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場外交易市場包含什麼內容啊
1、場外交易市場包含櫃台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
2、場外交易市場是指在證回券交易所外答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它主要由櫃台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組成。
(1)櫃台交易市場:通過證券公司、證券經紀人的櫃台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
(2)第三市場:是指己上市證券的場外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產生於1960年的美國,原屬於櫃台交易市場的組成部分,但其發展迅速,市場地位提高,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類型對待。第三市場的交易主體多為實力雄厚的機構投資者。第三市場的產生與美國的交易所採用固定傭金制密切相關,它使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變得非常昂貴,場外市場不受交易所的固定傭金制約束,因而導致大量上市證券在場外進行交易,遂形成第三市場。第三市場的出現,成為交易所的有力競爭,最終促使美國SEC於 1975年取消固定傭金制,同時也促使交易所改善交易條件,使第三市場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3)第四市場:是投資者繞過傳統經紀服務,彼此之間利用計算機網路直接進行大宗證券交易所形成的市場。
Ⅱ 證券交易場所的證券交易場所分類
證券交易場所分為證券交易所和其他交易場所兩大類。 證券交易所是有組織的市場,又稱「場內交易市場」,是指在一定的場所、一定的時間,按一定的規則集中買賣已發行證券而形成的市場。在我國,根據《證券法》的規定,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證券交易所作為進行證券交易的場所,其本身不持有證券,也不進行證券的買賣,當然更不能決定證券交易的價格。證券交易所應當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保證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為此,我國《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具體規定了證券交易所的職能和不得從事的事項。
證券交易所的職能有:
(1)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
(2)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
(3)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
(4)組織、監督證券交易。
(5)對會員進行監管。
(6)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
(7)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8)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9)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證券交易所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從事的事項有:
(1)以營利為目的的業務。
(2)新聞出版業。
(3)發布對證券價格進行預測的文字和資料。
(4)為他人提供擔保。
(5)未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有會員制和公司制兩種。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會員制,設會員大會、理事會和專門委員會。理事會是證券交易所的決策機構,理事會下面可以設立其他專門委員會。證券交易所設總經理,負責日常事務。總經理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任免。 其他交易場所是指證券交易所以外的證券交易市場,也稱為「場外交易市場」,包括分散的櫃台市場和一些集中性市場。
在證券交易市場發展的早期,櫃台市場(又稱「店頭市場」)是一種重要的形式,許多有價證券的買賣是在銀行或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櫃台上進行的。這種交易活動呈現分散性,其買賣方式與集中交易市場採取的委託買賣有很大不同。通常,在櫃台上交易的證券,其買賣價格由開設櫃台的金融機構報出,投資者根據金融機構櫃台所報的買入價或賣出價進行櫃台交易,即證券出售者將證券直接賣給櫃台,證券購入者直接從櫃台買人證券。所以,金融機構的櫃台既是證券交易的組織者,也是證券交易的直接參加者。由於這種交易是一對一的方式,就不會出現投資者買方內部或賣方內部直接的出價、要價競爭,而是由金融機構櫃台根據投資者的接受程度調整報價。我國在2002年6月開始運作的商業銀行記賬式國債櫃台市場就採用這樣的交易方式。
隨著證券交易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其他交易場所也出現了一些集中性的交易市場。從我國情況看,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債券集中性交易市場。l997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決定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開辦銀行間債券交易業務。由此,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建立起來。在隨後的幾年裡,這一市場有了較快發展。在現階段,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參與者有境內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國銀行分行等。主要交易方式包括債券現貨交易和債券回購。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參與者的債券報價、交易提供中介及信息服務。債券交易實行雙邊談判成交,逐筆結算。
