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300765歷史交易數據

300765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時間:2021-07-03 01:43:21

A. 想知道關於浙江省永嘉縣楓林鎮花坦鄉湯嶴村或者龔埠村的歷史和故事

就一個村能有什麼故事啊

B. 300765中簽號是多少

300765新諾威;申購日:3月13日;中簽結果公布日:3月15日;中簽率:0.0360%;中簽號碼如下圖:

C. 世界歷史故事300-400字,急!!!!!!

1.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的是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印度、中國、古巴比倫王國),這四個國家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古埃及的文明表現在:象形文字,十進位制的計算方法,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等。巴比倫王國的文明表現在:楔形文字,制定漢謨拉比法典,用肉眼觀測月蝕等。印度的文明表現在:《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部世界著名史詩,建築和雕刻藝術等。中國的文明表現在: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四大發明。

2.歐洲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是古代希臘和羅馬。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了。

3.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了許多封建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疆域,到九世紀初形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凡爾登條約,三分帝國。這次分割奠定了後來法德意三國的基礎。盎格魯撒克遜人在不列顛島建立的一些小王國於829年形成了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4.14~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思想意識領域里反對封建神學的斗爭,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產生了資產階級文化和近代自然科學。16世紀,德意志興起了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尼德蘭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獨立的荷蘭,資產階級取得了政權。

5.西歐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策源地。英國在1640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新時代。18世紀晚期,法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一次革命。

5.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紡紗機是最早的機器,英國工業革命開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是這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它使得整個社會生產面貌有了劃時代的變化,把人們帶入了「蒸汽時代」。

6.1773年,以「波士頓傾茶事件」為導火索,1775年春,英軍與北美民兵在來剋星頓交火,北美獨立戰爭開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英屬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獨立。1777年,美國取得薩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軍投降,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7.19世紀中葉,日本遭受別國侵略,幕府與侵略者相勾結。農民和市民紛紛起義,開展「倒幕」運動,倒幕派勝利後,建立起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日本新政府。明治天皇廢藩置縣,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之後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次改革被稱為「明治維新」。

D. 。安史之亂涌現的名將(300財富值)

在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中,唐廷一方有大量傑出的將領參加了此次戰爭,而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郭子儀、張巡、仆固懷恩。他們都有著赫赫戰功,但在這次平叛中,哥舒翰、高仙芝和封常清三位在對外戰爭中獲得無數榮耀的戰將,卻最終都葬送在自己全力維護的玄宗手中,而毫無建樹。時兮命兮!而同為名將的李光弼、郭子儀和張巡、仆固懷恩則在平叛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燦爛的篇章。可謂中興名將!

  1. 張巡

    張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 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新唐書》本傳載為鄧州南陽)。唐代中期名臣。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雍丘,抵抗叛軍。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十三萬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等數千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斬敵將數百名,殺叛軍十二萬,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了江淮地區,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後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張巡繪像凌煙閣。至明清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

  2. 郭子儀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758年,進位中書令。759年,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閑官。公元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權。公元763年,仆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公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謚號忠武。

  3.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國唐代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載(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軍。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素與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為宦官所讒。病死徐州,年五十七歲。追贈司空、太保,謚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西北約1公里處。

  4. 仆固懷恩

    仆固懷恩(?~765),唐朝時期鐵勒人,安史之亂時,仆固懷恩隨郭子儀作戰,任朔方左武鋒使,驍勇果敢,屢立戰功。又與回紇關系良好,曾出使回紇借兵,並嫁二女與回紇和親。安史之亂中,仆固懷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為國殉難,可謂滿門忠烈。平亂之後,仆固懷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後因被宦官駱奉先陷害,舉兵叛唐,不久病死,唐代宗仍為他感到可惜。


E. 中國歷史朝代更替表

朝代 起訖年代 都城 今地 開國皇帝
夏朝 約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 約前1600-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湯
周 西周 約前1046-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
戰國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吳 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907-960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936-946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1276 臨安 浙江臨安 宋高宗趙構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 耶律阿保機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 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元昊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註: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國;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國號「元」;1279年統一中國)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極(註:1616年清太祖建立後金;1636年清太宗於崇德元年改國號「清」;1644年定鼎中原)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 北京

