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黃金產量連續13年全球第一
是的,近日,中國黃金協會、世界黃金協會聯合發布了《中國黃金年鑒2020》和《全球黃金年鑒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黃金產量380.226噸,與2018年相比減少20.894噸,同比下降5.21%,但我國黃金產量仍繼續穩居全球首位,自2007年以來已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
據央視財經,在河南最大的珠寶城,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黃金飾品,其中大多來看婚慶產品。珠寶城的負責人說,從七月開始,他們的黃金消費出現明顯增長,七八兩個月的銷售額都超過了去年同期。
河南某珠寶城運營總監宋愷表示,7月份比6月份環比增長11%,8月份比7月份環比增長達到36%。65家門店中,有六成的門店銷售額超越去年同期20%到30%。
(1)世界黃金協會數據擴展閱讀
現貨黃金價格報1944.45美元/盎司:
本交易日(9月17日),現貨黃金價格開於1958.80美元/盎司,目前來看,受到今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的目標水平,且承諾將維持利率水平直到通脹持續上升,短線上黃金價格出現跌勢,截至目前,徘徊於1940美元/盎司關口附近,報1944.45美元/盎司。
現貨黃金昨日走勢反彈,但在美元回升之後承壓,抹去日內漲幅,最終收於1959美元附近。本交易日亞盤初,現貨黃金維持震盪偏弱。
盡管美聯儲維持鴿派論調,但市場已經基本消化這一預期,金價得到的支撐有限。不過分析指出,在美聯儲維持寬松、政府加碼刺激的背景下,黃金仍然有較大的上漲潛力。
② 世界上有多少噸黃金
地球上已探明的黃金儲抄量是15萬噸,即未開採的黃金數量。
目前整個地球開采出了約17萬噸黃金,全球各國黃金儲備共33259.2噸,其餘用於珠寶、工業、私人投資領域。「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黃金儲備作為一國的經濟保障,在一國的經濟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對穩定國有經濟,保持幣值穩定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③ 黃金為什麼是國際通用貨幣
第一是物以稀為貴,第二是因為黃金這種物質穩定性比較好,不會輕易被腐蝕、氧化等等
因為黃金是貨幣啊。
我們現在所用地錢是一種信用貨幣,這取決於發行處有沒有能力發行。有發行貨幣資格地只有中央銀行,中國地中央銀行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去看看你手裡地錢,每張都有印。
這么說吧,中國古代地「銀票」其實就是一種信用貨幣,和我們現在用地錢是一個意思,喬家大院看過嗎,為什麼喬家地對頭放出風聲說喬家已經沒銀子了地時候會突然有那麼多人跑來拿著銀票要來兌現銀子呢,因為萬一喬家真是沒錢地話,自己拿地那麼多紙就不值一文。也就是說,你發行了多少信用貨幣,你就要儲存相等量黃金儲備。國家每年都會公布儲存多少黃金,因為這才是這個國家地幣種值多少錢地依據。
打個比方地話,你手上地錢就好比一張所屬證明,證明你擁有著等量地黃金。我們買賣地時候,真正在交易地是黃金。
那為什麼要有信用貨幣也就是錢這種東西,那當然是因為——便於攜帶。就象N久N久以前人類都是「以物易物」,兩袋米換一隻羊,兩只羊換一把斧頭(那時候生產力地下),但當人類發展了,眼界更遠了,如果中原地區地人想去沿海換購海產,那養羊地難道把一群羊趕過去嗎?種地地難道把100袋米背著走嗎?更不能把一堆斧頭掛身上吧。所以人類就需要一種做等量代換地「媒介」,這個「交換媒介」要易儲藏,便攜帶,易識別,易分割。古代用過貝殼,石頭,錢刀等等都曾做為過流通貨幣,但是這些都不能完全滿足於以上四個條件。人們是經過很長時間地探索才採用了黃金作為流通貨幣地。
首先是儲藏,黃金不象牛啊羊啊會跑,更不象貝殼錢刀會腐蝕,怎麼折騰都還是黃金,鑽石還一燒就沒了呢。
其次是攜帶,石器時代玩過嗎,哪裡面地錢都是石頭,游戲里可以把它揀起來,可現實是很不方便地吧。黃金地攜帶,看古裝篇就知道了,大家懷里都揣點。
然後是識別,黃金和黃銅很容易就可以區別,很多人拿了黃金地第一個動作就是咬,然後密度顏色什麼地都有很大差別。
最後是分割,真金不怕火煉,黃金可以溶成重地輕地大地小地各種適用地量。
總結:目前看來,黃金是無法被替代地貨幣了。貨幣能不值錢嗎?你手裡地錢只不過是代表了黃金而已。換言之,黃金就是錢。
這樣可以懂了嗎?
