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看個股強於大盤還是弱於大盤
對於個股和大盤的相對強度,也許我們很容易就會想到簡單專的比較,即分別比較某屬一段時間內個股和大盤的漲跌幅度。從結果來說是對的,但這種方式比較粗獷,其最大的不足是忽略了整個時間段內的連續性。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個股股價相對於大盤的走勢並不是一個永恆的比例,也許最後的結局是個股比大盤多漲了一成,但在周期內很有可能股價會有走弱於大盤,而這正是我們所要關注的細節。因此我們應該計算每一天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幅度,這看上去似乎相當困難,但可以讓電腦軟體來幫我們完成這件事。
現在絕大多數的行情分析軟體都有一種叫做添加技術指標的功能,通過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將自己創設的技術分析指標輸入到軟體中,然後軟體就會象計算KD指標一樣完成我們新設定指標的計算並清晰地顯示在電腦屏幕上。
至於這個「相對強度」的指標可以這樣設計:相對強度指標=股價/大盤指數×100。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價是5元而上證指數是1000點,那麼該日的「相對強度指標」就是5/1000×100=0.5。這個指標乘以100是為了將數據擴大100倍,看起來更直觀一些。
❷ 大盤與個股的關系
大盤與個股的關系如下:
1、個股對大盤的影響
市場上的權重股集合到一起來製作一個指數,從整體上反應大多數的股票漲跌情況。大盤股在漲,大盤指數在漲,小盤股就是不漲。但是只要大盤股能擔負起責任,能夠突破關鍵位置,小盤股會跟上步伐,甚至漲幅會超過大盤股。
2、大盤對個股的影響
當有系統性風險的時候,莊家會按照大盤的走勢重新規劃自己手中的個股。當有系統性機會的時候,莊家也會按照大盤的走勢重新規劃自己手中的個股。
3、個股與大盤的獨立關系
熊市中大盤指數大概率會在下跌最低點與反彈最高點之間震盪。在熊市裡股票開始分化。一部分跟著大盤波動,一部分會走出獨立拉升行情,一部分也會獨立走弱。以大盤為參照就可以把股票分為三類,強於大盤,跟隨大盤,弱於大盤。
一隻股票可能會在一個階段強於大盤,可能又在另一個階段又弱於大盤,也會在一個階段跟隨大盤。跟隨大盤很容易理解,大盤漲它也漲,大盤跌它也跌。這時候完全可以按照分析大盤的節奏來操作這種股票。大盤進入階段性上漲,可以買點。大盤進入階段性下跌,可以賣掉。
弱於大盤的股票就是大盤上漲它不漲,或者少漲。大盤不跌,它下跌。大盤小跌它大跌。大盤不破新低,它破新低。如果發現一隻股票一段時間內有這種表現,那它就是弱勢股。
強於大盤的股票是重點。還是以大盤為參照物,大盤大跌,它不跌,或者少跌。大盤上漲,它暴漲。大盤不創新高,它創新高。如果發現一隻股票階段性的有這種特點,那麼他就是強勢股。無論什麼市場強勢股的操作價值都是最大的。
(2)個股跟大盤不一樣指標擴展閱讀:
個股的特點
1、不可償還性
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只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並不減少公司資本。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
2、參與性
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資意志和享有的經濟利益,通常是通過行使股東參與權來實現的。 股東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大小,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從實踐中看,只要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左右決策結果所需的實際多數時,就能掌握公司的決策控制權。
3、收益性
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股票的收益性,還表現在股票投資者可以獲得價差收入或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通過低價買入和高價賣出股票,投資者可以賺取價差利潤。
4、流通性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數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價對交易量的敏感程度來衡量。可流通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價格對成交量越不敏感(價格不會隨著成交量一同變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5、風險性
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網路-個股
❸ 通達信個股與大盤對比屬於什麼指標
這不是指標吧
是個股和大盤同列放置
是容易方便觀察行情而已
❹ 對比不同指標分別在30隻個股和大盤10年間的收益率, 具體怎麼做呢 求高人回答啊!!!
