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金的現狀
中國、印度主導全球黃金消費需求
2019年印度和中國黃金市場的疲軟時全球黃金需版求下降的主要原因。金權價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兩國的黃金消費需求下降。
2019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中國黃金消費整體疲軟。2019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為1002.78噸,同比下降12.9%。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中國貴金屬(黃金、白銀)投資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國內對投資的熱衷程度正在慢慢增加、國內投資的前景還很廣闊、對於人才的的需求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國內投資的經紀人的正規性很低、不過我相信慢慢會好起來
『叄』 中國黃金的發展現狀
中國黃金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世界黃金總存量約為16.3萬噸,即全球每人平均擁有約30克(大約是1盎司),而中國黃金人均存量不足4克,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今後一段時期,受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黃金投資需求有望繼續走高。
地球上的黃金分布是很不均勻和平衡來的,雖然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但是各國產黃金產量差異很大,各地產量卻頗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紐幾內亞。其中中國黃金產量一直處於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亞及美國產量分別佔到世界總產金量的13.9%、10.6%、10.3%;而我國的產金量也達到8.6%。
黃金投資需求占總需求比例已由2005年的15.95%增加到2011年的47.12%,全球黃金投資需求增速迅猛,並成為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因。黃金儲備需求,截止到2012年三季度末,世界黃金儲備31491噸,自2009年以來,世界黃金儲備平穩上升。
從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比重看,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家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比例不到10%,而與美國、德國等佔比70%以上相比,明顯偏低,各國紛紛增加黃金儲備。
分區域看,世界黃金第一消費國印度2011年黃金需求933噸,同比下降9.05%,其中黃金投資需求同比上升3.04%,占黃金總需求39.28%。
中國黃金消費770.5噸,同比上漲20.54%,其中投資需求同比上升38.79%,占黃金總需求33.76%。從情況看,未來中國黃金需求旺盛依舊,預計2015年中國黃金消費需求突破1000噸,中國黃金需求持續增長。中國黃金協會表示,2013年中國1-8月黃金產量達270.167噸,較上年同期增加8.2%。
『肆』 黃金的需求情況
數據顯示,2014年印度超過中國,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需求國。湯森路透GFMS數據顯示,回2014年中國的黃金需求答下跌超過三分之一至866噸,而中國的廢料黃金供應量上漲21%至前所未有的182噸。數據還顯示,2014年中國的金飾需求為698噸,同比下降33%;金條需求下降53%至171噸,為五年最低水平。
印度金飾需求上漲了14%至690噸,創下記錄。全球實物黃金需求在2014年減少了19%,除了央行的買票,其它方面都在減少,金飾需求下降11%。
GFMS報告稱,2015年上半年金價可能跌至平均1180美元/盎司,但這不足以推動零售需求。GFMS還預期2015年全年金價平均1170美元/盎司。報告稱,預計2015年下半年開始出現新的買票需求,支撐金價並且開始逆轉熊市。供應方面,2014年全年全球黃金礦產上升2%至3109噸,廢料黃金供應下降11%。
『伍』 中國黃金需求或減弱了嗎
中國黃金需求來並沒有減源弱
最高金價與我國黃金實物需求最多的時節一致時,才能說明中國因素對國際金價的影響足夠大。
近年來,人民幣不斷升值,基於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黃金企業貿易融資可以實現套利。但是,我國黃金進出口仍是許可證制度。除了個別較大的黃金生產加工企業,大部分黃金進出口的資質由國內大型銀行把持。我國進口的黃金首先要進入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才能在國內流通。
我國黃金市場開放較晚,人均黃金擁有量也非常低,人均黃金首飾需求量0.15克,遠低於世界同等發達水平國家。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增長,我國黃金需求的10年爆發式增長,實質上是中國黃金需求正在追平全球同等水平國家的需求。
『陸』 黃金市場的需求是什麼
1、工業技術及醫療技術等用途
2、國家官方儲備
3、其他需求(如投機等)
4、中國因素。
『柒』 黃金需求潛力如何
當前,全球黃金需求量亦呈走高的趨勢。年鑒預計,今年全球黃金總需求量將上升1.5%,首專飾業和工業部門屬的黃金需求量都將走高,實物黃金投資需求量也有望回升。
中國黃金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宋鑫認為,「未來隨著黃金避險保值和貯藏財富的功能被越來越多的人長期看好以及高端消費的不斷升溫和二三線城市消費需求的崛起,中國市場對實物黃金投資消費產品的需求有著巨大的潛力。」內容來源於:人民日報海外版
『捌』 求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
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
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
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
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
10%和9%。
據統計,中國現在人均黃金消費量僅有0.2克,與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相比,還有很
大差距。現在印度人均黃金消費量為0.85克,相當於中國人均黃金消費量4倍以上。
從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及人均收入看,中國大大高於印度。因此,中國有著非常大的
黃金消費潛力,前景非常可觀。
? (2)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
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
黃金相較於貨幣資產更為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後
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
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
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玖』 2013年中國黃金需求高潮的原因,主要在於消費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所致。病句怎麼改
2013年中國黃金需求高潮的原因,主要在於消費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拾』 黃金的市場需求分析
2013年第二季度金飾總需求量420噸上升了37%,年同期的421噸攀升至576噸,達到了自回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答平。其中,中國的需求量同比上升54%,印度則上升51%。中國印度兩國金飾需求佔全球總量近60%;金條和金幣方面,中印佔全球總量一半左右。
2008年次信貸危機,中央為保持經濟增長,實施4萬億的營建項目。並且,針對人民幣快速升值的風險,施行人民幣量化寬松政策,從而導致溫和通貨膨脹的出現。為了化解來自國內的社會及經濟放緩的壓力,中央推出增加人民收入、刺激內需等一系列政策,間接導致2011、2012、2013年工資大漲,同時也刺激了黃金產品的消費。但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開始叫苦連天,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
2014年,中央已經定下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年的基調,進入經濟增速的換檔期。改革未必能夠惠及短期的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將不可避免地經歷一次轉型的陣痛期,經濟增速也會放緩,GDP也許會降至7%甚至更低水平。中央不會靠大規模的放貸來刺激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