「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拉鋸戰,使得黃金價格趨勢因素展望中出現了一個無法用數據觀察來證實或者證偽的「黑洞」,成為黃金價格趨勢預期中的不穩定因素。
市場熱議的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規模是否與市場預期有落差,其實是長期以來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缺乏權威數據披露的結果。未來中國央行按照SDDS標准每月披露黃金儲備信息,黃金市場有關中國央行黃金儲備變化的種種猜測將有定期權威數據的佐證。伴隨著 「黑洞」消失的信息透明化,中國黃金儲備變化將通過數據發布的陽關大道,而不是猜測流言的獨木小橋,對國際黃金市場產生影響。
在過去的幾個月,我看到如此多的誤導性標題,所以是時候來糾正這些錯誤了。
誤導的基礎來自這個事實,即中國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黃金。中國人看待黃金是從其整個歷史上的作用、背景來看,而不是像西方經濟學家傲慢地宣稱它是過時的遺跡。中國人買入黃金是為准備新的貨幣秩序,而不是希望做賺取利潤的交易。
把黃金的歷史作用與現實結合,我們都做得很好,持金時採用一個稍微更「中國」式的眼光,會給我們更准確的指示——是否有足夠的持金量,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投資組合多樣化,或者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賣出。
在中國人看來,黃金是比較謹慎的面對未來的指標。黃金會較少「賺錢」,而更多的是准備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有了這方面的想法,讓我們對比最近一些西方媒體的標題與真正發生在中國的事件。考慮這些發展背後的信息,看看你的投資組合應該如何面對一個「中國人」的未來。《中國的黃金需求下降》——這個標題來自於主流媒體,中國今年購買的黃金數量比去年少。「5月的『黃金周』長假期間中國黃金需求下降了30%」。很多文章指出,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國通過香港的黃金凈進口下降。「去年4月由黃金價格暴跌觸發的那種搶購狂潮,並沒有在今年重演,」Kitco公司報告說。
然而,這些文章忽略了中國政府現在允許黃金進口直接進入北京的事實。
換句話說,一些通常經過香港進口的黃金被直接運到北京。繞過正常的貿易路線意味著這些發貨基本上是秘密完成。可能會導致投資者作出有關黃金未來的不正確決定。
中國可能有意這樣做,以使特別的進口數字不能被追蹤。使得北京能繼續積累實物黃金,而不讓我們其他人知道數額。此舉並不意味著需求下降,正好相反。
不要忘了,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
中國沒有如預期公布黃金儲量增加
一些分析師預期中國會在4月宣布其黃金儲備的更新數據。這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每5年報告一次,上一次報告是在2009年4月,這不僅是不準確的,而且忽略了一個關鍵點。
首先,在前幾年北京公開報告了他們的黃金儲備金額:2001年底,500噸;2002年底,600噸;2009年4月,1054噸。
在此之前20多年裡,中國沒有報告任何改變。
沒有5年時間表,完全沒有時間表可言。中國想要報告時就會報告,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根據數量不同,這個消息可能成為黃金市場的主要催化劑。如果中國仍在購買,當然不想說什麼來推動黃金價格向上。
即使算上它們所有的采購數量,中國的黃金儲備比例仍很低。
幾乎每一個報告你都會讀到黃金儲備與它們的總儲備之間的關系。例如,在美國有73%的外匯儲備是黃金,而中國正式擁有僅為1.3%。即使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也這樣說。
但這種計算是一種誤導。美國有最小的外匯儲備和中國擁有超過4萬億美元。
一個更實際的辦法是把黃金儲備和國內生產總值作比較。這將告訴我們,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有多少黃金可以用來支撐經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領導人顯然把准備外匯儲備之類擺在首位。
顯示了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方面持有黃金的前6名。注意當中國的黃金佔GDP的比例從上次報告的1054噸增加到估計的4500噸時發生了什麼。
在黃金儲備達4500噸時顯示,中國將與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持有者在同一個水準。事實上,中國將比其他所有國家擁有更多的黃金,除美國之外。這可能更加真實地反映中國的目標。
這種思路是假定了中國的領導人有一個既定目標,即要積聚多少黃金。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這樣。
㈦ 為什麼國家要儲備黃金呢
防止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等等緊急的經濟情況。家裡錢多了,人說話才硬氣,國家是印錢的,它不缺錢,黃金才是硬道理 。黃金儲備的具體有多少作用?
