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主力而言,什麼是滾動性操盤
滾動操作的方法依據目前的市場環境,主力已經不會再延用以往的那種建倉→洗盤→拉高→派發的坐莊老模式了,主力會更多的採用中線波段操作和短線滾動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在相對合理的空間和時間上的充分獲利,來取代以往的簡單控盤拉升的舊方法。作為一位成熟的投資者,你不能讓市場或莊家適應你,只有你去適應市場的變化,隨著主力坐莊思路的變化而改變自身的操作方式。而滾動式操作就是非常適用於當前市場背景的一種操作方式。
滾動式操作的應用技巧:1.在熊市末期的滾動操作要注意控制投入資金的比例,因為這段時期大盤處於反復震盪築底的過程中,市場風險常常暗流涌動。有時熊市末期的風險反而更大,如:今年一月大盤在最後的探底運行中,竟然在13個交易日中暴跌300多點。所以熊市末期的滾動操作在選股方面只選擇原有被套品種,不另外加倉。2.在牛市行情中的操作原則:要堅持以持股為主、滾動操作為輔的原則,保持在不丟失原有籌碼的基礎上,通過靈活的高拋低吸滾動操作來爭取短期利益最大化。這時投資者千萬不能本末倒置,否則,以滾動操作為主的話,往往會在牛市行情初期過早的失去珍貴的籌碼。3.對於通常以幾天為操作周期的滾動式操作,可以重點參考主圖瀑布線,移動籌碼分布,結合趨勢通道和布林線指標做相應的滾動操作。參考指標時關鍵要注意:滾動式操作不是一定要買在某一階段性底部,而是一定要買在個股具有上漲趨勢和上攻動能時。 4.對於盤中「T+0」的超短線滾動式操作,主要使用逆市操作指標CDP指標,可以將CDP指標中的NL和NH值作為短線買賣的參照價位,如果股價處於劇烈波動中,則要將AL和AH作為短線買賣的參照價位。另外,還需要注意:超短線滾動式操作所買入的股票數不能超過原有持股數,否則,就無法進行盤中「T+0」操作.
股票要用好獲利滾動操作法,平時練就的觀察大盤在2~3天、1天、半天、1小時甚至幾分鍾的看盤工夫,特別是通過盤口不斷變化,分析把握後市的"盤口工夫"這回可派上用場了。1.開盤先看指標股,指標股高開、低開、平開,對大盤全天的走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自己手中的個股影響達90%,像中國銀行、中信證券,它們走壞,大盤不可能走好。 2.有利潤要及時賣,強勢股回檔要及時買,1996年持股跑完大半年行情,一股賺7、8、10元、十幾元的歷史不會重演,個股一旦獲利,不論多少,堅決賣出。 3.上午賣股,下午買股,多頭市,大盤一般都高開或平開,上午沖高的機會往往多於下午,而由於上午屬大盤剛開始運作,全天走勢如何,難以定論,上午買股的風險明顯大於下午,而上午及時賣掉獲利股票,在收盤前15分鍾再決定是否買股,操作上將掌握主動。 4.選平台股,避拉高股,個股蓄勢平台整理,或強勢股沖高回落平台整理是重點伏擊對象,在目前的態勢下,個股平台整理不會超過12小時,強勢股不會超過5小時,而追拉高股,獲利或短線套牢的比率是3∶7。 5.大盤股要低買,小盤股要追買,大盤股要一下漲7%~8%,是不容易的,它盤子大,各路資金持有的成本不一樣,走起來自然跌宕起伏,買就要專等它在分時走勢中的低點出現時再買,而且盡量分批買,而小盤股,莊家控盤程度高,一旦拉升,幾分錢、甚至幾毛錢的漲,你不追,是乘不上主力的轎子的。 6.年報期選股,注意基本面,個股再強,難敵地雷,選股一定先看基本面,最好是公用事業、電力能源等相對穩定的行業,業績不會有大差錯,當然,一旦選錯,也要及時抽身。 7.本獲利滾動操作法之核心是---獲利,不獲利,則無法滾動,變成了頻繁買進賣出,犯下炒股之大忌,一句話,不獲利,不滾動。
B. up軟體中的伏擊雷達的bs點准嗎
都是有未來函數的,買賣點隨時會消失,你說會准嗎,所有有買賣點的指標,基本都是有未來函數的
C. 通達信主圖指標-伏擊雷達,如何改成文華財經的語言模式運用。求高手。通達信主圖指標伏擊雷達具體如下:
