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險公司主要經營指標
營銷系列的指標主要有:計劃達成率(權重40%)、活動率、人均保費、人均件數、增員率、脫落率和三個月轉正率(以上權重各佔10%),各項指標均設定了健康標准值,並將機構的實際指標狀況與年終考核和月度績效工資的發放相掛鉤.
在經營性的單位中引進關鍵業績指標(KPI指標)是經營性單位規范操作流程和衡量運作結果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如何去有效合理地運用卻值得去研究。現在壽險行業營銷系列常用的KPI指標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結果性的指標:如首年度保費達成率、13個月繼續率、合格人力、脫落率等指標,這些指標是能夠直接反映營銷團隊經營結果和體現團隊實際價值的指標;而還有一種是過程性的指標:如增員率、人均保費、人均件數、活動率和費用控制率等指標,這些指標是導致團隊經營結果和最終價值的關鍵性指標。現在壽險公司基本上對這兩類指標都會比較關注,因為沒有對過程的控制是很難產生良好的結果的。
結果性的指標是真正反映團隊現行狀態和價值的指標,受偶然性的因素影響較小,也很難在短期內發生根本的改變;而過程性的指標受偶然性和突發性的因素的影響比較大,這些指標短期內和階段性的優異是可以通過人為的操作得來的,但短期和階段性的過程指標優異並不等於該銷售團隊的價值就會提升,我們應該清楚只有相對長期的階段性指標優秀才能造就一支優秀的團隊。如果將KPI指標用於對銷售團隊的考核,我們建議將結果性的指標權重加大到足夠引起管理者對團隊真實品質關注的比例,而對於過程性的指標考核的期限應該相對延長,用平均性的數值進行考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❷ 現在的保險行業的發展潛力多少啊
保險黃金10年從06年就開始了,現在正是最佳時間,現在的中國保險市場還是比較樂觀的,國家的重視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加上銀行利率一再下調,保險法的完善等等因素導致人民觀念增強。國外保險不斷湧入中國市場啊,加油啊不過你也要選擇一個對你以後有發展的保險公司
❸ 保險業經營狀況指標
衡量銀行業資產安全的指標有:
銀行安全是指銀行的現金資產和預期收入足以償還本期和預期的債務,能夠消除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隱患,將風險控制在償付能力以內,保證其功能的正常發揮和經營秩序的穩定。
(1)信貸資產質量。這是衡量銀行經營狀況的最重要指標,從短期看,它影響銀行的效益;從長期看,它影響銀行的流動性。信貸資產質量主要受經濟增長率、經濟結構協調狀況、物價指數變動率、內部管理水平、貸款集中程度等因素的制約。
(2)表外資產質量。銀行的表外業務是指未列入銀行資產負債表、不影響資產負債總額的經營活動。廣義的表外業務包括傳統的中間業務和金融創新業務,狹義的表外業務專指金融創新業務。中間業務是指不動用銀行資金,替客戶承辦收付或其他委託事項,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包括匯兌業務、代理融通業務、信用證業務、租賃業務等。金融創新業務包括貸款承諾、金融工具創新兩類。貸款承諾又分為可撤銷的貸款承諾和不可撤銷的貸款承諾,前者包括透支便利和信用承諾,後者包括發行商業票據、循環信用額、票據發行便利和回購協議。金融工具創新包括貨幣互換、利率互換、金融期貨、金融期權和遠期利率協議等。表外資產的質量如何,可能給銀行帶來極大的風險。
(3)存款增長速度。這一指標對於銀行安全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存款是銀行擴大資產規模的基礎。第二,存款可以增強銀行的支付能力和流動性。只要存款的增量足以彌補支付的缺口,即使是資不抵債的銀行仍然可以繼續生存,並且有機會扭虧為盈。
二,衡量保險業資產安全的指標有:
保險相關比率是指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指標,這也是在考察保險發展程度時國際上通用
的指標。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等指標反映了保費收入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人口之間的關系,是時間序列的動態指標。計算這些指標的數據可得性強,且容易作橫向或縱向對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國際保險市場發展的衡量指標是什麼
主要有四個指標:
保險密度
保險深度
13個月繼續率
25個月繼續率
❺ 分析我國保險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表現在那些方面
你好,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中國居民有購買保險的巨大經濟實力
第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拉動保險業需求提供了經濟基礎
第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需要保險業的配套服務
第四,人口增長和家庭結構老齡化趨勢都將進一步刺激保險業的發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❻ 保險經營的指標有什麼要求嗎
在實踐中,保險經營原則有哪些呢?下面跟著找法網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閱讀完以下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一、保險經營基本原則
