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控制肉雞各個階段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保證雛雞前期飼養成活的關鍵。雛雞30日齡時才長出羽毛,體溫調節機能才逐漸加強。
一般分三階段:
1、1~21日齡為育雛期。
雛雞日齡小,對溫度很敏感,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不能自體調溫 ,加之皮薄、脂少、羽毛細短,保溫能力低,對外界環境溫度適應能力差。育雛期對溫度控制的要求:溫度要高, 日差變化要小,要保持相對穩定。
此階段離不開人工調溫,無論冬夏及氣候變化都應如此,以保證雛雞對環境溫度的需求。(參考值:肉雞對溫度的要求:1~3日齡為34~35℃,4~7日齡為32~33℃,以後每周下降2~3℃,到第三周周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溫,並保持這一溫度。)
2、21~35日齡為育肥前期。
隨著雞不斷長大,雞的體溫調節中樞也逐漸完善,物質代謝旺盛,可逐漸通過機體產熱和散熱來調節體溫,來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保證健康生長,但是這種功能並不十分健全,此階段還需管理人員依據要求進行調正。炎熱天氣要注意防止舍溫過高,每周可降3℃,冬季要注意防寒流及賊風,每周可降2℃。降溫要均勻,不能太快或太慢。
3、35日齡後為育肥後期。
雞體器官功能基本健全,雞體完全可以通過產熱和散熱來調節體溫,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此期肉雞極不耐熱,因為育肥期代謝十分旺盛,增重快,體脂多,產熱多,加之雞無汗腺,排熱僅靠呼吸,體表輻射,環境溫度高於 30℃可導致熱應激 ,不僅影響生長,高熱可至死亡。
如果環境溫度低於15℃時可增加維持量,提高料肉比,也不利於生長發育,易發疾病。對溫度要求 ,溫度不可超過28℃,要保持相對穩定,日變化不可過大,應在2℃以內,直至出欄。
注意: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雞的分布及行為表現觀察溫度是否適宜。如果雛雞分散良好,運動自如,說明溫度正常。若雛雞擠堆,擠向熱源鳴叫,說明溫度過低,應採取增加爐火、門窗覆膜等辦法提高溫度。若雛雞翅膀張開,張口喘息,說明溫度過高,應加強通風,供應涼水,增加帶雞噴霧消毒次數等辦法降溫。
(1)白羽肉雞生產指標擴展閱讀:
控制好溫差,可有效預防肉雞感冒
1、季節溫差
指一年四季,季節對飼養管理造成的影響,和在季節交替時,氣侯極易突變給飼養管理帶來的不便。
2、天氣溫差
主要指天氣對飼養管理造成的變化及應對。在養殖過程中,只有不斷地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讓雞群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病,因此養雞喜勤忌懶。晴天時要注意隨時調整通風量,冬季忌忽冷忽熱,盡量延長鍋爐供暖時間,給良好的通風提供保障。
天氣突變,溫差較大對養殖的影響最主要考慮的是快速及時應對,不要認為冷一會兒不要緊,熱會兒沒關系,要知道細節決定成敗,提前了解天氣變化,做好應對措施。
3、雞舍內外溫差
舍內溫度與舍外溫度所形成的溫差,了解舍內外溫差對通風口開關,大小負壓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4、雞舍口溫差
一般進風口瞬間進來的風較涼,也最容易忽視,因此七成以上雞群的呼吸道,都是由於進風口溫差引起。當舍外溫度與舍內溫度達 10℃以上的溫差時,應在進入雞舍一頭用塑料紙遮擋,防止人員進入雞舍涼風趁機而入,風直接吹到雞,使其受涼發病。
5、擴群溫差
指在雞群擴群前後產生的溫差,15%的呼吸道病與擴群前後端溫差大有一定關系。擴群前適當提高舍內溫度,並持續到擴群 24 小時以上,逐漸下降至正常溫度。
