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個石油大國,開始宣布用人民幣結算了對美元會有什麼影響
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等。美元霸主的地位會受到影響,因為美元與石油版掛鉤。石油大國宣布石油權用人民幣結算,這樣會沖擊美元的使用量,不利於美元充當交換的職能,來從中謀取利潤。
應答時間:2020-1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中國石油期貨用人民幣結算有何意義
1、人民幣國際化
加大人民幣與石油貿易的結合程度,大力推動石油貨幣合約和石油人民幣進程。目前海灣的產油國,俄羅斯、伊朗等國在與他國的石油交易中都在尋求非美元化。而本幣尚不能自由兌換的中國,則只能承受石油成本加大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
2、建立戰略儲備庫
打破國際石油金融失衡的格局,關鍵在於中國必須爭取主動權,要形成與美國主導的石油金融體系抗衡的力量。其立足點就是以金融安全保障石油安全,構建中國「石油金融一體化」體系,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打造中國戰略新優勢。
中國將龐大的外匯儲備通過購買石油等能源資源或建立戰略儲備庫的方式,轉變成實物資源儲備。
可以將外匯儲備與能源儲備結合起來考慮,把單純的貨幣儲備與更靈活的石油金融產品結合起來,即把石油金融合約如石油期貨合約、石油債券合約等也視作一種新型的儲備貨幣,既能使過多的外儲向實物資源轉化,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2)人民幣做為中俄石油交易結算貨幣擴展閱讀:
實現難點:
1、缺少聯合談判機制
中國缺少聯合談判機制。無論是石油,還是鋼鐵、鐵礦石等領域,都沒有建立起聯合對外談判機制。正因為如此,中國在類似國際市場領域,由於沒有話語權,屢屢吃啞巴虧。
譬如,日本新日鐵公司撕毀了此前中日韓三國鋼企達成的「君子協定」,率先與力拓公司達成鐵礦石價格協議,韓國浦項制鐵也隨之接受了日本與澳大利亞達成的合同價,就恰恰曝露了這一點。當然,原油與其他領域市場機制不同,這決定了石油談判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需要超強的智慧。
2、人民幣自由兌換問題
因為目前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以及外匯管制等金融政策,也註定了中國在國際石油價格領域,難以擁有話語權,更遑論國際石油定價權。聯合談判機制的缺席和人民幣以及外匯政策的開放度不夠,確實是制約著中國爭奪國際石油定價權重要因素。
Ⅲ 人民幣加入sdr後,人民幣安全進行國際結算的途徑
SDR是指特別提款權,指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是基金組織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是用資金的權利,可以作為成員國的儲備貨幣,用於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當成員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或有其他支付需求的時候,可以用SDR向其他成員國換取外匯;
Ⅳ 中國跟俄羅斯准備簽訂中俄貿易本幣結算是什麼意思
雙方以人民幣和盧布作為貿易結算單位,但是實際交易時仍然以美元和歐元等國際流通貨幣作為貿易支付的貨幣.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Ⅳ 「中國將用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是真實的嗎
當儲備貨幣也是有成本的。例如貿易逆差就是其中之一。」「有人估計過美元做為儲備貨幣的」金融」凈收益,正常的年份在400億到700億美元左右,大概是美國GDP的0.3%-0.5%。在經濟危機年份,大約收益在50億到250億,因為經濟危機,國際上把美元當成避風港,美元往往會升值。」
Ⅵ 海外稱中國用人民幣買原油對美元影響是什麼
中國正在為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結算進口石油進行前期准備工作,這是北京為建立自己的國際貨幣而努力的一個關鍵進展。「即使將部分國際石油貿易用人民幣結算,其潛在影響將是巨大的。」報道稱,受該消息和中國降低增值稅率影響,30日上海期貨交易所9月的原油價格上漲3%。
近期,中國開始修改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原油貿易協議條款。其中,中國正在考慮拿出一項在與沙烏地阿拉伯原油貿易中以人民幣支付的方案。分析師認為,這個人民幣國際化方案會對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中的強勢地位產生直接威脅。
如果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建成人民幣換美元的貿易系統,這將意味著石油美元的國際格局將進一步被削弱。從1974年以來,石油以美元結算的系統就統治了整個全球金融系統。
