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MA只在通達信可用,其他股軟可用下面代碼的後兩句代替XMA測試A:=XMA(H,N);B:=MA(H,N);REF(A,FLOOR(N/2));MA((H-FORCAST(H,CEILING(N/2))),N)+B;需要注意的是 FORCAST 是屬於"未來"的3樓的把動態行情和財務數據都歸於"未來",那就什麼也別做了
2.通達信公式系統的幾個函數的解釋MA:簡單移動平均SMA:移動平均EMA(EXPMA):指數移動平均EXPMEMA:指數平滑移動平均MEMA:平滑移動平均DMA:動態移動平均XMA(X,M):偏移移動平均EMA同EXPMA一樣的意思EMA(X,N)=SMA(X,N+1,2)SMA:返回累積平均用法:SMA(X,N,M):X的M日累積平均,M為權重,如Y=(X*M+Y'*(N-M))/NMA(X,N)=SMA(X,N,1)MEMA(X,N)與MA的差別在於起始值為一平滑值,而不是初始值EXPMEMA同EMA(即EXPMA)的差別在於他的起始值為一平滑值DMA:求動態移動平均.用法:DMA(X,A),求X的動態移動平均.演算法: 若Y=DMA(X,A)則 Y=A*X+(1-A)*Y',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A必須小於1.例如:DMA(CLOSE,VOL/CAPITAL)表示求以換手率作平滑因子的平均價XMA(X,M):X的M日偏移移動平均這種移動平均可能會用到未來數據,用到了當日以後M/2日的數據,只供內部保留測試使用
3.自己研究一下{關於 XMA}XMA(X,M):X的M日偏移移動平均這種移動平均可能會用到未來數據,用到了當日以後M/2日的數據,只供內部保留測試使用xma函數分析(通達信)A:XMA(C,N);B:=MA(C,N);X:REF(A,FLOOR(N/2));Y:MA((C-FORCAST(C,CEILING(N/2))),N)+B;你將看到 x 和 y 基本吻合,而 x 滯後 A FLOOR(N/2) 個周期飛狐可做如下模擬實現}input:k(0,0,3),n(6,1,9999);M:=IF(k=0,OPEN,IF(k=1,HIGH,IF(k=2,LOW,CLOSE)));XMA:REFX(MA((M-FORCAST(M,CEILING(N/2))),N)+MA(M,N),CEILING(N/2));普通MA:MA(C,N);
4.{指標名稱----------觀察偏移}M:20,NODRAW;{M的大小可在這里自由調}A0:=EMA((MA(HHV(H,2),2)+MA(LLV(L,2),2))/2,2);原形:MA(A0,M),COLOR00AAEE;偏移:XMA(A0,M),COLOR00FF00;DRAWTEXT(原形>REF(原形,1) AND REF(原形,1)<REF(原形,2),原形,'★'),COLOR00BBFF;DRAWTEXT(偏移>REF(偏移,1) AND REF(偏移,1)<REF(偏移,2),偏移,'★'),COLOR99FF00;DRAWTEXT(原形<REF(原形,1) AND REF(原形,1)>REF(原形,2),原形,'◎'),COLOR00BBFF;DRAWTEXT(偏移<REF(偏移,1) AND REF(偏移,1)>REF(偏移,2),偏移,'◎'),COLOR99FF00;{先用這個原碼看看圖形,重點看綠★到黃★ 綠◎到黃◎的間隔周期與M的一半(M/2)的關系,再對比出現黃綠信號時的指標數值,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5.關於 XMAXMA(X,M):X的M日偏移移動平均這種移動平均可能會用到未來數據,用到了當日以後M/2日的數據,只供內部保留測試使用xma函數分析(通達信)A:XMA(C,N);B:=MA(C,N);X:REF(A,FLOOR(N/2));Y:MA((C-FORCAST(C,CEILING(N/2))),N)+B;你將看到 x 和 y 基本吻合,而 x 滯後 A FLOOR(N/2) 個周期飛狐可做如下模擬實現input:k(0,0,3),n(6,1,9999);M:=IF(k=0,OPEN,IF(k=1,HIGH,IF(k=2,LOW,CLOSE)));REFX(MA((M-FORCAST(M,CEILING(N/2))),N)+MA(M,N),CEILING(N/2));其他股軟不易實現由於使用了未來數據,慎用!!!