F. 輸電的歷史

輸電概述 在19世紀後期,電力對於社會的重要性日益增強。1879年,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幾年以後,三相交流電(AC)在全球幾個地區同時推出。其中一個地區是瑞典路得維克(Ludvika)附近的赫爾斯揚(Hellsjon),在那裡ASEA(ABB的前身)建造了世界首批輸電線路中的一條。 自從1968年採用765千伏(kV)電壓等級以來,商用交流輸電系統的電壓等級就一直沒有進一步提高。曾經嘗試建造了幾條1,000kV和 1,200kV的試驗線路,但高壓交流輸電的電壓等級最終還是停留在765kV水平上。 在此過程中,交流輸電系統的輸電量相應增加。對於交流輸電系統而言,輸電量受到可靠性和電壓穩定性要求的限制。目前,400kV輸電線路的標准容量為 600兆瓦(MW),765kV系統為2,000MW。 電壓等級為400kV(或以上)的普通交流輸電系統一般設有開關站,開關站接受輸電系統的電能,或向輸電系統輸送電能。這種開關站所需要的設備包括升高電壓的變壓器。在長途輸電線路(超過300公里)中,通常需要安裝電容器,以維持電壓和減少損耗。 DC電壓 高壓直流(HVDC)輸電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中期。第一條商用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由ASEA於1954年建造,這條輸電線路實現了瑞典大陸與哥特蘭島之間的輸電。 交流輸電和直流輸電的差異: ·直流輸電的線路損耗大幅降低。對於一條2,000公里的輸電線路來說,800kV直流輸電線路的損耗大約為5%,而765kV交流輸電線路的損耗則要翻番,大約為10%。 ·當輸電量相同時,直流輸電的成本更低。一條容量為6,000MW的2,000公里直流輸電線路需要一條輸電線(兩根架空導線),而電壓等級為765kV 的相同交流輸電線路則需要三條輸電線(每條輸電線有三根架空導線)。 · 當採用直流輸電時,線路中的電流能夠進行控制。這穩定了輸電網路,可避免幾年前歐洲和美國曾經發生的大面積停電事故。 ·高壓直流輸電在輸電線路的每一端需要換流站。這意味著採用直流輸電的短距離輸電線路的成本相對較高。 自從1954年哥特蘭島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交付使用以後,ASEA/ABB就成為該領域的領先者。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電壓和功率級別也在不斷提高。

G. 分析唐朝中後期的歷史

安祿山叛亂的直接的和可見的遺產是一個大為削弱的中央政權管轄下的不穩定的總形勢。在幾個地區,特別在不斷遭受戰禍和將有長期和艱難的重建工作的河南北部,物質的破壞是嚴重的。在其他曾發生過重大的、但只是停停打打的戰斗的區域,如關中、河東南部和河北,最嚴重的後果是徵用人力造成的,因而是短期的。這時全體民眾面臨的具體困苦主要只能推測;但有充分材料證明,當時存在大規模的破壞、荒蕪和人口減少。政府自身被各種各樣的困難——嚴重的資金短缺、混亂的官僚機器、破壞的交通、吐蕃構成的嚴重的外來威脅和浙江發生的一次危急的(顯然是民眾的)叛亂——所困擾。但一些事件表明,其中最難處理的問題是曾經確保王朝生存下來的那種手段,這就是為了行使分散的權力,動員資源和進行戰爭而在內地建立起來的軍事藩鎮。

