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查看股票的rps值
股價相對強度指標,定義是在一段時間內,個股漲幅在全部股票漲幅排名中的位次值。
1、例如:假設某證券市場共有100隻股票進行交易,若某股票的月漲幅在100隻股票中排名第10位,則該股的RPS指標值為,(1-10/100)×100=90,該指標值的意義即表明該股的月漲幅超過其他90%股票的漲幅。
2、通過這個指標可以很好地體現個股股價走勢在同期整個市場走勢中表現的相對強弱。了解RPS指標含義後,再根據個股RPS指標值來定義強勢股概念。按照一般標准劃分,月RPS值大於80(或大於90,應跟隨市場規模變化而調整)的個股,即所有漲幅排名居前,佔全體股票總數20%的個股都是強勢股。
(1)rps歐奈爾相對強弱指標擴展閱讀:
股票的rps值選股意義
1、RPS指標是怎麼樣的,比如:如果某個市場共有100隻股票,若某個股票的月漲幅在100隻股票中排名第10位,那麼該股的RPS值就是:(1-10/100)*100=90。
2、RPS指標的意義就是該股的月漲幅超過其他90%的股票的漲幅。通過這個指標可以輕松地體現個股股價走勢在同期市場中的表現相對強弱。
3、RPS的值介於10-100之間,在過去的一年中,所有股票的漲幅排行中,前1%的股票的RPS值為99至100,前2%的股票的RPS值為98至99,以此類推。
4、歐奈爾RPS曲線的標準定義為一年的時間,也就是250個交易日的RPS,當然時間周期是可以自己定義調整。
5、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出,該指標對於選股來說意義很大,尤其是選擇強勢股,完全可以通過該指標進行初步的篩選。
Ⅱ 哪位達人能告訴我有關於威廉.歐奈爾簡歷
威廉·歐奈爾是華爾街最頂尖的資深投資人,在華爾街上叱吒風雲。
威廉·歐奈爾說:「在美國,每年都會出現許多大好良機,你應該隨時准備掌握這些機會。你將會發現一粒小小的橡樹種籽,也可以長成巨大的橡樹。只是辛勤工作,就可能成功。在美國,一個人的成功之道就在於決心與毅力。」
1956年,他曾經研究多位在股市中成功人士的投資之道。也曾經下功夫研究過去幾年表現最優異的股票,其臨發動前的共通性。設計出一套觀察個股表現的模式,名為CANSLlM,每個字母都代表潛力股在爆漲之前的共通性。
股市當中最重要的是選股的策略。選股是投資人必修學分。
歐奈爾認為,選股首先要研究以前領漲個股的個性,學會分辨這只股票在起「飛」之前其走勢有什麼特徵。
歐奈爾不厭其煩地對歷年來美國股市中領漲個股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歐奈爾研究了從1953年至1993年,40年來500家年度漲幅最大的股票,讓數據說話:
有3/4的個股在大漲之前的季報中,每股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至少30%;
在1970年~1982年期間,表現最傑出的股票在其股價起動前4、5年間,年均業績增長率為24%;
對1953年至1993年期漲幅不俗的個股研究中,發現95%的公司是因為在該行業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個共同點就是給社會帶來令人振奮的新產品和新理念;
其中95%的公司在其業績和股價出現突飛猛進之前,其流通股一般不多於2500萬股;
每年漲幅居前的,在他們股價真正大幅度攀升之前,其平均的相對強弱指標為87%;
在1953年~1985年的30多年間,表現出色的股票,其上揚之前的平均市盈率為20,而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成分股,其平均市盈率為15;
分析1953年~1993年,漲幅最高的股,其中2/3的黑馬是板塊運動的一部分;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
任何大黑馬在其股價出現高點之前,有兩、三年的時間,贏利是以一種加速度的方式遞增的;
在價格巨幅攀升之前,成交量均明顯放大;
在股價出現突破上升之前,均有較長時間,常是幾個月在某個價格區間停留;
所有這些股票在股價的主升浪開始之前,均有一段時間的調整,即表現為股價下滑和平台整理,而且這種調整通常是由於大盤下跌或者調整的因素造成的,當大盤企穩,這些股票則是率先上漲的股票;
根據測試,在任何時候,股市中只有2%的股票會符合CANSLIM的選股原則。
那些領導市場向上的龍頭股一定是在這2%之中。
威廉·歐奈爾是一位毫不保留的樂觀主義者。
他勤於思索,善於總結,勇於實踐,樂於教人。他更像是一位諄諄教導,並且身體力行的老師。
他開辦多期免費投資講座和收費教程,講授他的投資原則;
1973年,創建了「歐奈爾數據系統公司」,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圖表中心,為普通投資者服務;
1984年,創辦了《投資者商報》,給投資者提供最可靠也最急需的金融統計數據;
1988年,將他的投資理念寫了本書《如何在股市中賺錢》,被亞馬遜書店評為 「五星級」。
歐奈爾認為,經驗告訴他的是,市場的變化很小。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周期,相同的事情往往在每個周期里都會發生,不同的只是市場的參與者。