另外,我國現行開展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也屬於其他交易場所。該轉讓系統以具有代辦股份轉讓主辦券商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為核心,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規范的股份轉讓平台。
Ⅲ 證券交易所和交易市場有什麼區別
證券交易所是證券交易市場的組成部分。一般的說交易市場由交易主體(發行人、投專資者)、中介機構(屬券商、會計律師事務所、登記結算機構、交易所、咨詢及評級機構等)、監管機構(證監會及其分支機構)等多個部分組成。
如果單就交易場所來看,可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即交易所場內掛牌交易)和場外交易市場(一般指櫃台交易市場)。所以從交易地點看交易所只是交易場所的組織形式之一。
Ⅳ 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之間有什麼聯系
證券交易所又叫做場內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是場內交易市場的重要回補充。特別是為一些不答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證券提供了流通轉讓的場所。打個比方,我們常聽的大宗交易,就是在場外市場交易的,還有我們說的新三板市場都是在場外市場交易。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相互獨立,又互相補充,在風險管控上也不相同。場外市場風險要高於場內市場。
Ⅳ 證券交易所與場外交易市場的區別是怎樣的
場外交易是復相對於證券交易制所交易而言的,凡是在證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交易活動都可稱作場外交易。由於這種交易起先主要是在各證券商的櫃台上進行的,因而也稱為櫃台交易(OTC,Over -The-Counter); 場外交易市場與證交所相比,沒有固定的集中的場所,而是分散於各地,規模有大有小由自營商(Dealers)來組織交易; 場外交易市場無法實行公開競價,其價格是通過商議達成的; 場外交易比證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靈活方便。
Ⅵ 交易所市場交易與櫃台市場交易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交易所市場,一般來說是指二級金融市場,交易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而版證券交易所的交權易方式是經紀制,即一般投資者不能直接進入交易所買賣證券,只能委託會員證券公司作為經紀人間接進行交易。
櫃台交易市場:交易在許多地點進行的市場;通信網路把投資者聯系在一起。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就是一個櫃台交易市場,全球的交易商通過一個精細的計算機內部網路連接在一起。
從定義上就可以知道兩種交易方式的區別了吧?此外,前者是建立在固定的交易規則,後者的交易規定就比較鬆散。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一定要有嚴格的規定和符合各種條件才可以上市集資的。而櫃台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不需要符合很高的要求就可以上市集資了。這么一來,後者的風險是明顯的大很多很多了。
交易所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櫃台交易所則不一樣。
是我查書本總結的,想知道更多的話,就看一下《現代投資學》《金融市場》吧。
Ⅶ 證券交易所與場外交易市場的區別是怎樣的
場外交易是相對於證券交易所交易而言的,凡是在證券交易所之外的股票內交易活動都可稱容作場外交易。由於這種交易起先主要是在各證券商的櫃台上進行的,因而也稱為櫃台交易(OTC,Over
-The-Counter);
場外交易市場與證交所相比,沒有固定的集中的場所,而是分散於各地,規模有大有小由自營商(Dealers)來組織交易;
場外交易市場無法實行公開競價,其價格是通過商議達成的;
場外交易比證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靈活方便。
Ⅷ 場外交易市場包含什麼內容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證券市場,除了交易所外,還有內一些其他交易市場,這些市場因容為沒有集中的統一交易制度和場所,因而把它們統稱為場外交易市場,又稱櫃台交易或店頭交易市場,指在交易所外由證券買賣雙方當面議價成交的市場。它沒有固定的場所,其交易主要利用電話進行,交易的證券以不在交易所上市的證券為主。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Ⅸ 什麼叫做櫃台交易市場
櫃台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場所進行的債券交易,又稱回店頭交易或場外交易。交答易的證券多為未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證券,但也包括一部分上市證券。櫃台交易具有以下特點:
1.為個人投資者投資於公債二級市場提供更方便的條件,可以吸引更多的個人投資者;
2.場外交易的覆蓋面和價格形成機制不受限制,方便於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3.有利於商業銀行低成本、大規模地買賣公債等等。彌補這些不足,則需要其他多種交易方式的相互配合。
4.有利於促進各市場之間的價格、收益率趨於一致。
Ⅹ 什麼是證券公司櫃台交易市場
它是指證券公司與特定交易對手方在集中交易場所之外進行的交易或為投資者在集版中交易場所之外進行交權易提供服務的行為。定位於私募市場,以銷售和轉讓證券公司理財產品、代銷金融產品為主。是證券公司發行、轉讓、交易私募產品的平台。櫃台市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櫃台交易,證券公司可以將自主創設產品、代銷產品或者組合產品銷售給客戶;證券公司可以通過櫃台交易,滿足客戶的流動性需求;櫃台交易業務能夠提供更多的非標准化投資工具,滿足投資者個性化的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