這些藩鎮之建立是專門為了應付軍事的緊急情況。但在叛亂的過程中紮下了根後,它們這時已形成了京師大門以外的主要權力中心。一方面,軍事力量無疑使節度使們能夠對朝廷堅持自己的權利,甚至藐視朝廷;在歷史著作中,他們通常被形容為桀驁不馴和追求權勢的武將。另一方面,客觀情況本身,即政府的緊密結合和高度集權的舊政制的崩潰,也需要比過去更大程度地把權力下放到地方一級。因此,新的地方政體的發展也可以被看成是對緊急需要的一種積極反應,這一點已被叛亂以後若干年新的地方行政單位的建立所證實,而它們以前在這些地方是不存在的。例如,764年和765年,從荊南和江西這兩個大的舊置道分離出更統一、更緊密的湖南和鄂岳的措施肯定是由於當時的行政能力不能勝任所致,而不是像以後的情況那樣是出於削弱軍事上強大的藩鎮的願望。唐王朝只是在付出了高度分權的代價後才得以倖存下來。

叛亂結束時的行政安排是建立約34個新的地方藩鎮。以後幾十年新藩鎮繼續增加,其數在45—50個之間。新藩鎮的建立和復雜的轄境的變動使763年以後唐朝的行政地理非常難以捉摸。但叛亂平定後最初幾年存在的30個藩鎮實際上都以這種或那種形式保存下來,到785年,所有比較重要的藩鎮都已形成。大小的差別很大,有的只包括兩個州,有的則有12個或更多。地位和行政結構的不同也使事情復雜化。

最初,大部分藩鎮(幾乎是華北的所有的那些鎮)由節度使管轄,他們都兼有觀察使的權力。後一種職務是玄宗時代的采訪處置使的直接後身,但這時它擁有廣泛的行政權力。按理說,節度使應擁有常備軍供他們指揮,在理論上是為了執行他們的軍事任務。這里情況又有很大差別,有的鎮只有軍隊數千,而有的鎮則多達7.5—10萬人。觀察使領導的鎮的各類軍隊都很少,這類官員一般兼有都團練使或都防禦使的頭銜,從而在必要時有權在地方行動中動員軍隊。在安祿山叛亂結束時兵員總數(包括邊防軍)可估計為85萬人左右,這不包括當時已被解散的府兵。但在這種高度軍事化的情況下,朝廷卻沒有一支任何規模的中央軍隊可供調遣。從軍事上說,政府幾乎完全依賴忠於王朝的節度使的軍隊,但這些軍隊不論設置在邊境沿線或分布於整個華北,都不在它的直接權力之下。

從一開始,內地幾處軍隊大集結的繼續存在(甚至在和平恢復後仍如此)妨礙了想重新樹立中央權威的任何堅定和有效的活動。情況確實如此,原因有二:地方戍軍常常是動亂的根源;更重要的是,他們為爭取獨立地位的有野心的地方領袖提供力量。地方部隊內部的嘩變和動亂是經常的,這些情況有時是暴虐和無人道的領導造成的苦難引起的,如764年河中和775年河陽的情況;但由於單純的個人對抗和軍紀敗壞造成的這些情況至少同樣經常,如770年的湖南和774年的汴州就是如此。雖然它們助長了總的不安全感,並且它們一直有發展成大暴亂的危險,但這類動亂的影響主要是地方性質的。

受這類戍軍支撐的基本自治的地方政治權力的出現則是另一回事。這些勢力為了有效地控制帝國的要地,最後甚至為了取得那裡的主權,很快向中央政府進行挑戰。軍事力量不但支持它們的野心,而且為它們的領袖賴以在領地中取得充分完整的控制提供了手段。這樣,從那些長期在中央控制之外的地方政體,我們可以發現從以原來派在該地區的軍隊為基礎的狹隘的軍事權力發展成真正在地方割據稱雄的明確跡象。甚至像魏博和昭義那樣的藩鎮(前者不受節制,後者效忠朝廷),情況也是如此,它們的軍隊只是在安祿山叛亂以後的時期通過大規模徵募和訓練地方居民以後才變得難以對付。