笑,打得我可是手都酸呢。
影響世界黃金價格地主要因素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地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供給因素:
供給方面因素主要有:
(1)地上地黃金存量
全球目前大約存有 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地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地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
黃金地年供求量大約為 4200噸,每年新產出地黃金占年供應地62%。
(3)新地金礦開采成本
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地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地政治、軍事和經濟地變動狀況
在這些國家地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地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地黃金拋售
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地最大持有者, 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地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采地全部黃金存量地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地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地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地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地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地下降,數量地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地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地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
黃金地需求與黃金地用途有直接地關系。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地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地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地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地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地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地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地影響,從 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地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2)保值地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
④ 影響黃金的各種數值
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 供給因素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需求因素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據統計,中國現在人均黃金消費量僅有0.2克,與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現在印度人均黃金消費量為0.85克,相當於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4倍以上。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及人均收入看,中國大大高於印度。因此,中國有著非常大的黃金消費潛力,前景非常可觀。
(2)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較於貨幣資產更為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 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 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 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賽爾金銀研發中心高金錶示:"現在黃金市場價格走勢並不完全由市場供需來簡單決定,也不是由各國央行在其間簡單博弈,其中投機性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三、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 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幣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比如2005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 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債務國本身如果發生無法償債的現象將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恐怖事件等。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當年的最高近0/盎司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 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金價下降。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7)石油價格 黃金本身作為通漲之下的保值品,與通貨膨脹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同夥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5937.htm
⑤ 現在的中國年產黃金量南非的年產黃金量世界前六的黃金儲備國家和組織,及儲備量
中國2009年黃金產量有望接近300噸
中國2009年1-7月累計生產黃金172.867噸,同比增長13.35%,分析師預計,年全年黃金產量有望接近300噸,進一步鞏固全球第一大產金國地位。
自從01年觸及最高峰2,645噸後,全球黃金產量就一直未能再創新高。金礦產量在08年全球減少了62噸,相當於同比下降2.5%,是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盡管,09年會在08年的最低點上有所增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全球大趨勢會有所變化,金礦開采仍然是平緩下降的一個中長期趨勢。
然而中國金礦產量與世界大趨勢截然不同。過去十年中國金礦產量有大幅度上漲。中國2008年金礦產量增長了4%,即12噸,達到了282噸的水平。預計09年將出現更強勁的金礦產量的增長,這將進一步鞏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金礦生產國的地位。
