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晨羽:7月19日黃金原油還會跌嗎7.19黃金抄
凡是投資黃金,外匯, 期貨,期權被騙虧損。達到以下要求的我們可以維權。
1:虧損額度超過2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2:交易記錄在一年以內的。
3:有交易報表或者銀行流水。
4:平台沒有跑路還在運作的。
5:有跟平台業務員和喊單老師聊天記錄。
滿足以上5個條件我們有把握追回、時間3-15工作日,個別平
台需要30工作日以上。合作之前會簽署明確的委託協議書,我們承諾客戶:不成功不收取任何費用,
⑵ 本拉登之死致使美國黃金、WTI原油、倫銅、白銀、白糖、棉花等農作物期貨價格大幅下跌,這是為什麼呢求解
黃金是避險資產,本拉登死了市場理解為風險降低,所以避險情緒下降,所以黃金下跌。同時本拉登的死讓市場人士更加堅定了持有美元的決心,美元堅挺,而這些大宗物資都是以美元標價的,所以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⑶ 黃金和石油美國什麼時候開盤和收盤
黃金分為來:亞盤(7:源30--16:30) 歐盤(16:30--20:30)
美盤(20:30--03:30)非盤(03:30--7:30)
所以美國開盤為北京時間晚上8點半。石油也一樣。
⑷ 原油、美元、黃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黃金,原油都是以美元報價,假如美元的價值上漲,那樣就會壓低黃金白銀的價格,因為黃金,原油跟美元是對比的。而股票主要跟經濟活動有關系,如果經濟向好那麼就會帶動公司有利潤,大家就會買入股票,這個時候股價就會上漲,但是如果出現金融危機,還是全球性的那就會有一個寬松政策出來,這樣就會發行更多的貨幣帶動黃金,原油,股票一起上漲。
1、油價與金價關系
一般來說,國際原油價格與黃金價格呈現正相關關系,黃金價格變動先於石油價格變動,黃金與原油均是由美元計價,兩者對於美元反應一致,黃金與原油有一個相同特點,均是稀缺性產品,從金屬特點來說,都經過了長期的自然地理形成過程。黃金具有抗通脹作用,黃金和石油均具備一定價值。一般情況下,黃金價格走高,原油價格也隨之走高,黃金價格走低,原油價格也隨之走低。
2、油價與股價關系
正常情況下,油價下跌,工業生產成本降低,商品通脹壓力降低,商品價格趨於下行。對於交通運輸、汽車行業是好消息。油價下降,減少了石油生產企業利潤。如果油價走高,企業和消費能源成本增加。如歐洲經濟對於布倫特原油價格敏感,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將可能拖累歐洲股市下行。也有分析師形象地把油價與股價關系稱之為「蹺蹺板」。
3、黃金與股票價格關系
股票價格上漲了,投資者會拋售黃金購買股票,進而繼續推動黃金價格下降。而花旗銀行研究認為,黃金價格與通脹率之間並無明顯規律關系。
⑸ 石油價格與黃金價格的關系
由於黃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場上都是以美元報價,而美元又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媒介,所以每當美元升值或貶值時,都會帶動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的同向變化。當美元升值時,金價和油價降低;而當美元貶值時,金價和油價又往往升高。近年來,美國政府大量發行美元,造成美元連連貶值,人們紛紛轉向其他風險小、可保值的資產,例如黃金。黃金是公認的硬通貨,是保值避險的最佳資產之一,人們為避險而將更多資金轉移到黃金上來,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與此同時,由於人們預計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而石油又是當今工業社會必不可少的資源,人們大量購進石油,又推動了石油價格的上漲。
近年來,在美元連連貶值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節節攀升。研究者們認為,美國的雙赤字是美元貶值的主要原因。鑒於美國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雙創下新高,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這影響了人們對美元價值的信心,美元因此仍處於疲勢中。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報告,美國2005年貿易赤字連續第四年上升,達到725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美國貿易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5.8% ,高於2004年的5.1% 。不僅如此,2005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4270億美元,打破了2004財年4120億美元的赤字紀錄。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連續4年上升,並再次創下新高。到2005年底,美國的雙赤字已經超過1.15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在今後10年裡,美國的財政赤字總額將達2.58萬億美元,每年的赤字額均將超過2000億美元。
實際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數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達31%。盡管格林斯潘連連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彈,但是由於提高幅度有限,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後,美元又開始繼續貶值。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小布希政府採取了放任美元貶值的政策,從而把美國國內的風險和壓力轉移給了國際上其他的國家。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上的市場壓力還是主觀上布希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處於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因此帶動這幾年金價和油價的飆升。
2.高油價加劇通貨膨脹,劇烈的通貨膨脹引發金價上升