中央政府是非常了解軍事力量分散的種種危險的。但它缺乏消滅這種現象或對地方勢力施加任何嚴密的中央控制的手段:各地的軍事領袖和一般士兵都激烈反對這類政策。因此它對諸如戰時英雄郭子儀提出的取消軍事藩鎮的建議和對文官獨孤及提出的緊縮所有內地各地的軍隊規模的建議,都無實施的企圖。隨著叛亂後局勢的明朗化,有人認識到,為了抵消不直接受中央控制的藩鎮力量,在直接受中央控制的幾個藩鎮保持龐大的駐軍是絕對必要的。隨時由中央政府調遣的大部分兵力分駐在西北邊境沿線。總的說,這些軍隊造成的問題比內地軍隊少,這無非是因為他們駐守的地區很貧困,而且人口稀少,所以深深地依賴中央政府的供應和資金。可是安祿山之亂以後時期第一個政治軍事大危機卻在邊防軍中發生,這場危機雖是短命的,但卻有深遠的後果。

仆固懷恩是一個具有回紇血統的職業軍官,作為西北地方軍的指揮官,他在帝國勝利後的幾個月中依然是軍界最有實力的人物。763年秋,當他帶領回紇可汗及其朝臣在參與鎮壓叛亂後回國時,他和他的貴賓發現河東節度使不讓他們進入太原。節度使提出的借口是安全預防措施,但私仇可能是這次糾紛的根源。在這次發生的激烈爭吵中,仆固不無理由地感到朝廷不給他足夠的支持。結果,當他在等待報私仇的時機時,他命令朔方軍在河東消極觀望,盡管吐蕃有入侵京師西面之勢。吐蕃人11月確實跨越邊境時,他們迅速地打垮了面臨的有限抵抗;由於附近各鎮的節度使和仆固本人都沒有響應要求支援的緊急呼籲,吐蕃人進而佔領長安。朝廷在七年中第二次出逃,這一次東逃至黃河河畔的陝州避難。由於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無力據守京師,吐蕃人在兩周後就撤走。生命和財產遭受一定的損失,但受到遠為巨大損害的則是和平重新來臨後剛剛有所恢復的帝國威望。

結果,事情變得很明顯:第一,政府再也沒有完全可依賴的軍隊可供調遣;第二,它的主要目標必須是防禦來自吐蕃人的外來威脅。仆固懷恩被趕下了台,他的朔方戍軍指揮官的職務由郭子儀接替,同時對邊防軍的多少更有效的新部署也得以進行。仆固懷恩逃往在今寧夏境內的靈武,並在764年秋與吐蕃人聯合,為他們領路和領導新的入侵。這一次深入中國領土的打擊未取得持久的收獲。在下一年,他組成了吐蕃人、自己的回紇人和其他部落民族的一個廣泛的聯盟准備入侵中國。但他在入侵期間得病,不久死去。在這整整的十年中,吐蕃人每年秋季進攻邊境,這些襲擊構成了安全、後勤和士氣方面的嚴重問題。隨著吐蕃的威脅,名義上友好的回紇人表現出模稜兩可和不明確的態度。這種外來威脅嚴重地防礙了政府在中國內地恢復中央對不同的區域權力中心的控制的努力。

在開始時,政府對哪些地方當局會響應它的指令和哪些地方會拒不服從是不完全清楚的。與各地的關系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趨於明朗,並且因考驗和錯誤判斷而更加清楚。每一次的最終考驗是中央政府選任各鎮節度使的能力的大小。在長江流域及以南,政府穩定地保持這種權力,雖然那裡偶爾發生嘩變和動亂,卻不存在真正的軍事問題。在北方,類型則很不一致,至少在最初是完全不能預測的。雖然在某一特定時期政府掌握了對大部分地方節度使的挑選權,但在面臨有力的地方(軍事)反對時,它通常不能對某鎮強加它的人選。可是在安祿山之亂後的十年中,它確實在一些困難的、或是潛在困難的局勢中成功地作出了一些人事變動。例如在764年,它設法安全無事地把一名前叛亂將領從汴渠邊的戰略要鎮汴州調到一個比較次要的地方,而以一名效忠王朝的將領接替。767年,它使用武力在陝西東南的華州清除了一名拒不聽命的節度使,因為此鎮太靠近京師,使它放心不下;773年它任命自己選擇的節度使去控制河北的黃河邊上雖小但很重要的義成軍,並頂住了當地守軍要求任命他們自己的一個軍官的壓力。