工信部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產金146.505噸,與08年同期相比,黃金產量增加17.416噸,同比增長13.49%。7月份中國生產黃金26.363噸,1-7月累計生產黃金172.867噸,同比增長13.35%,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如果國內礦場能夠在之後的5個月內維持7月份產量,平均每月以26噸的速率遞增,那麼全年300噸水平將成為現實,並有超越的可能。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黃金行業生產經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經濟運行質量提高,行業整體實力增強。近年來新發現的黃金礦產資源委中國成為產金強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隨著黃金開采冶煉技術的提高,和國內勘探能力的飛躍,黃金產量的增長趨勢不可避免,在1995年中國的黃金產量首次達到100噸之後,中國有望用14年時間在2009年實現黃金產量增長2倍,達到300噸的水平。
據了解,中國目前探明黃金儲量為4,634噸,其中,岩金2,786噸,沙金593噸,伴生金1,255噸,探明黃金儲量排名世界第七位。2006年中國在滇黔桂、陝甘川等地區探明黃金儲量超過650噸,2007年至今,又陸續發現5座大型、特大型金礦。隨著中國黃金探礦水平提高和處理低品位金礦石的技術進步,未來黃金產量將持續增加。
從世界范圍看,南非的金礦產量降幅最大,下降14%至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且其在全球黃金生產國的產量排位降至第三位,位於中國和美國之後。此外,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黃金產量也下降。
黃金生產的特殊性在於礦源和生產能力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增加,南非的大型金礦都要從地下4公里進行生產,開發周期普遍要超過10年,因此,在電力問題、人才短缺和技術方面的限制下南非產金量很難在短期內復甦,中國最大產金國的地位難以撼動。
在產量上升的同時,中國的黃金需求也以極快的速度增加。2009年第二季度,當全球黃金需求較上年同期下降9%之際,中國的黃金需求卻最為活躍。
全球經濟不景氣顯然對全球黃金消費者的購買力產生了重大影響,較高的本地價格和美元匯率波動也帶來影響。但相對與其他國家需求的萎縮,中國黃金投資需求出現一枝獨秀。這要歸功於中國仍然良好的經濟增長率、貨幣穩定和政府為減輕全球經濟下滑影響而出台的諸多措施。
統計顯示,09年第二季度的全球黃金珠寶需求量較08年同期下降22%,但同期中國大陸的需求卻增長了6%。與中國需求增長形成對照的是,同期印度的黃金珠寶需求大幅下滑了31%。
其中,中國09年第二季黃金投資需求與08年同期相比大漲47%。盡管經濟衰退抑制消費者黃金購買力,使珠寶需求受挫,但同樣是這股不穩定的力量,讓投資黃金的需求從中受益。09年第二季中國黃金投資需求從第一季的16.1噸增加至17.1噸,珠寶需求從09年前三個月的89.1噸降至72.5噸。
鑒於中國人均黃金首飾消費目前遠低於亞洲和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其上升空間非常廣闊。黃金協會5月曾表示,中國第一季度的黃金總需求是印度的六倍,這種明顯的落差即表現為印度黃金零售業遭遇了瓶頸,也標志著中國黃金消費產業的真正崛起。隨著經濟的復甦,中國對黃金的需求只會進一步上升。
南非黃金產量滑落至世界第三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朱曼君):南非礦業協會24日在約翰內斯堡宣布,去年南非黃金產量嚴重下滑,目前已降至世界第三。
南非礦業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南非的黃金產量為220噸,同比減少13.6%,創下近90年來的新低,繼中國和美國之後,排名世界第三。
南非曾穩坐世界黃金產量第一的寶座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直到2007年被中國超越。
黃金儲備排名前10的國家或組織. 1、美國8133.5噸. 2、德國3412.6噸. 3、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3217.3噸. 4、法國2058.8噸. 5、義大利2451.8噸. 6、中國1054噸
⑥ 全世界黃金總量有多少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4904.76噸,相比於去年變化不是很大。
分國家來看,美國佔全球黃金儲備總量的15.5%,也就是5410噸。而截止到2019年6月底,美國佔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23.64%,達到了8133.5噸,也就是說一年時間,美國黃金儲備大幅減少了2700多噸。
德國位居第二,佔比為6.4%,去年6月佔比9.79%;義大利排第三,佔比為4.7%,去年6月為7.13%;法國排第四,佔比為4.6%,去年6月為7.08%。德國、義大利、法國這三個國家的黃金儲備也都出現了不小的下滑。
第六名是俄羅斯,佔比4.3%,去年6月佔比6.16%;中國排第七,佔比為3.8%,去年6月佔比5.65%,同樣出現了下滑。最後三名分別是瑞士、日本、印度。
(6)世界黃金協會數據擴展閱讀:
中國是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
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1326噸,雖然只排全球第七。但是,中國卻是全球黃金產量最大的國家,2019年產量為380.2噸,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另外,2019年中國全年黃金消費量為1002.8噸,也是全球第一。
產量和消費類相差了600多噸,這意味著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黃金。有一個概念需要區分一個概念,「官方黃金儲備」不包括民間、工業上消費的黃金。
中國人喜好黃金,早已是全球聞名。中國的大媽們在全球各地搶購黃金的行為,也是經常發生。
⑦ 世界黃金儲備一共有多少
1、當今世界各大國的黃金儲備有多少? 序號 國家(地區)組織 數量(噸) 黃金占外匯儲備% 1 美國 8135.5 75.9 2 德國 3422.5 62.9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3217.3 4 法國 2709.6 57.4 5 義大利 2451.8 65.8 6 瑞士 1290.1 41.7 7 日本 765.2 1.8 8 歐洲央行 641.7 24.4 9 荷蘭 640.9 55.3 10 中國大陸 600 1.2 11 中國台灣 423.3 3.2 12 西班牙 416.8 45.2 13 俄羅斯 402.8 2.8 14 葡萄牙 382.6 79 15 印度 357.7 4.1 16 委內瑞拉 357.1 20.4 17 英國 310.2 13.8 18 奧地利 288.7 46.5 19 黎巴嫩 286.8 31.2 20 比利時 227.7 35.2 21 阿爾及利亞 173.6 4.3 22 國際清算銀行 171.9 23 瑞典 157.9 11.9 24 利比亞 143.8 4.9 25 菲律賓 143.7 13.2 26 沙烏地阿拉伯 143 11.9 27 新加坡 127.4 1.9 28 南非 124.1 10.2 29 土耳其 116.1 3.7 30 希臘 111.8 86 31 羅馬尼亞 104.7 7.2 32 波蘭 102.9 4.2 33 印度尼西亞 96.4 4.7 34 泰國 84 2.6 35 澳大利亞 79.8 2.8 36 科威特 79 11.5 37 埃及 75.6 6.4 38 哈薩克 67.3 6.7 39 丹麥 66.5 4.5 40 巴基斯坦 65.3 10.7 41 阿根廷 54.7 3.7 42 芬蘭 49.1 