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中概股交易稅

中概股交易稅

發布時間:2021-05-31 19:02:04

⑴ 想投資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具體要怎樣做,懂的回答,謝謝

1、在渣打,匯豐,花旗或者其他外資銀行辦理外幣的美元賬戶;
2、用你的美元賬戶和身份證復印件與美國一家券商投資銀行的券商聯系(broke ,美國幾萬家券商),辦理交易賬戶;
3、辦理完畢交易賬戶,對方會給你交易賬戶和密碼
4、自己可以在網上操作買賣「概念股」了
5、當前中國概念股跌的多,漲的少,呵呵,投資來說,你自己看了

⑵ 中概股退市難題 如何擺脫「美國稅收居民」身份

2012年,中概股在美市場遭遇重挫。不少於21家公司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另有9家私有化公司,全年中概股退市30多家,而IPO的僅有兩家。 退市後的中概股該何去何從?除了一部分私有化,更多希望繼續上市融資的公司又面臨哪些稅務風險?帶著這些問題,《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普華永道稅務合夥人李建濱。 退市面臨「美國稅收居民」難題 第一財經日報:去年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頻繁出現退市情況,這些退市後的企業都有哪些選擇? 李建濱:首先要看退市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現在最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財務合規等方面的問題暴露,有些公司財務不是很健全,所以選擇美國非主板上市,審批非常松,很容易就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但要往主板走,會面臨很高的監管成本,而自身的財務監管又跟不上,達不到去主板融資的目的,這種情況就會選擇退出。這樣的企業除非花很大成本改進,否則去任何市場上市都很難。 第二類是考慮到美國資本市場融資效率較低,主動選擇私有化退出。美國市場對中概股有些不合理的對待,有經營較好的企業就想私有化退市,但是參與私有化的財務投資者要求實現投資回報,而並購等其他退出方式也要考慮復雜的稅務和法律問題,因此,重新上市可能仍然會是主流的做法。 日報:就目前退市的企業來看,希望再上市的企業更傾向於選擇哪裡的市場? 李建濱:就資本來說,肯定是傾向市盈率高的市場。如果以這個標准衡量,大家都會認為A股的市盈率高,但另一方面,企業又需要考慮時間和機會成本,在A股上市是個不確定並且時間很長的事情。企業退市需要時間,然後再排隊等待A股IPO,私募基金未必等得起。 日報:中概股企業在美國退市時,面臨哪些稅務風險? 李建濱:稅務風險及相關的法律程序與公司上市之時採取的結構有很大的聯系。任何一次重組如果不能符合免稅重組的條件,都有可能產生額外的稅務成本。 我認為美國是全球稅務監管最嚴格的國家,有些企業當年沒有考慮到退市問題,導致退市之後存在某些不利的股權結構,比如令控股公司成為了一個美國居民納稅人。 美國遵循的是全球征稅原則,當一個公司成為美國居民納稅人,相關海外子公司的利潤在匯回美國控股公司的情況下,美國控股公司需要就收到的海外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當美國控股公司再將這些利潤派回給其股東,還要繳納美國的預提所得稅。如果沒有相關的雙邊稅收協定進行保護,這兩項稅收合計可以達到利潤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這樣高的稅負對於股東的投資回報率要求以及企業未來的進一步融資都是不利的。 如果退市後集團架構中仍然存在稅務意義上的美國公司,集團的整體稅務負擔可能較高。而且美國稅務機關對於企業和資產從稅務角度脫離美國十分敏感,有嚴密的反避稅措施。 當然如果企業退市後架構中已經沒有美國稅收居民企業,情況可能比較簡單。 日報:退市的中概股如果還想轉向A股,會面臨哪些稅務方面的風險和成本? 李建濱:因為這些中國概念股實體仍在中國,即便所有重組發生在海外,中國稅務機關也有可能認為該重組屬於間接轉讓中國公司股份。如果不符合免稅重組的條件,則有可能產生中國企業所得稅。 A股現在還沒有國際板,重回境內首先要進行較大的重組,境內上市主體改制相關的法律程序可能比較復雜。境內企業進行股權歸並、整合,需要直接轉讓股權,盡管國內有對企業重組的免稅政策優惠,但適用條件非常嚴格。如果不符合免稅重組的條件,重組涉及的中國企業所得稅負擔可能較大。 所以這些准備回A股上市的公司,除了需要關注法律上的程序和審批外,還需要考慮如果進行重組,是否能夠達到免稅重組的條件或者以較低的稅務成本來完成,同時還要通過梳理公司控股架構來實現未來上市後的稅務有效性。 日報:如果企業想要轉戰H股又會有哪些程序?會面臨哪些風險? 李建濱:轉到H股相對來說要容易些,只需要看在香港的市場上需對原來美股上市結構做出什麼樣的調整。如果當年赴美上市時搭的結構足夠漂亮,可能不用大動。 就像前面說到的,境外重組也可能存在中國企業所得稅負擔(間接轉讓)。因此,如果現有結構可以直接利用,可能較為有利。 「營改增」促企業改變談判習慣 日報:「營改增」執行已經有一年多了,有沒有企業來找普華永道做這類的稅務咨詢? 李建濱:當然。從企業管理層的角度來說,營業稅和增值稅的管理要求程度不一樣。從刑法中看,在稅務方面,涉及增值稅相關犯罪的處罰是最嚴厲的,例如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量刑一度可以達到死刑。中國把對增值稅的管理放在非常高的高度。因為增值稅發票在某種意義上就跟錢、支票一樣。 日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來看「營改增」對企業是增負還是減稅這個問題? 李建濱:如果營業稅稅率是5%,增值稅稅率是6%,單純看稅率,企業負擔提高了,但是在營業稅的情況下,所有采購不能抵進項稅額的,改增值稅後,采購如果有增值進項票就可以抵扣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企業每年采購超過1%,就是賺了,這就是減稅。 但是有些企業的采購達不到1%,或者在原來營業稅下就可以抵扣,企業認為就是虧了。我們在探討時認為,未盡然。因為開出的票已經不一樣了,過去開出的營業稅票到下游不能當現金,直接進入成本,現在開出增值稅票,如果下家也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那對他們不是成本,反而是有利的。 其實國家推進「營改增」也是希望對下游企業進行扶持,在全鏈條中,我們會建議客戶通過重新簽合同價格,通過商業談判使上下游企業實現「雙贏」,分享「營改增」對企業的好處。 日報:「營改增」對企業來說是增稅還是減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業談判習慣? 李建濱:稅負增加可能確實存在於部分行業,但我覺得,這也跟某些企業在商業談判中還沒有轉換營業稅下談判方式有關。當然,是否能夠談判到比較好的結果也和這些企業所處的行業大環境以及這些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談判地位相關。 在國外做生意,大家都不看增值稅,因為都知道對上家支出可以從下家拿回,所以大家看的永遠是貨物本身的價格,而且約定俗成,增值稅都可以轉嫁,對企業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在國內,因為有小規模納稅人無法做到這一點,另有多年交營業稅的行業,突然變成增值稅,在商業談判中還沒有轉換思路,到現在還有企業談判的時候提出「要包稅」。