同時,中央政府在實施一項有關的政策,即在把地方的權力交還文官時也有一定的進展。在叛亂結束時,各地的長官(不論其具體官稱是什麼)有近75%是軍人。到779年的代宗末年,這一比率已減少到約五分之三。這些成就主要在南方取得,因為在許多北方藩鎮,由於戰略的原因,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存在是必要的,職業軍事領導的保持不會帶來不能接受的安全風險。

但是盡管政府在有些情況下有所進展,但在其他情況下它卻沒有力量將其意願加在與地方軍人相勾結並加以利用的有野心的節度使身上。763年在襄州(在漢水邊上),765年在平盧(當時是平盧軍已被調去的山東一個重要藩鎮的名稱)和767年在四川(那裡全是「效忠」的鎮),政府對地方將領之間的權力斗爭被迫袖手旁觀,然後給得勝者獎以節度使的正式任命。在前叛亂者領地的第一起這類事例發生在768年的幽州,當時節度使被刺。朝廷對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威信感到有足夠的信心,以致派了自己的一名高級官員去掌管該地。但是地方駐軍的一次武力炫耀就足以迫使他返回,然後那名刺客就得到合法的批准而成為節度使。四年後當他也不得善終時,朝廷不打算干預,而是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觀望期,才正式批准繼任人選。

政府直到775年才對一個拒不聽命的藩鎮採取大的軍事行動,但即使在當時它也只是在最狂妄的挑釁後採取行動的。這一危機發生在河北是不足為奇的,那裡的魏博在前安祿山的副將田承嗣的領導下已成為四個藩鎮中最強的一個。775年,田承嗣企圖接管鄰近的一個已經更換節度使的相衛鎮。如果這一行動成功並被群起效尤,帝國就會發生混亂。因此政府命令附近的九個藩鎮對田承嗣發動一次征討。它們之中有的非常願意行動,以便取得一份戰利品;它們還可能都得到朝廷的資金。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標是牽制甚至降服魏博,但它一定還希望這次沖突有助於削弱一些不很聽話的藩鎮。

這些目標只被完成了一部分。田承嗣通過兼用計謀、外交和及時的勝利,能夠保持他的軍事地位。此外,其他強大的藩鎮節度使終於認識到,他們的長遠利益遠遠與田承嗣的利益而不是與朝廷的利益相通。結果,在贏得了一些大小適當的領地後,幽州、成德和平盧諸鎮妥協並最後放棄征討。魏博雖然面臨眾寡懸殊的不利形勢,總的說喪失了很少的領地,但它取得的半個相衛鎮(它此時不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補償了它在其他地方的損失。此外,它已經有說服力地顯示出個別有強大武裝的藩鎮的防禦生存能力,尤其在河北的藩鎮更是如此,因為朝廷在對那裡的個別節度使採取任何行動時,能指望得到的支持很少。

那一年(776年)的晚些時候,朝廷的確成功地利用了一批聯合的地方軍消滅了一個有潛在危險的地方領袖。一個不出名的將領李靈耀在汴州的節度使死後已經奪取了那裡的控制權,並且立刻開始執行一條傲慢的獨立路線。對在汴渠邊上的戰略要地出現的這種行為,朝廷簡直是不能容忍的。為了消滅他,朝廷發動了一場戰役,並且立刻取得勝利,盡管不知悔改的魏博節度使對叛亂者提供了援助;在汴州地區,朝廷作出了嶄新的行政安排。

但在這類情況下,參加戰役的藩鎮從勝利中取得的利益往往與中央政府一樣多。這顯然是中央政府被迫完全依靠地方軍而不依靠中央控制的軍隊所造成的幾大惡果之一。這一次,已經強大的平盧是全面的勝利者,它從戰敗的對象那裡取得五個新的州。

