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江三角洲發展的優勢條件是什麼
B,交通便利
希望採納
2. 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形成與發展的有利自然地理區位條件
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形成與發展的有利自然地理區位條件
長江三角洲地區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點,扼長江人東海的海口,臨江瀕海,並處於世界環球航線的附近。
長三角大陸海岸線長近千公里,長江優良岸線600公里,由上海港、寧波港、舟山港、乍浦港、南京港、鎮江港、張家港、江陰港、南通港等組成了中國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港口吞吐量佔中國的70%,其中上海港就佔35%,同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300多個港口有著經濟貿易的聯系,是中國對外聯系的重要門戶。
同時,通過長江水運大動脈,可以流通面積180萬平方公里,人口3.5億,糧、棉、工業產量佔中國1/2的長江流域,具有極為廣闊發達的腹地和市場。集「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於一身的區位優勢,使長江三角洲地區同沿海其他地區相比,具有面向國內外兩大市場的有利區位,蘊藏著極大的發展潛力。
3. 試分析「黃金水道」長江形成的區位條件: 自然條件有什麼社會經濟條件有什麼
試分析「黃金水道」長江形成的區位條件:
1.河網密布,縱橫交錯
2.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穩,航運條件優越.
3.河流水量大,水能豐富
4.幹流橫貫東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河網
5.長江沿岸經濟發達的地區,腹地廣大,運輸量大.
6.和縱列分布的鐵路網互補,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7.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的地區,沿海地區,航運需求大.
4. 珠江三角洲的區位因素
我想應該這樣理解
珠江三角洲有混合農業-基塘生產
擁有大批水塘及包圍水塘的小地塊,而長三角是中國最低平的平原,缺乏基塘農業的生產地形(也與歷史條件有關)
之於氣候,珠三角位於熱帶亞熱帶交界處,農作物可一年三熟,且緯度低,光照強於長三角.長三角是一年兩熟.還有珠三角雨季較長,長三角夏季會出現伏旱天氣,旱澇災害頻發.
其實這些自然區位條件都差不多
1.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2.大河入海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3.三角洲處,地勢平坦,適宜發展種植業
5. 珠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區位條件,人文條件,政策條件分別是什麼
分別為:1地處中國最南端,距離東南亞的那些周邊國家近,市場廣;2那裡有很多的海外華僑回鄉投資,並且那裡的人們文化水平高;3國家在很多方面對其進行扶植。
6.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發展工業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
優勢:沿海優勢
都有農業發達的腹地
地勢平坦
擁有交通優勢:沿海港口
內河航運道
鐵路公路網發達
航空
國家政策支持
上海
深圳都為經濟特區
很早就對外開放
有經濟基礎
所在地有很好的工業基礎
廣東
和浙江都有良好的工業基礎
人口稠密
集中
7. 長江三角洲的區位優勢是什麼求學霸
1..交通:珠三角和長三角都是交通極其通達之地,水陸空立體交通網,
鐵路方面有廣鐵集團,上海鐵路局.京滬,京廣.京九等都是全國鐵路干線
航空方面浦東.虹橋.白雲.深圳寶安等都是全國前列的乃至世界級樞紐航空港
公路方面國道眾多,一.二.三級公路網完備,可以說是"村村通".
2.對外開放的區位優勢:長三角直接對接日韓.亞太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珠三角毗鄰東南亞,西接北部灣,是我國南大門,現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優勢更加凸顯.
3.國家政策的支持:長三角以浦東新區為龍頭,正在實現蘇滬浙三地一體化進程
珠三角以深圳珠海廣州為基點,對接港澳,是國家政治經濟都必須重點支持的地區
4.製造業基礎好:在新中國之前,上海廣州就是中國製造業的東,南極核.經過改革開放,深圳珠海,蘇州,無錫,浦東等地已高新科技代表崛起,進一步鞏固了兩地的基礎.
5.人才集中,教育科研發達,高校眾多
6.都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區,思想先進,敢於開拓,受計劃經濟思想束縛明顯小於中西部.
8. 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得益於哪些區位條件、
1.處於河流入海的三角洲區域,港口較多,海運優勢明顯;2.背靠廣大內陸地區,對內陸的輻射、帶動作用都較強,與內陸的合作協作都比較順暢。3.區域內的鐵路、公路網路都比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