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康靜黃金

康靜黃金

發布時間:2021-06-11 05:50:26

❶ 文言文翻譯《明史.卷三》

譯文
興宗孝康皇帝朱標,明太祖的長子。母親是高皇後。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朱標生於太平的陳迪家。朱元璋稱吳王後,朱標被立為王世子,跟隨宋濂學習經典。
吳元年(1367),朱標年僅十三歲,太祖便命他前去巡察臨濠墓地,並對他說:「商高宗過去煩勞於外,周成王很早就接受《無逸》之訓,他倆都懂得百姓的疾若,所以在位期間能勤儉持政,成為好的守成之君。我兒你生長於富貴,習慣了安逸的生活。今天要前往旁近郡縣,游覽山川,跨越田野,可以因征途的險易而知道鞍馬的勤勞,看到民間百姓的生業而知道衣食的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而知道風俗的美惡。到了祖宗住地,你要訪求父老鄉親,向他們詢問我當年起兵渡江時的事情,並將它牢記在心,以明白我創業是多麼不容易。」又命中書省選擇官吏陪同朱標前行。凡所經過的郡縣城壕山川之神,朱標都以羊豬祭祀。經過太平時,朱標特地拜訪了他出生的陳迪家,賞賜白金五十兩。到達泗州、濠州後,朱標告祭了諸祖墓。這年冬天,朱標跟隨太祖視察郊壇,太祖命左右隨從將朱標引到農家,遍觀服食器具,太祖又指著路旁的荊棘對他說:「古人用它施以撲刑,因為它能祛除風寒,雖然會傷人卻不會殺死人。古人的用心如此仁厚,我兒要牢記心中。」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標被立為皇太子。帶刀舍人周宗上書乞求教授太子,太祖給予嘉獎,並接受了他的請求。中書省都督府請求仿效元朝舊制,以太子為中書令。太祖認為元朝舊制不值得仿效,便命令詹同考據歷代東宮官制,然後挑選勛德老成及新提升的賢士兼任東宮官屬。於是,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宗異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廷瑞、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王獻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僉大都督府事吳楨、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使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范顯祖兼太子賓客。太祖囑咐他們說「:朕之所以在東宮不另設府僚,而以卿等兼任,其原因在於現在戰事尚未平息,朕若有事在外,必定是太子監管國家,如果設立府僚,那麼包括卿等在內,遇事得向上陳述,讓太子知道,太子有時可能聽斷不明,與卿等意見不合,卿等一定會說這是府僚讓他這么做的,於是隔閡就容易產生。朕之所以又特別設置賓客、諭德等官,是想讓他們輔成太子的德性,並且挑選名儒擔任,就是這個緣故。昔日周公教育成王嚴格整頓軍隊,召公教導康王設立皇家六師,這么做都是為了居安思危,不忘武備。因為即位之君,生長於富貴,受寵於安逸的生活中,不熟悉軍隊,一有緩急,便不知所措。所以周、召二公之言,你們都要牢記心中。」

這一年,太祖下令挑選國子監學生國琦、王璞、張傑等十餘人,到宮禁為太子伴讀。國琦等到謹身殿回答太祖的問題,他們容貌俊秀,應對詳細,出語不俗。太祖十分高興,因此對殿中侍御史郭淵友等說「:這些學生熟悉文學藝術,但是與太子相處,應當使他們心術端正,不致輕浮、奢侈,這樣對太子的品行也有幫助。」不久,又以梁貞、王儀為太子賓客,秦庸、盧德明、張昌為太子諭德。

在此之前,太祖下令修建大本堂,將古今地圖書籍充斥其中,然後徵求四方名儒教育太子諸王,輪流晝夜值班,挑選才智出眾之士充當伴讀。太祖時常賜宴賦詩,與他們商榷古今之事,評論文章。太祖命諸儒寫成《鍾山龍蟠賦》。有一次,太祖擺酒歡飲,興致盎然,自作《時雪賦》,賜給東宮官。下令三位老師、諭德朝賀東宮,東宮予以答拜。又命東宮及王府官吏編輯可以作為借鑒的古人之事,訓諭太子諸王。四年春,太祖命人製作《大本堂玉圖記》,賜給太子。

