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戰艦因子指標

戰艦因子指標

發布時間:2021-06-01 08:08:46

Ⅰ 中國自主研發的戰艦(航空母艦)

就有一艘在大連改裝呢,「瓦良格」號,這是原名,是中國購自烏克蘭的半成品航母,自己改造的。是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的第二艘,具體指標可以上網查「庫茲涅佐夫」航母,細節的武器和雷達是國產改造的,據說今年能服役,作為訓練航母使用,它的載機數量不太多所以能力有限。

Ⅱ 戰艦有很多種類,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航母等,這些艦都有什麼不同它們都有什麼作用

戰列艦(Battleship,或又稱為戰斗艦,戰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1860年代開始發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曾一度被稱為主力艦。近代以來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彈道導彈潛艇所取代,不再是艦隊中的主力,其稱呼方式也相對失去了意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巡洋艦是一種火力強、用途多,主要在遠洋活動的大型水面艦艇。巡洋艦裝備有較強的進攻和防禦型武器,具有較高的航速和適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長時間進行遠洋作戰。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和戰列艦護航,或者作為編隊旗艦組成海上機動編隊,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潛艇或岸上目標。屬於指揮艦種 並且有大彈容 噸位大 武備齊全的特點
驅逐艦是一種多用途的軍艦,19世紀90年代至今的海軍重要的艦種之一,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是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在驅逐艦剛出現在歷史舞台的時候 是以反潛為目的的 如今大型驅逐艦是以區域防空 聯合反導 是多功能艦種 是21世紀的主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如今護衛艦是以反潛為目的存在的艦種 一般在近海活動 或者和編隊活動
常規潛艇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邊航行邊帶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的。 由於柴油機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氣,因此只有在水面狀態、半潛狀態和通氣管狀態航行時才能充電。在新時代的常規潛艇大部分裝備了潛射導彈 其中包括反艦和巡航導彈 以前者為多 其任務為反潛 針對對方潛艇或者水面艦艇還有擾亂敵方港口
核動力攻擊型潛艇 和常規潛艇任務基本一致 但基本都有裝備巡航導彈 能對內陸目標進行攻擊
還有比起常規潛艇因為裝備的是核反應堆所以潛航的時間相當於無限
戰略核潛艇戰略核潛艇又被稱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是因為潛艇所攜帶的彈道導彈射程遠達到10000公里,彈道導彈彈頭具有分彈頭,而且是核彈頭,對別國有威懾力量。戰略核潛艇是三維核打擊的重要一環。三維核打擊-空軍的核導彈,陸軍的核彈道導彈和海軍的洲際彈道導彈。
還有等等小型艦艇就不一一介紹了 當然還有兩棲大型艦艇這里也不說了 比如兩棲船塢運輸艦 兩棲船塢登陸艦 兩棲攻擊艦 坦克登陸艦 大型氣墊船等等
望採納!!

Ⅲ 戰艦的種類詳細說明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作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斗艦艇。當前,世界上共有10個國家擁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美國主要發展大型航母,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航母的一半。俄羅斯擁有可搭載常規起降固定翼飛機的6萬噸級重型航母「庫茲涅佐夫」級。法國擁有4萬噸核動力航母。當今航空母艦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噸,大型航空母艦達100000噸,主機功率一般為28萬~30萬馬力,常規動力的續航力為8000~14000?海里,核動力的續航力為4萬~70萬海里,能抗12級台風,在5~6級海況下可順利起落飛機作戰,基本具有全天候適航能力,每晝夜可機動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艦載機70~120架。但它目標大,造價高。航母的發展動向,目前除了發展大型航空母艦外,有些國家十分注重發展輕型航空母艦。特別是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發展,為研製輕型、多用途航空母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動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核動力;輕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燃氣輪機。有的人還在設想研製與導彈核潛艇組成編隊的水下航空母艦,研製航速可達100節以上的側壁式氣墊航空母艦和具有甲板面積大、穩性好的雙體航空母艦等等。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航空母艦正在向著更加現代化的水平發展。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驅逐艦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補給艦
遠洋綜合補給艦是海上編隊不依賴海外港口進行遠洋航行,遠海作戰的必要保障力量

