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提高关税对哪些股票有影响
出口型企业,有色金属,钢铁等。
『贰』 中国提高关税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中国提高关税,那是应对外国提高我们关税的政策,对本国贸易当然是有影响的啦!
『叁』 美国加收我国橡胶关税,对于我国橡胶期货走势是否利空
我认为美国加收我国橡胶关税,会严重影响我国轮胎的出口,绝对是个重大利空,但是利空会短期内出尽,最后还是要参考国外走势。
『肆』 关税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1.对于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生产但将来可能发展的产品,规定较高的进口关税,以削弱津楼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发展。
2。对于非必要产品或奢侈品得进口制定更高的关税,达到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目的。
3。对于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原料、半制成品、生活必需品或生产的急需品的进口,制订较低税率或免税鼓励进口,男足国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4。通过关税调整贸易差额。当贸易差额过大时,提高关税或征进口附加税以限制商品进口,缩小贸易差额。当贸易顺差过大时,通过减免关税,缩小贸易顺差,以减缓与有关国家的摩擦与矛盾。
『伍』 关税提高了会产生什么影响
关税也分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一般以进口关税居多。
提高进口关税的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进口商品价格会上升、进口总量会下降,对国产商品有一定保护作用。
提高出口关税的话,会导致出口下降,一般国家不会这么干。
『陆』 对于提高关税有何看法
1、有利于保护本国的生产者,关税提高,实际上是阻碍了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2、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一是使得消费者课消费是数量降低;二是由于关税的提高,使得国外商品在国内售价的提高。
中国加入世贸后,做的就要要削减关税,加快对外开放,加强对外贸易。同时也对一些国外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柒』 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首先中国相应的商来品出口自量会减少。因为中国出口的东西优势是便宜。如果美国收取高额的关税。竞争力就没有了。同样的东西其他国家会比我们的更便宜了。你作为进货商会选择谁的货?
第二。国内厂家会因为没有订单而停产。会造成很多人下岗。一个行业的衰退会影响至少6个行业的衰退。特别是出口性企业。对下游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三。随着税收的减少。失业率的增加。国家经济形势会越来越不利。社会会动荡不安。
但如果只是特朗普提到的钢铝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中国钢铝产品对美国市场占有率很小,一旦美国提高进口钢铁铝制品关税,影响最大的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别的不说,只要看看中枪的前十名高手,便知端底:
1、加拿大占16%
2、巴西占13%
3、韩国占10%
4、墨西哥占9%
5、俄罗斯占9%
6、土耳其7%
7、日本占5%
8、中国台湾占4%
9、德国占3%
10、印度占2%
这个名单很好看,除了俄罗斯大部分不是美国的狗狗,就是美国的道友。
“死道友不死贫道”,美国信奉的这条法则,这次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美国这一招既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妙,又有“声东击西”之效。
玩的是:城门堆杂物,造势放把火。没见城门烧,池鱼活遭殃。
『捌』 进口关税率提高降低意味着什么
提高进口关税会增加进口货物的成本,就提高了进口货物的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外国货物进口数量。因此,各国都以征收进口关税作为限制外国货物进口的一种手段。适当的使用进口关税可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也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调节本国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使用过高的进口关税,会对进口货物形成壁垒,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口关税会影响出口因的利益,因此,它成为国际间经济斗争与合作的一种手段,很多国际间的贸易互惠协定都以相互减让进口关税或给以优惠关税为主要内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就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为目的而签订的一个多边贸易协定,它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逐步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措施就是通过缔约方之间的相互协商、谈判,降低各国的进口关税水平,对缔约方的关税加以约束,不得任意提高。由于关税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进出口流量的,在目前阶段还允许以进口关税作为各国保护本国经济的唯一合法手段。但通过几个回合的关税减让谈判,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大降低。
『玖』 提关税透露了哪些信息,哪些行业又会受影响
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 25%,涉及 2017 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 340 亿美元(见附件 1)。上述措施将从 2018 年 7 月 6 日起生效。同时,中方拟对自美进口的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商品加征 25% 的进口关税,涉及 2017 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 160 亿美元(见附件 2),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告。