這個可以進入相關的貼吧,有專門的人搞這個代碼的編寫,望採納
D. 伏擊雷達主圖抄盤線走平或向上選股公式如何編寫
{伏擊雷達主圖}
預警:(XMA(XMA(H,25),25)-XMA(XMA(L,25),25))*1+XMA(XMA(H,25),25),LINETHICK2,COLORGREEN;
操盤:XMA(XMA(L,25),25)-(XMA(XMA(H,25),25)-XMA(XMA(L,25),25))*1,LINETHICK2,COLORRED;
趨勢:EMA(操盤,25),LINETHICK2;
STICKLINE(操盤>LOW AND 操盤<HIGH,操盤,MIN(MIN(OPEN,CLOSE),操盤),4,0),COLORYELLOW;
STICKLINE(操盤>MIN(C,O) AND 操盤<MAX(C,O),操盤,MIN(OPEN,CLOSE),4,0),COLORYELLOW;
STICKLINE(操盤>HIGH,OPEN,CLOSE,4,0),COLORYELLOW;
STICKLINE(操盤>HIGH,HIGH,LOW,0,0),COLORYELLOW;
VAR23:=100*XMA(XMA((C-REF(C,1)),6),6)/XMA(XMA(ABS((C-REF(C,1))),6),6);
回調買:=LLV(VAR23,2)==LLV(VAR23,7) AND COUNT(VAR23<0,2) AND CROSS(VAR23,MA(VAR23,2));
XG:=操盤>HIGH AND 回調買 AND L<=操盤;
DRAWTEXT(XG,L,'▲買入'),COLORRED;
JJ:=(HIGH+LOW+CLOSE)/3;
QJ0:=VOL/IFF(HIGH==LOW,4,HIGH-LOW);
QJ1:=IFF(CAPITAL==0,QJ0*(JJ-MIN(CLOSE,OPEN)),QJ0*IFF(HIGH==LOW,1,(MIN(OPEN,CLOSE)-LOW)));
QJ2:=IFF(CAPITAL==0,QJ0*(MIN(OPEN,CLOSE)-LOW),QJ0*IFF(HIGH==LOW,1,(JJ-MIN(CLOSE,OPEN))));
QJ3:=IFF(CAPITAL==0,QJ0*(HIGH-MAX(OPEN,CLOSE)),QJ0*IFF(HIGH==LOW,1,(HIGH-MAX(OPEN,CLOSE))));
QJ4:=IFF(CAPITAL==0,QJ0*(MAX(CLOSE,OPEN)-JJ),QJ0*IFF(HIGH==LOW,1,(MAX(CLOSE,OPEN)-JJ)));
DDX:=((QJ1+QJ2)-(QJ3+QJ4))/IFF(CAPITAL==0,10000,10000),COLOR00AAAA,LINETHICK1;
V2:=SMA(IFF(C>=REF(C,1),DDX,-DDX/100),2,1);
V5:=SMA(V2*120/FROMOPEN*5,2,1);
V10:=SMA(V5,5,1);
V20:=SMA(V10,5,1);
DY:=ISLASTBAR==1 AND C<REF(C,1);
DY2:=REF(V2,1)-DY;
XG2:=C>O AND DY2<0.02 AND MA(C,5)>MA(C,60) AND C/REF(C,1)>=1.02 AND H<預警;
DRAWTEXT(XG2 AND L<操盤,L,'↖暴漲'),COLORRED;
黃金坑:IFF(LOW<操盤,1,0),NODRAW,COLORYELLOW;
買入:IFF(XG,1,0),NODRAW,COLORRED;
暴漲:IFF(XG2 AND L<操盤,1,0),NODRAW,COLORRED;
=================================
{選股---未來函數,慎用!}
操盤:=XMA(XMA(L,25),25)-(XMA(XMA(H,25),25)-XMA(XMA(L,25),25));
XG:REF(操盤,2)>REF(操盤,1) AND 操盤>REF(操盤,1);