溫和的長期通貨膨脹,對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影響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內程度劇烈的通貨膨脹,物價普遍大幅度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引起市場激烈的反應,帶動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上升。
高油價常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先兆。石油價格的上漲通常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高油價影響了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中的能源構成部分,逐漸拉高整體物價。隨後,通貨膨脹反過來作用於石油價格,帶動油價進一步上漲。
而黃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脹性和保值性,是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在通貨膨脹明顯的時期,常被加入投資組合,因此高通脹時期,金價通常上漲。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印尼的金價在7個月內上漲了375%。而當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高通脹或者預期高通脹時,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上漲。
3.受石油價格影響的石油出產國對黃金的運作引發黃金價格同向波動
長期以來,油價被視為金價升降的信號指標。因為市場顯示金價常追隨油價的升降而波動,這和石油生產大國的運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與這些石油生產大國手中巨額的石油美元有關。所謂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大量石油,從而導致了極大的順差。而國際市場上石油通常以美元來結算,稱為石油美元。由於大的石油生產國,如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灣地區,多為阿拉伯國家,所以它們對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這樣一筆巨大的資金被集中操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第二次美元貶值不僅引起了金價上漲,也為石油價格上漲埋下導火線。美元貶值損害了各石油輸出國的利益,使石油輸出國組織因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所得的財富大大縮水。當中東局勢不穩時,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1980年兩伊戰爭,這都使石油日產量銳減,直接導致了國際石油市場價格驟升,每桶石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以上。也就是說,在1980年底之前,石油價格上漲了約150%,馬上恢復了石油與美元的價值相對平衡和對等。
實際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數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達31%。盡管格林斯潘連連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彈,但是由於提高幅度有限,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後,美元又開始繼續貶值。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小布希政府採取了放任美元貶值的政策,從而把美國國內的風險和壓力轉移給了國際上其他的國家。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上的市場壓力還是主觀上布希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處於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因此帶動這幾年金價和油價的飆升。
2.高油價加劇通貨膨脹,劇烈的通貨膨脹引發金價上升
溫和的長期通貨膨脹,對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影響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內程度劇烈的通貨膨脹,物價普遍大幅度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引起市場激烈的反應,帶動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上升。
高油價常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先兆。石油價格的上漲通常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高油價影響了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中的能源構成部分,逐漸拉高整體物價。隨後,通貨膨脹反過來作用於石油價格,帶動油價進一步上漲。
而黃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脹性和保值性,是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在通貨膨脹明顯的時期,常被加入投資組合,因此高通脹時期,金價通常上漲。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印尼的金價在7個月內上漲了375%。而當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高通脹或者預期高通脹時,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上漲。
3.受石油價格影響的石油出產國對黃金的運作引發黃金價格同向波動