簡而言之,石油美元系統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減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作為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的儲備貨幣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下滑。這種現象就和當年英鎊在全球貨幣市場的地位隨著大英帝國國力衰弱而式微一樣。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影響力衰退的過程可能會持續非常長的時間,這一次中國拿人民幣直接購買石油的貿易結算系統將加速美元衰落的速度。
如果沙烏地阿拉伯開始接受以人民幣購買美元的貿易協議,石油美元的國際貿易系統將逐步開始瓦解。未來,人民幣結算原油的國際貿易系統將徹底顛覆全球能源市場的格局。
Ⅶ 試述人民幣為什麼加入sdr,加入的後續影響
加入SDR 一籃子貨幣對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首先,加入SDR 意味著人民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和IMF 成員國的官方使用貨幣,可大大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舞台的地位。其次,加入SDR 可增加人民幣在國際上的需求,助力人民幣完善和提高國際支付結算、金融交易、官方儲備等國際貨幣職能。最後,考慮到我國目前持有約4 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有利於減少我國所需的儲備,可節省資金用於發展和增長。
我們將加入SDR 放臵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框架里討論,從更高的角度看,人民幣國際化、自由浮動匯率、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四位一體」,是互為充要條件,缺一不可的。
伴隨著經濟增長和外匯儲備的積累,如同日本在上世紀8、90 年代的進行的「日元國際化」,中國在2000 年後也逐步採取措施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是人民幣自由使用性,二是人民幣加入國際儲備貨幣成員。中國爭取人民幣加入SDR,正是努力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必要步驟,也必須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促進資本項目自由化等領域的改革。
過去20年裡,我國一直在以漸進的方式推動資本項目自由化,12 年央行發布「我國加快資本賬戶開放條件基本成熟」,意味著中國資本項目自由化進入全面提速階段。宣布本幣實現可兌換,是增強國內外公眾對本國經濟、貨幣和政府的信心的有效手段,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基本滿足加入SDR 的兩個條件
IMF 對一國貨幣加入SDR 規定了兩個條件:一是該國出口貨物和服務總量位居所有成員國前列,二是貨幣應「可自由使用」。
中國13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同時是世界第三大服務貿易國。WTO數據顯示14 年中國出口佔全球12.37%,高於美國的8.57%、德國的8%和日本的3.6%。所以人民幣早已滿足第一個條件。
對於第二個條件,目前IMF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只是大致有兩方面標准:一是該國貨幣在國際交易支付中被廣泛使用;二是該國貨幣在主要金融市場交易中被廣泛使用。具體可通過該種貨幣在全球官方儲備、國際銀行業負債、國際債券市場和主要外匯市場交易量中的佔比等來考量
周小川認為,人民幣走向可自由使用,主要指擴大人民幣在貿易與投資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而不應過多強調在金融交易中的使用。一方面,主要目的是通過擴大人民幣的使用支持實體經濟,促進貿易與投資,從這點看人民幣使用發展較快;另一方面,人民幣在金融交易中的使用程度與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相關,不會隨我們左右。因此,即使在資本項目未完全兌換的情況下,仍可以推進人民幣可自由使用。
人民幣在某些金融交易方面發展的還不夠充分,但在貿易和投資等實體經濟活動中的使用發展較快,人民幣距離可自由使用的目標並不遙遠。當人民幣實現了資本項目可兌換,不論別人再定什麼條件、再提什麼苛刻要求,也不能阻擋人民幣進入SDR
人民幣加入SDR 的影響
深化國內債券市場
一個經濟體的貨幣若想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其債券市場需要具有較大的規模和充足的流動性。目前各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重要投資市場即是美國國債市場,因其具有相對較大的市場容量、較強的流動性和較好的風險收益特性。假設到2030 年人民幣已成為主要儲備貨幣之一,則中國債券市值佔GDP 的比例將達到OECD 國家的平均水平,私營債券市值和總債券市值分別佔GDP 的59%和116%
