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荷蘭殖民帝國的黃金世紀
「黃金世紀」指的是十七世紀的荷蘭在脫離西班牙統治成為歐洲經濟強權、文化核心的這一段歷史分期,大約從1580年到1740年。
1648年,荷蘭打敗西班牙,建立聯省共和國,成為海上霸權國家。這個時代的財富都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一手爭取回來,該公司派船前往遠東尋找香料和奇珍異寶,把好望角、印度尼西亞、蘇利南、安的列斯(Antilles)和新阿姆斯特丹(今天的紐約)劃其殖民地,並在整個亞洲建立了貿易驛站。
航運和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讓荷蘭阿姆斯特丹躍升成為歐洲的金融商業中心和「世界倉庫」。 「黃金世紀」也是知識啟蒙時代的開始。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第一具顯微鏡、望遠鏡陸續在阿姆斯特丹登場。
但宗教的偏執卻依舊存在,醫生的麻醉手術被視作一種挑戰上帝權威的妖術,醫師和理發師處於同一個職業工會…等等。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斯賓諾沙大膽提出宗教唯物論的概念;法學家格勞秀斯主張用國際法約束國家之間關系,為資本主義國際法奠定了基礎,這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房龍以傳世手稿的形式,藉由一個虛構的祖先的回憶,把林布蘭及十七世紀的風雲人物串聯起來,活潑生動地描繪了林布蘭戲劇性的一生和林布蘭處身的時代。房龍利用其幽默感讓歷史不再那麼的沉重,也忠實地重建了荷蘭黃金世紀的歷史現場。
❷ 荷蘭人在黃金海岸是怎麼進行殖民和奴隸貿易的
荷蘭人是繼葡萄牙人之後最早到非洲的黃金海岸進行殖民和從事奴隸販賣的國家。他們在黃金海岸離埃米爾納不遠的地方建立兩座堡壘。
1611~1612年,荷蘭殖民者同當地酋長簽訂條約,又修建了一座堡壘。1617年他們又買下戈雷島,在島上建立幾個租界地,修了房子和村落,供歐洲人居住。荷蘭人在非洲站住腳以後就從事奴隸貿易;他們把奴隸販運到西印度的庫臘索和阿魯巴島上,再轉賣給其他國家的殖民者。
因此荷蘭殖民者在奴隸販賣中基本上充當中間商人的角色。1619年荷蘭人把19名奴隸運到新阿姆斯特丹。這是運到美洲的第一批奴隸。
❸ 荷蘭黃金時代的起由
1568年,荷蘭七省結成烏特勒支同盟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統治,爆發八十年戰爭。在低地國家完全戰敗之前,英格蘭與西班牙爆發戰爭,逼使腓力二世所率領的西班牙軍隊停下腳步。此時,腓力二世的軍隊已佔領了布魯日和根特等重要的貿易城市。安特衛普,可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在1585年8月17日被西班牙攻陷。此時,南尼德蘭(大約是現今的比利時)完全被西班牙佔領。荷蘭共和國(今日的荷蘭)則持續對抗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為止。
南尼德蘭的戰敗讓許多喀爾文教派商人逃往北方。許多人移居至當時只是個小港口的阿姆斯特丹。到了17世紀,快速發展的阿姆斯特丹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這次的移居可稱為「建立新安特衛普」。來自法蘭德斯和布拉班特的大量移民是荷蘭黃金時代重要的驅動力。
除了南尼德蘭的大量移民,還有大量逃避宗教迫害的難民湧入,特別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塞法迪猶太人,以及法國的雨格諾派。
其他幾個因素也促成了這時期貿易、工業、藝術和科學的繁榮。其中一個因素就是風力和泥炭等便宜能源的供應,可藉由運河輸送到各城市。鋸木場的問世,可建造大規模的艦隊至世界各地貿易,也可透到軍事手段保衛共和國的經濟利益。 17世紀,荷蘭優秀的船員和制圖師有很長一段時間支配了世界貿易,取代原來占據此地位的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之後與英格蘭長時間競爭,爆發數次英荷戰爭(主要在海上),最終失去其支配地位。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是史上第一間跨國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亞洲貿易長達兩百年,成為17世紀最大的商業企業。香料的大量進口帶來了龐大利潤。1609年,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成立,比倫敦證券交易所早了一個世紀。