(一)經濟核算原則
1.保險成本核算
對保險成本的核算,就是要核算保險經營所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
2.保險資金核算
3.保險利潤核算
保險企業利潤核算的指標體系有兩個:一是利潤額;二是利潤率。
保險企業要在經濟核算原則的指導下,通過企業核算和險種核算兩種形式,全面衡量企業的經營成果及各險種的經營狀況,以達到提高保險企業償付能力的目的。
(二)隨行就市原則
所謂隨行就市,是指根據市場行情及時調整保險商品的結構和價格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保險企業應根據市場提出的現實要求,隨行就市調整保險商品的結構和價格才能實現保險商品供求平衡和保險商品的價格。
(三)薄利多銷原則
在薄利多銷原則下,保險企業可以略高於保險成本的低廉價格,打開保險銷路,依靠較大的銷售量來保證盈利。
具體做法是,保險企業在制訂保險費率時,應盡可能合理。
二、保險經營特殊原則
(一)風險大量原則
風險大量原則是指保險人在可保風險的范圍內,應根據自己的承保能力,爭取承保盡可能多的風險和標的。
風險大量原則是保險經營的首要原則。這是因為:
第一,保險的經營過程實際上就是風險管理過程,而風險的發生是偶然的、不確定的,保險人只有承保盡可能多的風險和標的,才能建立起雄厚的保險基金,以保證保險經濟補償職能的履行。
第二,保險經營是以大數法則為基礎的,只有承保大量的風險和標的,才能使風險發生的實際情形更接近預先計算的風險損失概率,以確保保險經營的穩定性。
第三,擴大承保數量是保險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風險選擇原則
風險選擇原則要求保險人充分認識、准確評價承保標的的風險種類與風險程度,以及投保金額的恰當與否,從而決定是否接受投保。
保險人對風險的選擇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盡量選擇同質風險的標的承保;二是淘汰那些超出可保風險條件或范圍的保險標的。
1.事先風險選擇
事先風險選擇是指保險人在承保前考慮決定是否接受承保。此種選擇包括對「人」和「物」的選擇。所謂對「人」的選擇,是指對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評價與選擇。所謂對「物」的選擇,是指對保險標的及其利益的評估與選擇。
2.事後風險選擇
事後風險選擇是指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物的風險超出核保標準的保險合同作出淘汰的選擇。
保險合同的淘汰通常有三種方式:
第一,等待保險合同期滿後不再續保;
第二,按照保險合同規定的事項予以注銷合同;
第三,保險人若發現被保險人有明顯誤告或欺詐行為,可以中途終止承保,解除保險合同。
(三)風險分散原則
風險分散是指由多個保險人或被保險人共同分擔某一風險責任。
1.核保時的風險分散
(1)控制保險金額
(2)規定免賠額(率)
(3)實行比例承保
2.承保後的風險分散
承保後的風險分散原則應用以再保險和共同保險為主要手段。
www.fzgtyy.com
❼ 保險行業發展前景主要體現在哪三個方面
保險行業將來有很多好的發展前景,因為大家都對保險有一個新的認識,也是給自己建立起了保障
❽ 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險市場潛力的指標是那2個
一 保險密度:是指按照一個國家的全國人口計算的平均保費收入,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的的發展水平. 二 保險深度:是指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總植(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
❾ 反映一個國家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務的發展水平常用的指標是什麼
保險密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平均保險費的數額。它標志著該地區保專險業屬務的發展程度,也反映了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人們保險意識的強弱。
該指標用公式表示:保險密度=某地區當年保險收入/某地區當年常駐人口數。
(9)保險市場潛力指標擴展閱讀:
我國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水平:
中國保險業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數據統計及指標體系,但是缺乏一個綜合反映行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集全行業之力,經過近1年的艱苦努力。
成功編制了中國保險發展指數並於今天正式發布,這是中國保險業轉型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為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國保險發展指數既是行業發展狀況的集中體現,也應該是行業發展趨勢的先行性指標。
當前是「十二五」完美收官和「十三五」謀篇布局的重要時期,中保協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網發布中國保險發展指數,可謂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要求保險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