⑶ 在美交易的中概股交易的是普通股票還是ads

反彈目標位臨近和年底結算壓力。之前突破2444點之後,跨年度大盤上行空間打開至2695點計算依據是按照三角形態的理論,上軌被突破後,其量度漲幅應該是三角形的垂直距離。而現在測算三角形的垂直距離為2444點減1849點為595點,加上突破的點位2100點,後市的量度漲幅應該在2695點。

⑷ 什麼是中概股

廣義的 「中國概念股」,既包括中國境內資本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份,也包括香港資本控制的主要業務和資產都在中國境內的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股份。狹義的 「中國概念股」 僅指後者,隨著香港回歸中國,「中國概念股」 又演化為 「大陸概念股」 或 「內地概念股」。

「中國概念股」 包括紅籌實力股、紅籌買殼股、H股和在境內投資比例較大的香港本地公司發行的股票。中國概念股是90年代以來在香港證券市場上產生的與中國境內投資相關的股份概念。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其有具體的名稱,事物,題材等,

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券商股,奧運題材股,保險股,期貨概念等都稱之為概念股。簡單來說概念股就是對股票所在的行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提前炒作。

(4)中概股交易稅擴展閱讀:

中概股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經營實體一般會是在中國內地,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投資者去投資,好處是投資者對於業務模式以及產品比較熟悉,比如新浪、分眾,投資者可以直接接觸產品與服務,有切身體會。

對於經營業績的變化,可能比美國投資者更有業績體會,比如美國投資人很少會去用新浪微博。某個網站第一時間出現負面新聞,國內投資者反應應該會比較快。但是,對於財報,國內散戶投資者要去閱讀那麼多英文的財務資料、SEC表格,想必是有一定難度的。

⑸ 美股中概股交易稅是多少

股票交易具體各項費率: 1、股票交易印花稅(購買封閉式基金、權證時免徵):買賣股票時收取,費率為千分之一,例:10元現價的股票,買1手(即100股),成交金額是10*100=1000元,印花稅則為1000*0.001=1元,如果在10元處賣出同理。 2、手續費:因券商不同而異,一般為千分之三或以下。收取方法同印花稅,小於5元的按5元收取。 3、過戶費:購買滬市股票時收取,每購買1000股收1元,不足1元按一元收取。

