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

发布时间:2020-12-15 01:42:25

投资组合理论是指什么

投资组合理论是指,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
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早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组合选择和资产配置。但是,我国的证券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该理论是否适合于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有较大争议。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投资组合是规定了投资比例的一揽子有价证券,当然,单只证券也可以当作特殊的投资组合。本文讨论的投资组合限于由股票和无风险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
人们进行投资,本质上是在不确定性的收益和风险中进行选择。投资组合理论用均值—方差来刻画这两个关键因素。所谓均值,是指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单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相应的投资比例。当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红派息和资本增值两部分。所谓方差,是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我们把收益率的标准差称为波动率,它刻画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人们在证券投资决策中应该怎样选择收益和风险的组合呢?这正是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投资组合理论研究“理性投资者”如何选择优化投资组合。所谓理性投资者,是指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在给定期望风险水平下对期望收益进行最大化,或者在给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对期望风险进行最小化。
因此把上述优化投资组合在以波动率为横坐标,收益率为纵坐标的二维平面中描绘出来,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上有一个点,其波动率最低,称之为最小方差点(英文缩写是MVP)。这条曲线在最小方差点以上的部分就是著名的(马考维茨)投资组合有效边界,对应的投资组合称为有效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有效边界一条单调递增的凹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㈡ 资产组合理论的概述

投资者或“证券组合”管理者的主要意图,是尽可能建立起一个有专效组合。那就是属在市场上为数众多的证券中,选择若干证券进行组合,以求得单位风险水平上的收益最高,或单位收益水平上风险最小。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化解投资风险的可能性。“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最佳比喻,而这已成为现代金融投资世界中的一条真理,本文将按照投资组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依次介绍,综述各种投资组合理论及所形成的各种的选择模型。

㈢ 投资组合理论的其他论述

(portfolio theory)
投资组合理论风险管理的数量分析。
投资组合理论被定义为最佳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无论分析的单位专是家庭、公司,还是其他经济组织,为了找到最优的行动方案,需要在减少风险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对这些内容阐述并估计的过程,即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
对家庭而言,消费和风险偏好是已知的。偏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但这些变化的机制和原因并非投资组合理论阐述的内容。投属资组合理论阐述了如何在金融工具中进行选择,以使其特定的偏好最大化。通常,最佳选择包括对获取较高预期回报和承担较大风险之间权衡的评估。

㈣ 根据马科维茨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投资者应如何决定其最优的资产组合

这个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叫做:风险承受能力,
这个能力的决定因素有两专个,第一个叫做属: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个叫做:资金承受能力
只有在考虑了这两个因素之后,才能决定资产组合方案。
在资本市场当中,每个个案都需要量身定制,没有一套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组合方案。
最优方案并不是所有人的最优方案,而是某个人的最优方案。

㈤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存在哪些局限性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局限因素

自创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在发展中也受到了一定因素的制约。

一。证券市场本身的性质

1.风险性。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自身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使得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性的效果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证券投资本身的风险河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一般来说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这些风险是无法通过企业自身力量规避的,因此投资者不能依靠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应用将风险化解。非系统风险是由于企业运营、收益等因素而产生的、只对个别企业产生影响的一种不确定风险,具体包括经营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能够通过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将风险分散。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总风险中系统风险的比例较大。也就是说运用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效果都不理想。

2.波动投机性。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型市场的特点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价格指数波动性大处于高波动阶段。并且我国股市的动态市盈率偏大具有资产价格泡沫的典型特征投机性很大抱沫成分太多。由于自身的这种性质导致运用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性降低。

(二)自身的缺陷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目前存在的主要缺陷为市场效用不明显般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观念不成熟。

1.市场效用不明显。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是建立在有效运行的证券市场的基础上的,因此征券市场各项作用的发挥对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体系、市场运营理念和运行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不成熟因素制约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效用的发挥。

2.投资群体存在弊端。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者的要求很高要求投资者具有基本能够应用这一理论对证券进行分析和选择的能力周此投资者必须同时具备执行力和知识性。然而月前我国投资者群体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我国投资者中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比较大机构类型的投资者较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池不利于监管。

其次我国投资者的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对于专业性强、理论复杂的证券投资知识大多数人无法消化和理解。个人投资者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或书籍、网络获取投资信息多数是一知半解在做具体的投资决策时要么跟风要么盲目选择。