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領悟復雜的美國股市,找尋規律,總結出了C-A-NS-L-I-M選股七法。
歐奈爾對美國股市中歷年來漲幅居前的股票的研究發現,所有的這些股票在其股價出現大幅度上漲之前,都符合這幾條原則。
C-A-N S-L-I-M 的實質是投資這樣的股票:基本面情況好,銷售額和盈利增長很快,且這種增長是由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或新服務帶來的。並且投資者應努力選擇一個最佳買入點,即在突破前期平台,然而還未大幅度飆升的時候買入。
即:個股的基本面亮點;介入時機:大盤背景,個股拐點。
買入強勢創新高的股票
歐奈爾的買賣原則是在1960年初步形成的。
此前他對前幾年成績最佳的共同基金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如他發現德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他設法拿到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傑克.德瑞福斯是點陣圖表專家,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
「我從這項研究中獲得一項重大發現,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不一定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有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
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初,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
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在多頭行情里,不斷創新高的過程會一再發生,大約持續3個月。最後創新高價的股票數量通常不少。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
大多數投資者,無論是市場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都傾向於購買從頭部下跌,或者已經在底部的個股。
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也是「底部買入者」。原因也很簡單,買入尚處於底部的股票感覺像撿了便宜貨。
但是,看上去價格高、風險大的股票,反而能夠再創新高;而看上去價格低、風險小的股票,則通常繼續走低。
所以,你的工作就是在大多數保守的投資者認為該股股價太高的時候買入,而在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可以買入的時候賣出。
牛股一定創新高,新高不一定是牛股;關鍵是新高股要結合市場,結合基本面選擇持有的時間,如果結合市場面,那現在的高換手率應該最佳選擇。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有助於把握人生的航向,而正確的市場觀、投資觀也有利於把握自己的投資行為。不同的市場觀、投資觀形成不同的投資或說操盤風格。成功的投資者必須樹立正確的市場觀、投資觀,而正確的市場觀、投資觀集中體現在投資理念上。
糟糕的投資理念和糟糕的投資方法產生的自然是糟糕的投資成效;
經得起考驗的投資理念和方法產生的結果自然也經得起考驗。
歐奈爾對投資者普遍存在的投資理念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發現那些不正確的投資分析法是建立在個人觀點上的,或是建立在幾十年來「代代相傳」的「經典」理論上。
對某一行業的上市公司逐一比較,認定市盈率最低的那隻股票價格被低估,因此最值得去投資;
當股價開始回落,市盈率降低,看上去相對便宜時買人;
公眾一般愛買價格很低的便宜股票;
一個更壞的習慣是當股價往下掉的時候一路往下買入,以攤低成本;而不是股價上漲時一路往上買,不斷增持。
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都傾向於購買從頭部下跌,或者已經在底部的個股。買入尚處於底部的股票感覺像撿了便宜貨。
95%的投資者有「盡快獲利了結」的心態。
大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只要股價稍微上揚,便迫不及待地獲利了結,然而卻緊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這樣的投資方法正好與正確的方法完全相反。
任由虧損持續下去,可以說是大部分投資人所犯下的最嚴重錯誤。截至目前為止,投資大眾還都不十分了解盡快停損的觀念。
選擇價值被低估的股票這種投資法頗受推崇,歐奈爾對其成效頗不以為然。
認為,有些時候,盡管這些股票價值的確被低估了,但並不表明其價格馬上會反彈。 歐奈爾根據股票最近6個月的相對價格強度指標進行排名,把表現最強勁的稱為Ⅰ類,次之的稱為Ⅱ類...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本著價值被低估的原則,都喜歡買入Ⅱ類。