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它在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黃金儲備的管理意義在於實現黃金儲備最大可能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作為國際儲備的主要形式之一.黃金儲備在流動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應考慮其適度規模的問題.
正確理解黃金儲備的概念的意義在於:一是有利於確定合理的黃金儲備規模,二是可以避免與商業銀行日常營運的黃金資產混為一談.有利於銀行業務的正常運行,三是有利於實行黃金管制國家的中央銀行正確制定黃金管理政策.促進本國黃金產業及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
黃金儲備量作為國際儲備的一個部分只是是衡量國家財富的一個方面.黃金儲備量高則抵禦國際投資基金沖擊的能力加強.有助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有助於維持一國的經濟穩定.不過過高的黃金儲備量會導致央行的持有成本增加.因為黃金儲備的收益率從長期來看基本為零.而且在金本位制度解體以後黃金儲備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量約為600噸.就是6億克.平均每人0.5克不到.國家發行的紙幣數肯定不止這么多.
作用是:從貨幣銀行學角度講.調控市場上總的貨幣供應量.
確定黃金儲備規模的參考因素:
1. 國際收支狀況
2. 外債水平
3. 外匯儲備水平
運用黃金儲備的形式主要分為:直接營運.間接周轉.資產組合.
1.直接營運--一國貨幣當局利用國際金融市場的各種契機.採用各種營運手段.直接參與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
2.間接周轉--一國貨幣當局通過制售金幣.開展黃金租賃.辦理黃金借貸等業務.間接地實現黃金儲備增值.保值的目的.
3.資產組合--將一定的黃金儲備按照流動性.收益性的原則.及時轉換成收益性高.流動性比較強的外匯儲備.並根據市場匯率的變動情況.再進行適當調整.
我國對黃金儲備的運用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通過國際黃金市場.採取現貨.期貨以及選擇權等交易方式.提高黃金儲備營運的收益率.
(二)通過發行.經銷各種金幣.實現庫存黃金的增值.
儲備黃金的目的
各國為何要儲備黃金?
各國要儲備黃金是由其黃金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於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歷史貨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金已退出流通領域.20世紀70年代布雷森體系瓦解.黃金與美元脫鉤.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目前許多國家.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中.黃金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黃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本身具有價值.故購買力相對穩定.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金價同步上漲.另一方面.在通貨緊縮時.金價不會下跌.因為歷史上每逢政治和金融局勢的動盪就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
黃金儲備完全屬於國家自主的權力之內.一國擁有黃金可以自主控制不受外來干預.
黃金相對紙幣.具有相對的內在穩定性.而紙幣則受發行國家或金融機構的信用和償付能力的影響.債權過處於被動地位.不如黃金可靠.
黃金作為各國儲備.作用不容忽視.當今各國換金儲備總量以達三萬兩千噸左右.
黃金儲備的現實作用
為什麼各國要把黃金儲備搞這樣大呢?
1.儲備多元化.
在任何資產組合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都不是很明智的做法.金價固然會波動.但但儲備中的貨幣匯率與利率同樣回波動.儲備多元化通常比單一儲備的作法有更穩定的投資回報.所以我們個人的投資也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黃金儲備作為一國的經濟保障.在一國的經濟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對穩定國有經濟.保持幣值穩定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且黃金是一項獨特的資產.它不受任何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的直接影響.因此.當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時.黃金不會貶值.因此也不會存在風險.所以家中存點黃金就不怕發生通貨膨脹.
3.物質保障.
過去許多國家實行了外匯管制.更有甚者.凍結全部外匯資產.這些措施往往對由外國證券構成的儲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當儲備中合理持有黃金時.這樣的影響就會減弱了.儲備的作用是以備急用.所以完全的流動性是至關重要的.這是無庸置疑的.黃金恰恰具有該特性.
4.黃金扮演著[戰爭基金"的角色.
在緊急狀態下.各國都可能會需要流動資源.黃金具有流動性.是各國普遍接受的手段.另外.黃金可以抵押.
5.黃金儲備的發展可以作為各國實力的標志.
