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2015年中國並購交易額

2015年中國並購交易額

發布時間:2021-06-06 00:47:58

① 中國互聯網並購案的2015年

2015年2月14日,滴滴與快的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並。
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合並後,滴滴快的有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的雙重支持,業務隨之擴展到專車、拼車、巴士等眾多服務。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發布公告稱,公司戰略入股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獲趕集網43.2%股份,58同城和趕集網兩家公司將保持雙方品牌獨立性,網站及團隊均繼續保持獨立發展與運營。
有業內人士估算,合並之後的新公司估值將可能突破百億美元(58同城2013年赴美上市,目前市值約為55億美元)。這意味著,合二為一的58趕集有限公司將從此進入百億美元俱樂部,成為繼網路、騰訊、阿里巴巴、網易、唯品會、京東等互聯網公司之後的又一家巨頭企業。 2015年5月22日消息,攜程戰略性收購藝龍37.6%股份,總價約4億美元。交易完成後,兩家公司將繼續獨立發展。
攜程表示,中國旅行市場規模巨大,潛力無窮,攜程和藝龍會根據各自公司獨立的發展策略,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持續的價值。並且,攜程和Expedia公司已經達成一致態度,在指定市場將相互合作使各自的客戶收益於彼此的旅遊產品,這個消息也意味著Expedia和攜程期望達成互贏的共識。
「我們仍將進一步致力於為我們的客戶打造最豐富,最有價格競爭力,服務最好的旅行產品。」攜程強調。 2015年10月8日,大眾點評與美團網宣布合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會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
2015年11月11日,美團大眾點評公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新公司的組織架構及人事安排。大眾點評網CEO張濤將擔任新公司董事長,不再擔任聯席CEO,未來會將主要精力轉向新公司的長期戰略。美團網CEO王興將擔任新公司CEO,不再擔任聯席董事長,負責新公司的管理和運營。
與此同時,新公司還將整合大眾點評網和美團網的資源,設立平台事業群、到店餐飲事業群、到店綜合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貓眼電影全資子公司、廣告平台部等業務板塊。同時,設立客服平台部、技術工程及基礎數據平台、戰略及企業發展平台、財務平台、人力資源及服務保障平台等支撐板塊。
美團和大眾點評在團購方面,兩者已佔有巨大流量。美團可以將大眾點評的巨大流量通過自己的商業交易手段進行市場化變現,從而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點評可以依靠自己積累的廣告數據和之前的消費數據,和美團一起進行市場細分拓展,發現消費新機遇。 2015年10月26日攜程網和去哪兒宣布合並。
此次攜程與去哪兒合並的形式為網路出售去哪兒股份,然後控股攜程,網路將擁有攜程25%的股份。
外媒統計數據顯示,攜程與去哪兒兩家公司合計市值達到156億美元。

② 2015年中國海外並購共多少宗

2015年中國買家宣布的海外收購案達632宗,金額達1115億美元。在海外眾多的地區中,中國企業尤其青睞歐洲地區的企業。

③ 2015文化產業並購報告出爐 哪些行業最"熱鬧

2013年,被認為是文化傳媒業的「並購元年」,「並購」「重組」成了2013年文化傳媒業的年度關鍵詞。2014年和2015年的文化傳媒行業的並購延續了這種形勢。據小文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25日,文化傳媒行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66起,數量略高於2014年水平;除23起並未透露並購金額,其它並購總規模達到1499.04億元,同比增長50%。
從所屬行業來看,影視行業並購總額最高,達507.78億元;游戲行業據次,達到328.9億元;旅遊行業、體育行業、傳媒行業位列第三、四、五位;動漫行業僅有3起,位列第六。從每起並購的平均金額來看,除去各行業未披露金額的並購案例,旅遊業以29.76億元居首,影視億18.81億元位居第二,體育、游戲、動漫位居第三、四、五位,傳媒行業以每起平均5.88億元位居最後。
2015年全年文化企業並購166起
並購規模近1500億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時期,五年時間里,國家出台多項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涉及土地、稅收、投融資等多個領域,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2.75%升至2014年的3.76%。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也再次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在此利好背景下,我國文化企業也獲得長足發展,企業間兼並重組數量顯著增加,行業整合優化,一些文化龍頭企業逐漸浮出水面。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文化產業發生96起並購事件,並購金額500億元;截止2014年12月20日,文化產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59起,並購總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2014年前6個月的並購規模已超過2013年全年總規模。截止2015年12月25日,文化傳媒行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66起,數量略高於2014年水平;除23起並未透露並購金額,其它並購總規模達到1499.04億元,同比增長50%。

