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15 06:55:24

❶ 浙江长兴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地方特点

太湖明珠—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萨的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杭州—长兴的杭长高速、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连结陇海线沟通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的陆海大通道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华东第二大通道宣州—杭州铁路、杭州—牛头山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长兴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
太湖明珠—长兴,文化积淀深远厚实。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中叶,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同治长兴县,归撰文、吴书写的《圣井铭并序》、《梦鼎堂记》、《长兴知县题名记》三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还保存了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等一代宗师的手写真迹。长兴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有代表国家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的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有仙山宗教文化和被列为世界地质遗产、命名为“金钉子”的长兴灰岩保护区等文化遗址。长兴是革命老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湖明珠—长兴,物产资源丰富多样。长兴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别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绵延34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已进行了160平方公里的环太湖旅游开发规划国际咨询,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太湖西南岸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太湖明珠—长兴,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长兴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长兴中心城2005年目标为建成区25平方公里,20万人口。根据规划,我们以配套城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路段和建筑,三年来有总投资57.2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开工或建成,城市框架已拓展到2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一座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雏型基本形成。特别是长兴(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我们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区内主干道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宽66米,公共绿化率达到40%,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建立审批办证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致力于快捷、优质、守信,不断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到2003年为止,已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区落户,一批大项目陆续落户长兴。

太湖明珠—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亿元,年均增长15.9%,人均GDP 3300美元;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年均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4亿元,年均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331亿元,年均增长23.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实现“双超百亿”,分别达到120亿元和1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由2002年的13.9:52.6:33.5调整到2006年的9.9:57.1:3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实现进位提档,分别从2002年的107位、97位上升到2005年的56位和62位。

长兴政府网上都有,自己删选下用自己的话写应该OK了

❷ 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07年7月31日,公司名称由“长兴县永盛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变内更为“长兴容县永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3月4日,公司名称由“长兴县永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江
成立时间:2005-10-31
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52200000177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

❸ 五水共治的模范城市

在省委、省政府“小资本对接大项目”,既集中力量办大事又普惠民生的指导思想下,由长兴县委、县政府牵头,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浙江金融资交易中心就发行“五水共治”定向融资计划进行洽谈,并于8月18日开始通过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平台挂牌发行长兴“五水共治”定向融资计划。
2013年,“让长兴的水秀起来”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犹如一声春雷响彻长兴大地。在这场行动中共打捞清理杂草浮萍、垃圾43650吨,打捞拆解沉船605艘,取缔无证渔网6364条……县域范围内水面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全省治水行动全面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决策,既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长远性战略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最大民生实事工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五水共治”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县在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基础上,借冬修水利之机,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面全面提升水环境,统筹组织、精心安排,切实发挥全县领导干部队伍工作合力。
目前全县划分党员治水责任区536个,确定段长1072名。目前正在开展“每天参加义务劳动1小时”活动和河道保洁每日轮班制度,定期清理河面漂浮物和河道垃圾,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这是一项资金投入大、惠及几十万人口的重大工程,因此县人大代表周荣华在《关于对“五水共治”工作落实及办好》的议案中建议从源头上抓好治水管理工作。“首先应该成立专项工程督察组。在县、乡镇、村各级垂直管理的基础上,由多部门参与,并邀请人大代表联合成立专项工程督察组,建立定期督办工作制度,随时督察工程进度及资金往来审查核算情况和工程质量,针对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直接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保证各项工程依法进行。”另外,周荣华提出,还应制定工程偷工减料惩罚措施,维护施工秩序,确保治水工程质量。 丽水“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扩大)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该市“五水共治”确立了下一阶段的十大工作目标,重点推进污水治理,联动推进“五水共治”,统筹推进治水治气。
丽水结合实际,明确市“五水共治”下一阶段的十大工作目标: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要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和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力争在全省率先完成半年内清理垃圾河,两年内治理臭河,消灭黑河工作;2014年农村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到2016年,丽水中心城区、县级城区达到防御20—50年一遇洪水标准;完成县级以上城区备用水源建设;完成丽水中心城区排涝整治工程;开展县城城区防洪防涝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松古、碧湖和壶镇三大平原排涝工程;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温州瓯海“两会”召开之际,举行千人共建“美丽塘河·宜居水乡”暨“治水公益基金”捐赠启动仪式。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头捐款,为“治水公益基金”筹集首笔资金68万余元,并齐心协力参与清理河泥劳动。
治水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希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动员、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到治水行动中来。
瓯海区启动黒臭河、垃圾河整治行动,47条挂牌整治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河道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2014年该区将继续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推进黑臭河道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打好治水攻坚战。活动现场所募集的共68万余元的捐款,将全额用于治水工作。

❹ 请问浙江长兴这个地方好不好经济、环境什么的

太湖明珠—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

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萨的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杭州—长兴的杭长高速、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连结陇海线沟通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的陆海大通道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华东第二大通道宣州—杭州铁路、杭州—牛头山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长兴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

太湖明珠—长兴,文化积淀深远厚实。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中叶,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同治长兴县,归撰文、吴书写的《圣井铭并序》、《梦鼎堂记》、《长兴知县题名记》三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还保存了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等一代宗师的手写真迹。长兴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有代表国家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的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有仙山宗教文化和被列为世界地质遗产、命名为“金钉子”的长兴灰岩保护区等文化遗址。长兴是革命老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湖明珠—长兴,物产资源丰富多样。长兴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别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绵延34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已进行了160平方公里的环太湖旅游开发规划国际咨询,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太湖西南岸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太湖明珠—长兴,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长兴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长兴中心城2005年目标为建成区25平方公里,20万人口。根据规划,我们以配套城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路段和建筑,三年来有总投资57.2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开工或建成,城市框架已拓展到2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一座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雏型基本形成。特别是长兴(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我们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区内主干道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宽66米,公共绿化率达到40%,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建立审批办证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致力于快捷、优质、守信,不断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到2003年为止,已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区落户,一批大项目陆续落户长兴。