約在1640左右,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日本長崎海灣內一座的人工島嶼出島建立貿易據點,壟斷與日本的貿易。直到1854年為止,荷蘭一直是日本對西方的唯一窗口。西方科學與產品傳至日本,導致了蘭學的興起。荷蘭將西方所發生的科學革命及工業技術傳至日本。日本向荷蘭購買及翻譯了許多科學書籍,獲得西方的珍品及製品(如鍾),並接受了各種西方創新的論證(像是電象的證明,與19世紀初熱汽球的飛行)。17和18世紀,荷蘭可說是歐洲在經濟上最富裕、科學最為進步的國家,讓他們有著特權地位去將西方知識傳至日本。
荷蘭也支配了歐洲各國間的貿易。低地國家剛好占據東西及南北貿易路線上的有利位置,藉由萊茵河可連結廣大的德國腹地。荷蘭商人將法國與葡萄牙的葡萄酒運至波羅的海,並將穀物運回地中海周遭的國家。1680年代,平均每年有將近1000艘荷蘭船隻進入波羅的海。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 Trippenhuis,為現今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所在地,是17世紀的典型建築。
船廠與製糖廠等國家工業也在這時期擴張。隨著越來越多土地被開發,一些湖泊進行干拓形成新土地,當地的穀物生產及乳品業快速增加。
雖然荷蘭只有少部分的財富是透過奴隸貿易取得,但這項貿易依然與黃金時代關系密切。 1619年,荷蘭開始進行非洲與美洲間的奴隸貿易,1650年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奴隸貿易國家,其地位一直到了1700年左右才被英國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奴隸之都,除了奴隸貿易,也幫鄰國管理奴隸,當時奴隸船高達10,000艘。
荷蘭貿易的蓬勃發展產生了龐大的富商階級。新的繁榮為視覺藝術、文學和科學帶來更多的關注與贊助。 反抗西班牙的結果,也就是廣為人知,爭取宗教自由及經濟政治獨立的八十年戰爭,讓改革派的北方各省(參見荷蘭共和國)完全獨立,帶起了國家鬥志。
❹ 荷蘭黃金時代的介紹
荷蘭黃金時代約在西元17世紀,當時的貿易、科學與藝術等方面獲得了全世界的贊揚,被視為荷蘭的巔峰時期。
❺ 荷蘭黃金時代的文化
低地國家的文化發展優於其他鄰國,但也有些沒受到應有的重視(例如荷蘭劇作家馮德爾)。巴洛克運動在荷蘭並未形成太大的影響力,因為不符合廣大喀爾文信徒所主張的朴實。
公民是新興發展背後的主要勢力,特別是在西部省份:最早以及最大部份是在荷蘭地區,接著是西蘭和烏特勒支部分地區。富裕的貴族時常贊助其他國家的藝術。相較之下,荷蘭國內則多由富商和其他顯貴贊助。
文化活動以城鎮民兵(Schutterij)和修辭院(Chamber of rhetoric)為中心。前者是為了城鎮防衛和維持治安而成立,也是富裕人士的集會場合,他們對此感到自豪,會付出相當的金額去繪制團體肖像畫留給子孫。後者是城市中的社團,促進了詩歌、戲劇等文學活動,並常以辯論方式進行討論。城市以他們的存在為榮。 荷蘭黃金時代的繪畫,是跟隨著當時主宰歐洲其他地區的巴洛克藝術,像是卡拉瓦喬畫派和自然主義,但也主導了靜物畫、風景畫和風俗畫等主題的發展。歷史畫(傳統上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類型)和肖像畫十分流行。收藏藝術品以及自由市場上的繪畫也十分常見。藝術史學家指出,荷蘭富裕中產階級的增加,以及成功的商人顯貴,是部分繪畫主題流行的驅動力。
這個趨勢,加上缺少反宗教改革教會的資助,導致大量以每日生活為背景,或是其他非宗教主題的繪畫的出現。例如風景或海景,反映了向大海爭取土地,或是象徵共和國黃金時代的貿易和海軍的根源。一個十分能代表荷蘭巴洛克繪畫的主題是大團體的肖像畫,尤其是關於公民或民兵公會,例如倫勃朗的《夜巡》。
今日,荷蘭黃金時代最知名的畫家有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倫勃朗、代爾夫特的大師揚·弗美爾,創新的風景畫畫家雅各布·范·雷斯達爾,和為肖像畫注入新生命的弗蘭斯·哈爾斯。知名的藝術風格和潮流有哈勒姆風格主義、烏得勒支卡拉瓦喬畫派、代爾夫特學派、萊頓的美畫家派(Fijnschilder),和荷蘭古典主義。 荷蘭建築在黃金時代達到新高。由於經濟繁榮,城市大幅擴張。新市政廳、秤量房和倉庫陸續興建。賺取大量財富的商人買下沿著新建運河(運河目的是防衛及運輸)所興建的房子,房子外觀有著與新地位相符的裝飾。農村則出現許多新城堡以及宏偉的房屋,但現在大部分已不存在。
