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易費是什麼意思
交易費
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完成一筆交易時,交易雙方在買賣前後所產生的各種與此交易相關的成本。
學術界一般認可交易費可分為廣義交易費和狹義交易費兩種。
廣義交易費包括一切非魯濱遜經濟中出現的費用,即為了沖破一切阻礙,達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無形的成本。
狹義交易費是指市場交易費,即外生交易費。包括:搜索費,談判費以及履約費。
楊小凱等經濟學家創立的新興古典主義經濟學區分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交易費用:外生交易費和內生交易費。
外生交易費在交易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發生,是客觀存在的實體費用。
內生交易費則包含了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機會主義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來度量的潛在損失可能性。
按照大多數學者認同的觀點,交易費是使用市場機制時發生的「制度費用」。例如,諾思認為,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經濟過程產生摩擦,它是影響經濟績效的關鍵因素。
『貳』 現在股票交易手續費怎麼算
一、舉例1、假設股民A在上交所以每股15元的價格,購買了10000股某股票,3個月之後,又以18元的價格全部賣出,股民A需要繳納的股票交易手續費為多少元(雙方約定傭金比例為0.3‰)
2、購買股票:購買股票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因此印花稅費用為0。過戶費為交易股數的0.2‰,即10000X0.2‰=2元;證券交易經手費為實際成交金額的0.0487‰,即15X10000X0.0487‰=7.305元;券商傭金比例為0.3‰,即15X10000X0.3‰=45元。購買股票時,股民A所需支付的交易手續費為:2+7.305+45元=54.305元。
3、賣出股票時:印花稅費率為1‰,因此印花費費用為18X10000X1‰=180元;過戶費為交易股數的0.2‰,即10000X0.2‰=2元;證券交易經手費為實際成交金額的0.0487‰,即18X10000X0.0487‰=8.766元;券商傭金為18X10000X0.3‰=54元。賣出股票時需要支付的交易手續費為:180+2+8.766+54=244.766元。
(2)非市場交易費用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從2012年9月1日起再次降低A股證券交易經手費收費標准,上交所由按成交金額0.087‰雙向收取,下調至按成交金額0.0696‰雙向收取;深交所由現行的按交易額0.087‰收取下調為按交易額0.0696‰收取。
2015年7月1日,為進一步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經研究,擬調低A股交易結算相關收費標准。滬、深證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經手費由按成交金額0.0696‰雙邊收取調整為按成交金額0.0487‰雙邊收取,降幅為30%。收取的B股交易經手費由按成交金額0.301‰雙邊收取調整為按成交金額0.0487‰雙邊收取。
在0.0487‰中,0.00974‰轉交投資者保護基金,0.03896‰為交易所收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收取的A股交易過戶費由目前滬市按照成交面值0.3‰雙向收取、深市按照成交金額0.0255‰雙向收取,一律調整為按照成交金額0.02‰雙向收取。按照近兩年市場數據測算,降幅約為33%。同時,滬股通交易過戶費收費標准由原「按成交股份面值的0.6‰元 人民幣 計收(雙向收取)」修改為「按成交金額0.02‰元人民幣計收(雙向收取)」,此收費標准2015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叄』 交易費用理論
交易費用
交易成本 (又稱為交易費用) 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完成一筆交易時,交易雙方在買賣前後所產生的各種與此交易相關的成本。
交易費用的思想由科斯在1937年,《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次提出,而後成為新制度經濟學的最基本的概念。科斯認為,交易費用應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產權的費用;發現交易對象和交易價格的費用;討價還價、訂立合同的費用;督促契約條款嚴格履行的費用。
學術界一般認可交易費用可分為廣義交易費用和狹義交易費用兩種。廣義交易費用包括一切非魯濱遜經濟中出現的費用,即為了沖破一切阻礙,達成交易所需要的有形及無形的成本。狹義交易費用是指市場交易費用,即外生交易費用。包括:搜索費用,談判費用以及履約費用。