加速推進金融改革
我國當前需要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等各項金融改革,漸進審慎開放資本賬戶,提升人民幣廣泛使用和交易的程度,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當前我國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已經實現利率市場化。存貸款市場方面,媒體報道本月將試點個人及企業發行大額存單,敲響利率市場化收兵鑼。當前貸款利率管制已完全放開,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也分別在14 年11 月、15 年3 月和5月先後擴展至基準利率的1.2、1.3 和1.5 倍。我們推斷年內存款利率調整有可能完全打開浮動區間,完成利率市場化最後一躍。
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面,始於05 年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中國央行將進一步退出外匯市場干預,並可能將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從目前上下2%擴大至上下3%。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不會完全與美元脫鉤,但只有更全面反映市場供求的人民幣匯率才能更有利於SDR 合理定價。
資本賬戶開放方面,我國採取審慎而積極的態度,即「統籌規劃、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分步推進」,資本項目開放的各種舉措將從跨境直接投資(FDI 和ODI)、跨境證券類投資(QFII、QDII、RQFII)以及外債(貿易與項目融資)等三個方面逐漸開展。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15 年中國發展論壇上強調,今年我國將繼續推進金融改革和開放,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十二五」規劃設定的目標之一。
周小川指出 2015年要完成的三項任務:
1. 逐步解除對個人跨境投資,尤其是在海外和國內金融市場投資的限制,使境內外個人投資更加自由;
2. 進一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推出「深港通」並允許投資者在國內和海外資本市場更自由的投資);
3. 修改外匯管理法規,適應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
Ⅷ 論述人民幣加入sdr對我果來說具有何重要意義
一、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以後,他國央行儲備了人民幣就可以破解美元的剪羊毛戰略。美國剪羊毛的原理是什麼呢?美元的走勢是十年弱勢六年強勢,當美元走弱的時候美元資本就全球輸出(放貸)美元湧入他國以後, 因為該國外匯儲備增加就會助推該國貨幣走強,美元弱勢對應的就是別國貨幣的強勢。而當美元走強的時候,因為美元資本流出該國貨幣缺少外匯儲備來保衛本幣幣值,該國貨幣終會貶值。也就是說美元走勢和別國貨幣走勢總是相反,於是出現這樣的局面:美元走弱貶值的時候放貸,因為他國貨幣是走強的,那麼美元放貸以後從匯率上直接就能掙錢;當美元走強升值的時候美國催收高利貸,因為他國本幣是貶值的,那麼你的美元債務就會膨脹,也就是說你要多花錢來償還這個高利貸。
我們就以俄羅斯為例說明一下,自從去年美國對俄羅斯實行制裁同時也是美元走強以來,美元兌盧布從32貶值到了66,我們假設俄羅斯在盧布貶值之前借了1000億美元外債(約合32000億盧布)那麼如果這些美元債務到期以後俄羅斯就要拿出66000億盧布償還,那麼多出來的34000億盧布就成了猶太華爾街的利潤,利潤率超過100%。當俄羅斯負擔不起這筆債務的時候,他就會向國際債權人(華爾街)借入美元債務,債務的利息自然不會低同時你還要答應華爾街進行政治和金融方面的讓步。可以說如果俄羅斯找不到域外國家對自己進行金融支持的話,俄羅斯就會被華爾街輪番的啃噬。猶太資本如蛆附骨般的金融吸血大法絕對是讓人毛骨悚然的。
現實中我們知道中國和俄羅斯是戰略協作關系,當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以後,俄羅斯央行接受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話對中俄雙方都是有利的。因為人民幣匯率是穩定的,2011.7月份美元指數從78開始走強當時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6.39,今天美元兌人民幣收盤價也是6.39.也就是說自美元走強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穩定,如果俄羅斯央行在2011年儲備了人民幣的話,借入1000億美元(約合6390億人民幣)到期以後俄羅斯只要從自己的央行拿出6390億人民幣支付給華爾街就可以了。