登陸艦
登陸艦
用於運送登陸兵及武器裝備的登陸艦船。有大型和中型兩種。大型登陸艦,排水量2000--8000噸,續航力3000海里以上,艦上可裝載坦克10-20輛登陸兵數百名。中型登陸艦,排水量600--1000噸,續航力1000海里,可裝載坦克數量,登陸兵數百名。登陸艦多採用柴油機作動力裝置,航速12--20節。艦上裝載艙內設有斜坡板或升降平台、牽引絞車等。艦上武器有艦炮數門,主要用於防空和登陸時進行火力支援。此外,還有較齊全的觀通、導航設備,以保證航行安全和通信聯絡。世界上第一艘登陸艦為英國於1940年建造。

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
攜載直升機用於輸送登陸部隊及裝備的登陸艦船。也稱直升機登陸運輸艦。主要是使用直升機輸送登陸兵進行垂直登陸,以提高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機動性。艦上飛行甲板能同時起降7-8架直升機。飛行甲板下方為機庫和登陸車輛等。直升機和車輛由機庫中的升降機運送到飛行甲板。登陸兵住艙有通道可直達登機部位。艦上還有指揮中心,導航設備和較齊全的醫療設施等。美國建造的「硫磺」島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為1.83萬噸,最大航速23節,可攜載20架直升機、4架垂直-短距起落飛機,艦上還裝有航空導彈和76毫米艦炮,還可載運2000名登陸兵及武器裝備

掃雷艦
掃雷艦的任務是排除水雷,為登陸部隊、艦隊或船隊打開通行的航道。水雷是一種重要的海上防禦武器,主要布設於海峽、水道以及近海水域,以進行海上封鎖和增強抗登陸能力。水雷一般布設於水面下5-10米,可裝葯300餘公斤,爆炸力強大並專門攻擊船底,對於驅逐艦等中小型艦艇,一隻水雷即可將其炸入海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2700餘艘艦船被水雷擊沉。現代水雷更是五花八門,有碰撞式的錨雷、磁性引爆的水雷及音控雷等,沒有特殊裝備的艦船較難偵測和排除。掃雷艇即專為排除水雷而設計的艦艇,通過聲納等設備進行偵測,利用爆破等方法實施排除,是整個船隊的保護神。

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裝備多門艦炮,具有很強裝甲防護能力的大型艦艇。19世紀以前,曾經是最大的海軍艦艇,由於在海戰中經常要排成單縱隊的戰列線進行炮戰,所以人們稱它為戰列艦。早期的戰列艦也曾稱作鐵甲艦或裝甲艦等。