十年,太祖下令從今開始政事全部交給太子處理,然後由太子上奏。他囑咐太子道「:自古創業之君,歷涉勤勞,通達人情,明白事理,遇事故能處理得當。而守成之君生長於富貴,若非平日磨練,很少有不犯錯的。所以我特地命你每日面對群臣,聽斷諸司所陳之事,以熟悉國政。惟有仁愛之心不至於對人殘暴,惟有處事英明不至於被奸佞所惑,惟有勤儉持政不至於沉溺於安逸,惟有當機立斷不至於拘泥於文法。所有這些都須用心來權衡。我自有天下以來,還未曾有過空閑之日,我對所有事務都惟恐有絲毫不妥之處,惟恐辜負上天的託付。所以總是頭頂星星上朝,夜半時分入寢,這些你都親眼所見。你如果也能身體力行,那便是天下之福啊。」當時,太祖下令儒臣為太子講解《大學衍義》。二十二年,設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太祖命太子巡視、安撫陝西。在此之前,太祖以應天、開封為南、北京,臨濠為中都。御史鬍子祺上書說道「:天下地勢優越可作為首都的地方有四個。河東地勢較高,控制西北,堯帝曾以它為都,但這個地方十分寒冷。汴梁連著黃河、淮水,宋朝曾以它為都,但它地勢平曠,無險可憑。洛陽,周公曾卜卦,認為它可做都城,周、漢遷都於此,但嵩、邙沒有餚殳函、終南之險要,澗、綬、伊、洛沒有涇、渭、灞、氵產之雄壯。而擁有眾多河山的優點,可以位於諸侯之首,控制天下的莫過於關中了。」太祖覺得他說得有理。到這時,太祖便對太子說:「天下山川只有秦地可稱得上險固,你可以前去察看當地風俗,慰勞秦地父老子弟。」於是選擇文武諸臣護隨太子前行。太子出發後,太祖派使臣前往囑咐太子:「你昨日渡江,雷聲忽然起於東南,引導你前行,這是威震之兆啊。但是,十天來一直久陰不雨,占卜有陰謀發生,你應當謹慎行事,在駐地嚴加防守,施仁布惠,以改變天意。」太祖仍再三告誡隨行諸臣經常報告太子的行蹤。

太子從陝西返回京城,獻上陝西地圖,然後就病了。太子在病中上奏經略建都之事。第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去世,太祖為之痛哭。禮官商議辦喪日期,請求改日。等到可以脫掉喪服時,太祖不忍。經禮官請求,才脫下喪服上朝。八月十一日,太子附葬於孝陵東側,謚號為懿文。

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屢犯過錯,太子總是從中調解保護,他們才得以返回藩地。有人告發晉王企圖謀反,太子在太祖面前流著淚請求,太祖才感悟。太祖當初將兄長的兒子朱文正、姐姐的兒子李文忠及沐英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高皇後也將他們視如己出。太祖有時因事對他們責罰過重,太子總是告訴高皇後,進行勸慰,太子仁慈的天性就是這樣。太子元配妃子常氏,繼妃呂氏。共生有五子,依次為:雄英、建文皇帝、允火通、允火堅、允熙。建文元年(1399),太子被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燕王即帝位後,又稱他為懿文皇太子。

睿宗興獻皇帝朱祐杬,憲宗第四子。母親是邵貴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被封為興王。弘治四年(1491),興王在德安建造府邸。不久,改在安陸。七年,興王起程前往藩地,船隻中途停泊龍江時,有數萬慈烏繞船而飛,到達黃州後也出現了同樣的事情,人們都將它看作吉兆。興王在辭別奏議上陳述了五件國事,孝宗給予嘉獎,對他的賞賜與其他弟弟不同。

興王喜愛詩書,對珍寶玩物毫無興趣,也從不沉溺於女色音樂之中,不是公開酒宴從不擺設酒肉。楚地風俗崇尚巫術而輕視醫葯,興王便選布良方,以醫葯救濟患病者。長史張景明將其所著的《六益》獻給興王,興王回賜他黃金布帛,並對他說「:我會將它懸在宮門上。」興王宮邸旁有一高台,名為「陽春」,興王多次與群臣、賓客一起登臨賦詩。正德十四年(1519),興王去世,謚號為獻。

興王去世二年之後,武宗去世,召興王世子入嗣大統,這就是世宗。禮臣毛澄等引用以往漢朝定陶、宋朝濮王的舊例,以孝宗為皇考,改稱興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興王妃為「皇叔母」。世宗命廷臣集中商議,沒能作出決定。進士張璁上書請求以興獻王為皇考,世宗非常高興。當時正巧其母妃從安陸出發,只到通州而不入宮。世宗便告訴張太後,要避天子之位,侍奉母妃返回藩地,群臣獲悉十分驚慌。太後乃命進升興王為興獻帝,興王妃為興獻後。張璁將上書改為《太禮或問》進獻世宗,而且主事霍韜、桂萼,給事中熊浹的意見與張璁相同。世宗因此曉諭輔臣楊廷和、蔣冕、毛紀,興獻帝、興獻後加稱「皇」。楊廷和等會合廷臣進行爭辯,沒有結果。嘉靖元年(1522),宮禁失火,楊廷和及給事中鄧繼曾、朱鳴陽引用五行五事,作為廢棄此禮的證據。世宗才停止稱興王為「皇」,加稱「本生父興獻帝」,尊其墓為陵,根據制度設黃屋監衛,在安陸設立祠廟,每年祀典之時用十二籩豆祭祀,樂舞則採用八佾。世宗心中始終未能滿意。三年,加稱興王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興獻太後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後,建廟於奉先殿西側,名為觀德殿,祭祀禮儀與太廟相同。七月,世宗下令去掉本生號。九月,下詔稱孝宗為皇伯考,稱獻皇帝為皇考。

張璁、桂萼等人驟然顯貴,於是,那些希望求取功名、蒙受皇帝恩賞的人爭相談論禮儀。百戶隨全、錄事錢子勛說獻皇帝應當遷葬天壽山。禮部尚書席書則建議說:「高皇帝不遷祖陵,太宗不遷孝陵,他們這都是謹慎行事啊。小臣妄議山陵,應當治罪。」工部尚書趙璜也力言不可,此事才作罷。尊稱興王陵為顯陵。