歐奈爾認為,好股票並非都要經歷價值低估階段。事實上,一隻真正值得投資的股票很少會經歷價值低估階段。
有一些投資者往往在發現自己所持股票每股收益下降或勉強持平後卻無動於衷,也不採取什麼措施,對此歐奈爾表示不可理解,每股收益下降事關重大。
大多數投資顧問會告訴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藍子里,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但是歐奈爾建議摒棄這種所謂的「投資經典」。
在市場中,一些看似非常職業和高深的投資者,最後他們被擠出了市場。歐奈爾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忽視對圖表的研究,也就是說他們忽視股票的市場表現。
雜貨鋪式的買股票,是由於無知和缺乏經驗造成的。
忠告:
任何時間入市都是恰當的。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學會正確理解股市並進行明智的投資需要經過若干年的時間。那麼,為了盡快達到這一目標,應該及早地加入這個市場親身實踐。
應該明白一點:應該把錢投在優質股票里,而不是價廉的股票。
重要的不是拿多少錢來做股票,而是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並且取得經驗。
要賺錢先要買同一板塊中相對出色的股票,其次是集中投資。
無論什麼時候,當你的錢實實在在感受到壓力的時候,你不由自主地變得情緒化。但是市場並不知道你是誰,也不在乎你的所想、所盼。個人在這個市場中已經被淹沒了,被淡化了。恐懼和希望自股市誕生之日起便存在,今後也必將存在。
我的經驗是:克服這種可能讓我付出昂貴代價的唯一途徑是建立嚴格的買入和賣出原則。當然,這種買賣原則是建立在對市場長期的研究,從而摸索出市場運行規律的基礎上,沒有攙雜任何個人的觀點和情緒,對歷史了解越多,你對未來了解也會多一些。
我們了解歷史上諸多大黑馬的走勢,這往往代表了好股票的走勢。
了解股市歷史的確十分重要。但是、建立和遵循科學的投資原則更至關重要。很多投資者年復一年地投身於這個市場,然而他們一些錯誤的投資習慣卻從來沒有改變。
我們投身這個市場,不是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而是在自己判斷正確的時候賺錢;在失誤的時候,及時糾正這個錯誤。
股市致勝秘訣並不在於你每次都選中好股,而是在於你選錯股票,能將可能遭受的虧損降到最低。我自己則絕不容許我所購買的股票價值虧損到達7%以上。這也就是說,如果股價已比我購買時下跌7%,我會立刻自動停損賣出,絕不能有任何猶豫或遲疑。
歐奈爾每每告誡他的學員:在市場中不要以感情用事,必須讓自己遵循客觀的原則...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就是:讓個人的觀點替代了買賣原則。
歐奈爾認為,一個人要在股市中取得成功,必須按照一定的原則行事,並且要有自己的盈利-虧損計劃。
假如你擁有不止一個的股票,那麼你最好先把表現最差的股票賣掉,把表現最好的留在最後。
持有股票時間長短,應該由你自己的賣出原則和市場走勢來決定。
學著理解大盤綜合指數每日的表現,以及市場龍頭股的每日走勢。
「只要努力工作,每個人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倘若你遭遇挫折,不要泄氣,應該回頭看看,總結一下經驗得失,並加倍努力。從9點到15點,從周一到周五,這段時間能夠給你帶來很多變化。」
牛市開始的一兩年是最佳賺錢時間:
一輪新行情發動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是最佳的賺錢時間。...因為,只有在行情的初始階段,大盤的走勢特別強勁。
在牛市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或許會碰到一兩次階段性的調整,時間大約是一兩個月,大盤的下跌幅度通常是8%-15%。在這之後,也就是牛市的第三,第四年,如果出現較大的成交量,然而股價卻沒有上揚,說明這輪行情離結束也不遠了。
「你不需要猜測市場下一步會出現怎樣的變化,你需要知道的是市場已經發生了什麼。這是問題的關鍵。」
Ⅲ 股票軟體中如何查看股價相對強度我在看歐奈爾的書。
相對強弱指標即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 是指固定期間內價格上漲總幅度平均數占總幅度平均值的比例,從而探測出市場買、賣的意向和實力,進而做出未來市場的走勢判斷。
RSI 的原理是假設收盤價是買賣雙方力量的最終體現,將收盤上漲視為買方力量占優,將下跌視為賣方力量占優。簡單來說就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比如有100個人面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則商品價格必然上漲。反之,如果半數以上的人競相賣出,則價格自然下跌。
計算公式: RSI = 100-100/(1+RS) 其中 RS = n 日內收盤漲幅合計/n 日內收盤跌幅合計