這樣就不會被美國剪羊毛而損失34000億盧布。當然對中國也有好處,俄羅斯要獲得人民幣必須用石油來換,俄羅斯是石油第一大生產國,如果有人民幣計價石油價格形成上海石油價格的話,那麼對於美國華爾街來說就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二、當別國央行儲備人民幣以後,兩個國家可以通過貨幣互換來完成結算。因為結算的時候是使用雙邊本幣這種點對點的交易,這樣就可以防止被美國紐約結算中心收取鑄幣稅。同時鑒於美國有網路監控和偷窺的獨特癖好,雙方央行之間用人民幣跨境清算系統結算可以有效防止美國竊取他國金融活動的機密。在實際貿易中,如果他國對中國出現了貿易逆差,還可以直接用實物進行償債。當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以後,中國可以用人民幣購買石油,因為人民幣幣值穩定未來隨著經濟發展還會繼續升值,產油國也樂意接受人民幣支付石油款項,這樣的話中國就省下了大筆原本打算購買石油的美元外匯。最近有新聞是沙特有可能在12個月以後,以人民幣計價對中國出口原油,這也是《紐約時報》資深評論員佛利德曼,今日刊登文章怒斥沙特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依靠的是中國不斷擴展的經濟實力。對內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對外貿易方面中國今年的貿易順差是5800億美元幾乎和瑞士的GDP相當,這就是人民幣國家化的底氣來源。外匯儲備方面中國擁有3.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可以用於國際支付,這是信用的保障。在國際上這方面表現比較突出的是德國馬克,依靠德國卓絕的製造業利潤支撐起來的馬克成為1999年之前全球最強勢的貨幣。
四、人民幣背後是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未來20年預計人民幣會繼續走強。他國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時候就具有了增值的潛力。我們反過來看美元,在結束了5年強勢之後,按照高盛集團的推算當美聯儲首次加息6個月以後美元強勢就會結束,這個時間大約就在2016.年下半年。美元走強結束以後將會繼續貶值下行,那麼持有美元外匯儲備的各國央行就要面臨外匯儲備貶值的風險。
五、中國在對外抄底的過程中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美元,但是我們都知道隨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不斷加大,外匯儲備的消耗也在加快,同時在外匯市場中國依舊需要使用美元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當人民幣逐步成為外國央行的儲備貨幣以後,預計將會被別國央行持有一萬億美元。相應的我們在釋放人民幣的時候就會對等的得到1萬億美元的外匯,我們可以用這些外匯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同時繼續加速對外抄底。持有他國貨幣可以方便的進行抄底,這對雙方都是利好。抄底完成的時候我們就完成了對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美元資產的置換,將來美元走弱的時候可以避免我們央行資產因為美元計價而縮水。最理想的狀態是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全部都是人民幣資產,這樣的話我們央行資產的價格就是中國自己說了算。
六、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以後,人民幣對外輸出以後就會形成海外人民幣市場,這個市場形成以後就會發型人民幣債券,購買人民幣債券的外國央行,他們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價格高低將會是中國央行說了算。其次我們知道全球的外匯儲備數額是有數的,當人民幣儲備增長的時候就會壓縮美元儲備的空間,那麼多餘的美元就只能由美聯儲來接手。當人民幣國際化實現的時候,估計美元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的流速和流量就會大幅降低。依託美元國際儲備地位掠奪別國的金融模式離破產的那天也就不遠了。
七、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以後中國人就可以持有人民幣直接投資海外,而海外的投資者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投資中國。前段時間中國放開外國人購房的限制,外國公民持有人民幣就可以直接購買。最新消息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接見了倫敦交易所CEO,中英雙方就啟動滬倫通的可行性進行了調查。將來中英、中新股市互聯互通以後就能更加便利的進行相互投資。反過來也會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