目前世界黃金總儲量為37.650噸約為世界黃金年產量的13倍.其中1000噸以上的國家和組織有: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述國家中以美國儲備最多為8136.9噸.百噸以上的國家地區有32個.不足10噸47個.我國的黃金儲備已達 600噸.從上述的數字看.實力強大的國家其黃金儲備也多.這說明黃金仍是各國綜合實力的標志.因此.黃金儲備仍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所重視.所以.作為我們個人.一個國家都想多儲備黃金為何我們個人不存?如果不存點今到時有事不能應急.
6.國家存金是為了戰略儲備.
黃金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體.是不容忽視的.例如美國的戰備儲備黃金佔65.5%.荷蘭45.5%.法國41.9%義大利45.9%.瑞士39.9%.巴基斯坦32.6%.哈薩克 22.2%.辛巴威39.9%.所以說中國有句話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7.因黃金不易毀損.也不像紙幣一樣易貶值.
因此一國政府持有黃金會增長公眾的信心.一些國家明確認可黃金對本國貨幣有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另外.黃金儲備有利於提高清償能力.各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主要作用是作為國際支付的准備金.一國黃金儲備的多少與其外債償付能力有密切關系.一國儲備中若有黃金.評級機構也會對其開綠燈.因此.黃金儲備有利於提高一國的資信度.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單位也如此.大家知道的[同人堂"店中始終有100兩黃金.增強了信用度.如你家中也存有100兩黃金那你的信用度肯定很高.
8.持有黃金可視為一項保險費.
如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隨時保障支付責務.總而言之.國家持有黃金好處多.那我們每個家庭也應像國家一樣.要想保持穩定.也應存點黃金.
3.中國的黃金儲備點的比例是不是太少了?
黃金問題專家.上海源復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分析師劉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增加中國黃金儲備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由於人民幣前不久的匯率改革為參考一籃子貨幣之後.這個一籃子貨幣體系中到底有沒有黃金還值得關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盪.恐怖襲擊不斷發生.中東局勢時有不穩.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劇烈波動等一系列因素下.不管匯率機制如何改革.相應增加外匯儲備都是很必要的.
劉濤進一步分析指出.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再堅挺也只是一種信用貨幣.它的發行是以持有人對發行國擁有債權的形式體現的.黃金作為真實的貨幣.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在7109.73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里只有僅僅600噸黃金儲備.這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是很不夠的.1.16%的規模比例也太少.應該至少達到10%以上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抵禦金融風險.
在問到關於造成這種低黃金儲備水平的原因時.劉濤表示:第一是認識不足,第二是過多追求美元儲備的短期收益.因為黃金相對來說收益率不高.黃金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最後避險的保障.所以這么多年來.外匯儲備在不斷攀升的同時.而黃金儲備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劉濤建議.中國應該把增加黃金儲備和開放民間黃金市場.增加民間黃金持有量聯系起來.更好地使黃金官方儲備和民間儲備。2002年我國黃金儲備已由過去的395噸增至現在的500噸,增幅近27%。以當時金價計,500噸黃金相當於40億美元,佔中國外匯儲備比重大約2%,這在國際上是偏低的,與歐洲央行平均的15%、美國的70%不可同日而語。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和對外交往以及國際資信度,我們認為,在最近幾年內我國黃金儲備應適應提高,佔到總儲備的4%至5%。
《2003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對全球13個主要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進行打分,得出的結果是: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排名為第7位。在由經濟實力總量、經濟結構、經濟速度、貿易構成、財政金融等組成的經濟力指標中,中國得分869.45,排名第3位。可以預料,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在未來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我國國民經濟仍會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因此,我國的黃金儲備總量也應達到相應水平,能夠體現我國的綜合國力。
在加入WTO後進口有大幅度增長,而出口商品結構調整與出口多元化的轉變仍需時日。因而,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是平衡我國進出口貿易逆差或資本不足時調整國際收支狀況、防範貨幣兌付風險的有力保證,可以避免受到因被迫實行經濟緊縮政策而對經濟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
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是維持我國金融體系穩定的需要。我國金融體系中不良資產的比例過高,潛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為了保持金融體系的穩定,提高金融系統的信譽度,降低引發大規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都需要充足的黃金儲備。
㈧ 中國的外匯儲備可以換多少噸黃金
當前我國美元外匯儲備全部兌換成黃金的話,可以兌85400噸。
目前我國的黃回金儲備是1708噸,美答元外匯的儲備是3.5萬億,相對於美元儲備,黃金佔到了它的2%不到,如果將外匯全部換做黃金,將是天量!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對於國家的外匯戰略,貨幣政策,外貿金融等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黃金的儲備功能一方面是作為人民幣的後盾,更重要的,也是在極端情況下利用黃金不可替代的清償能力來穩定經濟的發展,應對戰爭等極端情況下可能帶來的金融動盪以及特殊物資的購買,在和平年代,多元化的外匯儲備是必要且必須的!