E. 麻煩老師改寫成選股公式!!
VAR0A:=EMA(EMA(EMA(CLOSE,2),2),2);
MA13:=(MA(VAR0A,13)*0.99);
TLAMSENR:=MAX(MAX((HIGH-LOW),ABS((REF(CLOSE,1)-HIGH))),ABS((REF(CLOSE,1)-LOW)));
ATR:=MA(TLAMSENR,13);
VAR1A:=(REF(CLOSE,1)-REF(ATR,1));
黃金線:=(HHV(VAR1A,12));
VAR1B:=MA13/黃金線>=0.08 OR MA13/黃金線<=1.02;
VAR1B AND (CROSS(C,黃金線) OR CROSS(C,MA13) OR CROSS(C,VAR1B));
F. 請高手調試該公式到能用
N:=10;M:=9;
VAB0:=531;VAB1:=1510000;
VAB2:=VAB0 + VAB1;
A:=SMA(L,4,3) ;
VAB3:=IF(DATE > VAB2,0,1);
{DRAWTEXT(均價線 AND 漲停,均價線,B1),COLORGREEN;}
T:=DATE>901224 AND DATE<1130630;
漲停:=IF(REF(C,1)*1.1*VAB3-C<0.01 ,1,0);
R1:=(C+L+H)/3;
R2:=EMA(R1,6);
R3:=EMA(R2,5);
聯邦私募8號:EMA(R3,17),COLOR00AAFF,LINETHICK1;
單陽:=IF(REF(C,1)*1.1*VAB3-C<0.01 ,1,0)*T;
高不破價:=REF(C,BARSLAST(單陽));
中不破價:=REF((C+L)/2,BARSLAST(單陽));
低不破價:=REF(L,BARSLAST(單陽));
單陽不破:=BARSLAST(單陽)<11 AND (LLV(L,BARSLAST(單陽))>低不破價 OR LLV(L,BARSLAST(單陽))=低不破價);
STICKLINE(單陽,O,C,1.5,0),COLORYELLOW;
MA17:=MA(C,17),COLOR0000FF;
MA55:MA(C,55),COLORFF00FF,LINETHICK2;
支撐線:(MA(CLOSE,3)+MA(CLOSE,6)+MA(CLOSE,12)+MA(CLOSE,24))/4,COLORFFFFFF;
LC:=REF(CLOSE,1);
操作線:=SMA(MAX(CLOSE-LC,0),2,1)/SMA(ABS(CLOSE-LC),2,1)*100,COLORWHITE,LINETHICK2;
趨勢線:=SMA(MAX(CLOSE-LC,0),14,1)/SMA(ABS(CLOSE-LC),14,1)*100,COLORGRAY;
震倉線:=45,COLORMAGENTA;
震倉線2:=50,COLORGRAY;
逃命線:=80,COLORRED;
抄底線:=20,COLORGREEN;
絕底線:=5,COLORBLUE;
VARA12:=SMA(H,10,9)*VAB3;
VARA13:=SMA(L,10,9)*VAB3;
PP2:=操作線<震倉線2 AND REF(操作線,1)>震倉線2 ;
PP:=操作線<震倉線 AND REF(操作線,1)>震倉線 ;
PP3:=操作線<抄底線 AND REF(操作線,1)>抄底線;
HH:=COUNT(漲停,13)>=1;
HD:=COUNT(漲停,21)>=1;
A1:=SMA(H,N,M);
A2:=SMA(L,N,M);
STICKLINE(漲停,OPEN,CLOSE,3,0),COLORRED;
STICKLINE(漲停,OPEN,CLOSE,2,0),COLORYELLOW;
STICKLINE(漲停,H,L,0,0),COLORYELLOW;
賣出價參考:VARA12,COLORRED,NODRAW;
補倉價參考:VARA13,COLORGREEN,NODRAW;
T1:=MA(C,21)>REF(MA(C,21),1);
T2:=EXIST(C>REF(C,1)*1.093,21);
T3:=C<O AND C<REF(C,1) AND EVERY(MA(C,5)<REF(MA(C,5),1),3);
T5:=EVERY(V<REF(V,1),2) AND EVERY(V<MA(V,5),2);
T6:=MA(C,5)>MA(C,21);
XG:=T1 AND T2 AND T3 AND T5 AND T6;
DRAWTEXT(XG,L*0.99,'伏擊'),COLOR00FF00;
DRAWICON(XG,L*0.9995,1);
{選股公式:
T1:=MA(C,21)>REF(MA(C,21),1);
T2:=EXIST(C>REF(C,1)*1.093,21);
T3:=C<O AND C<REF(C,1) AND EVERY(MA(C,5)<REF(MA(C,5),1),3);
T5:=EVERY(V<REF(V,1),2) AND EVERY(V<MA(V,5),2);
T6:=MA(C,5)>MA(C,21);
T1 AND T2 AND T3 AND T5 AND T6};
{測試通過!咳--結尾少了個括弧--T1 AND T2 AND T3 AND T5 AND T6};}
G. 如何看股票走勢圖
把走勢圖(大盤)叫技術面,走勢圖坐標的橫軸表示股市開市的實時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表示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
在大盤即時走勢圖中,白色曲線表示為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上證綜合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也就是加權指數;黃色曲線是不含加權的大盤指數,也就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是相同的。
參考白、黃色曲線的位置關系,可得到:當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小盤股漲福較大;反之,小盤股的漲幅小於大盤股的漲幅。當指數下跌時,黃線仍在白線之上,則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反之為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7)伏擊雷達組主圖指標擴展閱讀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的股票漲幅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假如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於大盤股的跌幅;假如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於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於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於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鍾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H. 鋼鐵雄心2科技組技能代碼
鋼鐵雄心2科技組技Hearts of Iron
【游戲類型】棋盤策略
【游戲平台】PC
【開發商】Paradox《Hearts of Iron 2》
(鋼鐵雄心二,通常簡稱HOI2)是瑞典游戲公司Paradox的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玩家能從「1936·戰爭
《鋼鐵雄心》游戲截圖
《鋼鐵雄心》游戲截圖(22張)
之路」、「1941·覺醒的巨人」等幾個大型劇本的數十個國家中選擇一個來控制,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維持、改變世界格局;同時它也有很多精心設計的類似巴巴羅薩計劃、沙漠之狐等小型的戰役劇本。
開始游戲後,先從左邊的劇本列表裡面選擇自己喜歡的劇本,然後在上方列出的勢力中選擇自己想控制的勢力(注意:這里列出的國家只是劇本推薦玩家使用的國家,只要在它們的旗幟上面點擊右鍵便可能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其他勢力)。選定勢力之後,下方會顯示出該勢力的介紹,此時點擊「選項」可以調整一些游戲的參數。難度決定了游戲中各方面數據上對玩家的減值及增值,第一次玩的時候選擇一般即可;AI進攻性決定了電腦控制的其他國家的能力,一般都選擇為瘋狂;游戲速度不用管;戰爭迷霧選擇打開的話能直接看到全球兵力部署,一般選擇關閉;自動存儲一般不開,因為本游戲的儲存讀取通常很慢;使用軍事符號決定了游戲中在大地圖上看到的部隊是軍棋符號還是活動圖標,一般會選擇關閉;結束時間是指游戲最終統計成果的日子,一般選擇1946年。此外,HOI2後來的資料片如DoomsDay(末日)、Armageddon(決戰)等除了在結束時間上增加了1952、1964等年代外,還增加了民主政體可發動戰爭、非本國固有領土IC完全使用、接管他國科技組等選項,資深玩家可以善加利用。調整好各個選項後點擊接受,然後點擊右下角的開始即可進行游戲。通常而言,推薦初次接觸游戲的朋友選擇德國,因為德國各方面都比較典型,只要以德國玩過一次,便基本上能掌握這個游戲的各個方面。