楊小凱等經濟學家創立的新興古典主義經濟學區分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交易費用:外生交易費用和內生交易費用。外生交易費用在交易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發生,是客觀存在的實體費用;內生交易費用則包含了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機會主義等,是需要以概率和期望值來度量的潛在損失可能性。
按照大多數學者認同的觀點,交易費用是使用市場機制時發生的「制度費用」。例如,諾思認為,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使經濟過程產生摩擦,它是影響經濟績效的關鍵因素。張五常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好的經濟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協調成本,即節省交易費用;不好的經濟制度則會提高社會的協調成本,即增加交易費用。
以國際貿易為例,列舉如下:
搜尋成本 (Searching Cost):包括尋找最適交易對象的成本及尋找交易標的物的成本。
協議成本 (Negotiating Cost):指交易雙方為消除歧見,所進行談判與協商的成本。
訂約成本 (Contracting Cost):當雙方達成共識而進行交易時,簽訂契約所投入的成本。
監督成本 (Monitoring Cost):指契約簽訂後,監督對方是否依約執行的成本。
違約成本 (Enforcement Cost):指契約簽訂後,當交易一方違約時,另一方為激勵契約之履行所花費的成本。
交易成本理論
搜尋成本:依產品的屬性而有不同的資訊搜尋成本。(Degeratu et al. (2000))
談判成本:網路可降低交易中的談判成本。(O'Connor and O'Keefe (1997))
監督成本:網路的互動性可降低資訊的不對稱; 網路降低監督成本。(Papows et al. (1999) ;Dutta, Kwan and Segev (1998))
契約訂定成本:網際網路可減少締約過程中不必要的成本;網路具降低締約成本。(Tapscott (1997);Dutta et al. (1998))
交易成本的衡量:消費者的交易過程分七個階段:搜尋、比較、測試、協商、付款、遞送、售後服務。(Liang and Huang (1998) )
參考七個階段之交易成本 (Liang and Huang (1998)) ,並參照消費者決策過程劃分為三階段,而各階段所發生之交易成本分別為:
購買評估階段:包括搜尋成本、比較成本、測試成本。
購買行為階段:包括訂購及付款成本。
購後行為階段:包括傳送成本。
張五常的看法
根據中國經濟學家張五常的看法,這個概念叫做交易費用。
定義
任何不會在一人經濟 (猶如魯賓遜漂流記的狀況) 內出現的機會成本。由於一人經濟內不可能構成社會,所以也沒有制度和經濟組織。張氏亦認為,交易費用就是制度費用 (Institutional cost) 。
任何不牽涉直接生產的機會成本。但它並不一定牽涉到實質的交易。
如果交易費用等於零,就沒有市場和企業。而產權的選擇將會是不確定,因為用任何種類的產權,也可以在毫無成本下達到交易。
例子
在一人世界內不可能有偷竊的行為。所以在社會中,任何防止偷竊所帶來的機會成本都是交易費用。(如安裝門鎖、閉路電視等)
在一人世界內不需要律師,所以在社會內,訓練律師、聘請律師的費用都是交易費用。
『肆』 交易手續費怎麼算的
A股交易費用一般包括:傭金、印花稅。
(1)傭金:不超過成交額的3‰(含內經手費、證管費、過戶費容),起點5元,買賣雙向收取。其中,經手費為成交額的0.0487‰,證管費為成交額的0.02‰,過戶費為成交額的0.02‰。
(2)印花稅:成交額的1‰,賣方單邊繳納。
成交額=成交股數*成交價格。
『伍』 二手房非交易過戶,就是我過戶給我朋友,不是交易的,過戶費用大概多少
如果是蘇州的話是這樣的:網上簽約--資金託管--過戶--交稅--領證、領款。
至於過戶費,無論是不是交易,都要牽扯到稅費的,稅費和房子目前的評估價錢以及原購入價有很大的關系,要看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過戶,才能決定你要交的稅費,比如有贈與、買賣等方式,他們的稅費是不一樣的。
代辦手續費不定,最多收3000,最少500的也有可能。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陸』 交易存款和非交易存款在對商業銀行的成本和流動性兩方面各有什麼不同影響
答:(1)商業銀行資金來源主要靠存款業務:
①交易賬戶存款:支票賬戶、可轉讓專支付命令、貨幣市場存屬款賬戶、自動轉賬服務賬戶
②非交易賬戶存款: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可轉讓定期存單、通知存款
(2)對成本和流動性的影響:交易存款主要是為銀行提供低的成本和適中的流動性。非交易存款是為了吸引那些為將來的支出或緊急情況預先存一筆錢的客戶的資金,這種存款的利率一般比交易存款的利率要高得多。雖然利率較高,但銀行佔有和管理的成本較低。它主要是為銀行提供高流動性和較高的成本。
『柒』 1、 張五常指出,在非市場的計劃經濟體系,交易成本也大量存在。如何理解
交易成本指達成一筆交易所要花費的成本,也指買賣過程中所花費的全部時間和貨幣成本。包括傳播信息、廣告、與市場有關的運輸以及談判、協商、簽約、合約執行的監督等活動所費的成本。這個概念最先由新制度經濟學在傳統生產成本之外引入經濟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