第二年,世宗下令編修《獻皇帝實錄》,建世廟於太廟左側。六年,以觀德殿狹窄為由,改建崇先殿,七年,世宗命張璁等集《明倫大典》成,為興王加上尊謚號為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親自題寫《顯陵碑》,封松林山為純德山,祭於方澤,僅次於五鎮。改安陸州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豐坊請求加尊皇考廟號,以與先帝相稱。九月,為興王加上尊謚號為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獻皇帝,廟號睿宗,附祭於太廟,位居武宗之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停止世廟之祭。四十四年,有靈芝草長在世廟柱子之上,世宗於是又將它稱作玉芝宮,並在此祭祀。穆宗即位,乃停止明堂配享。

當初,楊廷和等建議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火玄為興王,以奉侍獻帝。皇上不許。興國之封被取消。獻帝的長子厚熙,出生五天便夭折了。嘉靖四年,厚熙被追贈為岳王,謚號懷獻。

原文
作者:張廷玉等
興宗孝康皇帝(孝康皇後 呂太後) 睿宗獻皇帝(獻皇後)
興宗孝康皇帝標,太祖長子也。母高皇後。元至正十五年生於太平陳迪家。太祖為吳王,立為王世子,從宋濂受經。

吳元年,年十三矣,命省臨濠墓,諭曰:「商高宗舊勞於外,周成王早聞《無逸》之訓,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儉,為守成令主。兒生長富貴,習於晏安。今出旁近郡縣,游覽山川,經歷田野,其因道途險易以知鞍馬勤勞,觀閭閻生業以知衣食艱難,察民情好惡以知風俗美惡,即祖宗所居,訪求父老,問吾起兵渡江時事,識之於心,以知吾創業不易。」又命中書省擇官輔行。凡所過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過太平訪迪家,賜白金五十兩。至泗、濠告祭諸祖墓。是冬從太祖觀郊壇,令左右導之農家,遍觀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荊楚曰:「古用此為撲刑,以其能去風,雖傷不殺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兒念之。」洪武元年正月,立為皇太子。帶刀舍人周宗上書乞教太子。帝嘉納。中書省都督府請仿元制,以太子為中書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歷代東宮官制,選勛德老成及新進賢者,兼領東宮官。於是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宗異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僉大都督府事吳楨、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范顯祖兼太子賓客。諭之曰:「朕於東宮不別設府僚,而以卿等兼領者,蓋軍旅未息,朕若有事於外,必太子監國。若設府僚,卿等在內,事當啟聞,太子或聽斷不明,與卿等意見不合,卿等必謂府僚導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賓客諭德等官者,欲輔成太子德性,且選名儒為之,職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詰戎兵,召公教康王張皇六師,此居安慮危,不忘武備。蓋繼世之君,生長富貴,昵於安逸,不諳軍旅,一有緩急,罔知所措。二公之言,其並識之。」是年,命選國子生國琦、王璞、張傑等十餘人,侍太子讀書禁中。琦等入對謹身殿,儀狀明秀,應對詳雅。帝喜,因謂殿中侍御史郭淵友等曰:「諸生於文藝習矣,然與太子處,當端其心術,不流浮靡,庶儲德亦獲裨助。」因厚賜之。未幾,以梁貞、王儀為太子賓客,秦庸、盧德明、張昌為太子諭德。

先是,建大本堂,取古今圖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諸王,分番夜直,選才俊之士充伴讀。帝時時賜宴賦詩,商搉古今,評論文字無虛日。命諸儒作《鍾山龍蟠賦》。置酒歡甚,自作《時雪賦》,賜東宮官。令三師、諭德朝賀東宮,東宮答拜。又命東宮及王府官編緝古人行事可為鑒戒者,訓諭太子諸王。四年春,制《大本堂玉圖記》,賜太子。

十年,令自今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諭曰:「自古創業之君,歷涉勤勞,達人情,周物理,故處事咸當。守成之君,生長富貴,若非平昔練達,少有不謬者。故吾特命爾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惟仁不失於疏暴,惟明不惑於邪佞,惟勤不溺於安逸,惟斷不牽於文法。凡此皆心為權度。吾自有天下以來,未嘗暇逸,於諸事務惟恐毫發失當,以負上天付託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寢,爾所親見。爾能體而行之,天下之福也。」時令儒臣為太子講《大學衍義》。二十二年,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撫陝西。先是,帝以應天、開封為南北京,臨濠為中都。御史鬍子祺上書曰:「天下形勝地可都者四。河東地勢高,控制西北,堯嘗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帶河、淮,宋嘗都之,然其地平曠,無險可憑。洛陽周公卜之,周、漢遷之,然嵩、邙非有餚函、終南之阻,澗、瀍、伊、洛非有涇、渭、氵霸、滻之雄。夫據百二河山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帝稱善。至是,諭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汝往以省觀風俗,慰勞秦父老子弟。」於是擇文武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諭曰:「爾昨渡江,震雷忽起於東南,導爾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陰不雨,佔有陰謀,宜慎舉動,嚴宿衛,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諭從行諸臣以宿頓聞。