進入游戲後首先會看到一個顯示本次游戲目標的小窗口,這時請按下鍵盤上的Pause Break鍵將時間暫停,然後點擊小窗口上的開始游戲按鈕。
首先介紹一下游戲的界面。
游戲界面最上方是玩家控制勢力的各種數據,首先是能源、金屬、稀有金屬、石油、補給、金錢的數量,然後是人力、核武器、不滿度、運輸能力以及工業力。
在游戲中,第一重要的數據是最右上角的工業力,游戲內通稱IC,它代表了國家的工業製造能力,用它來製造軍隊、補給、金錢,是衡量國家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各個劇本的實際數據有些出入,以「1936·戰爭之路」劇本而言,初始工業力最高的是IC為282的美國,其次是IC為171的蘇聯,再次是IC為160的英國,納粹德國的初始IC為142。
IC的分配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這里有五個項目。「消費品製造」是為了保持國家的安定,同時在這里投入的IC能生產出一定數目的金錢。「產品」則是各種部隊及建築的生產項目,這里投入的IC不足的話相關的生產則會停滯不前,舉例而言一個裝甲師可能需要15IC,建造時間是150天,那麼這150天內玩家必須保證在產品生產線上投入15IC,如果經過100天後玩家在此投入的IC不足15點,那麼生產的效率便會下降,舉例來說如果此時生產投入IC是10點,那麼這個裝甲師將以原先速度的2/3繼續生產。在「補給」投入IC的話便能生產出補給,補給不僅是軍隊、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是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資源的首要支付品,因此一定要保障其供應。「增援」可以補充損失了兵力的部隊,「升級」可以將舊型號的單位升級到新的型號。
除了以戰爭來侵略他國獲得更多的工業力外,通常增加本國工業力的方式是建設工廠,在一個地區建造工廠約一年後該地的IC會增加1,建造過程中會始終佔用產品生產線上的5IC具體建造時間依照國家經濟政策及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程度不同而有所變化;另外,通過一些歷史事件如租借法案也能獲得額外的IC。
每1點的IC的正常運行需要2點能源、1點金屬和0.5點稀有金屬,如果資源不足,IC將無法全力運作。缺少某種資源時可以在國際市場中購買,各個國家的相互資源售價是不同的,比如德國就最好從蘇聯購買資源。游戲中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都缺乏各種資源。
基礎IC和實際IC是不同的,決定實際IC的因素有難度、科技、政府部門領導以及國家經濟政策。舉例而言,如果基礎IC是是100:難度為簡單,IC增加20%;工業科技為先進機器工具,IC增加15%;經濟政策為中央計劃極致,IC增加25%;政府首腦為沉默的實幹家類型,IC增加5%;軍械部長為行政天才類型,IC增加10%;情報部長為工業專家類型,IC增加5%;那麼國家能使用的實際IC就是180,將滑鼠移動到右上角的IC處便能在自動窗口中看到具體的增值和減值情報。另外還有一個部長也會產生巨大的作用,這就是安全部長。按照游戲裡面的設定,非本國固有領土的IC利用率為五分之一,所以如果除了自己本國IC之外佔領領土的IC總合有100的話,那本國從佔領區只能得到20點IC的加值。但如果安全部長的人選是恐怖的巨頭類型,便能能增加佔領領土的IC利用率15%,這樣以來佔領領土的這100IC就能給國家增加35點IC加值。通常而言,到後期佔領領土的IC會遠遠超過本國領土的IC,因此這一部分的IC加值會很明顯。
除了IC外,其次重要的數據是人力。人力是用來建造建築、軍隊的基礎。比如一個步兵師需要10人力,一個工廠需要1人力,沒有足夠的人力便無法建造建築及生產、補充部隊。對人力增加產生影響的有難度、科技、意識形態和總參謀長及安全部長職務。難度非常簡單能使人力增長+30%,意識形態鷹派極致能使人力增長+10%,總參謀部長中的人海戰術學派類型能使總人力增加+25%,安全部長中的人民代表類型能使佔領區的人力利用+10%、總人力增長+10%。游戲中除了中國、蘇聯、美國以外的國家通常都缺乏人力。
