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期權按基礎資產性質劃分是那些
按照金融期權基礎資產性質的不同,金融期權可以分為股權類期權、利率期權、貨幣期權、金融期貨合約期權、互換期權等
1.股權類期權。與股權類期貨類似,股權類期權也包括3種類型:單只股票期權、股票組合期權和股票指數期權。
單只股票期權(簡稱「股票期權」)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協定價買人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
股票組合期權是以一攬子股票為基礎資產的期權,代表性品種是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期權。
股票指數期權是以股票指數為基礎資產,買方在支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有效期內或到期時以協定指數與市場實際指數進行盈虧結算的權利。股票指數期權沒有可作實物交割的具體股票,只能採取現金軋差的方式結算。
2.利率期權。利率期權指買方在支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有效期內或到期時以一定的利率(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面額的利率工具的權利。利率期權合約通常以政府短期、中期、長期債券,歐洲美元債券,大面額可轉讓存單等利率工具為基礎資產。
3.貨幣期權。貨幣期權又稱外幣期權、外匯期權,指買方在支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有效期內或到期時以約定的匯率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額某種外匯資產的權利。貨幣期權合約主要以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及澳大利亞元等為基礎資產。
4.金融期貨合約期權。金融期貨合約期權是一種以金融期貨合約為交易對象的選擇權,它賦予其持有者在規定時間內以協定價格買賣特定金融期貨合約的權利。
5.互換期權。金融互換期權是以金融互換合約為交易對象的選擇權,它賦予其持有者在規定時間內以規定條件與交易對手進行互換交易的權利。
Ⅱ 金融期權交易和金融期貨交易的區別
金融期權交易在於金融業務到期的債務轉讓和交易,這也是金融金錢,內錢財的債務容轉讓和交易。金融期貨交易在於金融業務到期的貨物買賣,轉讓和交易。金融期權交易是錢財交易,金融期貨交易在於商品,貨物,東西的交易。
Ⅲ 金融期權的特徵是什麼
金融期權?參考如下
有很多 Trader711交易的期權也被稱為數字期權或固定回報期權,在最近幾年正變得越來越流行,特別是當市場處於變化不定中人們對它的需求更大。期權的優勢很明顯--回報是預先知道的,沒有流動資金或執行方面的問題,廣泛的金融交易工具,和Trader711的一個獨特功能:即使期滿時為價外期權也可返還10%的投資。
Ⅳ 金融期權的與金融期貨的區別
你好,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
(1)基礎資產不同。一般地說,凡可作期貨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可作期權交易。然而,可作期權交易的金融工具卻未必可作期貨交易。
(2)交易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金融期貨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稱,即對任何一方而言,都既有要求對方履約的權利,又有自己對對方履約的義務。而金融期權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性,期權的賣方只有權利沒有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3)履約保證不同。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均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約定繳納履約保證金。而在金融期權交易中,只需期權出售者開立保證金賬戶並繳納保證金。
(4)現金流轉不同。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在成交時不發生現金收付關系,但在成交後,由於實行逐日結算制度,交易雙方將因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現金流轉。而在金融期權交易中,在成交時,期權購買者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必須向期權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但在成交後,除了到期履約外,交易雙方將不發生任何現金流轉。
(5)盈虧特點不同。理論上說,金融期貨交易中雙方潛在的盈利和虧損都是無限的。期權購買者在交易中的潛在虧損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支付的期權費,而可能取得的盈利卻是無限的,相反,期權出售者在交易中所取得的盈利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收取的期權費,而可能遭受的損失卻是無限的。