boll, macd, rsi,本質上都是均線指標,他們是同一維度的,彼此沒有互補性。
選擇同一種指標,結合當時大盤走勢,這算是有兩個維度了,根據大盤現狀再結合指標進出這種操作成功率會實質增加
而僅用boll發買入點,macd也發買入點,這樣的所謂共振實際描述的是一件事情。
如果你要完成作業的話,起碼你要給個級別,是日級別周期的收益率還是周級別收益率。
最傻瓜又直接的辦法,比如測試macd,你肯定要把對應的dif和dea數據輸入,例如在aa列用dif-dea,aa列就是正負交錯的,(或者直接用macd值,macd值的正負交錯與此同。)
如果aa列中有連續2個值同號,就刪除後一行的數據。這樣處理下來結果就是aa行值應該是+-+-+-交替。
最後一步,把+對應的收盤價加起來的總和減去-對應的收盤價的總和,除以+對應的收盤價總和。就是macd指標的所謂回報率
最後一步要對aa列排序一下,這個不用廢話了吧。另外,這個數據沒任何操作意義的。不要認為某個數據為正以後就一門心思跟著它走,最後結果肯定是掛。
❺ 同花順里有什麼表現個股和大盤相對關系的指標嗎
同花順里用RSI,在MACD快右擊可選擇指標,在K線圖上疊加大盤,打內開軟體,疊加指標,大盤指數指標可以表現個容股和大盤相對關系的指標;
個股相對於大盤的強弱表現,通過分析操盤手強弱指標可以知道個股的強勢還是弱勢表現:
操盤手強弱 個股相對大盤的強弱表現
超盤手強弱指數:=C*10000/INDEXC;
短期強弱: EMA(超盤手強弱指數,10),coloryellow,LINETHICK1;
中期強弱: EMA(超盤手強弱指數,30),colorred,LINETHICK2;
長期強弱: EMA(超盤手強弱指數,60),colorwhite,LINETHICK3;
❻ 求助個股與大盤漲跌幅對比的指標
DPK30:=SMA(((INDEXC-LLV(INDEXL,30))/(HHV(INDEXH,30)-LLV(INDEXL,30))*100),3,1),colorgray;
K30:=SMA(((CLOSE-LLV(LOW,30))/(HHV(HIGH,30)-LLV(LOW,30))*100),3,1),NODRAW;
STICKLINE(K30>=50,50,K30,3,0),COLOR000080;
STICKLINE(K30>=50,50,K30,2,0),COLOR0000A6;
STICKLINE(K30>=50,50,K30,1,0),COLOR0000CE;
STICKLINE(K30>=50,50,K30,0,0),COLOR0000FF;
STICKLINE(K30<50,50,K30,3,0),COLOR800000;
STICKLINE(K30<50,50,K30,2,0),COLORB00000;
STICKLINE(K30<50,50,K30,1,0),COLORD50000;
STICKLINE(K30<50,50,K30,0,0),COLORFF0000;
DRAWICON(K30>DPK30 AND K30>50,16,38);
大盤:DPK30,coloryellow;
個股:K30,colorwhite;
以上是本人在同花順里用的指標送你啦!
❼ 有沒有考察,個股和大盤走勢一樣程度的指標
有,我也不知道是哪個,我就自己看。
❽ 個股怎麼和大盤對比啊
QR的說明:
指標攀升表明個股走勢漸強於大盤,後市看好;指標滑落表明個股走勢弱於大盤,可擇內機換股。
DBQR的說明容:
對比強弱指標包含有兩條指標線,一條是對應指數的強弱線。另外一條是個股的強弱線。
當個股強弱線與指數強弱線發生金叉時,表明個股開始強過大盤,是買入時機。
當個股強弱線與指數強弱線發生死叉時,表明個股開始弱於大盤,是賣出時機。對比強弱指標是一個短線指標。
❾ 有沒有比較個股相對於大盤是強還是弱的指標
最初強弱指標的概念是個股與指數的強弱比較即RSI,而現在是個股當天與之前幾天的比較也是RSI。但是意義不同。
專業投機原理專門提到過,有興趣可以看看。
❿ 求大盤K線公式/指標。用於對比個股與大盤k線
同花順行情軟體裡面,上排狀態欄:報價--二股對比--個股--大盤(1A0001),回內車即可;也可在個股容K線界面--右鍵--疊加品種--按提示選你要的滬市(深市)即可實現大盤與個股比較。這樣就實現了頁面顯示大盤的走勢k線圖和個股走勢k線圖並列進行對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