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 ) A.誤碼率 B.頻帶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傳輸速率
是誤碼率。
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如果有誤碼就有誤碼率。IEEE802.3標准為1000Base-T網路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誤碼率為10-10。這個誤碼率標準是針對脈沖振幅調制(PAM-5)編碼而設定的,也就是千兆乙太網的編碼方式。
錯誤碼的產生是因為在信號傳輸過程中,衰減改變了信號的電壓,使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被破壞,從而產生錯誤碼。
誤碼可能由雜訊、交流電或雷擊脈沖、傳輸設備故障和其他因素(例如,發送信號為1但接收到0;反之亦然)。對於各種規格的設備,都有嚴格的誤碼率(BER)定義。例如,可視/音頻雙向光終端的誤碼率應小於(BER)10E-9。
(1)表示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擴展閱讀:
頻帶利用率是衡量數據通信系統有效性的一個指標。是單位頻帶內可以傳輸的信息率,表示為:
Nb=Rb/B(BPS/Hz)(設B為信道所需傳輸帶寬,Rb為信道信息傳輸速率,則帶寬利用率)
或n=Rb/B(波特/Hz)
根據比特率與波特率的關系,可以進一步推導出n=RBlog2M/B(BPS/Hz)
由上表可知,在符號速率相同的情況下,增加M或減少B可以提高頻帶利用率。前者可通過多基調制技術實現,後者可通過單邊調制、部分響應等方法對信號頻譜進行壓縮實現。
⑵ 再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什麼
用傳輸速率表徵數據傳輸有效性,用誤碼率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
⑶ 表示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
應該是傳輸速率
⑷ 計算機網路中,表示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
正確答案是A 誤碼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數據在規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性的指標。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如果有誤碼就有誤碼率。 另外,也有將誤碼率定義為用來衡量誤碼出現的頻率。IEEE802.3標准為1000Base-T網路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誤碼率為10-10。這個誤碼率標準是針對脈沖振幅調制(PAM-5)編碼而設定的,也就是千兆乙太網的編碼方式。 誤碼的產生是由於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沖、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均有嚴格的誤碼率定義,如通常視/音頻雙向光端機的誤碼率應該在:(BER)≤10E-9。 由於種種原因,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差錯。例如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擾,或在通信系統內部由於各個組成部分的質量不夠理想而使傳送的信號發生畸變等。當受到的干擾或信號畸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差錯。 什麼是差錯?在數據通信中,如果發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信號卻是「0」,這就是「誤碼」,也就是發生了一個差錯。在一定時間內收到的數字信號中發生差錯的比特數與同一時間所收到的數字信號的總比特數之比,就叫做「誤碼率」,也可以叫做「誤比特率」。誤碼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數據在規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性的指標。 誤碼率=接收出現差錯的比特數/總的發送的比特數。 誤碼率是最常用的數據通信傳輸質量指標。它表示數字系統傳輸質量的式是「在多少位數據中出現一位差錯」。
⑸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的指標是什麼
是誤碼率 。
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如果有誤碼就有誤碼率。 IEEE802.3標准為1000Base-T網路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誤碼率為10-10。這個誤碼率標準是針對脈沖振幅調制(PAM-5)編碼而設定的,也就是千兆乙太網的編碼方式。
誤碼的產生是由於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沖、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均有嚴格的誤碼率定義,如通常視/音頻雙向光端機的誤碼率應該在:(BER)≤10E-9。
(5)表示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擴展閱讀:
頻帶利用率是衡量數據通信系統有效性的指標。它是單位頻帶內所能傳輸的信息速率,可表示為:
nb = Rb / B (bps/Hz) (設B為信道所需的傳輸帶寬, Rb為信道的信息傳輸速率,則頻帶利用率)
或 n = Rb / B(Baud/Hz)
根據比特率與波特率的關系,進一步可推得: n = RB log2M / B (bps/Hz)
從上可以看出,若碼元速率相同,加大M或減少B都可使頻帶利用率提高。前者可採用多進制調制技術實現,後者可採用單邊調制、部分響應等壓縮發送信號頻譜的方法 。
⑹ 計算機中表示數據傳輸的有效性的指標是
是誤碼率
⑺ 1、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的指標是()A、誤碼率 B、頻帶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傳輸速率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的指標是(A.誤碼率 )。
A.誤碼率
B.頻帶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傳輸速率
4.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B.頻帶利用率 )。
A.誤碼率
B.頻帶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傳輸速率
⑻ 表徵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
D。
據了解,數據傳輸屬於一種信息傳輸,即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通信過程。就數據傳輸有效性而言,其中的具體情況如下:
信息傳輸過程中不能改變信息,信息本身也並不能被傳送或接收,必須有載體,如數據、語言、信號等方式,且傳送方面和接收方面對載體有共同解釋。
信息傳輸有效性用頻譜復用程度或頻譜利用率來衡量,為了提高有效性,可以採用性能好的信源編碼壓縮碼率,或採用頻譜利用率高的調制減小傳輸帶寬。
(8)表示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擴展閱讀
數據傳輸的相關明細
據了解,數據傳輸有效性可以方便地實現信息交流。其中的具體情況如下:
數據傳輸系統通常由傳輸信道和信道兩端的數據電路終接設備組成,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信道兩端的復用設備。
作為一條專用的通信信道,傳輸信道可以由數據交換網、電話交換網或其他類型的交換網路來提供。
作為數據傳輸系統的輸入輸出設備,數據電路終接設備所發出的數據信息一般都是字母、數字和符號的組合,為了傳送這些信息,就需將每一個字母、數字或符號用二進制代碼來表示,常用的二進制代碼有國際五號碼、EBCDIC碼、國際電報二號碼和漢字信息交換碼。
⑼ (單選)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的有效性的指標是________。
因為A誤碼率是表徵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