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金丰投资借壳上市

金丰投资借壳上市

发布时间:2021-02-02 16:24:00

A. 请列举一些借壳上市的公司股票

ST小鸭----中国重汽
ST吉纸----苏宁环球
ST重机-----中国船舶
ST春都-----同力水泥
ST长控-----浪莎股份
ST烟发-----园城股份
ST冰熊-----重庆银星
ST活力-----三安光电
ST数码-----盐湖集团
ST万山-----德赛电池
ST吉发-----航空动力
ST中燕-----通策医疗
ST原宜-----合加资源
ST济百-----天业股份
ST绵高-----西部资源
ST华靖-----国投电力
ST民丰-----上海辅仁
ST网点-----第一医药
ST渤化-----创业环保
ST北旅-----航天长峰
ST陈香-----新华锦
ST天华-----中茵股份
ST光电-----宜华地产
ST天水-----天保基建
ST新智-----华丽家族
ST宁窖-----大龙地产
ST海纳-----众合机电
ST金帝-----红阳能源
ST兰宝-----顺发恒业
ST美雅-----广弘控股
ST仕奇-----华业地产
ST黎明-----联美控股
ST辽房天----莱茵置业
ST豪盛------多伦股份
ST白鸽------中原环保
ST黄河科------广电网络
ST吉诺尔-----领先科技
ST金盘-------海马股份
ST钢管-------宝信软件
ST永久-------中路股份
ST大盈-------丹化科技
ST农商社-----海通证券
ST民化-------英力特A
ST幸福------华远地产
ST秦丰------延长化建
ST重仪-------华立药业
ST华侨------正和股份
ST庆丰------万好万家
ST鑫泰------华升股份
ST圣地------西藏旅游
ST纵横------南通科技
ST九化------仁和药业
ST粤海发-----同达创业
ST中迅------领先科技
ST嘉丰------金丰投资
ST港澳------赛迪传媒
ST吉轻工-----光华控股
ST湘中意-----湖南投资
ST株庆云-----金德发展
ST京天龙------兆维科技
ST桦林-------佳通轮胎
ST凯地-------英特集团
ST中辽-------万方地产
ST国货-------民生投资
ST辽物资-----银基发展
ST天宇-------美锦能源
ST京西-------北京旅游
ST长运------西南证券
ST恒泰-------开创国际
ST丹江-------卧龙地产
ST江纸-------中江地产
ST联益-------宗申动力
ST农化------建峰化工
ST飞彩------中鼎股份
ST七砂------高鸿股份

B. 今年A股都借壳了哪些公司

绿地控股借壳金丰投资、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基础产业集团借壳海岛建设、广汇汽车借壳美罗药业、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等(投投金融)

C. 股票停了三年了,现在重组上市,上市开盘算什么板块

借壳上市严格点来说叫资产重组,例如我看上某个股票了,想要借壳来达到我上市回的目的,那么我就会答跟这个股票的控股股东谈,要是双方都有意向,按程序走就必须停牌,避免股价大幅波动,整个过程中,全部涉及的人员,包括双方谈判的人员和第三方的法律,会计等人员都要签保密协议。作为购买方来说,股价越低则越好,卖方则相反。不排除你说的打压股价后再谈的可能,但股价越低,抢着要的人就越多。一般有实力重组整个股票的企业,不会太在意短期的股价波动,因为我要是借壳成功的话,我的资产溢价已经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这一点你就多虑了。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的是因为投资者各种预期或者传闻影响的。重组成功后,股价是市场行为,一般按同行业的PE来估值,别人一年赚一块钱的,股价10块,你一年赚五毛钱的,股价在五块钱就很合理,要是股价去到20~30,你敢买吗?你具体看看金丰投资就明白的了。

D. 国企改革独爱借壳上市的背后有哪些逻辑原因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由于审核等同IPO,借壳犹似雷区。但眼下,多家公司反其道而行主动贴靠借壳标准,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和逻辑?