6.先說說偶使用xma的基本理念供大家討論:首先回顧一下xma(c,n)1、在n/2日以前部分,是移中均線(這段基於已經發生的歷史數據,是真實可信的,以後也不會再變動)2、在n/2日以後部分,簡單的取已知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未來數據供計算使用。(例釋:根據已經知道的40個交易日數據,xma預計下一個交易的收盤價是這40天的均價;根據已經知道的39個交易日數據,xma預計下2個交易的收盤價都是這39天的均價)(這段使用了部分未來數據,以後會變的)因此提出下面兩條使用xma的基本原則1、以更合理的方法對未來進行預測n/2日以後,xma簡單的取已知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未來數據供計算使用,這實際上是隨機走動理論的體現,否定了股市中存在趨勢偶根據道瓊斯理論按歷史上數據變動的趨勢對未來進行預測(順便說一句,偶是道氏的粉絲^_^)2、嚴格區分已經發生的歷史和對未來的預測偶目前的方法是將xma的輸出截斷,保留真實可靠的移中均線部分雖然偶認為趨勢理論優於隨機走動理論,但預測畢竟是預測不能等同於事實因此將兩部分分段畫圖,中間留一個缺口,明確兩者之間的邊界
7.XMA到底是什麼?揭開XMA的面紗!
XMA到底是什麼?揭開XMA的面紗!我將XMA函數的面紗向大家揭開,但從上次我發出XMA函數源碼求助帖至今,我仍然沒有獲得XMA函數的源碼,如果有高手知道的可以交流。我上次因是新人不知道版規就為求助XMA函數源碼、長時間掛貼、沒獲得最滿意的解答擦掉求助帖而挨千鈞老師的板子,在此向千鈞老師再次道歉,現在知道版規了,不會再瞎擦了,請放心。 XMA到底是什麼?揭開XMA的面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如果在10這個地方統計MA(C,5)=(6+7+8+9+10)/5;這是以10為終點,向前統計法;如果在10這個地方統計XMA(C,5)=(8+9+10+11+12)/5;這是以10為中點,從中間向前和向後統計法;如果在10這個地方統計MA(C,7)=(4+5+6+7+8+9+10)/7;這是以10為終點,向前統計法;如果在10這個地方統計XMA(C,7)=(7+8+9+10+11+12+13)/7;這是以10為中點,從中間向前和向後統計法;如果在10這個地方統計MA(C,9)=(2+3+4+5+6+7+8+9+10)/9;這是以10為終點,向前統計法;如果在10這個地方統計XMA(C,9)=(6+7+8+9+10+11+12+13+14)/9;這是以10為中點,從中間向前和向後統計法;假如今天就是10號收盤,前面的數據已經發生了,但是11號、12、13、14、15、16、17、18、19、20......沒有發生,沒有發生就沒數據,但XMA如何給沒發生的賦值數據呢?原理很簡單:假如是XMA(C,7),以10號收盤來統計XMA(C,7),7、8、9、10數據已經有了,但11、12、13還沒發生,數據沒有,怎麼辦?就是這用7、8、9、10這4天的平均價賦值分別給11、12、13;然後全部求平均。如果是N天呢?N天後的沒有發生的怎麼賦值?那就用N天前的包括N天的((N+1)/2)天的平均價賦值;但是有一點,XMA還怪在這里:當今天10號已經過去,11號變成今天,昨天對11號沒發生的賦值又會用今天的實際值來取代。用11號實際發生的數值取代昨天對今天的賦值;XMA(C,N)里的一般為奇數,當N設定為偶數時候,它怎麼辦呢?就是自動採用N+1法自動調整為奇數。
8.{指標名稱----------觀察偏移}M:20,NODRAW;{M的大小可在這里自由調}A0:=EMA((MA(HHV(H,2),2)+MA(LLV(L,2),2))/2,2);原形:MA(A0,M),COLOR00AAEE;偏移:XMA(A0,M),COLOR00FF00;DRAWTEXT(原形>REF(原形,1) AND REF(原形,1)<REF(原形,2),原形,'★'),COLOR00BBFF;DRAWTEXT(偏移>REF(偏移,1) AND REF(偏移,1)<REF(偏移,2),偏移,'★'),COLOR99FF00;DRAWTEXT(原形<REF(原形,1) AND REF(原形,1)>REF(原形,2),原形,'◎'),COLOR00BBFF;DRAWTEXT(偏移<REF(偏移,1) AND REF(偏移,1)>REF(偏移,2),偏移,'◎'),COLOR99FF00;{先用這個原碼看看圖形,重點看綠★到黃★ 綠◎到黃◎的間隔周期與M的一半(M/2)的關系,再對比出現黃綠信號時的指標數值,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聲明:這可不是飛狐的喲
