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中國有多少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具體是那些,我想知道名單。謝謝
期貨交易所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金專融交易所屬。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即現貨交易市場,國內有60個以上,不能一一介紹。
比較大的,時間早的,有:上海黃金,上海石油,上海農產品,吉林玉米,大連稻米,天津有色金屬,廣西糖,廣東塑料,華東飼料等
② 大宗商品交易的市場狀況
2013年5月30日,國際大宗商品普跌。雖然上一交易日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利好,且房地產數據驗證美國經濟復甦勢頭,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無疑給市場剛剛燃起的信心澆了一盆冷水。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全線翻綠,其中歐洲股指暴跌,國際原油大幅下挫。美元指數回落,黃金價格回彈。倫敦有色金屬普漲,個別產品走軟;美國大宗商品集體下探。
中國產業洞察網的統計資料顯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由此前預計的3.4%下調至3.1%,將英國經濟增速預期由0.9%下修到0.8%,其對今年歐元區經濟的萎縮幅度預期則由0.1%擴大至0.6%。同一天,希臘中央銀行表示,該國經濟今年將衰退4.6%,但有望在2014年恢復增長 。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預計的8.0%降至7.75%。
另據當天德國公布數稱,今年5月德國失業人口經季節調整後比前一月人,增幅大於市場預期的5000人。當月德國失業率為6.9%。
除此之外,泰國央行29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50%,加入了全球日益龐大的「寬松陣營」。分析人士指出,此舉符合市場預期,但降息措施有可能導致泰國國內經濟出現過熱現象。
③ 什麼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也叫現貨電子交易。在操作模式上與期貨相似,所以也稱專為「小期貨」屬!相比股票而言它的優勢則較多:投入資金小,風險低,收益快,回報高,操作靈活特點!與期貨操作類似:均為保證金制度(大大提高資金使用率)多空趨勢(不論行情上漲與下跌,均有獲利空間,增加了獲利的機會)T+0模式(當日即可買賣,不受時間限制,降低了操作風險)
④ 國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都有有哪些
國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有三家。分別是
1 大連商品交易所。
2 鄭州商品交易所。
3 上海期貨交易所。
⑤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國際國內發展現狀
當初中國企業高上市的時候,鄧總說:先試試吧,不行再關了。到現在試了二內十年了的,還有很容多制度不完善。大宗商品才幾年,以後肯定會好的,本人一直做國內外大宗商品投資,覺得產品的確很不錯有的卻很垃圾。如果有不明白問題可以見名加好友,共同交流。
⑥ 中國最規范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有很多,但都算不上最規范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中國這個社會里,能真正做到誠信為本的互相信任的市場環境根本就木有,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杯具
⑦ 大宗商品市場的市場發展
國家的十二五規劃裡面明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現代商品流通體系,符合大宗商品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推動科技進步、發展電子商務、.鼓勵發展連鎖經營、加快發展物流配送、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流通。
2012年9月21日,(第三屆)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CBSE)在寧波舉行。會上進行了關於「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相關產業鏈的業務創新」的論壇主題報告專場。在研討環節中,來自大宗商品市場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業內的相關龍頭企業負責人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行業的看法第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產業鏈的配套方案,第二個是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試點項目討論。
針對以上兩點, 北京金網安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關鍵先生對寧波大宗商品市場做出了較高評價,並針對回歸現貨做出了發言,談到回歸現貨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一定是從貿易習慣、交易商這種傳統的貿易習慣的改變。
談到行業的發展,關鍵先生說:「如今的一個主題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配套服務,實際上在最初做這個系統框架的時候,包括最初設計的方案也是一個理念,我們要打造一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服務流的平台。大家知道物流怎麼去做,技術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倉儲的條件、運輸條件等等。但是以交易平台為核心的話確實可以做到把無序的物流變成有序的物流,提升我們物流的水平。
另外可以帶動一些金融服務,包括一些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投資的問題。多年來各商業銀行以及其他的銀行也在推出各種各樣的服務,還有一些新興的力量,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現,加快交易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對接。過去80年代我們一直講」質量感覺「,90年代就講」流程化感覺「,2000年以後一個是」電子商務時代「和」供應鏈整合「,其中,電子商務是基礎,「供應鏈整合包括供應鏈融資」等是我們今後發展的方向。
如今,交易市場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單一的交易手續費,單一的收入來源模式會造成單一化,交易主體包括生產廠商,消費廠商、行業和貿易廠商。如今行業外的投資者是構成我們整個市場的一個基礎,但是如今我們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資源整合的狀態,要吸納好的資源到交易平台來。