從月份來看,四季度文化企業並購案例最多,達到65起;一季度共31起,二季度為39起,三季度為31起。

從並購金額來看,11月份並購金額達到一年的峰值——424.23億元,其中,阿里巴巴全額收購優酷土豆耗資46.7億美元(約300億元人民幣),約占當月所有並購總額的71.4%。

影視、游戲並購火爆
體育、旅遊產業異軍突起

據了解,2014年並購事件主要發生在影視傳媒、游戲動漫、移動互聯網、教育培訓和旅遊戶外5個行業板塊,其中影視、新媒體板塊是並購的熱點領域。與之相類似,2015年,影視、游戲等行業並購仍然火爆,體育、旅遊等產業異軍突起。

據小文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25日,影視行業發生31起並購行為,除4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高達507.78億元,位居各行業第一;游戲行業發生並購行為21起,除2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達到328.9億元,位列各行業第二;旅遊行業發生11起並購事件,除3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為238.06億元;體育行業發生13起並購,除了1起未披露金額以外,並購總額達到213.93億元;動漫行業並購事件僅3件,1起未披露金額,其他兩起並購金額為21.04億元;傳媒行業發生37起並購案例,除6起未披露金額以外,並購總額達到180.77億元。

從單起並購平均金額來看,旅遊行業以29.76億元,位居第一;影視行業以18.81億元位列第二;體育行業(17.83億元)、游戲行業(17.73億元)、動漫行業(10.52億元)位列第三、四、五位;傳媒行業平均每起並購案耗資5.83億元,位列最後。

此外,今年國內文化企業加大了海外並購的步伐,並購涉及體育、旅遊、影視、傳媒等多個行業,共計19起,除兩起並未透露金額外,並購金額高達337.37億元(均按照12月30日匯率進行換算)。其中,體育行業是國內企業海外並購數量最多、金額最大的行業。據小文統計,國內企業海外並購涉及體育行業的達到8起,約佔2015年全部體育行業並購案例的61.5%,並購金額達到197.87億元,約佔2015年全部體育行業並購總額的92.5%;約佔2015年所有海外並購案例的42.1%,體育行業海外並購金額約占所有海外並購金額的58.6%。

政策、市場帶動行業並購
行業龍頭企業加速擴張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政策和市場的紅利是加速行業並購的重要推手。

2015年,我國影視行業獲得較大發展:電影方面,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未能突破300億大關,而截至2015年9月2日,全國城市影院總票房已破296.39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票房;截止12月5日,電影票房已經超過400億元規模。電視劇方面,現象級電視劇層出不窮,收視紀錄屢屢被打破;各家衛視競爭激烈,推出獨家綜藝吸引觀眾目光;視頻網站發力網路自製劇劇和網路綜藝節目,與傳統的電視台爭奪用戶,並加速試水收費模式,增加收入。

在此背景下,影視行業並購也風生水起,不僅大型影視公司兼並重組小型公司,延伸、完善整個產業鏈,例如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布局影視生態系統;還有很多非影視行業的公司跨界進入影視行業,欲分一杯羹,例如共達電聲收購春天融和100%股權、樂華文化100%股權,開始涉足影視娛樂業。延續2014年的收購態勢,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繼續大舉進入影視行業,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體育行業方面,2014年10月16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正式下發,提出了「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環境明顯優化、產業基礎更加堅實」的發展目標。2015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足球 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11號)下發,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發展足球」,並提出要「加強足球產業開發,加大足球無形資產開發和保護力度,通過打造賽事品牌、開發足球附屬產品、培育足球服務市場、探索足球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足球產業鏈,不斷增加足球產業收益,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同興辦足球產業的格局。」這些政策紅利,大大推動去年和今年體育產業的發展。今年,萬達集團耗資10.5億歐元並購總部位於瑞士的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收購金額位列2015年體育行業各大並購案例之首。

在12月28日召開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透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總規模達到13574.71億元,實現增加值4040.98億元。而在2013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僅為3563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為0.63%。對於2016年體育產業領域的發展目標,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繼續貫徹落實《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搶抓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機遇,推進各項工作,努力開創體育產業繁榮發展新局面。」小文認為,明年體育行業還將迎來較大大發展;但體育行業畢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因此「入行門檻」較高,或許將來通過並購整合,會逐漸演變成幾個行業巨頭之間的斗爭。

與體育產業類似,近兩年,國家也出台了很多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例如2014年8月21日,《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正式下發,提出「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的要求。2015年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正式下發,提出「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等要求。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我國旅遊產業發展迅猛:12月17日,國家旅遊局發布了2014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國內旅遊人數36.1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7%。全國國內旅遊收入30311.8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4%。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07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896.4億美元。