国投中鲁(600962)、金丰投资(600606)和秦岭水泥(600217)三个重组案例的共性显示,对于重组的国有企业比照借壳进行信息披露并不是坏事,某种意义上是在彰显国企改革的力度与决心,也避免了“落人话柄”的尴尬局面。另一层的解读是,监管部门对于借壳上市的把控逐渐由形式转向实质。


西谚云:“彼之毒药,我之蜜糖”。多数公司重组避之不及的借壳,竟成了部分公司追捧的“香饽饽”。


近期,国投中鲁、金丰投资和秦岭水泥三个重组案例的共性显示,对于重组的国有企业比照借壳进行信息披露并不是坏事,某种意义上是在彰显国企改革的力度与决心,也避免了“落人话柄”的尴尬局面。另一层的解读是,监管部门对于借壳上市的把控逐渐由形式转向实质。


不寻常的“自我要求”


上周五(9月19日),国投中鲁发布重组预案,拟发行股份购买江苏环亚全部股权。亮点之处在于对借壳的认定。


据方案,在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注入资产成交金额20.50亿元,占上市公司2013年度资产总额的90.57%,未达到100%。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称《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本次重组不构成借壳上市。


但公司却表示,本次交易虽未达到借壳上市的相关指标,但涉及上市公司拟出售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交易完成后主业发生重大变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其交易实质已满足借壳上市的实质要件,故构成借壳上市。


据记者统计,从2013年至今的数十个借壳案例中,从没有主动贴靠借壳的情况。相反,出于规避严苛监管、突破政策限制等考量,上市公司穷极各种手段巧避借壳的案例呈高发态势。


与国投中鲁类似,今年另两起重组虽不构成借壳,但在信息披露与合规性审核上却全面按照借壳标准进行。它们分别是金丰投资与绿地集团的重组,及秦岭水泥与中再生旗下8家公司的重组。


以秦岭水泥为例,重组草案显示,本次重组拟购买资产截至2013年末的资产总额合计为18.92亿元,占上市公司2013年末资产总额22.32亿元的84.77%,按《重组管理办法》不构成借壳上市。但“为了让投资者更充分地知晓本次重组的相关信息”,公司董事会决定参照借壳上市的标准披露本次重组。在合规性审查环节,两家公司的独立财务顾问也根据借壳规定进行审查,并按照IPO标准对标的资产进行审查。


两家公司严格的“自我要求”,与国投中鲁的处理异曲同工。


“类借壳”的逻辑


仔细梳理国投中鲁、金丰投资和秦岭水泥三个案例,可以发现三家上市公司均属国企序列。


其中,秦岭水泥重组前后实际控制人均为国资。一位资深并购人士告诉记者,本次重组后上市公司业务发生了完全的变化,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变更,“如果就因为资产总额标准没有过线就不按借壳处理的话,肯定会有人说闲话。”在他看来,中再生为央企,旗下企业运作十分规范,即使按照借壳标准来审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来看金丰投资。重组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重组后变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地产界巨头,绿地集团资产总额大大超过金丰投资。对照相关标准,本次重组是否构成借壳的关键就看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


敏锐的投资者可以发现,金丰投资重组方案中的表述十分暧昧,并未直接给出是否构成借壳的答案,但在合规性说明中,却对照了《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关于借壳新规持续经营问题的通知》等规定。


由此,金丰投资也被业界视为一起“严格自我要求”而产生的“类借壳”。市场人士表示,如果按照借壳标准审核,暗示着上海国资委并不控制重组后的绿地集团。由此,绿地集团日后的重大经营决策可以尽可能脱离国资的掣肘,“混合所有制是对其企业性质的一次确认。”


国投中鲁的动机也与此有关。公司在重组预案中表示,国投公司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之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所出资企业更加强调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改变以往与所出资企业的垂直管理模式,“先行先试”地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国投公司发展之路,而以国有资本为主的并购基金在不影响国有资本收益权的前提下,解决了国有资产垂直管理带来的市场化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的管理与运营让位于市场。


由此可见,既然上市公司已经脱离国投公司控制,公司就试图让重组的性质更明确一些,让等同于IPO的借壳为其背书。


借壳认定转向实质


除了公司的自发选择之外,监管之手也在其中若隐若现。参与秦岭水泥重组的资深并购人士表示,在处理该案例时正值今年年初,证监会宣布借壳等同于IPO之后,相关方比较担心政策的下一步走向,“等同IPO肯定表明监管在趋严。这个项目已经离红线很近了,万一标准稍作调整,有可能被动纳入借壳审核。”