㈥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理论原理

‌1、分散原理
‌一般说来,投资者对于投资活动所最关注的问题是预期收回益和预期风险的关答系。投资者或“证券组合”管理者的主要意图,是尽可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组合。那就是在市场上为数众多的证券中,选择若干股票结合起来,以求得单位风险的水平上收益最高,或单位收益的水平上风险最小。
‌2、相关系数对证券组合风险的影响
‌相关系数是反映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共同变动程度的相关关系数量的表示。对证券组合来说,相关系数可以反映一组证券中,每两组证券之间的期望收益作同方向运动或反方向运动的程度。

㈦ 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

在这个投资组合中,不同风险-收益特性产品的投资比例应如何配置呢?本文尝试着运用投资学中的投资组合理论,从两条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适当的相互验证:第一条途径是运用传统投资学理论中的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理论,第二条途径是将积极的债券管理理论中的或有免疫策略,结合”均值—方差”理论综合运用,其中第二条途径或方法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之所以分析”或有免疫策略”和”均值—方差”理论的综合运用,是因为传统投资学理论中的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理论假设条件较多,计算公式复杂,而且现实生活中许多投资工具都是集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不同风险性质于一身的复合产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如果能只需简单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就能对一些客户理财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综合理财能力和工作效率.
途径一:最优投资资产组合理论的实践运用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构建一个完整的投资组合一般有三个步骤:
一﹑确定各类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特征.
二﹑建立并确定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三﹑建立包含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最优资产组合.
为了满足张先生对投资资产保本﹑适当的流动性和收益三大理财要求,我确定了分红险﹑保本基金﹑平衡型基金三类投资工具进行组合.选择这三类工具的理由是:
一﹑宏观经济发展趋势:CPI指标今后若干年内可能高位运行, 资产投资应以抵御通货膨胀﹑实现保值为基本目标,因此合格的理财组合收益应达到8%;国内加息空间不大,并可能结束加息周期,对债券等固定收益投资产生较大的机会;目前的A股市场价值中枢降到低位,在今后宏观经济继续良好发展的背景下,收益高于风险.
二﹑投资工具特性方面:三类工具都集合了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投资,都具有一定的主动投资策略和较好的流动性,但在风险—收益的管理上侧重点不同,因此适当比例的组合能满足三个要求.其中:
分红险:具有免税﹑资产隔离功能,还附加有身故和健康保障功能,长期看投资收益率高于存款或国债.目前结算利率一般是5.7%左右,期望收益率:5—7%.
保本基金:投资策略一般是在谋求确定的固定收益前提下追求适当的超额收益,目前较确定的固定收益一般可达到5-6%.如果包含超额收益,期望收益率可:8—10%.
平衡型基金:风险—收益比较高,少量长期的投资可提高组合收益,但经历一段投资时期后,基本不影响保本和流动性要求. 期望收益率:10—15%.

㈧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概念

‌现代资产组合抄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简称MPT),也有人将其称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分散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由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的经济学教授马柯维茨提出的。
‌1952年3月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发表了题为《资产组合的选择》的论文,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方法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的、运动方向各异的证券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于1959年出版了《证券组合选择》一书,详细论述了证券组合的基本原理,从而为现代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

㈨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2)投资者根据收益率的期望值与方差来选择投资组合;(3)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马克维茨提出了以期望收益及其方差(E,δ2)确定有效投资组合。

以期望收益E来衡量证券收益,以收益的方差δ2表示投资风险。资产组合的总收益用各个资产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表示,组合资产的风险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表示,则马克维茨优化模型如下:





式中:rp——组合收益;

ri、rj——第i种、第j种资产的收益;

wi、wj——资产i和资产j在组合中的权重;

δ2(rp)——组合收益的方差即组合的总体风险;

cov(r,rj)——两种资产之间的协方差。

马克维茨模型是以资产权重为变量的二次规划问题,采用微分中的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在限制条件下,使得组合风险铲δ2(rp)最小时的最优的投资比例Wi。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说投资者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率,然后通过确定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权重,使其总体投资风险最小,所以在不同的期望收益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使方差最小的资产组合解,这些解构成了最小方差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组合。有效组合的收益率期望和相应的最小方差之间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有效组合投资的前沿。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在有效组合前沿上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

根据马克维茨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的合理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形成具有最高收益率的投资组合,即有效投资组合。此外,马克维茨模型为实现最有效目标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了最优化的过程,这种最优化的过程被广泛地应用于保险投资组合管理中。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路是:(1)投资者确定投资组合中合适的资产;(2)分析这些资产在持有期间的预期收益和风险;(3)建立可供选择的证券有效集;(4)结合具体的投资目标,最终确定最优证券组合。