13.9 43 保加利亞 39.8 7.5 44 西非經濟貨幣聯盟 36.5 9.9 45 馬來西亞 36.4 0.9 46 斯洛伐克 35.1 5.2 47 秘魯 34.7 4.2 48 玻利維亞 28.3 18.2 49 厄瓜多 26.3 25.9 50 摩洛哥 22 2.2 51 奈及利亞 21.4 1.1 52 白俄羅斯 19.9 27.7 53 烏克蘭 17.5 1.7 54 塞普勒斯 14.5 5.1 55 韓國 14.3 0.1 56 巴西 13.7 0.3 57 捷克 13.5 0.9 58 荷屬安的列斯 13.1 34.3 59 約旦 12.7 3.8 60 柬埔寨 12.4 18.5 61 塞爾維亞 11.8 2.1 62 迦納 8.7 8.1 63 拉脫維亞 7.7 3.6 64 薩爾瓦多 7.3 7.6 65 緬甸 7.2 12 66 中非經濟貨幣共同體 7.1 1.7 67 哥倫比亞 6.9 0.9 68 瓜地馬拉 6.9 3.6 69 馬其頓 6.8 7.7 70 突尼西亞 6.8 2 71 蒙古 6.7 13.2 72 伊拉克 5.9 0.9 73 立陶宛 5.8 2 74 愛爾蘭 5.5 12.9 75 斯里蘭卡 5.2 3.9 76 巴林 4.7 0.5 77 墨西哥 3.8 0.1 78 孟加拉 3.5 2 79 加拿大 3.4 0.2 80 斯洛維尼亞 3.2 6.7 81 阿魯巴 3.1 16.3 82 匈牙利 3.1 0.3 83 莫三比克 3 5.1 84 吉爾吉斯 2.6 6.8 85 盧森堡 2.3 18.6 86 阿爾巴尼亞 2.2 2.5 87 中國香港 2.1 0 88 冰島 2 1.8 89 巴布亞紐幾內亞 2 2.9 90 模里西斯 1.9 3.1 9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 0.9 92 葉門 1.6 0.7 93 塔吉克 1.4 14.8 94 蘇利南 1.1 10 95 喀麥隆 0.9 1.3 96 宏都拉斯 0.7 0.5 97 卡達 0.6 0.2 98 多米尼加 0.6 0.5 99 加彭 0.4 0.7 100 馬拉維 0.4 5.9
⑧ 黃金今後的走勢是怎樣的啊
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黃金需求4585.7噸,同比增長12.3%,其中珠寶首飾需求1972.1噸,同比增長下降2.21%,投資需求2160.7噸,同比增長34.96%,占黃金總需求47.12%。黃金投資需求占總需求比例已由2005年的15.95%增加到2011年的47.12%,全球黃金投資需求增速迅猛,並成為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因。黃金儲備需求,截止到2012年三季度末,世界黃金儲備31491噸,自2009年以來,世界黃金儲備平穩上升。從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比重看,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家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比例不到10%,而與美國、德國等佔比70%以上相比,明顯偏低,各國紛紛增加黃金儲備。
分區域看,世界黃金第一消費國印度2011年黃金需求933噸,同比下降9.05%,其中黃金投資需求同比上升3.04%,占黃金總需求39.28%。中國黃金消費770.5噸,同比上漲20.54%,其中投資需求同比上升38.79%,占黃金總需求33.76%。從目前情況看,未來中國黃金需求旺盛依舊,根據工信部《關於促進黃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預計2015年中國黃金消費需求突破1000噸,中國黃金需求持續增長。投資需求將是中國和印度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總體來說,未來黃金投資需求強勁,黃金總體需求仍將穩步增長。
⑨ 黃金歷史交易數據那裡有
你是什麼平台的
⑩ 黃金產量對金價的影響
目前來說黃金產量對金價的影響不是太大,而世界經濟形勢和政治形勢對黃金的價格影響比較大。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 、供給因素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
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該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
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2、 需求因素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據統計,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僅有0.2克,與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印度人均黃金消費量為0.85克,相當於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4倍以上。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及人均收入看,中國大大高於印度。因此,中國有著非常大的黃金消費潛力,前景非常可觀。
(2)保值的需要。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較於貨幣資產更為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
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 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
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 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
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賽爾金銀研發中心高金錶示:"黃金市場價格走勢並不完全由市場供需來簡單決定,也不是由各國央行在其間簡單博弈,其中投機性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3 、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
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
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貶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比如2005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
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債務國本身如果發生無法償債的現象將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該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恐怖事件等。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當年的最高近$300/盎司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金價下降。反之亦然。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該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7)石油價格黃金本身作為通漲之下的保值品,與通貨膨脹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