長期以來,油價被視為金價升降的信號指標。因為市場顯示金價常追隨油價的升降而波動,這和石油生產大國的運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與這些石油生產大國手中巨額的石油美元有關。所謂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大量石油,從而導致了極大的順差。而國際市場上石油通常以美元來結算,稱為石油美元。由於大的石油生產國,如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灣地區,多為阿拉伯國家,所以它們對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這樣一筆巨大的資金被集中操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石油是幾大產油國的支柱產業。雖然石油生產為它們帶來了巨額利潤,但是產業結構的單一也為它們帶來了一定風險。為了轉移風險,石油輸出國往往將石油美元中極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去。而黃金作為規避風險、投資保值的優良工具,自然也在這些石油輸出國的選擇范圍之內。
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後,產油國所持有的石油美元會迅速膨脹,於是這些國家提高黃金在其國際儲備中的比例,從而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由於石油美元數額巨大,石油輸出國操作集中性強,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石油價格低迷時的情況正好相反。更嚴重的是,若石油價格低到大大影響其整個國民經濟時,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彌補其進口支出,那麼石油生產國能通過削減一部分黃金儲備,確保本國經濟正常發展。但這種削減無疑是擴大了黃金市場的供給量,從而影響黃金的價格,有時它們甚至低價拋售黃金,加劇了黃金價格的下跌。
這樣的情況在2005年表現得尤其明顯。2005年,金價與油價都大幅上揚,為石油輸出國帶來極其豐厚的收入,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的黃金需求也隨著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05年中東地區的黃金投資需求同比增長了38%,其中幾個重量級產油國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尤為強烈,阿聯酋的黃金需求增長率達到33%,沙特的黃金需求增長率同比增加82%,埃及的增長率高達150%。由此可見,這些來自中東的石油美元推動了黃金投資需求增長,從而推動了金價的上升。
另一個敦促石油生產國購買黃金的動力來自於國際組織。除了中東地區比較富裕的國家外,還有一些處於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產油國,如墨西哥、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和中亞的一些國家,它們比較容易遭受石油低價的傷害,所以這些國家非常重視黃金儲備。並且這些國家接受了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大量貸款,一旦石油價格下挫,這些國家難以歸還國際貸款,容易引起國際債務危機。為此,一方面,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要求這些國家准備一定的黃金儲備以抵抗風險,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為了減輕債務壓力,其中央銀行增發貨幣,同時降低利率,推動黃金需求增長,帶動金價上漲。
金價和油價波動方向背離的分析
盡管金價和油價大體上呈正向關系,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大體上同向變動的現象,並非絕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各種復雜的原因。
例如:1975年後,當油價維持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帶來的高價時,金價卻下滑了兩三年才開始上漲,並突破了原來的最高價。從1975年到1976年初,通脹率高漲引發了高利率,加之石油危機重創,高失業率和破產風潮席捲西方世界,與通脹密切相關的金價,伴隨著其他物價的跌落,也開始滑落。20世紀70年代初的金價飆升中不乏對黃金的投機需求。為了阻止對黃金的投機,美國財政部宣布拍賣部分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採取相同措施,並要求其成員國用特別提款權取代黃金作為記賬單位,不僅增加了黃金市場上的供給,還減少了某些國家對黃金的需求,導致金價背離高油價,不升反跌。
另一次油價和金價比較明顯的背離出現在世紀之交。其間,石油價格的漲勢雖然不及上世紀70年代,但已明顯開始上漲,走出了長達20年的低迷期。與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價,1999年8月甚至達到了近20年來最低價位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於「9·11」事件短期急速上揚,價格仍很快回歸低價位區間,大部分時間在每盎司255美元~300美元區間徘徊。這次金價和油價背離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國央行拋售黃金儲備,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央行。繼1999年世界銀行與瑞士銀行宣布拋售黃金後,英國央行也拋售了其儲備的約715噸黃金中的415噸,黃金價格應聲下跌2%。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黃金市場每個月吸納25噸黃金將影響不大,但是若各國央行或其他部門已認可和估算的出售黃金的數量加起來,則市場每年需吸納450噸到550噸黃金,黃金市場上供大於求,黃金價格自然低迷。
其背後的原因則是上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淡化了黃金的價值,特別是各央行心目中黃金的價值。20世紀90年代,金融創新不斷,黃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黃金的儲備成本在國際儲備中又是最高的。考慮到當時世界經濟發展良好,各國央行紛紛把黃金換成更能獲利的其他儲備品種,形成拋售黃金的局面,自然打壓了黃金價格。
另一個促成銀行拋售的原因是由於黃金長時間的低迷,很多黃金開采商擔心價格進一步滑落,紛紛與大型銀行簽訂了套期保值協議,合同規定按當時的價格出售以後所產的黃金。因此大型銀行向央行拆借黃金,在市場上拋售出去,將所得資金支付給開采商,再用開采商以後提供的黃金還給央行,這更刺激了當時對黃金儲備的大肆拋售,進一步加劇了黃金市場的低迷。
