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基金踩雷了,是不是应该赶紧赎回
这个可以举个详细的例子来分析,10月17日那会,头顶“千亿市值医药白马股”光环的康美药内业,遭遇了“股容债双杀”。其中,15康美债(122354)的跌幅更是达到了20.19%。
持有康美药业股票的基金可以说不小心踩雷了,资料显示,截至到2018年6月末,一共有38只基金持有康美药业的股票。其中持有康美药业股票占比超过5%的基金,一共有4只,如果康美药业的股票持续跌停的话,那么对这4只基金净值影响是最大的。
所以如果手中持有的基金如果踩了雷,而且这只基金也存在规模过小的问题(比如6000万不到)。这样的基金规模,就必须谨慎了,有可能要考虑赎回的问题。
Ⅱ 基金会不会跌到本金都没了
放心,基金再怎么跌,跌没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因为基金一般都是投资几十只股票,你要想基金跌没的话,除非这几十只股票破产。你要说,基金一直不踩雷,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我也不信),但同时踩雷几十只股票,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不要担心基金会把自己的本金给跌没了。
但是为什么东吴转债B基金(150165)的累计净值,不仅跌没了,还跌成负数了?
依据刚才的分析,基金确实不可能跌没,跌成负数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基金加杠杆了。
目前涉及杠杆的基金主要有三种:
1.主动型的债券基金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开放式债券基金的杠杆是可以达到140%的,定开债基的杠杆更高,可以达到200%。
所以这里就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
假设一只定开债基的净资产为10亿,基金经理选择把自己手中持有的10亿债券抵押出去,然后再把抵押获得的这笔资金进行债券投资,最后这只基金的总资产变成了20亿。
当这只定开债基的跌幅达到50%以上时,那么该基金的净值,就有可能为负数了。
但是三思君想说的是,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的跌幅要达到50%以上,是很难的。因为债券基金投资的债券也是几十只,你让基金持有这几十只债券同时踩雷,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同时从历史数据看,发生违约的债券是不多的,即使有违约也不太可能导致全部亏损。
所以主动型的债券基金,即使一直跌,跌没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2.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基金
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基金,也是不可能出现负数的。
因为这类基金对投资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都有严格的仓位要求,且当投资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亏损到一定程度同时保证金不足时,就会触发强行平仓。
所以也不可能出现跌没了的情况。
比如汇添富绝对收益定开混合基金(000762)。依据招募说明书显示,不管是在基金开放期还是封闭期,其持有的期货合约价值和有价证券市值之和都不能超过100%。
3.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是属于比较复杂的基金品种。所以三思君在这里,就简单点来说,就是B份额向A份额借钱投资,A份额定期收取B份额给的利息。
通过这个解释就不难发现,对于B份额的持有者来讲,只要定期把A份额的利息支付完以后,盈亏自负。
所以像上文提到东吴转债B基金(150165),显然就是把自己的钱给亏完了,要不然B份额的累计净值怎么可能是负数。
但是依据最新的监管,现在投资场内的分级基金有30万的门槛限制,所以普通投资者应该是接触不到这个品种了。
好了,结论就是,基金再怎么跌,也是不可能跌没的。
- END -
Ⅲ 盈利基金和亏损基金会卖出哪一支
货币基金的收益一般高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随时可以赎回,T+2确认到账。所以货币基金非常适合追求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货币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平均期限120天),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上述这些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范围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品种,所以对于很多希望回避证券市场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在通常情况下既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但货币基金并不保障本金的安全。(但在事实上由于基金性质决定了货币基金在现实中极少发生本金的亏损。一般来说货币基金被看作现金等价物。)
Ⅳ 如何避免买到“踩雷”的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净值暴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持有股票较多的二级债基在股市在遭遇调整的时候,二是债券基金踩雷了。
一、最近就有几只债基大跌...
这几只债基暴跌了
今天,中融融丰纯债A跌18.67%,华商稳固添利跌8.75%,华商信用增强跌6.21%,华商收益增强跌4%+。
中融融丰纯债A踩雷的是14富贵鸟,华商双债丰利A等基金踩雷的应该是HX债,其他几只华商暴跌的债券可能也是踩了HX旗下债券的雷。
其中,中融融丰纯债A持有的14富贵鸟债占基金净值比为47.2%。这个雷踩的有点大,所幸中融融丰的规模只有0.29亿,投资者相对较少。但,感觉这只基金里清盘不远了。
二、债基是如何估值的?
这里说一下,很多债券型基金在对债券估值时是采用第三方机构的估值(例如中债估值)来计算净值的。当二级市场价格跌了,只要第三方估值机构对债基没有进行调整,净值也不会下降。
由于二级市场的反应速度要高于估值机构的反应,情绪也更激烈所有,导致基金净值的反应是延后的。
其实这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两个交易日的“逃命机会”,关键看投资者有没有把握住了...