比還,獻陝西地圖,遂病。病中上言經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慟哭。禮官議期喪,請以日易。及當除服,帝不忍。禮官請之,始釋服視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東,謚曰懿文。

太子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帝初撫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為子,高後視如己出。帝或以事督過之,太子輒告高後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太子元妃常氏,繼妃呂氏。生子五:長雄英,次建文皇帝,次允熥,次允熞,次允熙。建文元年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燕王即帝位,復稱懿文皇太子。孝康皇後常氏,開平王遇春女。洪武四年四月冊為皇太子妃。十一年十一月薨,謚敬懿。太祖為輟朝三日。建文元年追尊為孝康皇後。永樂元年復稱敬懿皇太子妃。

皇太後呂氏,壽州人。父本,累官太常卿。惠帝即位,尊為皇太後。燕兵至金川門,迓太後至軍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後還,未至,宮中已火。既而隨其子允熙居懿文陵。永樂元年復稱皇嫂懿文太子妃。

初,太祖冊常妃,繼冊呂妃。常氏薨,呂氏始獨居東宮。而其時秦王樉亦納王保保妹為妃,又以鄧愈女為配,皆前代故事所無也。

睿宗興獻皇帝祐杬,憲宗第四子。母邵貴妃。成化二十三年封興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陸。七年之藩,舟次龍江,有慈烏數萬繞舟,至黃州復然,人以為瑞。謝疏陳五事。孝宗嘉之,賜予異諸弟。
王嗜詩書,絕珍玩,不畜女樂,非公宴不設牲醴。楚俗尚巫覡而輕醫葯,乃選布良方,設葯餌以濟病者。長史張景明獻所著《六益》於王,賜之金帛,曰:「吾以此懸宮門矣。」邸旁有台曰陽春,數與群臣賓從登臨賦詩。正德十四年薨,謚曰獻。

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統,是為世宗。禮臣毛澄等援漢定陶、宋濮王故事,考孝宗,改稱王為「皇叔父興獻大王」,王妃為「皇叔母」。帝命廷臣集議,未決。進士張璁上書請考興獻王,帝大悅。會母妃至自安陸,止通州不入。帝啟張太後,欲避天子位,奉母妃歸藩。群臣惶懼。太後命進王為興獻帝,妃為興獻後。璁更為《大禮或問》以進,而主事霍韜、桂萼,給事中熊浹議與璁合。帝因諭輔臣楊廷和、蔣冕、毛紀,帝、後加稱「皇」。廷和等合廷臣爭之,未決。嘉靖元年,禁中火,廷和及給事中鄧繼曾、朱鳴陽引五行五事,為廢禮之證。乃輟稱「皇」,加稱本生父興獻帝,尊園曰陵,黃屋監衛如制,設祠署安陸,歲時享祀,用十二籩豆,樂用八佾。帝心終未慊。三年加稱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興國太後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後,建廟奉先殿西,曰觀德殿,祭如太廟。七月,諭去本生號。九月,詔稱孝宗皇伯考,稱獻皇帝曰皇考。

璁、萼等既驟貴,干進者爭以言禮希上意。百戶隨全、錄事錢子勛言獻皇帝宜遷葬天壽山。禮部尚書席書議:「高皇帝不遷祖陵,太宗不遷孝陵,蓋其慎也。小臣妄議山陵,宜罪。」工部尚書趙璜亦言不可。乃止。尊陵名曰顯陵。

明年,修《獻皇帝實錄》,建世廟於太廟左。六年,以觀德殿狹隘,改建崇先殿。七年,命璁等集《明倫大典》,成,加上尊謚曰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親制《顯陵碑》,封松林山為純德山,從祀方澤,次五鎮,改安陸州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豐坊請加尊皇考廟號,稱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謚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獻皇帝,廟號睿宗,祔太廟,位次武宗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罷世廟之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廟柱,復作玉芝官祀焉。穆宗立,乃罷明堂配享。

初,楊廷和等議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炫為興王,奉獻帝祀。不允。興國封除。獻帝有長子厚熙,生五日而殤。嘉靖四年贈岳王,謚曰懷獻。

皇後蔣氏,世宗母也。父斅,大興人,追封玉田伯。弘治五年冊為興王妃。世宗入承大統,即位三日,遣使詣安陸奉迎,而令廷臣議推尊禮。咸謂宜考孝宗,而稱興王為皇叔父,妃為皇叔母。議三上,未決。會妃將至,禮臣上入宮儀,由崇文門入東安門,皇帝迎於東華門。不許。再議由正陽門入大明、承天、端門,從王門入宮。又不許。王門,諸王所出入門也。敕曰:「聖母至,御太後車服,從御道入,朝太廟。」故事:後妃無謁廟禮。禮臣難之。時妃至通州,聞考孝宗,恚曰:「安得以吾子為他人子!」留不進。帝涕泣願避位。群臣以慈壽太後命,改稱興獻後,乃入。以太後儀謁奉先、奉慈二殿,不廟見。元年改稱興國太後。三年乃上尊號曰本生章聖皇太後。是年秋,用張璁等言,尊為聖母章聖皇太後。五年,獻帝世廟成,奉太後入謁。七年,上尊號曰慈仁。九年,頒太後所制《女訓》於天下。十五年,奉太後謁天壽山陵,命諸臣進賀行殿。是年加上尊號曰康靜貞壽。