然而,如今很多市場已經不滿足於交易手續費,還有融資服務等等衍生品服務,包括第三方,包括融資,如果能介入到這一類市場的話,一定要有現貨貿易基礎,因為我們如今有掛牌交易,按照原來的期貨管理條例說的20%已經放大了五倍了,單從交易來講已經不存在融資的問題,真正融資的是和傳統貿易相結合的貿易需求產生的投資。
現階段可以說38號文、37號文要求回歸現貨,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回歸不是倒退,而是螺旋式的去上升,來規避這樣一個風險。包括行業協會要有這樣一個意識,畢竟中國是地域廣闊,而且各地各省的政策是不盡相同的。
在改革開放之處,小平在南方劃了一個圈,我們搞一個特區,搞好了,各地各省肯定要相關的政策。協會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是不是能在全國范圍內找到我們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這個行業內的這樣一個特區,這樣有一定的開明的政府,有一些配套的支持。如果我們尋找到了,我們可以說其他市場也可以採用這種聯合發文的方式,促進當地政府的政策包括稅收等等配套政策的一些改變。說回歸現貨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一定是從貿易習慣、交易商這種傳統的貿易習慣這種,如果有這樣一個特區的話,我們就可以去復制去推廣。
⑧ 我國比較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有哪些各交易所的交易量有沒有統計數據,或者是該行業近年來的交易量趨勢圖
主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大連期貨交易所、好像還有天津渤海交易所
個交易所都有網站,你需要的資料應該都有。
⑨ 國內大宗商品行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4、《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國家質檢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18769—2003)
5、《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服務規范》(商務部,2011年4月12日)
6、《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令2013第3號)
7、《商務部關於促進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意見》(商電函[2013]911號)
8、《商務部關於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商務部公告2007年第19號)
9、《商務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推動大宗商品市場有序轉型的通知》(商建發[2012]59號)
10、商務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商信字[2005]8號)
11、《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辦法(草案)》(商務部,2010年11月03日)
1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2號,2005年1月8日)
1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電子商務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5]252號)
14、《電子商務模式規范》(商務部2009年第21號公告,國家標准SB/T10518—2009)
15、《網路交易服務規范》(商務部2009年第21號公告,國家標准SB/T10519—2009)
16、《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服務及其等級劃分規范:B2B/B2C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國家標准GB/T24661.2—2009)
17、《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2010年第49號)
18、《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2007年6月1日)
19、《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2012年國家工信部發布)
20、《全國商品市場體系建設綱要》(商務部:商建發[2004]267號)
21、《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年中辦、國辦公布)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147號令)
23、《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工信部:2009年3月31日)
24、《商務部等13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商建發[2014]60號)
25、《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管理暫行規定》(2014年4月15日)
26、《國家工商總局關於加強商品交易市場規范管理的指導意見》(工商市字[2013]210號)等。
說明:以上詳文可登錄國務院「各相關部委」官方網站查閱
⑩ 大宗商品市場屬於什麼行業
大宗商品市場,是指進行大宗商品交易的場所。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大宗農產品。因此對應的有相關的大宗商品交易場所,即各類大宗商品市場,又叫商品交易所。著名的如紐約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
大宗商品有現貨交易,也可以設計為期貨、期權作為金融工具來交易,可以更好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價格風險。由於大宗商品多是工業基礎,處於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狀況的期貨及現貨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系。例如,銅價上漲將提高電子、建築和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石油價格上漲則會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上漲並帶動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價格和供給提升。投資者,尤其是投資相關行業的投資者應當密切關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價格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