交易稅
征稅項目為棉花、葯材、土布、糧食、牲畜5項產品。1950年7月又規定,將征稅范圍限制在只對有牙紀市場者徵收。1951年第三屆全國稅務會議確定:交易稅徵收地為交易行為所在地,避免中途檢查與事後追補。徵收品種適當縮小,只限於牲畜、糧食,在全國開征。交易稅徵收辦法為直接徵收和委託代征。牲畜稅率為5%,起征點為1頭;糧食稅率為2%,起征點為2斗;其他大宗產銷貨品稅率為2%~5%。1951年11月,為適當平衡機制棉布與土布稅負,土布交易改徵貨物稅。1953年修正稅制時,將交易稅中的棉花交易稅並入商品流通稅;糧食交易稅改徵貨物稅;停徵葯材交易稅;僅保留牲畜交易稅,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稅種。1962年,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制訂的《集市交易稅試行規定》,開徵集市交易稅。至此,中國的交易稅只有牲畜交易稅和集市交易稅兩個稅種。

⑹ 中概股私有化交易是個什麼鬼

是在國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叫做中概股,例如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阿里巴巴等等,私有化是自己回購股權,准備退出國外市場,回歸A股來融資

⑺ 美股交易規則是什麼,和A股有什麼不同

一、交易代碼

交易代碼則為上市公司英文縮寫,例如:微軟(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碼為msft。

二、交易單位

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以1股為單位。

三、漲跌幅度

無漲跌幅度限制,原有股價漲跌單位為1/16美元,現今多改為小數點制(最低為1美分)。

四、開戶手續

買賣美國股票只需要開立一個證券戶頭,此證券戶頭同時擁有銀行戶頭的功能,若您將錢存進此戶頭但未購買股票,券商會付給您利息,但要扣10%的稅,如果想免稅可選擇自動轉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為操作獲利。

五、交易手續費

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例如:在知名網路券商e*trade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為14.99~19.99美元,若在擁有中文網站並有中文客戶服務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交易,每筆手續費為29.95美元。

和A股區別:

1、交易時間不同

美股交易的時間正好是北京時間的晚上,白天A股結束之後,正好看看美股。

2、交易的最小單位不同

與A股和港股不同,美股交易沒有「手」的概念,美股交易的最小單位是1股,很多美股股價很高,朋友擔心自己資金是否不夠買一手的,這個問題完全沒必要擔心。

3、交易的結算機制不同

美股實行的是T+3交割制度,即交易發生後第三個工作日才能完成清算交割。

4、交易漲跌幅不同

與A股不同,美股交易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谷歌在第二季度財報發布之後的12小時里,股價暴漲14%,一夜之間增長的市值高達450億美元,唯品會在財報發布後股價暴跌,這也是很正常的。

5、美股交易之T+0交易不同

A股市場是T+1交易,在美股市場中,可以進行T+0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這一點真的非常方便,即能保全利益,也能及時止損。

(7)中概股交易稅擴展閱讀:

最高市值

1999年12月,2000年9月微軟市值一度超越6400億美元, 最高峰為6616億美元, 成為人類歷史市值最高峰.,算上通貨膨脹相當於今日9130億美元, 由於1995年以後,微軟一度被反壟斷官司控告。

2000年股價極度受挫, 不然當年預估能夠漲破9000億美元市值, 相當於今日的13000億美元。

參考資料:網路-美股

⑻ 美國考慮將中概股從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那為什麼外國企業不能在a股上市呢,導致現在沒有反制措施

個人認抄為,這並不算是一種壓制措施。公司上市,主要目的,一方面是通過融資,可以更好的發展自己。另一方面,是給投資者回報。所以,一些公司如果不能夠盈利,那就會退市,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美國如果要中概股從美國退市,可能會使得有些公司一段時間下,為了贖回股票而出現資金流有點困難,但不會是大麻煩。不要在美國上市,也可以在國內上市,或者香港上市,都可以。
而且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即便沒有美國股市,同樣能夠有很多地方投資人願意買入。這都不是問題。

⑼ 美股成交額排名前十有5隻中概股,這一數據為何讓人不可思議

這說明中國的獨角獸公司都是比較受歡迎的,一些新能源汽車公司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重視。近日,美股回漲1%,三大股指全面上漲,引發了美股市場上歷史第二高的漲幅記錄。而在收盤後,一則數據卻引起了中國投資者的關注,在當天大漲的股票中,中概股占據成交額前十的一半,其中包括蔚來汽車,拼多多,小鵬汽車等。其中新能源行業表現最為亮眼,三家造車新勢力的股票都進了交易額的前十,表現得非常亮眼。其中排名第一的成交額達到了1800億人民幣,這個量比它的市值還要高了。

也有基金經理表示,美股的成交額與A股的並不相同,因為成交額都是量化交易出來的,並不代表實際意義,與A股的成交額完全不同。而且成交額涉及的是衍生品交易,所以美股的投資者並沒有那麼看重交易額。

閱讀全文

與中概股交易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