Tips:商务部回应中有几点需要注意:1. 对农产品、汽车和水产品的征税是作为对方征税的回应,是确定的,只要对方对我们的 25% 进口关税开始实施,这条就会马上生效,前段时间的进口汽车降关税对应也会失效;2. 公告中对化工品、医疗设备和新能源产品的征税是 " 拟 " 定预案,范围和金额待定。
加征关税的行业名单有哪些呢?从附件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内容,重点会标黄,征税名单也主要透露出三大要点:1. 精准打击,对方对我们出口额较大且对美国自身就业影响较大的农产品和汽车行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2.需要注意的是名单中传统汽车领域征税主要限定在越野车和小客车,并没有对家用轿车(家用轿车市场显然大得多)开刀,反映出商务部此举更多是防御性应对,并不想把事挑大,当然电动车和混动车却覆盖全车型系反映出国家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保护;3.附件二中拟提高关税的行业名单就有点不痛不痒的了,更多的是做做样子,因为我国化工产品进口额相对较小,高端医疗器械中监护设备国内迈瑞医疗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核磁共振设备联影医疗已经跟业内三巨头之一的德国西门子有合作,这个领域提高关税一方面确实可以打击另外两巨头通用电子和飞利浦,也可以对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公司提供保护。
『拾』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会对塑料产生多大影响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基于这一调查结果以及特朗普总统签署的备忘录,USTR决定对拟征税清单上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的商品规模约为500亿美元。3日公布的拟征税清单显示,约有1300种商品被列入清单,涉及航空航天、机械、医药、通讯、电器等领域。
2018年4月4日,作为回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相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并公布了相关进口产品名单。
中美贸易战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商品市场心态影响明显。对于牵扯进名单的商品来说,短期会有一定程度的情绪和利好心态出现;但从本质上来说,如果贸易战进入实质性阶段,那将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中长线是偏利空影响。从进入名单的商品种类梳理来看,实际上对于聚烯烃市场产生影响的主要涉及到39011000(初级形状比重<0.94的聚乙烯,LDPE)和27111200(液化丙烷,LNG)2个商品;其中丙烷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会对塑料产生多大影响?
从目前的聚烯烃行业结构来看,目前国内的PDH一体化PP装置产能共计23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11%。如果丙烷进口成本抬升,将会明显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不过从利润角度来看,目前PDH生产利润较为丰厚,即使成本明显增加,也不会对一体化PP装置产生明显成本压力。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产品链越短意味着风险更大。因此,丙烷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是PDH外卖丙烯的企业。从图中看到,PDH生产利润也就在1000多元/吨左右。如果丙烷价格出现20%以上的上涨,PDH企业将会面临明显的成本压力。作为国内丙烯市场重要生产源头的工艺,丙烯价格也会出现较强的上涨驱动。
2017年PP粉料价格走势与丙烯单体走势关联度很大。丙烯作为粉料的直接原料,粉料价格多受成本的带动急涨急跌。从利润角度来看,粉料生产利润长期处于微利状态,而且同样属于加工链条非常短的生产企业来看,丙烯的成本将直接决定粉料生产情况。粉料年产量在300万吨左右,如果这一环节出现明显供应减量,对于PP供应结构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那么美国丙烷对于国内丙烷市场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可以从进口量、来源国构成以及进口成本几个维度来评估。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会对塑料产生多大影响?
从进口量情况来看,国内丙烷进口需求量在近年来增长十分迅速。国内大量PDH工艺的大量投产,有效弥补了国内丙烯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会对塑料产生多大影响?
从来源国构成来看,中东和美国构成了国内丙烷进口市场的主要来源国和地区,其中阿联酋和美国可以占到丙烷进口总额的50%左右。不过也可以看到,近年来丙烷进口来源国呈现日趋分散化的特点,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比不断下降,构成开始趋于分散。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会对塑料产生多大影响?
从进口成本角度来看,美国丙烷相比于中东货源较为昂贵,单吨成本高出近40美元/吨,进口价格并无优势。因此从这一点出发,美国丙烷如果价格继续上升,中东货源的性价比优势将更加凸显。当然这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带动中东货源价格的上涨,但并不意味着供应缺失,大概率会看到中东货源占比的继续提升。
因此总体来看,美国丙烷加征关税对于国内丙烯市场将会产生较大影响。这次贸易战会在短期内引起的进口供应结构和成本的上涨,但作为一个整体供大于求的产品来说,这次宏观事件并不能改变现状。大概率会在短期的价格上涨之后,供需结构会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
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 会对塑料产生多大影响?
对于PP行业来说,即使事实出现,短期内成本提升和边际供应减少会抬升PP价格。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内制品出口美国占比将近1/3,是国内出口的主要目的国之一。制品出口如果遭遇“寒流”,那么将来丙烷价格回落,而需求出现下降,将会面临双重挤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