9.昨天XMA,感覺指示蠻準的,為了搞清編制原理,上網搜索一下,好像沒人知道,經過一天的琢磨,終於破解:XMA(X,N)為INT(N/2)+i個X的均值,其中 i 由最後一交易日倒數到INT(N/2)+1, 即 1 到INT(N/2)+1,i 倒數至INT(N/2)+1後,XMA(X,N)值為2*INT(N/2)+1個X的均值。因此,倒數INT(N/2)+1個XMA值便是最終值(不再變化),而倒數1 到INT(N/2)個XMA終值受未來INT(N/2)-i+1個X的影響,由此看來XMA(X,N)是個未來函數,具有欺騙性。
補充說明:X的取值在 i >INT(N/2)後,以 i 為中心的2*INT(N/2)+1個數值;i <=INT(N/2),右側被截斷INT(N/2)-i+1個。謝謝指點!破解前沒有搜索到該帖,現在補看一下。
不過,我還是要奉勸你一句:為人最好謙虛點,特別是想教訓或懷疑別人的時候。
象你這樣連我對XMA描述都看不懂,就懷疑我抄襲。等同於我懷疑你有智障一樣無禮!盡管我懷疑你有智障有充分的理由。
為了讓你明白我關於XMA(X,N)的描述,再多說幾句:
XMA(X,N)值觀察點的位置對應於X序列倒數排序值i
1. 在i >INT(N/2)時,X序列中X(i)位於X(INT(N/2))左側,如:
...、X(i)、...、X(INT(N/2))、...、X(3)、X(2)、X(1)
在X(i)處顯示的XMA(X,N),是以X(i)為中心的2*INT(N/2)+1個X均值
此時XMA(X,N)的X均值數組為:
X(i+INT(N/2))、...、X(i)...、X(i-INT(N/2)),即X(i)為中心、向左/右再連續各取INT(N/2)個X。
由於i >INT(N/2),所以i-INT(N/2)>=1,只要最後交易日收盤後X(1)就不再變化,XMA(X,N)向右連續取INT(N/2)個X時就不存在不確定值,所以說序列倒數至INT(N/2)+1後對應的XMA值便是最終值(不再受未來數據影響),這時通達信的REF(XMA(X,N),INTPART(N/2))與MA(X,2*INTPART(N/2)+1)完全一致。
2. 在i <=INT(N/2)時,X序列中X(i)位於X(INT(N/2))右側,如:
...、X(INT(N/2))、...、X(i)...、X(3)、X(2)、X(1)
在X(i)處顯示的XMA(X,N),不再是以X(i)為中心的2*INT(N/2)+1個X均值,而是X(i)、向左連續取INT(N/2)個X、向右只能取到i-1個X,由這INT(N/2)+i個X的均值得到此處的XMA(X,N),即此時XMA(X,N)的X均值數組為:
X(i+INT(N/2))、...、X(INT(N/2))、...、X(i)...、X(1)。
相比X均值數組的飽和個數2*INT(N/2)+1,此時數組被截斷2*INT(N/2)+1-(INT(N/2)+i)=INT(N/2)-i+1個X。
在未來不斷增添的最後一交易日過程中,目前觀察點在X序列將重新排序,同一交易日所對應的序列位置將左移,即i 值會增大,該交易日的XMA(X,N) 均值數組擴大(直至i >INT(N/2)後均值數組飽和為止),數值被不斷修正、發生漂移,此時的XMA(X,N)最終值受未來INT(N/2)-i+1個X的影響。
㈡ 用友ufo報表的利潤表中上期發生額如何取
mselect(指標,日期關鍵字,日期偏移量,條件,版本),返回指標符合條件的值。版
指標:字權符串,表示方法為:'報表編碼->指標名稱',例如:"REP001->利潤",表示編碼為rep001的報表中名稱為利潤的指標。
日期關鍵字:當前報表中可以使用的日期關鍵字,例如:當前報表是月報,則可以使用'年'、'半年'、'季'、'月'。
日期偏移量:相對於日期關鍵字的偏移量。整數,整數表示後偏移,負數表示錢偏移,0或者預設表示當前報表關鍵字相同。可以是單元、指標、常熟組成的表達式。
條件:邏輯表達式,各條件之間and相連,條件中可以使用指標所屬的關鍵字在這個表達式中沒有對應的值,那麼在當前報表的關鍵字中找到一樣的關鍵字並帶入,如果當前報表也沒有則用空值帶入,這樣的結果是結果為空值。如果條件中重復對已設置了偏移的日期關鍵字定義條件,則偏移無效。
版本:版本名稱,'原始'、'合並'、'調整',預設表示痛當前報表版本相同。
㈢ 布林帶指標偏移值=P×收盤價的標准差 P設定BOLL帶寬度,預設值2 如果預設值是1又會怎樣呢
BOLL指標的計算公式
中軌線=N日的移動平均線 上軌線=中軌線+兩倍的標內准差 下軌線=中軌線-兩倍的標准差
