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2016-11-23在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城人民路199號。
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323MA3CM96221,企業法人丁念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⑵ 哪些農產品現貨市場屬於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
像當年的期貨市場一樣 會留下幾家大的現貨市場
具體留下哪幾家看成立背景
⑶ 中國有幾個期貨交易所啊
一共有4個,分別是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1.鄭州商品交易所(ZCE)
鄭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我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也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品種有強筋小麥、普通小麥、PTA、一號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秈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16個期貨品種,上市合約數量在全國4個期貨交易所中居首。
2.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
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瀝青等11個期貨品種。
3.大連商品交易所(DCE)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聚丙烯、聚氯乙烯、塑料、焦炭、焦煤、鐵礦石、膠合板、纖維板、雞蛋等15個期貨品種。
4.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FFEX)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國第四家期貨交易所。交易品種有股指期貨,國債期貨。
(3)金融農產品交易中心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所是買賣期貨合約的場所,是期貨市場的核心。它是一種非營利機構,但是它的非營利性僅指交易所本身不進行交易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不等於不講利益核算。
在這個意義上,交易所還是一個財務獨立的營利組織,它在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場所和有效監督服務基礎上實現合理的經濟利益,包括會員會費收入、交易手續費收入、信息服務收入及其它收入。
它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規則為整個期貨市場提供了一種自我管理機制,使得期貨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得以實現。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交易所之間出現了多次的合並和重組。如今最有影響力的期貨交易所包括:
中國市場
1、鄭州商品交易所
鄭州商品交易所於1993年成立,是我國第一個從事以糧油交易為主,逐步開展其它商品期貨交易的場所,她的前身是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主要上市交易品種有小麥、優質強筋小麥。
2、大連商品交易所
大連商品交易所於1993年11月成立,主要上市交易品種有大豆、豆粕。
3、上海期貨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於1998年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和上海糧油交易所三所合並而成,其主要上市交易品種有銅、鋁和天然膠。
美國市場
以芝加哥和紐約為主: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以農產品和國債期貨見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以畜產品、短期利率歐洲美元產品以及股指期貨出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指數期權和個股期權最為成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以石油和貴金屬
2006年10月1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宣布和已競爭百年的同城對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進行合並。
2007年6月,CME和CBOT的合並計劃獲得美國司法部的批准,2007年7月9日,CME和CBOT股東投票決議通過兩家公司合並,CME成為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2008年3月17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與紐約商品交易所達成協議,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以股票加現金的方式實現對後者的收購,涉及資金約94億美元。
歐洲市場
主要是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國國債和歐元區股指期貨)和泛歐交易(Euronext:主要交易歐元區短期利率期貨和股指期貨等),另外還有兩家倫敦的商品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礎金屬)、國際石油交易所(IPE:主要交易布倫特原油等能源產品)。
亞太市場
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中國的內地以及香港和台灣地區為主。
日本期貨市場主要包括以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主要是能源和貴金屬期貨)、東京穀物交易所(TGM:主要是農產品期貨)等為主的商品交易所,以及以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主要交易國債期貨和股指期貨)、大阪證券交易所(OSE:主要交易日經225指數期貨)和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主要交易短期利率期貨)為主的金融期貨交易所。
期權,交易量近幾年名列全球第一。新加坡交易所(SGX)集團下的期貨市場上市的主要是離岸的股指期貨,如摩根台指期貨、日經225指數期貨等。
印度主要期貨品種包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貨和個股期貨以及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貨。
澳大利亞期貨市場主要是當地的股指和利率期貨。中國內地目前有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小麥、棉花、白糖等農產品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大豆、玉米等農產品期貨)、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屬、能源、橡膠等工業品期貨)以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將上市金融期貨品種,首先將上市滬深300股指期貨。
香港地區的期貨市場主要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團下的恆生指數期貨、H股指數期貨為主。台灣地區的期貨市場主要包括在台灣期貨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貨與期權。
其他市場
中南美主要是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利率、匯率期貨)和巴西期貨交易所(交易各類金融和商品期貨)。非洲期貨市場主要是南非的證券交易所下屬的期貨市場,上市當地金融期貨品種。
200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和泛歐證券交易所已達成涉及金額近78億美元的合並協議。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交易所
⑷ 交易所的分類范圍包括
中文名:交易所,外文名:exchange,eschaunge釋義:交換,交易所分類:大體分商品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兩類,各有細分。
⑸ 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的市場簡介
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英文簡稱CCBOT)是上海市根據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本著服務全國「三農」、「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的要求依法批准立項,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國家工業和信息產業部核准許可經營,隸屬國家商務部歸口管理的大宗農產品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
CCBOT依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運用先進的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在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銀行等第三方資金存管與結算服務體系支持下,建立了規范完善的保薦、上市、交易、結算、倉儲、交割、行情、信息發布體系,形成了以網上商店、競價交易(招標、拍賣)、掛牌交易、專場交易和中遠期交易為特色的農產品網上交易平台,同時建立了完善配套的倉儲物流交割體系,質量安全體系,以及布局合理的覆蓋全國的城市總部、交易商服務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共同構成中國農產品交易信用保障體系,為交易各方提供全程信用保障,確保交易的安全、規范、高效、有序,打造中國農產品第一安全供應鏈。全體交易商成員依託「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網」通過互聯網進行農產品網上交易。
CCBOT正全力推進農產品「百縣百品」工程。
CCBOT配套著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聯網交易」工程,藉助CCBOT雲計算平台,利用成熟規范的交易、結算、物流體系和監管體系,改造提升或建設我們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電子交易中心(傳統市場電子化交易改造),引入拍賣交易、掛牌交易、專場交易、中遠期交易以及期貨交易等現代交易模式,再進一步通過互聯網實現全國聯通實時交易,推動聯通實時交易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由單獨一個「點」到「網路接點」的轉變,成就「買全國,賣全國」的農產品大市場,成為所在區域農產品的核心集散地市場,建立起服務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團體采購單位的電子交易、結算、物流、交割體系,共同構建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大市場。
CCBOT大宗農產品交易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有利於促進中國農產品的標准化生產與標准化貿易,推進以標准化農業為基礎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有利於科學合理配置我國大宗農產品資源,加速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調整中國農業產業結構;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建設,為中國大宗農產品在國際上行使定價權,促進中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創造必要的市場機制條件。
CCBOT將按照中央對上海「四個率先」的要求,憑借國務院確立上海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的優勢,全力推動國際級大宗農產品交易中心、結算中心、定價中心、信息中心、資源配置中心在上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