為了爭奪中國出境游市場,很多國家實行對華免簽或者落地簽政策。一些國內旅遊企業看到其中商機,開始投資海外旅遊資源,收購國外成熟的度假村、酒店等,並提供中文服務,以期憑借「老鄉情誼」,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入住,並從中分一杯羹。2015年,便有豫園商城以9.47億元收購日本滑雪場度假村、錦江國際集團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等新聞流出。小文認為,國家先後發布多條政策,放開上海自貿區、北京兩地外資設立中外合資旅行社,開展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業務,旅遊行業的行業整合調整還將繼續

④ 中國企業並購年鑒有2016年的嗎

可以在夏澤網核實一下,可能有吧

⑤ 近兩年比較經典的並購案例有哪些

1、阿里收購吉鑫控股

公告時間:2020年10月19日

交易金額:280億港元

阿里巴巴宣布淘寶中國擬280億港元(約36億美元)收購吉鑫控股有限公司70.94%股權。股份購買後,阿里巴巴連同其關聯方將持有高鑫約72%的經濟權益,成為控股股東

這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最大一次並購交易。由於高鑫零售是將大潤發中國業務與歐尚中國業務「打包」聯合上市,阿里此次的收購行為意味著,歐尚退出了中國市場,將其中國業務及整體權益出售給了阿里巴巴。

通過本次收購,阿里在新零售領域再做千億級別加碼和布局,「互聯網+商超」賽道又將重新洗牌。

2、網路收購YY直播

公告時間:2020年11月17日

交易金額:36億美元

網路公司宣布,與歡聚集團簽署最終約束性協議,全資收購歡聚集團國內直播業務(即「YY直播」),總交易金額約為36億美元,交易預期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據了解,收購部分包括但不限於YY移動應用、YY.com網站、YY PC客戶端等。

2020年以來,網路朝著短視頻、直播領域發力,並宣稱「直播和視頻是其在2020年的重要方向之一」。交易完成後,YY直播將加入網路,未來雙方將在技術、流量、生態等多個方面實現相互賦能,形成規模效應。

3、徽商銀行收購包商銀行四分行

公告時間:2020年11月27日

交易金額:177.35億元

徽商銀行披露已與包商銀行、包商銀行接管組及存款保險基金訂立收購承接協議,向包商銀行收購承接目標業務、目標資產、目標負債及目標人員,收購價格約為177.35億元。

收購包商銀行的四家跨省分行後,徽商銀行的省外機構網點布局將延伸至南京、北京、深圳、寧波與成都五個地方。橫跨長三角(南京與寧波)、環渤海(北京)、珠三角(深圳)與成渝地區(成都),在城商行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4、大連港並購營口港

公告時間:2020年7月7日

交易金額:167.65億元

大連港發布公告:公司擬作價167.65 億元,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並營口港,營口港作為被合並方,將退市並注銷;同時,大連港將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1億元。

兩港的合並統一,也是符合遼寧國「一省一港」發展的大趨勢,在各港口間統籌協調形成合力,資源充分共享,提高運營效率,減少惡性競爭帶來的債務負擔。

5、京東方吞下中電熊貓兩條產線

公告時間:2020年9月23日

交易金額:121.17億元

2020年9月23日,京東方A(000725.SZ)發布公告稱,擬收購中電熊貓南京和成都兩條產線,所涉收購金額高達121.17億元。

根據公告披露,京東方擬以不低於掛牌價收購南京G8.5公司80.83%股權,以不低於評估價收購成都G8.6公司51%股權。此次並購是當年面板行業最大並購,京東方拿下中電熊貓8.5/8.6兩條產線,技術專利產品組合都更豐富了,另外也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⑥ 2017上半年中國海外並購交易數量增長了多少

據報道,普華永道24日發布報告稱2017年前六個月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交易總回金額下降答13%,交易數量卻增長了8%,達到482宗,創下新的半年記錄。

分析人士表示,上半年,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總金額下跌了13%,這主要歸因於巨型交易數量的減少,海外投資的三大主要子版塊(國有企業、私有企業和財務投資者),交易數量均得以保持或有所增長。擁有明確戰略理由的交易繼續受到青睞,技術行業的交易數量處於領先地位。

⑦ 求中國上市公司並購的詳細數據

我也是准備寫上市公司並購的碩士論文,現在也是在收集數據階段。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哦!

⑧ 上市公司當年投資和並購的金額在年報哪裡可以查看

去東方財富網輸入代碼看公告或者交易軟體輸入代碼F10裡面,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2015年中國並購交易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
手機版東方財富怎麼看北向資金 瀏覽:26
一元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