因此,在整個這一時期,朝廷試圖控制有較多駐軍和佔地理優勢的藩鎮的記錄最多也只能說是不平衡的。到代宗執政結束時,至少有六個藩鎮不受中央任何值得一提的控制,它們是:幽州、魏博、成德(河北北部和中部)、平盧(山東)、襄陽(湖北北部)和淮西(河南西南)。在這些地方,節度使是當地決定的,朝廷不過在事後予以承認(成德實際上不能算例外,因為在那裡帶兵的李寶臣的任期從他叛亂時算起)。也許長期在一個篡權者手中的劍南西川(四川西部)也應包括在這一類藩鎮中,雖然它採取反朝廷姿態的時間要晚得多,並且又是在不同的領導之下。所有這些藩鎮在處理內部事務時都不受朝廷的干涉,所以必須恰當地把它們視作自治單位。正如歷史學家司馬光所說:「朝廷專事姑息,不能復制,雖名藩臣,羈縻而已。」

顯然只有有實力的現實情況才能導致唐朝政體接受這種局勢。它這樣做了,但又保存了帝國的統一和自己居於唯一正統地位的權力,這簡直可以說是了不起的。原因在於它能牢牢地控制四個對它的生存絕對重要的區域。這些關鍵區域的第一個當然是京畿的關中道,那裡的資源雖然減縮,但它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仍是至高無上的。第二個關鍵區是西北的邊境區,它是掩護京師使之避免帝國面臨的最大外來威脅的盾牌。第三個是長江淮河流域,這一區域有迅速擴大的生產力、增長的人口和繁榮的商業,因此已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第四個是運河地帶,它包括那些從南方運輸稅收所必經的幾個鎮。(四川是這類區域的第五個,但有爭議;雖然它是守衛西面和西南邊境的要沖,但它與中央政府的命運的關系,並不像上面所談的四個區域那樣有決定性意義。)由於四個區中的兩個因戰略的原因而非常重要,所以它們需要集結重兵,這樣隨之產生了控制的問題。我們已注意到,西北的邊境藩鎮缺乏足夠的地方資源基地,所以沒有爭取擺脫中央政府的能力。但沿運河有大量駐防部隊的諸鎮則是另一回事。它們非常反復無常,需要以極為巧妙的手段加以處理;顯然它們基本上不向中央貢獻稅收。

因此,唐朝在8世紀後期和9世紀的統治之得以倖存,實質上只是因為它成功地維系了西北—東南的軸心。長江流域是王朝賴以繁榮的經濟基地,但遠離唐的政治中心長安,這是造成嚴重緊張的一個原因,但這種情況之形成顯然有充分的歷史原因。這種地緣政治學的考慮也說明了這個時期和以後時期國家財政所表現的特殊形式的原因。代宗朝的後半期(約從770至780年),繞過地方節度使而又不影響他們徵收直接稅的鹽的專賣給中央提供了約一半收入。此外,780年採用的兩稅法是在一個分權帝國的情況下產生的,同時也是在承認了這些情況的前提下被推行的。

與單純的軍事控制問題一起,中央當局還面臨各地的具體行政問題。這些問題由於各節度使與中央政府的關系模糊不清而復雜化了,甚至在順從中央控制的地區,它們也造成了困難。事實上,代宗時期的大部分成就必須被看成是單純地表現在帝國的大部分地方恢復了一定程度的行政秩序這一方面。