[编辑]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扩展[2]
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之后,Sharpe(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这些模型是在不确定条件下探讨资产定价的理论,对投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之后,研究者进一步扩展了该研究。

Jensen Michael(1969)提出以CAPM中的证券市场线为基准来分析投资组合绩效的非常规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由于在非系统风险不能完全剔除的情况下,该模型对投资组合绩效的评价结果不如CAPM的评价结果,因此该模型在实际中应用不多。

Brennan(1970)提出了考虑税率对证券投资报酬影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Vasicek,(1971),Black(1972)分别研究了不存在无风险借贷时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ayers(1972)提出了考虑存在退休金、社会保险等非市场化资产情况下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建立;Merton(1973)提出了多因素的ICAPM模型 (Intertemporal CAPM),为后来的长期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E.Linderberg(976、1979)研究了存在价格影响者时的资本市场均衡和投资者的组合选择问题。结果发现所有投资者(包括价格影响者)都持有市场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的某个组合,故仍可得到形式简单的CAPM,只不过此时的单位风险价格低于所有投资者都是价格接收者时的单位风险价格。他还证明了通过兼并或合伙,个体或机构投资者可以增加他们的效用,这就是大型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之一。

Sharpe(1970),E.Fama(1976),J.Lintler(1970),N.J.Gonedes(1976)等分别研究了投资者对资产将来的期望收益、收益的方差、协方差期望不一致时资本市场的均衡,他们得到了形式于标准CAPM类似的CAPM。

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对于CAPM的突破成为必然。

Stephen.A.Ross(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APT不需要像CAPM那样作出很强的假定,从而突破性地发展了CAPM。

Black,Scholes(1973)推导出期权定价公式,即B一S模型;Merton(1973)对该定价公式发展和深化。针对B—S模型假定股票价格满足几何--布朗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实际价格变化的问题,Scholes,Ross(1976)在假定股票价格为对数泊松发布情况下推导出了纯跳空期权定价模型(Pure Jump Model);Merton(1976)提出了扩散--跳空方程(Diffusion-Jump Model);格利斯特和李(1984)研究了基础证券交易成本对期权价值的影响:当存在交易成本时,连续时间无套利定价会因为高昂的交易成本而无法实现;Merton(1990)运用了离散时间模型提出了交易成本与基础证券价格成比例的单阶段期权定价公式;波耶勒和沃尔斯特(1992)将Merton 的方法推广到了多阶段情形。

拉马斯瓦米,桑达瑞森(1985);Brenner;科塔顿,萨布拉曼·彦(1985)以及贝尔和托罗斯(1986)的研究指出,美式期货期权在利率为正的条件下比美式现货期权更易于执行;Lieu(1990)应用连续时间定价方法推出了期货纯期权的定价公式;陈,斯科特(1993)进一步研究指出,即使利率是随机的,期货纯期权价值也不受利率的影响;Chaudhurg,Wei(1994)研究了常规期货期权与纯期权的价值关系,指出期货纯期权的价值高于美式期货期权的价值。Harrison,Krep(1979)发展了证券定价的轶理论(theory of martingale pricing),该理论目前仍是金融研究的前沿课题。

㈩ 下列关于投资组合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C
A错,因为组合的风险不光来自于单个资产的风险,还有各个资产间专的相关系数,而任何属时候,组合都是由所有资产共同左右产生的,不可能是个别资产;
B错,因为风险分为系统风险(不可消除的)和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消除);
D错,因为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E错,因为并非资产的种类越多越好,重要的是各种资产组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如果不断加入相关性很高的资产,那对于消除非系统性风险没有实际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好。

阅读全文

与投资组合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今天人民币对缅甸汇率多少人民币 浏览:222
指数基金对比混合基金 浏览:116
科创板募集基金 浏览:20
天下金理财 浏览:936
为什么内部融资增加的是经营负债 浏览:640
广安欧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526
10000曰元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194
懒人投资不是假的吧 浏览:514
鼎立股票行情 浏览:435
天治旗下品种基金 浏览:149
人民币和韩币汇率今天 浏览:93
人众金融白领投资 浏览:208
告投资者说 浏览:165
浙江祥贵贵金属关闭后 浏览:128
香港天富宝贵金属官方网 浏览:183
4500和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531
汇添富医疗基金001417还能涨吗 浏览:583
2008年镍价格 浏览:145
信托地产通道 浏览:396
用车贷款怎么贷 浏览: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