17世紀,哥德元素依然盛行。數十年後,法國古典主義建築興起:強調垂直元素,減少使用裝飾,改用天然石材。17世紀最後十年,該潮流更為強烈。從1670年左右,房子正面最為明顯的特色是出入口,石柱位於兩旁,上方可能有個陽台,不過沒有進一步的裝飾。
今日,有許多當時所建造的歸正宗教堂成為地標。
17世紀最著名的荷蘭建築師有 Jacob van Campen、Pieter Post、Maurits Post、Pieter Vingbooms、Lieven de Key、Hendrick de Keyser。 荷蘭17世紀在雕刻上的成就沒有繪畫和建築兩方面的耀眼,數量也不比鄰近國家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新教教堂內部缺少雕像。畢竟,羅馬天主教對雕像的崇敬是宗教改革所質疑的。雕刻作品以政府建築、私人宅邸(通常裝飾在房子正面)和教堂外貌。也有顧客委託製作墓碑和半身雕塑像。
Hendrick de Keyser,活躍於黃金時代的初期,是少數幾個卓越的本土雕刻家之一。1650和1660年代,弗拉芒雕刻家 Artus I Quellinus 及其家族,還有 Rombout Verhulst 等追隨者負責阿姆斯特丹市政廳(現在的阿姆斯特丹皇宮)的古典式裝飾。這是荷蘭黃金時代的優秀雕刻作品。
❻ 從荷蘭寄黃金到中國清關費要多少
從荷蘭寄黃金到中國呢,清關費需要5萬塊錢。
❼ 分析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形成的原因
一。國家獨立
1568年,荷蘭七省結成烏特勒支同盟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統治,爆發八十年戰爭。在低地國家完全戰敗之前,英格蘭與西班牙爆發戰爭,逼使腓力二世所率領的西班牙軍隊停下腳步。此時,腓力二世的軍隊已佔領了布魯日和根特等重要的貿易城市。安特衛普,可說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在1585年8月17日被西班牙攻陷。此時,南尼德蘭(大約是現今的比利時)完全被西班牙佔領。荷蘭共和國(今日的荷蘭)則持續對抗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為止。
南尼德蘭的戰敗讓許多喀爾文教派商人逃往北方。許多人移居至當時只是個小港口的阿姆斯特丹。到了17世紀,快速發展的阿姆斯特丹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這次的移居可稱為「建立新安特衛普」。來自法蘭德斯和布拉班特的大量移民是荷蘭黃金時代重要的驅動力。
除了南尼德蘭的大量移民,還有大量逃避宗教迫害的難民湧入,特別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塞法迪猶太人,以及法國的雨格諾派。
其他幾個因素也促成了這時期貿易、工業、藝術和科學的繁榮。其中一個因素就是風力和泥炭等便宜能源的供應,可藉由運河輸送到各城市。鋸木場的問世,可建造大規模的艦隊至世界各地貿易,也可透到軍事手段保衛共和國的經濟利益。
二。。財富
17世紀,荷蘭優秀的船員和制圖師有很長一段時間支配了世界貿易,取代原來占據此地位的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之後與英格蘭長時間競爭,爆發數次英荷戰爭(主要在海上),最終失去其支配地位。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是史上第一間跨國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亞洲貿易長達兩百年,成為17世紀最大的商業企業。香料的大量進口帶來了龐大利潤。1609年,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成立,比倫敦證券交易所早了一個世紀。
約在1640左右,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日本長崎海灣內一座的人工島嶼出島建立貿易據點,壟斷與日本的貿易。直到1854年為止,荷蘭一直是日本對西方的唯一窗口。西方科學與產品傳至日本,導致了蘭學的興起。荷蘭將西方所發生的科學革命及工業技術傳至日本。日本向荷蘭購買及翻譯了許多科學書籍,獲得西方的珍品及製品(如鍾),並接受了各種西方創新的論證(像是電象的證明,與19世紀初熱汽球的飛行)。17和18世紀,荷蘭可說是歐洲在經濟上最富裕、科學最為進步的國家,讓他們有著特權地位去將西方知識傳至日本。