国投中鲁也领会了监管意图。一位市场人士透露,此前泰亚股份(002517)令人眼花缭乱、意在规避借壳的重组方案引发监管部门高度关注,导致公司停牌快近2个月核查,结果仍胎死腹中。


前述市场人士说,“公司也没那么自觉,或许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把标的资产评估出尽可能的高价,又控制在借壳之外,监管部门对此不太认同。”


对于借壳这座“围城”的不同选择,背后也夹杂着业界对借壳标准的争议。


“借壳怎么认定?借壳怎么审?恐怕都有不合理的地方。”投行人士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曾在内部提出审核时对于是否发生借壳的理解要从“重组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性变化”出发。“置出全部资产,上市公司主营当然发生根本性变化。类似国投中鲁的案例被认定为借壳是从实质来把握借壳本质,我认为是比较合适的。”有并购人士这样认为。


“有人说借壳是一场无聊的"猫鼠游戏",但在并购重组趋向市场化的情况下,其博弈反而更为激烈。从如何认定借壳,到如何审核借壳,监管部门需要慎重考虑。”上述人士如是说。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E. 国企并购民营企业案例

国有企业并购案例汇总:
2014年:
1、绿地借壳金丰交易金额系A股历史最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
2014年3月18日,停牌8个月的绿地借壳金丰终有进展。金丰投资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重组。其中,金丰投资拟置出资产预估值23亿元,拟注入的绿地集团100%股权预估值达到655亿元,这是迄今为止A股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重组并购。如果重组完成,绿地集团将通过借壳方式实现A股上市。接下来,预计绿地集团会发行一些定向募股、公司债,对公司资金面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在置出资产后,金丰投资将向绿地集团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购买其持有的绿地集团股权。
2、五矿联合体$58.5亿收购秘鲁铜矿【现金购买股权】
2014年4月14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MMG)宣布,由MMG、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嘉能可”达成秘鲁“邦巴斯项目”股权收购协议,交易对价为58.5亿美元。邦巴斯是世界在建的最大铜矿之一。此次收购邦巴斯项目也成为中国金属矿业史上迄今实施的最大境外收购。邦巴斯该项目位于秘鲁南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项目,预计达产后前5年每年可生产铜精矿含铜量约45万吨。
嘉能可表示,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9月底完成。在收购该矿的财团中,五矿资源占62.5%的股份,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Guox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占22.5%,中信金属(Citic Metal)占15%。 拉斯邦巴斯是世界在建的最大铜矿之一,每年可供应大约45万吨铜。截止去年11月,铜矿的建设进度已完成40%,预计2015年可正式投产并出产40万吨铜,相当于2013年中国进口铜的12.5%。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矿进口国,铜需求占全球需求的大约40%。

F. 帮忙找下借壳上市的公司!!

珠江控股
ST东源
东北证券
S*ST化二
S 延边路
金宇车城
华茂股份
春晖股份
皖维高新
九龙电力
ST长运
金丰投资
太极实业
宁波富达
S前锋

全部都是 给分~!

G. 绿地借壳金丰投资 上市完成后对股民有送股吗

是的的,就是借的。

H. 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为何不涨

估算过高,现在价值市值是2200多亿,面万科才1500多亿市值,所以现在不值17元每股,估计在跌到12-15元左右,

I. 中冠绿地开发集团是央企吗

你好!不但是国企,也是央企。超级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在A股上市。

阅读全文

与金丰投资借壳上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浪外汇加元 浏览:258
嫣然股票 浏览:333
普洱一般什么价格查询 浏览:398
银华回报的基金净值 浏览:475
黄金周国外抢中国游客 浏览:356
小贷想从金融机构贷款 浏览:462
华山参滴丸价格 浏览:714
中航精铸股票 浏览:545
投资理财帐户 浏览:792
黄金投资概述 浏览:578
基金是怎么波动的 浏览:319
股票价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浏览:120
外汇每年 浏览:871
新一代信息技术股票 浏览:478
中国十大投资理财平台排行 浏览:305
均值回归外汇交易策略 浏览:597
中国电影投资 浏览:926
2078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51
科创板基金申购比例 浏览:82
反弹基金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