BOLL指標的容計算過程
(1)計算MA MA=N日內的收盤價之和÷N (2)計算標准差MD MD=平方根(N-1)日的(C-MA)的兩次方之和除以N (3)計算MB、UP、DN線 MB=(N-1)日的MA UP=MB+k×MD DN=MB-k×MD (K為參數,可根據股票的特性來做相應的調整,一般默認為2)
也就是說 2表示2倍的標准差
㈣ 通達信裡面的指標公式中的函數XMA偏移移動平均怎麼用
XMA是一個「未來函數」,不知道樓主是否知道未來函數。所有的未來函數只要在公式里是和產生信號相關的,就會讓信號產生漂移,也就是說,它會讓以前已經計算出來的值發生改變。
XMA的計算過程舉例簡述如下:如果現在有5個數據:11,12,13,14,15。(你可以將這些數據理解為相當於收盤價)。假設今天是在13這個時間點上,14,15這兩個數據還沒發生產生。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求XMA(C,3),那麼今天的XMA(C,3)=(12+13+X)/3。這里的這個X實際上應該是14,但是14這個數據還沒出現,誰都不知道它是多少,那麼在這里XMA就用前半段的數據的平均值來代替14這個數據也就是說,今天的XMA(C,3)=(12+13+(12+13)/2)/3。但是,XMA這個未來函數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它最大的危害是,當第二天14這個數據出來以後,它會用新出來的數據重新計算13那天的(包括12那天的)XMA數值,並且改變那天的數值。這樣一來,明明已經計算出來確定的數值卻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明明前幾天已經出現的信號變沒了,或者以前沒有出現的信號卻出現在前幾天的位置。這就是漂移。
如果依照未來函數出現的信號來進行買賣操作會害死人的。但是正是因為未來函數的這種會修改以前數值的特性,所以,在圖上看未來函數的信號都很准確,准確得都完美了。正是這種預測性和准確性,我曾試圖通過各種方法降低它的漂移對信號產生的影響,但是失敗。我也找了很久,也沒發現有誰能很好的解決者問題。現在大多數使用未來函數的高手都是用它來作為參考,不作為指示買賣的依據。有些新手不懂,興奮的依據未來函數的指示去買賣,當未來函數產生漂移的時候,被害慘了。
我上面沒有使用變數符號來解釋,不知道樓主明白了沒有。XMA(X,N)里的X就是你要去「平均」的變數,N就是想要計算的周期數,我上面的3,就指的是N=3。XMA里的N如果是偶數的話,是無效的,它會自動把這個偶數加一,變成奇數。我不知道樓主的指標里為什麼用2.75,2.75對XMA來說是無效的,它是按3來計算的。
打字好累啊……,最後說一句吧:)
建議樓主不要在未來函數上下太多的功夫,用來做參考,比如看看趨勢什麼的還挺好的,如果用來編制指標作為買賣的依據,會傾家盪產的:)
㈤ 製程能力的製程能力指標
·准確度:是一種製程能力指數,通常用Ca表示。其表示製程特性中心位置的偏移程度,數值越大偏移越大,數值越小偏移越小,值等於0即不偏移。如果計算出的Ca值為負數,則表示偏左,無負號則表示偏右。Ca的計算公式為:
Ca=|(CL-SL)|/(USL-SL) (CL在SL右邊) 當USL=SL時,Cs則無意義。
Ca=|(CL-SL)|/(SL-LSL) (CL在SL左邊) 當LSL=SL時,Cs則無意義。
·精密度:也是一種製程能力指數,通常用Cp表示。Cp在衡量製程的變異寬度與規格公差范圍相差的情形,其表示製程特性的一致性程度,值越大越集中,值越小越分散。也就是常說的理論製程能力。Cp的計算公式為:
1)雙邊規格時:規格上下限的距離除以6倍的標准差。
Cp= (USL-LSL)/6σ = (USL-LSL)/ (UCL-LCL)
2)單邊上限規格時:
Cp= (USL-CL)/3 =CPU
3)單邊下限規格時:
Cp= (CL-LSL)/3 =CPL
·製程能力指數(CPK):也就是實際製程能力,同時考慮偏移和精度。表示實際製程能力滿足產品質量標准(產品規格、公差)的程度。因此,CPK的數值越大就越好。綜合Ca與Cp兩值的指數,其公式為:
CPK= Min[ (USL- Mu)/3σ, (Mu - LSL)/3σ]
當Ca=0時,CPK=Cp
㈥ 通達信裡面的指標公式中的函數XMA偏移移動平均是什麼意思怎麼用
是一個指標代碼還是一個指標名稱啊?
有聽過SMA,EMA,TMA,倒還沒聽說過XMA。如果是一指標名稱把其內在的代碼弄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