戰列巡洋艦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戰艦。 英國廣布全球的通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路相互聯系的殖民利益,需要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海軍艦隊保護。英國皇家海軍需要一種強大火力與高機動力相結合的戰艦,不僅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又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於是英國海軍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的戰列巡洋艦是一種把戰列艦強大火力和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當時新的技術提供了建造新型戰艦的可能性。戰列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武裝。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裝甲巡洋艦大。從主炮口徑大小和威力方面戰列巡洋艦可以與戰列艦媲美,但防護裝甲比戰列艦薄。裝甲方面省下來的重量被用在更強大的驅動裝置上,這為戰列巡洋艦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Ⅳ 戰艦分類,和詳細的排水量區分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作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斗艦艇。當前,世界上共有10個國家擁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美國主要發展大型航母,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航母的一半。俄羅斯擁有可搭載常規起降固定翼飛機的6萬噸級重型航母「庫茲涅佐夫」級。法國擁有4萬噸核動力航母。當今航空母艦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噸,大型航空母艦達100000噸,主機功率一般為28萬~30萬馬力,常規動力的續航力為8000~14000?海里,核動力的續航力為4萬~70萬海里,能抗12級台風,在5~6級海況下可順利起落飛機作戰,基本具有全天候適航能力,每晝夜可機動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艦載機70~120架。但它目標大,造價高。航母的發展動向,目前除了發展大型航空母艦外,有些國家十分注重發展輕型航空母艦。特別是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發展,為研製輕型、多用途航空母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動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核動力;輕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燃氣輪機。有的人還在設想研製與導彈核潛艇組成編隊的水下航空母艦,研製航速可達100節以上的側壁式氣墊航空母艦和具有甲板面積大、穩性好的雙體航空母艦等等。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航空母艦正在向著更加現代化的水平發展。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驅逐艦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補給艦 遠洋綜合補給艦是海上編隊不依賴海外港口進行遠洋航行,遠海作戰的必要保障力量 登陸艦 登陸艦 用於運送登陸兵及武器裝備的登陸艦船。有大型和中型兩種。大型登陸艦,排水量2000--8000噸,續航力3000海里以上,艦上可裝載坦克10-20輛登陸兵數百名。中型登陸艦,排水量600--1000噸,續航力1000海里,可裝載坦克數量,登陸兵數百名。登陸艦多採用柴油機作動力裝置,航速12--20節。艦上裝載艙內設有斜坡板或升降平台、牽引絞車等。艦上武器有艦炮數門,主要用於防空和登陸時進行火力支援。此外,還有較齊全的觀通、導航設備,以保證航行安全和通信聯絡。世界上第一艘登陸艦為英國於1940年建造。 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 攜載直升機用於輸送登陸部隊及裝備的登陸艦船。也稱直升機登陸運輸艦。主要是使用直升機輸送登陸兵進行垂直登陸,以提高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機動性。艦上飛行甲板能同時起降7-8架直升機。飛行甲板下方為機庫和登陸車輛等。直升機和車輛由機庫中的升降機運送到飛行甲板。登陸兵住艙有通道可直達登機部位。艦上還有指揮中心,導航設備和較齊全的醫療設施等。美國建造的「硫磺」島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為1.83萬噸,最大航速23節,可攜載20架直升機、4架垂直-短距起落飛機,艦上還裝有航空導彈和76毫米艦炮,還可載運2000名登陸兵及武器裝備 掃雷艦 掃雷艦的任務是排除水雷,為登陸部隊、艦隊或船隊打開通行的航道。水雷是一種重要的海上防禦武器,主要布設於海峽、水道以及近海水域,以進行海上封鎖和增強抗登陸能力。水雷一般布設於水面下5-10米,可裝葯300餘公斤,爆炸力強大並專門攻擊船底,對於驅逐艦等中小型艦艇,一隻水雷即可將其炸入海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2700餘艘艦船被水雷擊沉。現代水雷更是五花八門,有碰撞式的錨雷、磁性引爆的水雷及音控雷等,沒有特殊裝備的艦船較難偵測和排除。掃雷艇即專為排除水雷而設計的艦艇,通過聲納等設備進行偵測,利用爆破等方法實施排除,是整個船隊的保護神。 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裝備多門艦炮,具有很強裝甲防護能力的大型艦艇。19世紀以前,曾經是最大的海軍艦艇,由於在海戰中經常要排成單縱隊的戰列線進行炮戰,所以人們稱它為戰列艦。早期的戰列艦也曾稱作鐵甲艦或裝甲艦等。 戰列巡洋艦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戰艦。 英國廣布全球的通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路相互聯系的殖民利益,需要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海軍艦隊保護。英國皇家海軍需要一種強大火力與高機動力相結合的戰艦,不僅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又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於是英國海軍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的戰列巡洋艦是一種把戰列艦強大火力和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當時新的技術提供了建造新型戰艦的可能性。戰列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武裝。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裝甲巡洋艦大。從主炮口徑大小和威力方面戰列巡洋艦可以與戰列艦媲美,但防護裝甲比戰列艦薄。裝甲方面省下來的重量被用在更強大的驅動裝置上,這為戰列巡洋艦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Ⅳ 戰艦世界現版本高收益金幣船推薦 金幣船哪

