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存在真實交易但開具第三方發票開具第三方發票,稅務部門如何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的補充通知》的規定:「對於購貨方從銷售方取得第三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及從銷貨地以外的地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無論購貨方(受票方)與銷售方是否進行了實際的交易,增值稅專用發票所註明的數量、金額與實際交易是否相符,購貨方向稅務機關申請抵扣進項稅款或者出口退稅的,對其均應按偷稅或者騙取出口退稅處理。」因此,對這個單位取得的這些增值稅專用發票不但不能抵扣稅款,還要受到處罰。
㈡ 稅務局怎麼認證貿易的真實性
稅務在認定時,講究合同,貨流(運輸)資金流,賬務,均一直,若僅合同不一定被認為真實性,還要看其他方面能夠支持該合同的真實。
㈢ 我公司購買的進項發票,對方發來函調內部調查,稅務要我寫情況說明業務真實性,怎麼寫啊
如果業務是真實的,不是虛開進項發票,就實事求是寫。內容一般包括:涉及該發票的支付過程、資金流向,提供銀行回單復印件,貨物購買後銷售給誰,提供發票復印件,沒有銷售的庫存在哪個地方。不過,買的發票不好寫,因為買的發票,沒有真實交易支持,所有的業務流程都需要編寫。
㈣ 一般納稅人之間沒有真實交易情況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請問過程中如何造成國家稅款的流失
有不少地區或行業,還是存在納稅補貼的,這樣的話銷售方可以交了稅再拿一部分補貼、補償。或者有的企業根據一年的開票金額去申報國家的一些無償資助的科技扶持基金。不就造成損失了。
㈤ 國稅發票被虛開了稅務機關怎麼查出來
所謂虛開,就是沒有真實的交易,虛假開具的增值稅專票。現在由於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交易的真實性是比較容易查詢並且在部門之間共享和傳遞的。只要交易金額夠大,通常是不會採取現金交易的,那麼在銀行賬戶等之間的資金流動是可以查詢痕跡的。目前公安局經偵大隊等部門,主要就是依靠大額資金的異常流動來尋找風險點,定位非法虛開專票的行為。
㈥ 國稅局怎樣判定交易的真實性
看你們的交易合不合理呀,比如你們公司是賣布的,那麼開進來的成本票應該就是跟布有關的,賣出去的也是跟布有關的,無關的就容易引起懷疑
㈦ 虛開發票,如果沒有真實的交易,如何補繳所偷逃的稅款
虛開發票,能及時的沖紅發票,就不存在虛開,畢竟沒有真實交易。
如何補繳偷逃的稅款?
把開回來的成本票上面的稅款補齊,加上滯納金。
希望能幫助到你。
㈧ 增值稅發票的買賣雙方不是一個省的 在買家當地稅務局可以查出真假嗎
增值稅專用發票有代碼和號碼,只要是真票,兩個碼輸入後能從國稅網上查詢到該發票的信息;如果查不到,要麼這張票尚未開具(准備開,預查詢),要麼就是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