㈨ 中國外匯儲備的遇冷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公布了2012年度世界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排行榜。2012年度,中國央行未新增黃金儲備。
在這個最新排行榜中,中國黃金儲備維持在1054噸未變,排名世界各國央行的第5位,似乎排位還不低。然換一些更真實的視角——黃金儲備占該國外匯儲備的比例,則令人觸目驚心。中國黃金占外儲的比例僅為1.6%,其僅為全球央行平均水平11.6%的0.138;僅是現代金融業發源地歐洲平均水平的0.0257;是美國的近1/50。其比例在全球黃金儲備前40名國家中倒數第一,倒數第二少的印尼為3.1%。
況且,中國黃金占外儲1.6%的比例,主要靠黃金漲價而來——2000年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為1655億美元,黃金為600噸;2011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為31810億美元,黃金為1054噸——即外匯儲備增加了1822%,但黃金僅增加了75.6%,外儲增幅是黃金量增幅的24.1倍。
外儲當局對於黃金儲備,還有石油、銅等大宗商品儲備素來不積極。早在2005年7月,中國民間學者就建議大規模增加黃金儲備至3000-5000噸,才能與中國大國地位相匹配; 2009年3月,通過百位經濟學家調研,其中75.7%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應該增加黃金儲備;71.4%的經濟學家反對繼續增持美國國債。曾任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的夏斌先生也多次呼籲增加黃金儲備。
然而,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貨幣、金融和經濟專家達成越來越廣泛的共識,越來越強烈呼籲增加黃金儲備時;在國際金價從2005年的7月的每盎司429美元漲到2011年9月的1920美元,充分證明了黃金的保值能力時;在美聯儲兩度量化寬松對美元直接注水,美國基礎貨幣發行急速攀升,在歐元區債務危機越演越烈的情況下,中國外匯儲備當局不斷增加美元和歐元債券資產,冷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資產,實在令人費解。
時至今日,美國已連續兩輪實施量化寬松,在沒有國債擔保的情況下直接印刷鈔票(購買國債),已經打破了信用紙幣的最後底線;2011年8月,美國國債114年來遭遇首次降級;2012年春,美國國債與GDP的比例已經超過100%,進入高風險區;美國國會預算委員會(CBO)測算美國2020年國債總額將達到25萬億美元,僅付息就要求GDP增速達4%——這是不可能達到的,即美國根本無法對美元還本付息;歐元區債務危機越演越烈,在愛爾蘭和希臘已經國債違約,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也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在全球投資者越來越多買入黃金以規避紙幣風險的情況下。中國外匯儲備操作對於黃金依然冷漠排斥。
㈩ 中國有多少黃金儲備呢
2019年10月6日,中國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黃金儲備6264萬盎司。
2005年底中國回外匯儲備余額為8188.72億美元,同比增答長34.3%,增幅比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全年外匯儲備增加2089億美元,同比多增加22億美元。
從儲備資產來看,中國外匯儲備結構較為單一,即使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仍主要以美元資產為組成部分。黃金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資產之一,而我國黃金儲備1051.6噸,僅占我國外匯儲備總額的1.6%,遠遠低於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水平。
(10)2010年中國黃金占外匯儲備比例擴展閱讀
黃金儲備作為一國的經濟保障,在一國的經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穩定國有經濟,保持幣值穩定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且黃金是一項獨特的資產,它不受任何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的直接影響。因此,當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時,黃金不會貶值。因此也不會存在風險,所以家中存點黃金就不怕發生通貨膨脹。
在緊急狀態下,各國都可能會需要流動資源。黃金具有流動性,是各國普遍接受的手段。另外,黃金可以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