十七年十二月崩,諭禮、工二部將改葬獻皇帝於大峪山,以駙馬都尉京山侯崔元為奉迎行禮使,兵部尚書張瓚為禮儀護行使,指揮趙俊為吉凶儀仗官,翊國公郭勛知聖母山陵事。已,帝親幸大峪相視,令議奉太後南詣合葬。而禮部尚書嚴嵩等言:「靈駕北來,慈宮南詣,共一舉耳。大峪可朝發夕至,顯陵遠在承天,恐陛下春秋念之。臣謂如初議便。」帝曰:「成祖豈不思皇祖耶,何以南孝陵?」因止崔元等毋行,而令趙俊往,且啟視幽宮。是年上尊謚曰慈孝貞順仁敬誠一安天誕聖獻皇後。明年,俊歸,謂顯陵不吉,遂議南巡。九卿大臣許贊等諫。不聽。左都御史王廷相又諫。帝曰:「朕豈空行哉,為吾母耳!」已而侍御呂柟、給事中曾烶、御史劉賢、郎中嶽倫等復相繼疏諫。不聽。三月,帝至承天,謁顯陵,作新宮焉,曰:「待合葬也。」歸過慶都,御史謝少南言:「慶都有堯母墓,佚於祀典,請祀之。」帝曰:「帝堯父母異陵,可知合葬非古。」即拜少南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檢討,定議葬大峪山。四月,帝謁長陵,諭嚴嵩曰:「大峪不如純德。」仍命崔元護梓宮南祔。閏七月,合葬顯陵,主祔睿宗廟。

贊曰:興宗、睿宗雖未嘗身為天子,而尊號徽稱典禮具備,其實有不容泯者。史者所以記事也,記事必核其名與實。曰宗曰帝者,當時已定之名,名定而實著焉矣。爰據《元史》裕宗、睿宗列傳之例,別為一卷如右,而各以後附焉。