三、从踩雷债基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未来债券基金踩雷可能是一个普遍事件,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如何正确地投资债基呢?
笔者有几个观点供参考:
1、如果投资者遇到踩雷事件,第一时间看一下自己持有的债基的是否可能持有相关债券。如果有,要逃,不要想着套利什么的。
2、投资者尽量选择规模大一些的债券型基金,体量大的债券型基金买的债券会比较多,这样也会避免持有过多单一债券...
3、买债基也要分散投资,分几只债基买。尽量不要买同一家公司债券基金,因为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债基很大概率上会买相同或相似的债券。
4、尽量避开“有踩雷历史的”基金公司的债基,曾经踩过雷可能在很大程度说这家基金公司的风控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其他我也没想到什么投资能避免“踩雷”债基的思路了。
Ⅳ 大基金频繁踩雷 还有能信得过的理财产品吗
优质的理财产品还是有的,不要追求太高收益,毕竟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Ⅵ 股市跌停基金可以卖出吗今天,,
当股票跌停后,是可以继续进行卖出股票交易的,仍是需要按照时间的优先原则成交,但是在跌停或涨停的一般情况下,买一和卖一的价格都会出现主力的很多筹码,如果主力想要封住涨跌停的话,那么在这个时间进行买卖的成交量,就会越来越小,如果排在了主力大单的最后,到闭市也不会成交。
如果在挂单之后,涨跌停打开就可成交了。在股票申报中是有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两个原则的,如果同时需要卖出一个股票,价格越低那么就最容易成交。
如果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申报越早就会优先成交。股票跌停之后,就也没有比跌停更低的价格,如果有买盘申报,越早申报卖出,就会越成交的早。如果没有买盘,申报早也不会成交。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Ⅶ 基金频频遭雷击 踩雷基金到底该不该赎回
这个真不好说啊…谁能预测那么准…赚的在你预期之外就赎回吧
Ⅷ 出现哪些情况要考虑更换基金了
基金投资由于交易手续费,和它本身的产品特性,并不适宜短线投资,长期持有往往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但在我们选好一款基金决定投资后,并不能高枕无忧、不闻不问地放在那里,要定期进行体检。如果出现了以下问题,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需要更换持有基金。这里说的更换并不是指卖出基金不投资了,而是换成别的更好的基金。
01 主动管理型基金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该类基金主要通过优秀基金经理管理,获取超额收益(阿尔法收益),为此市场有种说法: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如果持有的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除了基金经理的更换外,每次披露的基金规模也值得我们留意。基金经理驾驭资金规模的能力各有不同,规模过大往往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当基金规模过大,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与基金规模不匹配,也会成为基金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第二,基金的投资风格漂移也值得关注。一个人的能力毕竟的有限的,成熟的基金经理对自己的能力圈会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不会轻易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外进行投资。当持有的基金发生风格漂移时,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发生风格漂移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第三,基金的重仓股(债券)如果发生了踩雷的事件也要引起警惕。重仓股踩雷,如果大量投资者赎回基金对现金流造成巨大压力,基金经理被迫卖出流动性好的资产用以缓解赎回压力,如此反复有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重仓股踩雷并不一定就是说基金经理的投资体系有问题。因为基金持有的股票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也比较多。既然是投资,必然就会有风险。还需要结合基金的长期业绩、基金公司的实力等因素综合考量。
第四,机构持仓变动情况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在基金详情中可以查看机构持仓占比。机构占比大幅下降,表示机构资金的撤离,意味着机构对后市不太看好,或者是对这只基金评级有所降低。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当持有基金长期业绩不佳时,也可以主动更换更好的基金。
02 指数基金
被动指数基金,主要是通过被动复制指数获取平均收益(贝塔收益)。因此,被动指数基金跟踪误差可以作为衡量指标。如果长期出现跟踪误差过大,我们可以选择更换更好的指数基金。
长期跟踪误差过大,往往是由申赎带来的仓位变化(上文提到的由于踩雷股票(债券),投资者大量赎回导致基金经理需要赎回其他指数成分股股票缓解赎回压力)、现金流拖累、基金经理主动操作等情况导致的。跟踪误差可参考信息披露报告基金业绩表现数据。
指数增强型基金长期没有超额收益或者超额收益不稳定的,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指数增强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在被动获取平均收益(贝塔收益)的基础上,又能获得一部分超额收益(阿尔法收益)的基金。这类基金往往通过指数增强策略达到目的。常用的策略有打新增强、股指期货增强、多因子增强、融券增强等。如果长期没有超额收益或者超额收益不稳定往往是在执行以上策略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我们何不选择一款更好的基金呢。
被动型指数基金相较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费率。因此,费率的高低对被动型指数基金尤为重要。如果同类指数基金出现了费率更低的产品,其他条件如果相当,完全可以换到费率更低的产品上来。
最后辨险识财提醒大家,更换基金要优先考虑使用基金转换功能,能大幅提高效率并省手续费。如果是同一基金公司的产品,基本都可以使用基金转换。
Ⅸ 基金如果一直跌,会把本金跌没了吗
放心,基金再怎么跌,跌没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因为基金一般都是投资几十只股票,你要想基金跌没的话,除非这几十只股票破产。
你要说,基金一直不踩雷,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我也不信),但同时踩雷几十只股票,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不要担心基金会把自己的本金给跌没了。
可能有些基民会问,那为什么东吴转债B基金(150165)的累计净值,不仅跌没了,还跌成负数了?