常用的 RSI 計算期間長度為 9 日和 14 日 , 當然投資者也可自己嘗試換用其它不同的時間周期長度來衡量價格走勢。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該指標在 0-100 區間內變化。RSI值大多處於 30-70 之間,達到 70 或 80 時被認為已到達超買狀態 (Overbought),至此市場價格可能會回落調整。當該指標跌至30 或 20 以下即被認為是超賣 (Oversold),市價將出現回升。
Ⅳ 求歐奈爾的 股價相對強度《RPS》的公式
所謂「相對強度」實際上就是股價與大盤的相對強度。比如在某一段時間內專,股價上漲二成屬而大盤上漲卻只有一成,那麼股價的走勢就強於大盤。
「相對強度」的指標設計:
相對強度指標=股價/大盤指數×100 ;
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價是5元而上證指數是1000點,那麼該日的「相對強度指標」就是5/1000×100=0.5。這個指標乘以100是為了將數據擴大100倍,看起來更直觀一些。
Ⅳ 通達信如何用rps指標選股
首先你要想編寫通達信rps的選股指標,首先你要提供rps公式的源碼,在有說明清楚具體的選股條件才能編寫公式。不能只說個公式名字例如歐奈爾指標就叫rps。
Ⅵ 如何理解歐奈爾的股價相對強度RPS
你好,很高興幫助你
為你解答問題,疑問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 對於創業板:作為經濟轉型的代表,成為本次瘋牛快熊的標志性指數,它的能否止跌才是個股反彈的風向標,那這里有二點需要關注
Ⅶ 歐奈爾的相對股價強度指標 哪個軟體有
你好,復很高興幫助你
為你制解答問題,疑問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 盤面上看:兩市大盤上漲收盤,市場170家個股漲停,沒有個股跌停,個股的活躍度保持良好,前期熱點題材有所分化,成交量繼續維持萬億之上,資金依然凈流出,盤面上市場做多的動能依然存在,尤其是補漲概念將是未來市場調整中的熱點。
Ⅷ 威廉·歐奈爾的CAN SLIM選股投資法則和彼得林奇、巴菲特等投資大師的比較
這種比較毫無意義,就像MACD、W&R、KDJ、RSI、EXPMA這些指標那個最重要?
Ⅸ 如何評價威廉歐奈爾的CAN SLIM 法則
Canslim的每條原則不在贅述。
個人讀過歐奈爾』笑傲股市『的第一版(台版回)、第三版、第四版的中答文版與英文版,將國內外與歐奈爾相關書籍基本上都買過讀過。從2004年以來,開始採用canslim方法,10年下來收獲頗豐。用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canslim在中國是行得通、非常有效的方法。
Canslim主要思路是買入成長股,而且要在特定圖形時買入。比如歐奈爾提出的杯子和杯柄形態,經過數年實踐證明,杯柄突破後往往進入主升浪加速上漲。歐奈爾同時注重風險,股票從買入點下跌7-8%就要毫不猶豫拋出。歐奈爾對50均線非常看重,首次買入後,股票回調到50日均線一般可以加倉。
從實踐中感覺,歐奈爾canslim體系中有些欠缺的是對資金管理關注不夠。很多新學到同學往往全倉7%止損,幾次下來損失巨大。建議首次買入不超過三分之一資金,盈利後加倉。canlim以做中線為主。選上一直成長股往往獲利巨大。去年按照歐奈爾體系買入的歐菲光、大華股份、富瑞特裝、科大訊飛等至少都翻了一番。
歐奈爾體系在書中描述的很清楚,但還是要結合中國股市不斷修煉。最重要一點,注重Market,在指數下跌的趨勢中空倉。
Ⅹ 歐奈爾排名 什麼意思
也成為歐奈爾法則,或者歐奈爾強勢排名。
歐奈爾研究了從1953年至1993年,40年來500家年度漲幅最大的股票,讓數據說話:
有3/4的個股在大漲之前的季報中,每股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至少30%;
在1970年~1982年期間,表現最傑出的股票在其股價起動前4、5年間,年均業績增長率為24%;
對1953年至1993年期漲幅不俗的個股研究中,發現95%的公司是因為在該行業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個共同點就是給社會帶來令人振奮的新產品和新理念;
其中95%的公司在其業績和股價出現突飛猛進之前,其流通股一般不多於2500萬股;
每年漲幅居前的,在他們股價真正大幅度攀升之前,其平均的相對強弱指標為87%;
在1953年~1985年的30多年間,表現出色的股票,其上揚之前的平均市盈率為20,而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成分股,其平均市盈率為15;
分析1953年~1993年,漲幅最高的股,其中2/3的黑馬是板塊運動的一部分;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
任何大黑馬在其股價出現高點之前,有兩、三年的時間,贏利是以一種加速度的方式遞增的;
在價格巨幅攀升之前,成交量均明顯放大;
在股價出現突破上升之前,均有較長時間,常是幾個月在某個價格區間停留;
所有這些股票在股價的主升浪開始之前,均有一段時間的調整,即表現為股價下滑和平台整理,而且這種調整通常是由於大盤下跌或者調整的因素造成的,當大盤企穩,這些股票則是率先上漲的股票;
根據測試,在任何時候,股市中只有2%的股票會符合CANSLIM的選股原則。
那些領導市場向上的龍頭股一定是在這2%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