❷ 李小鋒是哪裡人

李小鋒,男,秦腔文武小生。生於陝西臨潼。
「李小鋒先生是秦腔舞台上的名小生,他以現代人的理念和意識,詮釋古典戲劇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誠為可貴。」——賈平凹。
李小鋒,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副團長,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
獎」獲得者,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2005年,李小鋒更成為秦腔的第一個中國戲曲學院表演專業研究生。
10歲開始學習秦腔的李小鋒,工文武小生,1994年,更是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先生為師,大膽開拓小生表演藝術,被稱「文武兼備、聲情俱佳」。多年來,他舉辦了多場「個人專場」演出,並先後出了13張CD唱片。
在陝北那片土地上,李小鋒聲名赫赫。
然後,李小鋒帶上大秦之腔走向了芬蘭、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從傳統到實驗。
演出作品有:《周仁回府》、《打柴勸弟》、《白逼宮》、《花亭相會》、《盤腸戰》、《四郎探母》、《寇準升堂》、《狀元媒》、《浮士德》等
獲獎經歷:
1987年8月獲「西鳳杯」廣播大賽一等獎。
1989年9月獲西北五省電視大賽一等獎。
2003年獲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李小鋒與張寧
他從小熱愛藝術,1975年進入陝西臨潼縣文藝訓練班學藝。1980年考入陝西省藝術學校,1987年畢業,分配到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主攻文武小生。先後在秦腔《白逼宮》、《周仁回府》、《清水衙門糊塗官》、《打柴勸弟》、《西湖遺恨》、《花亭相會》、《盤腸戰》、《寇準升堂》、《狀元媒》、眉戶《遲開的玫瑰》等大小幾十個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他以扎實的功底和娓娓動聽的唱腔,塑造了眾多深為廣大觀眾喜愛的舞台藝術形象,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
1994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先生為師,大膽開拓小生表演藝術,並首次舉辦了「秦腔小生李小鋒專場演出」,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高度贊譽。1997年3月隨湍出訪荷蘭演出秦腔,受到當地人民熱烈歡迎,12月再次出訪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四國演出秦腔,同樣受到其他幾個歐洲國家觀眾好評。1997年12月被陝西省文化廳、省文聯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稱號」;1998年8月赴沈陽參加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在《遲開的玫瑰》中扮演許師傅,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10月參加陝西省慶祝建國 5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被共青團陝西省委授予「新長征突擊手」;1999年3月又被評為陝西省首屆觀眾喜愛的電視戲曲演員。2001年2月被省文聯授予 「德藝雙馨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李小鋒還曾榮獲陝西省「西鳳杯」、「紅桃杯」廣播大賽一等獎;陝西省「公主杯」電視大賽一等獎;西北五省區「咸陽杯」電視大賽一等獎;西北五省區「太陽杯」民族戲曲邀請賽一等獎;文化部秦、晉、豫「金三角」戲曲匯演一等獎;陝西電視台秦腔卡拉OK電視大賽一等獎;第三屆西鳳杯秦腔精英邀請賽特等獎;陝西省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優秀劇目展演一等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表演獎等眾多榮譽。
現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副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
誕辰:1965年,農歷乙巳年
活動年表
2004年3月16日,農歷甲申年二月廿六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戲曲演員獲獎名單
趙志剛(上海越劇院)
張慧芳(湖北省京劇院)
陳澄(江蘇省泰州市淮劇團)
趙媛媛(安慶市黃梅戲一團)
石曉亮(天津青年京劇團)
吳晶晶(廈門金蓮升高甲戲劇團)
李淑勤(佛山市青年越劇團)
李政成(揚州市揚劇團)
李小鋒(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楊紅霞(河南省豫劇三團)
李文(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魏春榮(北方崑曲劇院)
袁慧琴(中國京劇院)
趙立華(石家莊市青年評劇團)
邊肖(甘肅省隴劇院)
齊愛雲(西安市五一劇團)
申小梅(河南省越調劇團)
黃美菊(浙江嵊州越劇團)
吉有芳(山西運城蒲劇團)
王杭娟(杭州市黃龍越劇團)
蕭雅(上海蕭雅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2005年6月18日,農歷乙酉年五月十二日:粉墨登場中華戲曲名家獨角戲專場舉辦
由澳門特區政府主辦的「粉墨登場中華戲曲名家獨角戲專場」舉辦。獨角戲和實驗戲曲成為此次演出的主要內容。同期舉行的還有「中國戲曲獨角戲表演」主題研討活動。
浙江京劇團的翁國生作為崑曲名家和越劇名家趙志剛、川劇名家田曼莎、秦腔表演名家李小鋒一起在澳門進行專場演出。
翁國生在這次專場中展現自己改編的傳統戲曲獨角戲《問探》和自己獨創的「新概念實驗戲曲獨角戲」《禪悟》,並撰寫了題為《獨角戲——戲曲演員的終極表演空間》的學術論文參加主題研討和交流。
2006年5月16日,農歷丙戌年四月十九日,晚:《實驗中國·文化記憶》揭幕
青年編劇喻榮軍創作的《紅樓鏡像》在安福路藝術劇院上演,拉開了《實驗中國·文化記憶》戲曲演出活動的序幕。越劇、昆劇、川劇、秦腔和京劇五大傳統劇種,在此後一周內依次亮相,並改變印象中的面貌,呈現創新戲交錯的場面。
《實驗中國·文化記憶》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等主辦。在的《紅樓鏡像》中,「越劇王子」趙志剛嘗試將賈寶玉在大觀園中的情境、演員本人在「女子劇種」中的處境、以及生活中演員與他所處的環境相聯系。他既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又是越劇演員趙志剛,還是趙志剛扮演的賈寶玉。
除了《紅樓鏡像》,在《實驗中國·文化記憶》戲曲演出活動中,來自台灣的吳興國自編自導自演莎士比亞《李爾王》的片段《李爾在此》;柯軍的崑曲《余韻》對《桃花扇》最後一折進行了改編,他不僅分飾戲中的三個角色,還加入了作為「戲外戲」的演員自己;李小鋒的秦腔《浮士德》則以濃濃的陝西方言以及秦腔「吐火」特技,表演浮士德與魔鬼的對話;田蔓莎的川劇《打神》則集中表現女主人公悲怨憤怒四種感情。
2006年5月26日,農歷丙戌年四月廿九日:秦腔名家在烏魯木齊展演
4位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得主5月26日至5月28日,連續3天在烏魯木齊新中劇院聯袂演出,共計3台15場好戲連台。
此次邀請的國內秦腔名家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副團長、陝西省「新長征突擊手」李小鋒,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折桂者、銀川市優秀專家、主攻秦腔小旦、武旦的柳萍,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西安秦腔劇院青衣、刀馬旦演員齊愛雲,以及第十一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最佳演員獎得主、陝西省國家一級演員譚建勛。