依据刚才的分析,基金确实不可能跌没,跌成负数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基金加杠杆了。
目前涉及杠杆的基金主要有三种:
1.主动型的债券基金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开放式债券基金的杠杆是可以达到140%的,定开债基的杠杆更高,可以达到200%。
所以这里就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
假设一只定开债基的净资产为10亿,基金经理选择把自己手中持有的10亿债券抵押出去,然后再把抵押获得的这笔资金进行债券投资,最后这只基金的总资产变成了20亿。
当这只定开债基的跌幅达到50%以上时,那么该基金的净值,就有可能为负数了。
但是三思君想说的是,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的跌幅要达到50%以上,是很难的。因为债券基金投资的债券也是几十只,你让基金持有这几十只债券同时踩雷,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同时从历史数据看,发生违约的债券是不多的,即使有违约也不太可能导致全部亏损。
所以主动型的债券基金,即使一直跌,跌没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2.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基金
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基金,也是不可能出现负数的。
因为这类基金对投资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都有严格的仓位要求,且当投资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亏损到一定程度同时保证金不足时,就会触发强行平仓。
所以也不可能出现跌没了的情况。
比如汇添富绝对收益定开混合基金(000762)。依据招募说明书显示,不管是在基金开放期还是封闭期,其持有的期货合约价值和有价证券市值之和都不能超过100%。
3.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是属于比较复杂的基金品种。所以三思君在这里,就简单点来说,就是B份额向A份额借钱投资,A份额定期收取B份额给的利息。
通过这个解释就不难发现,对于B份额的持有者来讲,只要定期把A份额的利息支付完以后,盈亏自负。
所以像上文提到东吴转债B基金(150165),显然就是把自己的钱给亏完了,要不然B份额的累计净值怎么可能是负数。
但是依据最新的监管,现在投资场内的分级基金有30万的门槛限制,所以普通投资者应该是接触不到这个品种了。
好了,结论就是,基金再怎么跌,也是不可能跌没的。
- END -
Ⅹ 很多人基金一跌就抛售,他们的做法对吗
反之,如果一直拿着持续拿着不动,既没有止盈也没有加仓,则2015.6月是亏损1587元的,且后面要等到1年后该比收益才会扭亏为盈,期间的时间成本则全部被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更适合在震荡市中操作,如果能够抓住每一次较大的跌幅,持有成本会比现在的平均成本更低。
再有,就是用换基的方式。
如果基金持续亏损,无外乎是两点原因,一是基金长期跑输基准,能力较差;二是市场风格切换或主题行业过时。
1)我们曾在之前的课程中提到过,投资者切忌在“错误”的基金中越陷越深。
这其中包括,基金连续4个季度跑输基准;基金更换经理人,投资风格巨变、排名连续2季度下滑;基金踩雷且持股集中。如果遇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我们都要考虑及时换基投资,避免陷入无底洞。
2)市场风格切换或主题行业过时,我们就应当考虑换基,从而获取阶段性收益。
不管牛市熊市,总会有某一种风格或这样那样的板块出现结构性机会,或者是某一行业受到利好刺激。比如近两年来市场由成长风格切换到了价值风格,有些投资者想要见风使舵,顺势而为,那么会将手中的成长风格基金转换为价值风格基金,如果择时准确,则会在半年到一年中获得不小的收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想要获取阶段性的收益就不得不注意其时间效应,需要对行业或主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且,阶段性操作风格还将使我们失去成长风格在市场低位时的投资时机;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当性风险,对于风格单一的基金来说,受政策影响较大、风险集中、业绩波动大,因此更适合那些对投资风向比较灵敏、行动果敢的投资者。相反,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还需量力而行。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无论是比例加仓还是高抛低吸,亦或者是长期定投的投资者,面对亏损,我们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遵守严格的纪律,如果急于求成或惧怕亏损中途断流,则可能功亏一篑。没有一直跌的市场,尽管国内市场具有牛短熊长的特点,但长期来看,任何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是向上的,跌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