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5 50 85焦段都適合拍什麼
35mm鏡頭被稱做:人文鏡頭,適合拍攝環境人文、人像、景物。
50mm鏡頭被稱做:人眼標准鏡頭、基礎鏡頭;因為鏡頭的視角是根據人眼的視角設計的,通過這個鏡頭看到的景物與人眼看到的一樣;這個鏡頭適合拍攝人像,靜物。
85mm鏡頭,被稱做人像鏡頭,85mm的焦距比較長,視角比上面兩個鏡頭小,適合拍人像頭像,半身像。
通常,35mm鏡頭效果比較折中,被玩家們當做掛機頭來使用。50mm鏡頭為攝影初學者必備鏡頭,用途廣泛,很多攝影大師無論拍任何題材,都用50mm這只鏡頭。
85mm鏡頭的用途很專一,除人像外,在其它題材拍攝上,發揮不出優勢。
『貳』 攝影的問題:黃金人像焦段是什麼一個知道問題里的
85mm-135mm是拍攝人像特寫的黃金焦段,因為擁有最適當的空間透視。這個數據是針對全畫幅相機說的。
『叄』 請教24-70 f2.8g最好的焦段和光圈分別是多少
這個焦段的2.8恆定光圈鏡頭尼康、佳能、索尼原廠以及騰龍、適馬等副廠都有,都是黃金焦段,但各家品質不一,通常說變焦鏡頭的兩端成像稍稍差一些,而由於光的衍射作用,光圈全開和全收成像也稍差,只有f/8左右的光圈成像最佳,俗稱「f/8無狗頭」。。。
『肆』 廣角鏡頭的參數是什麼樣的
很多用途可以用任何焦距來完成,以下講的只是一般的習慣而已。
8mm : 極度誇張的畫面,用途不限。
18-16mm: 同上
22mm-24mm: 不嚴謹的建築全景,或某個自然景觀(嚴謹的需要大畫幅和移軸鏡頭來矯正相差),城市建築群,大量的人群。
28mm: 廣闊的風景,人多的場景,有群體感的人像
35mm: 一般風景,建築或者建築內部,紀實人像
50mm: 局部風景,全身人像,事實上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
60-65mm:小微距,適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體或者電飯煲之類的商品,這個焦段適合購買微距鏡頭。
80mm: 半身人像,一些特寫,或者在場景中突出某人。
100mm: 微距的黃金焦距,特別適合拍攝微距題材。
135mm: 人像焦距,適合人像特寫,網上那些特別漂亮的mm,背景虛化的,都是這個焦距拍出來的(一般用85mm鏡頭放到普通APS單反上,由於轉換系數,正好可以獲得135的焦距)
200mm: 人像特寫,大頭像,遠景拍攝。
300mm: 遠處人想特寫,距離較近的鳥,體育,遠景拍攝。
400MM--600mm: 野生動物,足球比賽等。
1200mm: 天文攝影,危險的野生動物,大型體育場館里的比賽
列表
焦段用途
『伍』 黃金自拍距離是多少
所謂黃金自拍距離,以全畫幅單反為例,85mm的焦距對於人像的畸變最少,現在主流的手機攝像頭焦距等效於全畫幅35mm焦距,換算後手機局裡人大致是100cm左右,除去胳膊的長度,自拍桿的距離在50cm左右就是最適合拍人像自拍的距離了。看到有款MIPOW麥拍寶的自拍桿,主打的就是49cm的黃金自拍距離~~~~
『陸』 為什麼85是人像黃金焦段
廣義上來講,50mm與人眼視覺一樣,自就是指變形方面,故稱標准鏡頭,或標准焦距。但50mm鏡頭在虛化,就是景深上比85mm略遜一籌。85mm在繼續保證不變形的基礎上,虛化更加明顯,意境更加柔美,主體更加突出。只不過85mm鏡頭工藝更復雜,價格更高。實際上,焦距越大,拍人像越好看,但鏡頭價格更貴。所以,85mm成為人像鏡頭最佳選擇。
『柒』 鏡頭為什麼設計24—70的焦段 70的焦段長又不夠長難道70mm才是拍人像的黃金焦段
70mm--135mm原是標准鏡頭的中焦段,是拍攝人像的最佳獎焦段。在半幅相機上24-70 相當於全幅的28--105mm,也是廣角至中焦段,拍攝人像和風景較好。
『捌』 單反相機的黃金焦段是多少
70-200mm
這個焦段成像變形量小,既沒有較大的變形要控制,也沒有很大放大倍率要增加像質.所以製造起來相對容易。由於它的視角較為適中,製作工藝相對容易,所以鏡頭成像時所產生的各種像差很小
這個焦段製作大光圈的鏡頭相對容易成本也不是太高,景深的可控范圍較大,可以達到很好的虛化背景的效果。
『玖』 黃金橢圓中長軸與焦距的關系
所謂黃金橢圓
就是離心率e=(根號5-1)/2(約等於0.618)
而e=c/a
所以長軸2a與焦距2c滿足:2c/2a=(根號5-1)/2(約等於0.618)
『拾』 問:鏡頭為什麼設計24—70的焦段 70的焦段長又不夠長難道70mm才是拍人像的黃金焦段
鏡頭變焦比如果較大的話,長焦端的通光量就要明顯降低,像24-70這類恆定F/2.8光圈的大口徑鏡頭,如果設計為24-105/2.8的話,前鏡片的口徑就要巨大無比了。因此24-105恆定光圈鏡頭通常只有F/4.0規格。例如,尼康28-300鏡頭,濾鏡口徑高達77mm,只能採取浮動光圈設計,光圈值為F/3.5-5.6。大口徑恆定光圈的標准變焦鏡頭,考慮到鏡頭便攜性,只能採用24-70mm焦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