擴群前,對即將擴的位置預溫,不低於雞舍內現有溫度,當溫度能夠滿足時,先將塑料隔斷下,3 小時以後擴群。擴群時盡量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免疫前後 1 天不擴群,雞在亞健康時慎重擴群。
⑵ 肉雞養殖中的歐洲系數是什麼意思,詳細點
肉雞養殖的歐洲系數(歐洲效益指數)是一個養雞場的綜合衡量指標,反映了雞群的體重、成活率、料肉比、生產管理等在內的各項指標,也是一個盈利指標,指數越大盈利越多。
歐洲效益指數(簡稱歐指,EPI)是目前評定養殖水平高與低的最常用、最簡單明了的數據。
歐指的計算方法
【成活率*體重(kg)】/(料肉比*出欄天數)*10000。
例如:成活率98%,體重2.5kg,料比1.8,出欄天數42;
歐洲效益指數=(98%*2.5)/(1.8*42)*10000=324。
一般要求歐洲指數在300以上才算是有利可圖,在320-360之間是比較理想的了,如果達到360-400,就有很強的盈利能力了。
例如:
(90%*2.6)/(1.8*42)*10000=309
(93%*2.9)/(1.8*42)*10000=356
(94%*3.0)/(1.8*42)*10000=373
(94.5%*3.2)/(1.8*42)*10000=406
(2)白羽肉雞生產指標擴展閱讀: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這是規模養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肉雞的免疫程序,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後不再免疫接種。
⑶ 白羽肉雞每日齡每小時飲水計算公式
白宇宙騎士,我們快餐店裡常用的這個肌肉來源,具體的飼養方法詢問這個白羽肉雞的飼養傷,它們的飼養流程都是有相應的,計算的包括飲水,飲食用葯等等各方面。
⑷ 白羽肉雞28天的標准體重
1467g
⑸ 一般肉雞出欄重有多重
817體重在2.6斤左右,料肉比一般是在2.0:1 肉雞AA體重在5.5斤左右,料肉比一般在1.9:1 公雞體重在2.8左右,(75天)料肉比一般在2.8:1 黑腿麻雞體重在2.2斤左右,料肉比一般在2.2~2.3:1 鐵公雞的體重在N今左右,料肉比在N:1
⑹ 白羽肉雞養殖
你所說的是指給公司養合同雞。靠公司的話,養殖肉雞就基本是死利潤,一般都可以賒賬。因為養殖肉雞成本也是比較高的。如果和公司簽訂合同,公司負責合同價回收的話,對養殖戶來說,穩定,風險小,但利潤就在多少之間徘徊,不會很低,但也不會高到哪去,自己走市場的話,風險大,利潤不穩定。不過去年到現在行情還是比較不錯的。
⑺ 白羽肉雞平均一天可以長多少斤
平均話,就是5斤除以42天。在一兩二左右,當然了,肉雞前期吃料少,長肉也就慢了,後期吃料多,長肉就快了
⑻ 白羽肉雞飼料當中的赤霉烯銅的國家標准
玉米赤霉烯酮國標500ppb,嘔吐毒素目前國家沒有明確標准,食品標准規定為1ppm,不過一般企業標准要優於國家標准
⑼ 白羽肉雞的飼養密度是多少
合適的密度能使肉雞充分發揮生產潛能,減少疾病發生,提高經濟效益。飼養密度對雛雞的生產發育有著直接影響,密度過大,舍內空氣容易污染,衛生環境不好,吃食擁擠,搶水搶料,飢飽不均,造成雛雞生產發育緩慢,發育不整齊,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啄癖,使死亡率增加;密度過小,雖然雞的生長發育較好,但不易保溫,造成人力、物力浪費,使飼養成本增高。因此,要根據雞舍的結構、通風條件、季節等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飼養密度。
表2肉用仔雞飼養密度(只/米2)
體重(千克/只)厚墊料群養竹竿網養塑料網養愛拔益加(推薦)1.49
⑽ 白羽肉雞有多少個品種
白羽肉雞主要的品種有:AA、艾維因、羅斯308、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