隨著戰艦世界慢慢鋪開,金幣船也會源源不斷的產生。伴隨各種名號讓你多氪金。但經歷了黃金59,社會主義300穿深等血淚史後,你會發現很多金幣船(車、飛機)並不是那麼美好。那麼如何評判是否值得入手呢?我覺得一條硬指標是必須的:
同級我有別人沒有!
優勢的體現就是如此,所謂天賦使然。依據這一條,你就可以發覺提子(BB雷),愛大狗(CA大保健),毛利蘭(變態防空+煙)這三艘絕對是同級別碾壓的。
提子:高速戰列艦+全身半傷區(成也半傷敗也半傷)+6公里魚雷,T頭硬。
愛大狗:3個大保健(用金幣補給就是4個)+10公里魚雷,2*5炮+高點火率。雖然身板脆,但同級別誰不脆?
毛利蘭:這貨居然有煙?!這貨防空強過M巡?!這貨還有雷?!這貨是親兒子!!!
對於大多數平民玩家,有限的小錢錢需要用在刀刃上,目前強勢的金幣船你可以使用上面那條來評判,當然這是一般規律,毛馬哈,轟鳴,西姆斯也是不錯的。轉服送的阿肯色據說外服數據榜單常常保持第一的OP。
最後說一句,土豪就不要吐槽咯。

Ⅵ 戰艦世界亞服有加戰列艦射程的配件嗎

沒有,射程這種硬性指標哪能隨便加,要加就換主炮去

Ⅶ 戰艦的類型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作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斗艦艇。當前,世界上共有10個國家擁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美國主要發展大型航母,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航母的一半。俄羅斯擁有可搭載常規起降固定翼飛機的6萬噸級重型航母「庫茲涅佐夫」級。法國擁有4萬噸核動力航母。當今航空母艦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噸,大型航空母艦達100000噸,主機功率一般為28萬~30萬馬力,常規動力的續航力為8000~14000?海里,核動力的續航力為4萬~70萬海里,能抗12級台風,在5~6級海況下可順利起落飛機作戰,基本具有全天候適航能力,每晝夜可機動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艦載機70~120架。但它目標大,造價高。航母的發展動向,目前除了發展大型航空母艦外,有些國家十分注重發展輕型航空母艦。特別是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發展,為研製輕型、多用途航空母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動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核動力;輕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燃氣輪機。有的人還在設想研製與導彈核潛艇組成編隊的水下航空母艦,研製航速可達100節以上的側壁式氣墊航空母艦和具有甲板面積大、穩性好的雙體航空母艦等等。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航空母艦正在向著更加現代化的水平發展。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驅逐艦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補給艦
遠洋綜合補給艦是海上編隊不依賴海外港口進行遠洋航行,遠海作戰的必要保障力量

登陸艦
登陸艦
用於運送登陸兵及武器裝備的登陸艦船。有大型和中型兩種。大型登陸艦,排水量2000--8000噸,續航力3000海里以上,艦上可裝載坦克10-20輛登陸兵數百名。中型登陸艦,排水量600--1000噸,續航力1000海里,可裝載坦克數量,登陸兵數百名。登陸艦多採用柴油機作動力裝置,航速12--20節。艦上裝載艙內設有斜坡板或升降平台、牽引絞車等。艦上武器有艦炮數門,主要用於防空和登陸時進行火力支援。此外,還有較齊全的觀通、導航設備,以保證航行安全和通信聯絡。世界上第一艘登陸艦為英國於1940年建造。