四位都是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此次都帶來了自己的拿手劇目,像李小鋒的《白逼宮》、《悔路》、《打柴勸弟》,柳萍的《武松殺嫂》、《殺狗勸妻》、《斬秦英》,齊愛雲的《打神告廟》、《探窯》、《鬼怨殺生》,以及譚建勛的《放飯》、《打鎮台》、《屈打哭墓》等。
2006年8月29日,農歷丙戌年閏七月初六日,晚:中央電視台2006陝西戲曲展播周直播秦腔傳統摺子戲專場
「中央電視台2006陝西戲曲展播周」的一場重頭戲——秦腔傳統摺子戲專場於在西安人民劇院上演,本場演出由有「西北戲曲最高學府」之稱的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中青年秦腔表演佼佼者擔綱主演,而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也對這場頗具專業水準的秦腔演出進行了現場直播。
「梅花獎」得主雲集,李娟、李東橋、李小鋒、李梅這四朵「梅花」,在任小蕾、王新倉、丁良生、穆小朋、張蓓等人的「烘雲托月」下,依次綻放。劇情扣人心弦,觀眾掌聲如潮,眾「梅花」大秀秦腔傳統絕技,令人拍案叫絕。
「月黑風冷星黯淡」,大漠關塞間,李娟飾演的楊七娘,身披靠旗,英姿颯爽,一桿桿花槍合圍擲來之時,她或用靠旗靈巧挑回,或雙腳躍起同時踢出,雉尾拂動,全場掌聲雷動。而當她將城樓上所掛紅燈射滅之後,雙方短兵相接,一通好戰。「狂風吹動了長江浪」,隨著一聲唱腔,李東橋登場,將那位雄姿英發、少年得志的江東周郎演繹得是惟妙惟肖,他怒發沖冠,翎子緩緩豎起,把借荊州的「劉皇叔」逼得涕淚交流,言語間英氣十足,一段道白念來更是氣勢軒昂。《烙碗計》里,「文武小生」李小鋒扮演14歲的小定生,冰天雪地間,一句「小定生前院里淚如泉涌」便迎來了個碰頭彩,一段「滾堂甩發」絕技,使人眼花繚亂。就在參加展播周之前,李小鋒還四易其稿重排了《劈山救母》,自己「一趕三」,扮演小生、老生、武生,可謂是文武雙全、昆亂不擋。壓軸戲是李梅的一折《鬼怨·殺生》,使全場演出達到了高潮,所吐出的那一團團火焰,有幽怨,有憤怒,有希冀。
2006年9月22日,農歷丙戌年八月初一日,10時:李小鋒收王彬為徒
時年80歲來自台灣的王拜時年40歲的秦腔演員李小鋒為師,正式學習秦腔。
2006年12月30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十一日,晚:陝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員專場第二場舉行
陝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員專場演出第二場在西安人民劇院隆重上演。
本場演出為張寧專場,優秀青年秦腔演員張寧聯袂李小鋒、樊建瑜、徐松林等演出秦腔《花亭相會》、《蘇三起解》和《金玉奴》三個摺子戲。
2007年1月5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十七日:2007「漢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匯演第一場
《三秦都市報》和青島啤酒西安漢斯集團主辦的「漢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匯演第一場在西安人民劇院上演,本場為《秦腔名家清唱晚會》。
演出唱段
《斬單童》、《三對面》(白江波)
《轅門斬子》(劉茹惠)
《白逼宮》(李小鋒)
《看女》(王輔生)
《周仁回府》(李愛琴)
《三滴血》(全巧民)
《二堂舍子》(雷開元)
《斷橋》(馬友仙)
《拾黃金》(孫存蝶)
《借水》(任小蕾)
2007年1月6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2007「漢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匯演第二場
《三秦都市報》和青島啤酒西安漢斯集團主辦的「漢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匯演第二場在西安人民劇院上演,本場為《秦腔傳統經典摺子戲》。
演出劇目
《打鎮台》(丁良生)
《隔門賢》(張蓓)
《殺嫂》(李娟)
《打柴勸弟》(李小鋒)
《頂燈》(孫存蝶)
2007年2月11日,農歷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時:慰問在京陝西鄉黨大型戲曲專場演出舉行
陝西省市20多位秦腔名家赴京,在首都民族文化宮舉行慰問在京陝西鄉黨大型戲曲專場演出。
此次活動由陝西省政府駐京辦主辦,中國劇協和省秦腔藝術協會協辦。為了讓在京工作的陝西鄉黨感受到家鄉父老的深情厚誼,讓他們在新年到來之際聽到渴盼已久的秦腔,20多位秦腔名家趕排了精彩節目。參加演出的有馬友仙、李東橋、侯紅琴、張濤、齊愛雲、丁良生、張保衛、王新倉、李淑芳、劉隨社、胡林煥、李梅、李娟、李小鋒等,他們除清唱拿手唱段外,還演出摺子戲《打柴勸弟》、《表花》、《虎口緣》、《藏舟》、《三滴血》等。
2007年2月21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初四日:梅花映湖城·首屆賀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舉行
由銀川市文化廣播電視局主辦的「梅花映湖城·首屆賀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活動於2月21日至2月27日在寧夏人民會堂舉辦。
此次活動演出6台本戲,1台摺子戲。特邀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齊愛雲、柳萍、戲劇梅花獎得主譚建勛、李小鋒、陝西省秦腔名家劉隨社、胡林煥等,與市秦腔劇團演員聯袂上演傳統戲《周仁回府》、《金沙灘》、《六月雪》、《秦香蓮》、《游西湖》,現代戲《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摺子戲《鬼怨》、《武松殺嫂》、《打神告廟》、《殺狗勸妻》等。
2007年2月26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初九日,14時:梅花映湖城·首屆賀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六天
梅花映湖城·首屆賀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六天,在寧夏人民會堂舉行。
演出劇目
《游西湖》(齊愛雲,李小鋒,白大平)
2007年4月2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十五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五場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本日為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演唱會,演員有趙群、朱福、黃麗珠、呂洋、柯軍、鄭佳艷、高彤、王洪玲、李紅梅、李陽鳴、王紅麗、張馨月、康靜、苗潔、倪茂才、陳淑芳、安平、李小鋒、許荷英、王平。
2007年4月9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廿二日: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舉行
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舉行,由蘭州歌舞劇院主辦。本日以清唱專場開場,李小鋒、李娟、李梅、孫存蝶、任小蕾等參加演出。
2007年7月,農歷丁亥年:李小鋒、張寧專輯《珠聯璧合》出版
有「秦腔伉儷」之稱的秦腔演員李小鋒、張寧夫婦推出首張對唱專輯《珠聯璧合》。新專輯收入了李小鋒、張寧對唱的秦腔《綵樓記》、《花亭相會》;眉戶《梁秋燕》、《屠夫狀元》;黃梅戲《天仙配》中的經典唱段,以及陝北民歌《想親親》、流行歌曲《好人好夢》等。
2007年7月28日,農歷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諧發展·軍民共建新陝西」戲曲綜合演唱會舉行
為慶祝建軍80周年,一台名為「2007和諧發展·軍民共建新陝西」的戲曲綜合演唱會在易俗大劇院舉行。演唱會由陳愛美、張曉斌主持,馬友仙、李東橋、李梅、李小鋒、米東風、張新尚、劉隨社等登台獻藝,演出秦腔清唱《洪湖赤衛隊》、《智取威虎山》等選段、眉戶清唱《遲開的玫瑰》選段、獨唱《我和我的祖國》、《當你需要的時候》,以及獨角戲、喜劇小品等。