金價與油價在伊拉克戰爭時也曾發生過一段短暫的背離。不同於海灣戰爭時黃金價格飆升,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金價始終低迷。原來,在戰爭前,美元兌主要貨幣繼續走強以及美國道指和標普連續六天上漲打壓了金價,使多數黃金市場人士離場觀望。同時,黃金市場上的買賣雙方普遍認同了美軍宣傳的速戰速決、順利取勝的預測,因而投資者不願積極交易,而傾向於等待進一步的交易線索。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後,金價上漲勢頭亦不明朗,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由於美英聯軍攻勢猛烈,投資者預期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二是一部分黃金投資者獲利回吐,打壓了黃金的上漲,而另外的黃金投資者陷入困境,很難判斷是做空還是做多,未能入市。不過這種短暫的背離,隨著戰事的不容樂觀以及美國新發布的不佳的經濟數據而結束,黃金價格追隨著油價的上漲腳步逐漸上漲起來。
總結
綜上所述,從歷史數據來看,金價和油價的波動存在一種非確定數字比例的正向聯動關系,原因主要是金價和油價都受美元匯率、通貨膨脹、石油輸出國的市場操作以及國際重大政治事件這幾大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其中一種價格的漲跌,結合當時的主導因素,來判斷另一個的價格走向。當然,這種關系並不是絕對的,當某個獨立的因素影響程度比較大,壓過了金價、油價的共同影響因素時,黃金和石油價格的運動趨勢可能會發生背離。但從長遠來看,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同向運動的趨勢比較明顯,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⑹ 7月24日為什麼黃金原油堅定看空
投資有風險從業需謹慎
⑺ 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的相關性,以及他們和黃金的相關性是如何的
布倫特原油出產於北海的輕質低硫原油,因交易地點位於倫敦布倫特區而得名。版WTI全稱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中文翻譯就是西德克薩斯中權質原油,眾所周知德克薩斯是美國出產石油的州,NYMEX推出的原油期貨合約就是以在西德克薩斯的煉油廠生產出的商品的樣本做為合約進行交易,由於美國是石油最大的消費國,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即期合約被很多投資者視為國際能源市場衡量原油價格變化的基準價。至於和黃金相關度不是很大,黃金價格和美元指數成負相關性。
⑻ 美原油期貨的交割日是什麼時候每個月的什麼時候
美原油期貨交割日大概在每個月的20日左右。
具體來說,美原油期貨的交割日期 :當前交割月份的交易須在交割月前一個月的25號之前的第3個營業日終止。若該月25日為非營業日,則交易須在25日前一個營業日之前的第3個營業日終止。
附錄:2017年美原油期貨交割日一覽表
2017年1月19日
2017年2月20日
2017年3月20日
2017年4月19日
2017年5月19日
2017年6月19日
2017年7月19日
2017年8月21日
2017年9月19日
2017年10月19日
2017年11月17日
2017年12月18日
(8)美國原油黃金7月20日擴展閱讀:
WTI原油是美國原油,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NYMEXWTI,雖然他也是世界原油計價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其只針對美國本土原油計價,局域性很強,已經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當然,以上計價部分均指現貨交易,在期貨交易中,NYMEXWTI仍是最大的交易品種,對其他價格(如ICEBRENT、DMEOMAN等)都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和影響力。
WTI:西德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也叫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是美國原油期貨的基準油,也就是標的物。所說的國際油價基本說的是美國的原油期貨,較少說到倫敦的北海布倫特原油,除此之外要是還有另外的油那就是新加坡了。
國際原油市場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准油為基準。比如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油。
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
通常來看,該原油期貨合約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公眾和媒體平時談到油價突破多少美元時,主要就是指這一價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的三大基準。
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
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紐約原油價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約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⑼ 劉銘誠:7.9原油利空出盡先漲後跌現貨黃金走勢分析附今日操作建議
黃金策略:
1、黃金建議1804-1802分批做多,止損1799,目標1809-1814;
2、黃金建議1815-1817做空,止損1821,目標1810-1805;
⑽ 求美原油、美黃金期貨的交割日和最後交易日
如果當復月25號是工作日,那當制月首月WTI合約最後一個交易日就是25號之前的第三個交易日;
如果當月25號是非工作日,那當月首月WTI合約最後一個交易日就是25號之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再往前數的第三個交易日;
一般在20號左右。
美黃金 是不是說現貨黃金 ,有一個合約的執行日期,就是最後交貨的日期,這個日期就是交割日 不知能不能幫到你 需要大家可以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