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
攜載直升機用於輸送登陸部隊及裝備的登陸艦船。也稱直升機登陸運輸艦。主要是使用直升機輸送登陸兵進行垂直登陸,以提高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機動性。艦上飛行甲板能同時起降7-8架直升機。飛行甲板下方為機庫和登陸車輛等。直升機和車輛由機庫中的升降機運送到飛行甲板。登陸兵住艙有通道可直達登機部位。艦上還有指揮中心,導航設備和較齊全的醫療設施等。美國建造的「硫磺」島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為1.83萬噸,最大航速23節,可攜載20架直升機、4架垂直-短距起落飛機,艦上還裝有航空導彈和76毫米艦炮,還可載運2000名登陸兵及武器裝備

掃雷艦
掃雷艦的任務是排除水雷,為登陸部隊、艦隊或船隊打開通行的航道。水雷是一種重要的海上防禦武器,主要布設於海峽、水道以及近海水域,以進行海上封鎖和增強抗登陸能力。水雷一般布設於水面下5-10米,可裝葯300餘公斤,爆炸力強大並專門攻擊船底,對於驅逐艦等中小型艦艇,一隻水雷即可將其炸入海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2700餘艘艦船被水雷擊沉。現代水雷更是五花八門,有碰撞式的錨雷、磁性引爆的水雷及音控雷等,沒有特殊裝備的艦船較難偵測和排除。掃雷艇即專為排除水雷而設計的艦艇,通過聲納等設備進行偵測,利用爆破等方法實施排除,是整個船隊的保護神。

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裝備多門艦炮,具有很強裝甲防護能力的大型艦艇。19世紀以前,曾經是最大的海軍艦艇,由於在海戰中經常要排成單縱隊的戰列線進行炮戰,所以人們稱它為戰列艦。早期的戰列艦也曾稱作鐵甲艦或裝甲艦等。

戰列巡洋艦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戰艦。 英國廣布全球的通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路相互聯系的殖民利益,需要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海軍艦隊保護。英國皇家海軍需要一種強大火力與高機動力相結合的戰艦,不僅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又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於是英國海軍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的戰列巡洋艦是一種把戰列艦強大火力和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當時新的技術提供了建造新型戰艦的可能性。戰列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武裝。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裝甲巡洋艦大。從主炮口徑大小和威力方面戰列巡洋艦可以與戰列艦媲美,但防護裝甲比戰列艦薄。裝甲方面省下來的重量被用在更強大的驅動裝置上,這為戰列巡洋艦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Ⅷ 現在最強的戰艦是什麼

不算航母
如果單打話(海戰)古代武士決斗的理想,世界最強應該就是彼得大帝戰列巡洋艦(原基洛夫級)

防禦能力神盾艦(提艦和伯克)超過了彼得大帝,火力威力彼得大帝超過神盾艦(宙斯盾)。

火控系統神盾艦又超過了彼得大帝。

對艦導彈射程,彼得大帝超過了神盾(因為神盾是以航母為中心作戰,所以一般都不攜帶遠程對艦導彈,其實神盾艦完全可以攜帶戰斧對艦型導彈BGM-109B,射程近500公里。另外超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目前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未必就比的上亞音速導彈,如:雷達反射面積大,紅外特徵明顯、抗干擾能力弱等等)

隱身性和對陸地精確打擊能力神盾艦又遠超過彼得大帝。

但是作為現代戰爭永遠不可能是單打單了,都是協同作戰,從這一點看的話,神盾艦遠遠超過彼得大帝,這也是為什麼神盾艦是未來戰艦發展的方向(例如:中華神盾、英國45型、地平線等等都類似神盾系統),而且神盾艦的價格(神盾艦建造數量比較大,建的越多成本越低),即使這樣神盾艦的造價也遠高於彼得大帝。如果目前彼得大帝和神盾艦同一個價格的話,估計沒有人會選擇彼得大帝的。

從實際角度看美國神盾(宙斯盾)級戰艦是最強戰艦(也就是提康德羅加和伯克)。
神盾艦裝備戰斧巡航導彈,可以對陸地上千公里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另外神盾艦擁有彈道導彈防禦能力,並且擊落過衛星,使得神盾艦擁有太空作戰能力。所以神盾艦是最強大的戰艦。

閱讀全文

與戰艦因子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