另外一種資源在戰爭時期非常重要,那就是石油。摩托化、機械化步兵、炮兵、裝甲部隊、海軍、空軍以及後期的步兵師,它們運行都需要石油,缺乏石油的情況下完全無法進行戰爭。增加石油的方法,除了武力侵略產油地區外,只能依靠能源轉化。當石油為能源儲藏量一半以下時,會按IC的十分之一自動將能源轉化為石油,轉化率由科技水平決定,初始轉化率為0.1,在200IC情況下每天消耗200能源能得到20石油;此轉化率最高可以達到1.2,也就是200IC狀態下每天消耗20能源,得到24石油。游戲中除了美國、蘇聯、委內瑞拉、羅馬尼亞以外的國家通常都缺乏石油資源。
不滿度代表了國家的安定狀態,當不滿度為0.00%時國家處於正常狀態,一旦不滿度上升,那麼IC、反抗率及軍隊戰斗效率都會受到影響,比如不滿度為10%時實際IC會遭到-10%的懲罰,而部隊的作戰效率也會降低5%,因此必須盡量保證它為零。在「消費品生產」處投入大量IC的話便能加快不滿度下降的速度。另外,一些政府部門的領導人選也會對不滿度的上升下降產生影響。
金錢的作用,除了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資源外,主要用來供應科研團隊,以及外交、情報活動,總的來說不用太重視。
核武器代表所在國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現有多少核反應堆、是否懂得製造原子彈、現有多少原子彈、下一顆原子彈何時製造成功等。
接下來介紹游戲裡面很有創意的一項設定:TC。TC的簡單理解就是後勤保障能力,基礎的TC轉化率為IC的1.5倍,也就是說200的實際IC能維持300TC。通過步兵科技里的後勤研究項目能提升IC轉化TC的效率,最高能達到1.5*1.4=2.1,另外國家元首里的聽天命的大元帥類型也能增加15%的TC轉化率。部隊本身、部隊調動、戰略部署、佔領國土、國土游擊率、都會消耗TC,當消耗TC小於TC總量時補給效率為100%,而當TC消耗大大高於TC總量的時候補給效率也會大為降低,從而嚴重影響到行軍速度、作戰效率,這方面是本游戲最大的特色。舉例而言當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算上前期佔領的蘇聯西部工業地區,IC一般來說能達到350左右,轉換出的TC大約在500-600,但是僅僅佔領烏拉爾以西的蘇聯領土時,TC消耗通常就已經在1000以上了,因此德軍會長期在50%以下的補給效率下作戰,相對蘇軍會有極大的劣勢。與之相似的還有中國,日本的實際IC通常在120左右,TC還不到200,所以整個侵華戰爭中它的補給效率都會很低。
在各項數據下方,是游戲主界面的項目,默認為地圖,其他還有科技、生產、外交和統計表,新的資料片如Doomsday還增加了情報項目。右邊是游戲中的時間和菜單。點擊游戲時間能使時間暫停或繼續,在這里按右鍵可以選擇游戲進行的速度,通常選擇最下方的最快,另外這里也可以選擇以軍棋圖標或活動模型來表示地圖上的部隊。菜單處的選項有儲存游戲、參數設置、提示信息和退出遊戲,在參數設置處能調整游戲速度和音樂音效音量大小等,這里還有一個重要選項是信息設置。信息設置裡面決定了每當游戲中發生某種事件時應當採取的措施。其中,當我們發展出新科技、當部隊建造完成准備部署時、當一艘船隻已經建造完成准備部署時、當一個地區的建築完成、當運輸船或護航艦建造完畢、當一個師被升級時、當你的一名將領死去、當某國佔領你的某地區、當你的一個地區發生叛亂、當我們的艦隊遭到進攻等等幾種情況,建議將其設定為通告顯示此類消息並暫停。另外為了縮減存檔文件的大小,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顯示項目取消,比如一些地區遭到戰略轟炸等。
最右邊是地圖項目,它顯示了整個劇本所在世界的地圖,界面分為四個部分。左下角是小地圖,能在這里快捷地變化地圖顯示區域,加減號能縮放地區顯示大小,而最下方的十個按鈕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來表現地圖,包括國家、經濟、游擊度等。下方是一行信息欄,在這里會顯示游戲過程中的一些信息比如戰斗的勝負、外交的變化等。
最大的一塊顯示了當前所關注的區域,通常游戲開始後會顯示本勢力首都附近地區和部隊,整個世界地圖被劃分為許多個地區,點擊這些地區後,在左邊會出現該地區的信息界面。