混亂的幾年使許多人得以在地方任職,根據以往的標准,他們擔任這些職務是不夠格的,但現在又不易被取代。任命官員的常規已被破壞,並悄悄地被放棄。節度使們提升自己的助手和心腹,往往繼續不顧這些正常程序。官員的正常輪換和例行提升也已被破壞。上述情況與由於總的資金短缺而引起的精簡人員和減少俸祿的因素一起,必然嚴重地降低行政的質量和損害正規官員集團的風紀。嚴格的監督和正常的政績考核也不可能實現,特別是因為普遍認為公務的處理可以有更大的迴旋餘地。節度使被授予在自已轄區內考核官員的明確責任,但他們對網羅忠於自己的追隨者的活動比對作出客觀的評價往往更感興趣。此外,系統地監督節度使本人的制度也已不復存在。例如,長期以來的苦難根源之一是節度使擅自非法征稅;但由於他們獲准在地方上有很大的行動自由,所以人們要揭露具體的、顯然應受譴責的事例是不容易做到的。

總的說,財政造成了一個困難問題,因為國家對人口的行政控制能力大為削弱。舊的人丁簿和稅冊的喪失、破壞和過時,使登記的戶數不到300萬戶——只是叛亂前總數的三分之一。結果,恰恰在比以往更需要進行積極的行政活動時,能取得的歲入反而銳減。此外,重新登記人口和使稅冊的材料符合實際的情況可能是行政工作中最艱難的任務。即使在7世紀最有利的形勢下,在隋亡以後全部重新登記人口的工作幾乎花了一個世紀。

H. 跪求朝鮮歷史紀元表

王朝名稱: 新羅 高句麗 百濟
金、昔、朴氏接替 前57~935, 高氏前37-668, 扶余氏 前18-660
朴赫居世 前57-4 東明王前37-前20 溫祚王 前18-27
南解王 4月23日 瑠璃王前19-17 多婁王 8-76
儒理王 24-56 太武神王18-43 己婁王 77-127
昔脫解王 57-79 閔中王44-47 蓋婁王 128-165
娑婆王 80-111 慕本王48-52 肖古王 166-213
祗摩王 112-133 太祖王53-145 仇首王 214-233
逸聖王 134-153 次大王146-164 古爾王 234-285
阿達羅王 154-183 新大王165-178 責稽王 286-297
伐休王 184-195 故國川王179-196 汾西王 298-303
奈解王 195-229 山上王197-226 比流王 304-343
助齎王 230-246 東川王227-247 契王 344-345
沾解王 247-260 中川王248-269 近肖古王346-374
味鄒王 261-283 西川王270-2-1 近仇首王375-383
儒禮王 284-297 烽上王292-299 枕流王 384-385
基臨王 298-309 美川王300-330 辰斯王 385-391
迄解王 310-355 故國原王331-370 阿華王 392-404
奈勿王 356-401 小獸林王371-383 腆支王 405-419
實聖王 402-416 故國壤王384-391 久爾辛王420-426
納祗王 417-457 廣開土王392-412 毗有王 427-454
慈悲王 458-478 長壽王 413-490 蓋鹵王 455-474
紹智王 479-500 文咨王 491-516 文周王 475-476
智證王 500-513 安蔵王 517-530 三斤王 477-478
法興王 513-540 安原王 531-544 東城王 479-500
真興王 540-576 陽原王 545-558 武寧王 501-522
真智王 576-579 平原王 559-589 聖王 523-553
真平王 579-632 嬰陽王 590-617 威徳王 554-597
善德女王 632-647 榮留王 618-641 惠王 598-598
真徳女王 647-654 寶臧王 642-668 法王 599-600
武烈王 654-661 武王 600-640
文武王 661-681 義慈王 641-660
神文王 681-692
孝昭王 692-702
聖德王 702-737
孝成王 737-742
景德王 742-765
恵恭王 765-780
宣德王 780-785
元聖王 785-799
昭聖王 799-800
哀荘王 800-809
憲德王 809-826
興德王 826-836
僖康王 836-838
閔哀王 837-839
神武王 839
文聖王 839-857
憲安王 857-861
景文王 861-875
憲康王 875-886
定康王 886-887
真聖女王 887-897
孝恭王 897-912
神德王 912-917
景明王 917-924
景哀王 924-927
敬順王 927-935