(6)套期保值的作用和效果不同。利用金融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在避免價格不利變動造成損失的同時,也必須放棄若價格有利變動可能獲得的利益。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
Ⅳ 51、金融期權交易的類型主要有( )。
ABCD全選哈
四個項目的期權標的分別是 匯率 利率 個股 大盤股票的組合
Ⅵ 金融期權交易具體指什麼,通俗點將,最好舉個例子
期權交易,「期」指的是未來,「權」指的就是「權利」,期權交易的前身是期貨交易,最初誕生於芝加哥農產品交易的過程中,是為了熨平價格波動而發明的。
期權可以用於消除未來的不確定的風險,比如說,我開了一個生產花生油的工廠,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是花生的價格漲跌,因為這直接關繫到我的成本,假如現在花生的價格比較合理,是5000元/噸,我希望3個月後再買花生的時候仍然是這個價格,這時我就可以到期貨交易所購買一份期權,這份期權賦予我在3個月後按照5000元/噸的價格購買一定量花生的權利,不過注意這是權利而非義務,也就是說我有買或不買的自由,假若三個月後花生價格變成了7000元/噸,我肯定要行使我的按照5000元/噸購買的權利,但假若三個月後花生價格變成了3000元/噸,我就不去行使我按照5000元/噸德價格購買花生的權利了,否則我就傻了,當然這時當初購買期權的錢也就打了水漂了。容易發現,對於我來說,相當於花錢買了一份保險,給花生未來的價格上了一份保險,購買期權的費用就相當於保費。也許你會問,是誰在賣期權?答案是種花生的。種花生的同樣面臨著價格漲跌的風險,漲了當然好,但是跌了就吃不消,所以種花生的人同樣希望未來花生的價格能夠確定下來,不求大漲,但也別跌,平平穩穩的最好,於是,只要花生的買賣雙方能夠就未來花生的價格達成一致,在當下就決定3個月後的花生價格是完全可能的,這就是期權背後的機理。
Ⅶ 金融期權交易的與期貨的區別
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都是人們常用的套期保值的工具,但它們的作用與效果是不同的。內人們利用金融期容貨進行套期保值,在避免價格不利變動造成的損失的同時也必須放棄若價格有利變動可能獲得的利益。人們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可通過執行期權來避免損失;若價格發生有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這樣,通過金融期權交易,既可避免價格不利變動造成的損失,又可在相當程度上保住價格有利變動而帶來的利益。但是,這並不是說金融期權比金融期貨更為有利。這是由於如從保值角度來說,金融期貨通常比金融期權更為有效,也更為便宜,而且要在金融期權交易中真正做到既保值又獲利,事實上也並非易事。
所以,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可謂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現實的交易活動中,人們往往將兩者結合起來,通過一定的組合或搭配來實現某一特定目標。
Ⅷ 期權的性質是什麼
是一種權利,打個比方:肯德基的員工在大街上給你發了一張優惠券,裡面有很多優惠是可以肯定的,你如果不拿優惠券去買可樂,要5元,拿了優惠券去買,只要4元。你可以選擇拿優惠券去買,肯德基就在你付了4元錢和一張優惠券後給你一杯可樂,你也可以不選擇給優惠券,給5元現金。。這就是你的權利。我們再深入一點,如果那張優惠券是要5毛錢一張,你又想買可樂,你選擇付5毛錢買券,然後去買可樂,總共花了4.5元,相對於你直接去買,還是省了5毛錢,但是,如果你剛好要趕車,不能排隊買可樂了,那麼你這5毛錢就打了水漂(當然,這里我們不考慮一些小的機制,比如肯德基的其它店也可以使用此券)。。。不知道這么說,你是否明白。我感覺這已經很形象了。。。祝您投資順利。。。。
Ⅸ 如何理解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桿性和表外交易性質
杠桿性可以這么理解: 你去買一棟房子,100萬, 你拿100萬去買,漲10%的時候你賺10萬,跌10%你虧10萬,你的收益分別是+10%和-10%,跟房子的漲跌幅是一樣的,這就是沒有杠桿。好,你現在不拿現金去買,你跑去跟銀行貸款,付50%首付,就是給了50萬,在還貸之前,房子漲了10萬,你把房子賣了,拿到110萬,還50萬給銀行(當然實際上還要提前還貸違約金,交易稅之類的就不在考慮范圍了)你拿60萬,你花50萬賺了10萬,相當於20%,跌的時候你50萬拿回來40萬,也是20%,所以你同時放大你的盈利和虧損比例,這就是2倍杠桿。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桿在於,買100萬的房子,你只需要1萬塊的首付,甚至是1千塊的首付,同樣的房價漲跌幅度,你自己所承受的盈虧比例放大的倍數你自己算吧. 具體的金融衍生品例子:如保證金期貨,期權,結構性期權,CDO, MBS之類的都可以做到比這個還大的倍數。
表外交易: 銀行批了100萬貸款給你,這100萬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是吧? 好,現在銀行在某個太平洋小島國上新成立一個公司,用這個新公司(SPV)向投資者融資搞來了錢,把這100萬債權從銀行這里買走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沒有了這筆貸款,這就是表外交易。你試想想:你跟銀行借錢,但是銀行最終並不擁有你的債權,在巨額利潤誘惑下,銀行審批還會謹慎嗎?這就是簡單的表外交易。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