荷蘭也支配了歐洲各國間的貿易。低地國家剛好占據東西及南北貿易路線上的有利位置,藉由萊茵河可連結廣大的德國腹地。荷蘭商人將法國與葡萄牙的葡萄酒運至波羅的海,並將穀物運回地中海周遭的國家。1680年代,平均每年有將近1000艘荷蘭船隻進入波羅的海。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 Trippenhuis,為現今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所在地,是17世紀的典型建築。
船廠與製糖廠等國家工業也在這時期擴張。隨著越來越多土地被開發,一些湖泊進行干拓形成新土地,當地的穀物生產及乳品業快速增加。
雖然荷蘭只有少部分的財富是透過奴隸貿易取得,但這項貿易依然與黃金時代關系密切。 1619年,荷蘭開始進行非洲與美洲間的奴隸貿易,1650年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奴隸貿易國家,其地位一直到了1700年左右才被英國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奴隸之都,除了奴隸貿易,也幫鄰國管理奴隸,當時奴隸船高達10,000艘。
荷蘭貿易的蓬勃發展產生了龐大的富商階級。新的繁榮為視覺藝術、文學和科學帶來更多的關注與贊助、
三。。。國家意識
反抗西班牙的結果,也就是廣為人知,爭取宗教自由及經濟政治獨立的八十年戰爭,讓改革派的北方各省(參見荷蘭共和國)完全獨立,帶起了國家鬥志。
❽ 世界四大黃金市場分別是哪些
早期,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黃金交易中心,但在世紀初被倫敦取代。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後,倫敦金市便一直有個傳統,即每天分上午和下午兩次黃金定盤價。該價格由幾大黃金交易行「定出」,對全球金價影響極大。倫敦現貨黃金交易沒有實際交易場所,其交易通過各大金商聯網完成。目前成交活躍的倫敦黃金期貨交易,於1982年後漸漸成勢。
蘇黎世黃金市場由瑞士三大銀行,即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現貨黃金市場的地位僅次於倫敦,無金價定盤制度。
紐約和芝加哥黃金市場是在尼克松政府宣布廢除承兌制(即美國央行以35美元兌1盎司)後形成的。以期貨而言,目前紐約COMEX和芝加哥IMM是世界黃金交易中心。通常,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黃金市場基本以做期貨為主。
香港黃金市場已有近百年歷史。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和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檔,從而與後者在交易時間上形成了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香港優越的地理條件吸引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在此設立分公司。目前香港有三個黃金市場:一是本地「兩斤」市場,以「兩」為單位,華人參與較多;二為「香港倫敦金」市場,為外資金商市場,即「交易在香港,交割在倫敦」,沒有固定交易場所,主要為填補時差空檔;三是黃金期貨市場。
其他一些市場影響力不如上述四大市場,如孟買、東京、新加坡等。一般國際市場對黃金無特殊偏好,「三九金」為主要交易品種。而亞太地區市場的投資者因民俗和傳統緣故喜歡「純粹的金子」,因此常有「四九金」交易,如上海、東京、新加坡等。
❾ 17世紀上半期是何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因此荷蘭被稱為「」。何蘭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手段是
17世紀上半期是荷蘭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因此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
荷蘭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手段是海上運輸和貿易(海上的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