高麗(918-1392)王建創建高麗(王氏)
太祖 918-943
惠宗 943-945
定宗 945-949
光宗 949-975
景宗 975-981
成宗 981-997
穆宗 997-1009
顯宗 1009-1031
徳宗 1031-1034
靖宗 1034-1046
文宗 1046-1082
順宗 1082-1083
宣宗 1083-1094
獻宗 1095
肅宗 1095-1105
睿宗 1105-1122
仁宗 1122-1146
神宗 1146-1170
煕宗 1170-1197
毅宗 1197-1204
明宗 1204-1211
康宗 1211-1213
高宗 1213-1259
元宗 1260-1274
忠烈王 1274-1308
忠宣王 1308-1313
忠肅王 1313-1339
忠惠王 1339-1344
忠穆王 1344-1348
忠定王 1348-1351
恭愍王 1351-1374
辛禺 1374-1388
辛昌 1389
恭讓王 1389-1392

朝鮮(1392-1910)李成桂創立朝鮮(大韓)
太祖 1392-1397
定宗 1398-1401
太宗 1401-1418
世宗 1418-1450
文宗 1450-1452
端宗 1452-1455
世祖 1455-1468
睿宗 1468-1469
成宗 1469-1494
燕山君 1494-1506
中宗 1506-1544
仁宗 1544-1545
明宗 1545-1567
宣祖 1567-1608
光海君 1608-1623
仁祖 1623-1649
孝宗 1649-1659
顯宗 1659-1674
肅宗 1674-1720
景宗 1720-1724
英宗 1724-1776
正宗 1776-1800
純祖 1800-1834
憲宗 1834-1849
哲宗 1849-1863
高宗 1863-1907
純宗 1907-1910

I. 歷史上姓裴的都有那些名人

歷史名人裴姓名人自三國以後開始人才輩出,晉代的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隋光祿大夫裴仁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唐時的裴氏出將人相,至少出過4位宰相,那就是唐明皇開元年間的裴光庭;歷事德宗、憲宗、敬宗、文宗4朝,以人德始終的裴度;導致元和年間較為安定社會環境的裴土;以及被譽為「太平宰相」的裴坦。他們都 是現今山西聞喜人。唐代外交家、且工草書卻不擇筆的裴和地儉也是聞喜人……等。
裴 秀:晉代司空、地圖學家。他總結前人經驗,提出「制圖六體」,在世界地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著有《禹貢地圖》十八篇。
裴 楷:字叔則(237-291),西晉河東郡聞喜人。儀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時稱「玉人」,博涉群書,尤精《老子》、《易經》。官至中書令。
裴 度:字中立(765-839),唐憲宗時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鎮。元和十二年,督師破蔡州,唐代藩鎮叛亂的局面暫告結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風烈」的贊美。
裴 果:北周驃騎大將軍。少時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時,為平陽郡丞,從軍征討,每先登陷陣,勇冠當時。累官隆、眉、復三州刺史,加使持節驃騎大將軍。
裴 坦:唐代聞喜人。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性簡儉。子娶楊牧女,陪嫁多飾金玉,坦命撤去,曰:「亂我家法。」居太平里,時稱「太平宰相」。
裴 航:唐代長慶年間(821-824年)秀才。途經藍橋驛,甚渴,有美女雲英以水漿飲之,甘如玉液,欲娶之。家中老嫗曰:「昨有神仙與葯一刀圭,須得玉杵臼搗之。欲娶此女,必以此為聘。」遂遍訪玉杵臼為聘。婚後夫妻偕入山仙去。
裴行儉:字守約(619-682),唐代降州聞喜人,官至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善知人,所典選偏裨類為世名將。
晉代有名士裴楷,南朝時宋有史學家裴松之,齊有廣陵太守裴昭明,隋代有光祿大夫裴仁基,唐代有宰相裴寂、裴炎、裴耀卿,詩人裴迪,書法家裴行儉,兵部侍郎裴休……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300765歷史交易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龍理財公司 瀏覽:286
外匯雙頭低 瀏覽:102
銀行理財投資者穿透 瀏覽:839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