首先是地區的名稱,國旗代表了其歸屬,舉例而言如果是一面德國國旗覆蓋在一面法國國旗上面,那就代表該地區當前屬於法國領土,但已經被德國佔領。另外在地區名右邊可能會有一個圓圈裡面一個五角星中間存在數字,這就代表該地區有勝利點,如果一個派系所佔領的勝利點最多,在游戲結束時便會勝利。在勝利點區域下方是人力,代表該地區能提供給國家的人力資源。下方有八個數據,其中工業力、防空設施、地面防禦、海岸防禦是可能點擊修建的,而金屬、能源、石油、稀有金屬四種資源量則通常不會變化。在八個數據下方還有兩個數據,左邊是基礎設施,它決定了部隊通過該地區的速度和在該地區興建建築的速度,它能通過點擊修建;右邊是游擊度,它代表該地區的不穩定程度,如果是佔領的敵國領土,通常這里會顯示出10%-30%的游擊度,它主要影響TC的消耗。在游擊度右邊可能會有一些圖標和數據,它們分別代表該地區是否有以及有多少機場、港口、雷達站、核試驗場、火箭試驗場等。地區信息的右邊還有一系列的地名,代表了該地區與哪些地區以哪些方式相鄰,通常會有道路連接、水路連接、海路連接、無法通過四種情況。這些數據下方還會顯示該地區所有的海陸空軍。
在地區信息上方有六個按鈕,點擊它們分別能列出地區列表、陸軍列表、空軍列表、海軍列表、戰斗列表、戰略部署列表。
通過列表、地區信息欄以及直接在地圖上點擊部隊圖標能選擇部隊。選定部隊後能看到該部隊的番號、將領、兵力、行軍速度、組成師以及一些狀態,如果是海軍或空軍的話還會有活動范圍。進一步點選組成師後能看到更詳細的資料,還可以給該師配備加強旅或解散該師,海軍艦只還能在這里看到自己的擊沉記錄。
把滑鼠移動到將領頭像上能看到該將領的技能、等級以及戰績,點擊將領頭像便能更換將領,游戲中沒有俘虜、錄用等系統,所以除了本國固有的將領外通常得不到其他將領。將領的價值以技能和等級來體現,比如技能進攻學說能增加進攻時作戰效率10%,而等級五等增加作戰效率25%等。游戲中除了德國人才濟濟外,其他國家通常都沒有太多強有力的陸軍將領。不同軍銜的將領能控制的師數量是不同的,陸軍的指揮官中,少將控制一個師、中將控制三個師、上將控制九個師、元帥控制十二個師。一旦將領手中的師超出指揮能力,那麼他手下超出軍銜定製的部隊戰斗效率都會降低75%。當一個將領所在地區或相鄰地區有自軍的指揮部時,他的指揮能力能提高一倍,也就是說一個附近有指揮部支持的元帥能率領二十四個師在無懲罰的狀態下進行進攻。游戲中在同一個方向上能同時有效進攻的師被限定為二十四個,就算有兩個有指揮部支持的元帥各率領二十四個師參與進攻,那麼依然有二十四個師會遭受超出指揮上限的懲罰,因此如果有多餘的兵力,不妨派到另外的相鄰省份來進行夾擊,那樣一來不僅減少了超出指揮上限的懲罰,而且可能使敵軍受到降低作戰效率10%的圍攻懲罰。與進攻不同,防禦方的指揮能力會提升一倍,因此一個有指揮部支持的元帥能率領四十八個師在無懲罰狀態下進行防禦。
以陸軍部隊而言,通常有四個指標比較重要:兵力、火力、組織度、士氣。
兵力從建造好這個單位開始是100,在戰斗中會有損耗,在國家人力足夠的情況下能通過對增援生產線投入IC來補充。
火力則是依科研成果而定,比如18年步兵師,非裝甲攻擊力是5,而36年步兵師的非裝甲攻擊力則是10,在戰斗中會比18年步兵師厲害許多。
組織度是代表一支軍隊能在戰斗中堅持多久的指標。每隻軍隊在行軍組織度都會下降,戰斗時組織度會下降得非常之快。一旦組織度為0,該參戰單位就退出戰斗,當一方手下所有單位組織度都為0的時候,這場戰斗就失敗了。
因此組織度是極度重要的指標,在這方面,國策起到很大的作用,常備軍極致的話,組織度會加10%。另外不同的陸軍戰術會有不同的表現,如德國擅長的裝甲先鋒戰術,組織度最高的能達到115,蘇聯擅長的人海戰術,組織度則比較低。
但是對長期作戰來說,裝甲先鋒並不是最強的戰術,這是因為游戲裡面,士氣在某種情況下比組織度更重要。士氣越高,組織度下降的速度越慢、恢復的速度越快。因此一支裝甲先鋒的部隊在持久作戰的情況下,表現絕對不如一支人海戰術的部隊。
通常而言,最強的陸軍戰術是決戰計劃裡面的滲透學說,因為它有夜戰加成。夜間戰斗時,進攻方受到80%的戰斗效率懲罰,防禦方受到33%的戰斗效率懲罰,而如果是決戰計劃裡面的滲透學說到達極致,在夜間戰斗時反而會有50%的戰斗效率加成。按100%的正常效率來計算,在夜間戰斗時,非滲透學說的進攻方戰斗效率為20%,而滲透學說的防禦方戰斗效率為117%;非滲透學說的防禦方戰斗效率為67%,而滲透學說的進攻方戰斗效率為70%。而且滲透學說到後期還會讓炮兵加強旅增加20%的組織度及士氣,對比之下很容易可以看出滲透學說在這方面的極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