❸ 姜培培的具體劇

2003年5月1日,農歷癸未年四月初一日,19時15分:2003年五一大型京劇演唱會舉辦「慶五一」上海京劇院優秀傳統劇目展演·大型京劇演唱會在逸夫舞台舉行,姜培培參加。
2004年5月2日,農歷甲申年三月十四日,13時30分:上海戲劇學院2004年五一京劇演唱會舉行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舉行「慶『五·一』京劇演唱會」。姜培培參加。
2006年1月15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十六日,19時15分:裴詠傑拜周少麟為師專場演出舉辦吉林省京劇院副院長裴詠傑拜周少麟為師專場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這同時是紀念京劇大師周信芳誕辰111周年的一次麒派展演。參加演出的還有周少麟弟子陳少雲、吳群、姜培培及與裴同時拜師的穆曉炯,麒派名家張信忠、蕭潤增,以及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炳淑、北京京劇院優秀老旦康靜、中國戲曲學院裘派女花臉崔玥、上海優秀張派演員趙群等。
2008年3月15日,農歷戊子年二月初八日,19時30分:「紀念孟小冬百年誕辰——南北優秀女須生專場」舉行「紀念孟小冬百年誕辰——南北優秀女須生專場」在長安大劇院舉行。
清唱演員基本身穿孟式旗袍演唱「冬皇遺韻」,展現女須生清俊典雅的獨特風采。清唱劇目包括《黃金台》、《烏盆記》、《碰碑》、《清官冊》、《洪羊洞》、《上天台》、《沙橋餞別》、《擊鼓罵曹》、《戰太平》、《珠簾寨》、《捉放曹》,演員有曾純、王文端、孫惠珠、由奇、姚爽、李靜、楊舒雯、周夢梅、哈福麗、楊雙赫、門書婷、姜培培、吳蘇培,來自上海的田慧與楊舒雯合唱《武家坡》。
彩唱劇目由王佩瑜、張慧芳、高明博、張凱演出《搜孤救孤》。
六位女老生王佩瑜、姜培培、由奇、楊淼、哈福麗和吳蘇培在長安大戲院舉辦「十八張半」余派京劇演唱會。
為完美體現這些唱片的精髓,長安大戲院特別邀請到劉曾復和譚元壽、李志良擔任藝術顧問。演出當晚,陳志清對每張唱片的灌制情況及藝術特色做
中央電視台《空中劇院》開播七周年答謝聯歡會舉行,由張延培作曲、燕守平領奏欄目主題曲。
2010年2月28日,農歷庚寅年正月十五日,包括王艷、王盼、王越、王奕戈、方旭、田慧、呂洋、朱虹、吳昊頤、金喜全、肖迪、周利、張笠媛、張雲、張馨月、侯宇、楊少彭、杜喆、姜培培、姜亦珊、凌珂、郭偉、竇曉璇、裘繼戎、熊明霞、翟墨、譚正岩、穆宇等。

閱讀全文

與康靜黃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天人民幣對緬甸匯率多少人民幣 瀏覽:222
指數基金對比混合基金 瀏覽:116
科創板募集基金 瀏覽:20
天下金理財 瀏覽:936
為什麼內部融資增加的是經營負債 瀏覽:640
廣安歐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26
10000曰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懶人投資不是假的吧 瀏覽:514
鼎立股票行情 瀏覽:435
天治旗下品種基金 瀏覽:149
人民幣和韓幣匯率今天 瀏覽:93
人眾金融白領投資 瀏覽:208
告投資者說 瀏覽:165
浙江祥貴貴金屬關閉後 瀏覽:128
香港天富寶貴金屬官方網 瀏覽:183
4500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531
匯添富醫療基金001417還能漲嗎 瀏覽:583
2008年鎳價格 瀏覽:145
信託地產通道 瀏覽:396
用車貸款怎麼貸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