太湖明珠—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8.41亿元,比上年增长52.6%;财政总收入达到10.32亿元,在全省的排名比上年前进了6位,比上年增长50.98%,增幅列全省第一,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4.57亿元,比上年增长40.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工业性投入全年3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同口径增长116%;实际利用外资1.009亿美元,同口径增长46%;实到内资16亿元,同比增长27.4%;自营出口额达7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比上年增长9.8%。今年1-6月财政收入达7.9亿元,同比增长54.2%;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同口径增长157%;实际利用外资3573万美元,同口径增长76%;自营出口额达464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长兴先后跻身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经济百强县、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和浙江省文明县城行列。

❺ 谁知道有关浙江长兴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太湖明珠—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萨的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杭州—长兴的杭长高速、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连结陇海线沟通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的陆海大通道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华东第二大通道宣州—杭州铁路、杭州—牛头山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长兴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
太湖明珠—长兴,文化积淀深远厚实。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中叶,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同治长兴县,归撰文、吴书写的《圣井铭并序》、《梦鼎堂记》、《长兴知县题名记》三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还保存了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等一代宗师的手写真迹。长兴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有代表国家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的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有仙山宗教文化和被列为世界地质遗产、命名为“金钉子”的长兴灰岩保护区等文化遗址。长兴是革命老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湖明珠—长兴,物产资源丰富多样。长兴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别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绵延34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已进行了160平方公里的环太湖旅游开发规划国际咨询,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太湖西南岸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太湖明珠—长兴,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长兴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长兴中心城2005年目标为建成区25平方公里,20万人口。根据规划,我们以配套城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路段和建筑,三年来有总投资57.2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开工或建成,城市框架已拓展到2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一座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雏型基本形成。特别是长兴(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我们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区内主干道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宽66米,公共绿化率达到40%,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建立审批办证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致力于快捷、优质、守信,不断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到2003年为止,已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区落户,一批大项目陆续落户长兴。

太湖明珠—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8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1%;财政总收入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工业性投入全年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合同外资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实到县外内资35亿元,自营出口额达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07元,比上年增长13.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❻ 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介绍

简介:
2007年7月31日,公司名称由“长兴县永盛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变更为“长兴县永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3月4日,公司名称由“长兴县永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江
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联系方式:0572-6066617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

❼ 浙江长兴的历史

太湖明珠—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

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萨的318国道)、三条高速(杭州—南京的杭宁高速、杭州—长兴的杭长高速、上海—合肥的申苏浙皖高速)、三条铁路(连结陇海线沟通东北与长江三角洲的陆海大通道江苏新沂—浙江长兴铁路、华东第二大通道宣州—杭州铁路、杭州—牛头山铁路)和一条年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长兴—湖州—上海)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交叉汇聚于长兴,使长兴与周边大中城市通达便捷、联系紧密,为长兴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便利条件。长兴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

太湖明珠—长兴,文化积淀深远厚实。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长兴也因此成为茶文化的发祥地。明代中叶,散文大家归有光、小说家吴承恩同治长兴县,归撰文、吴书写的《圣井铭并序》、《梦鼎堂记》、《长兴知县题名记》三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还保存了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兆页 等一代宗师的手写真迹。长兴的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有代表国家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的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有仙山宗教文化和被列为世界地质遗产、命名为“金钉子”的长兴灰岩保护区等文化遗址。长兴是革命老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湖明珠—长兴,物产资源丰富多样。长兴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60万亩,可开发旱地10万亩,林地90万亩,水面10万亩,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板栗、青梅、栝楼;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西倚天目、东临太湖,形成了山水相间的优越自然环境,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别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金钉子”地质遗迹保护区、十里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这三个上亿年的珍稀自然遗产,为全球罕见;绵延34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已进行了160平方公里的环太湖旅游开发规划国际咨询,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太湖西南岸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太湖明珠—长兴,投资环境日趋优化。我们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长兴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长兴中心城2005年目标为建成区25平方公里,20万人口。根据规划,我们以配套城市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路段和建筑,三年来有总投资57.2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重点项目开工或建成,城市框架已拓展到21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一座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雏型基本形成。特别是长兴(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我们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区内主干道全部按照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宽66米,公共绿化率达到40%,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建立审批办证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外商投诉中心,致力于快捷、优质、守信,不断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到2003年为止,已有来自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区落户,一批大项目陆续落户长兴。

太湖明珠—长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致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长兴经济活跃,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富裕。进入新世纪,长兴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开拓的精神、更扎实的工作,更矫健的步伐,朝着建设山水园林型的现代化中等工贸城市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迈进,取得了新的业绩。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8.41亿元,比上年增长52.6%;财政总收入达到10.32亿元,在全省的排名比上年前进了6位,比上年增长50.98%,增幅列全省第一,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4.57亿元,比上年增长40.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工业性投入全年3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同口径增长116%;实际利用外资1.009亿美元,同口径增长46%;实到内资16亿元,同比增长27.4%;自营出口额达7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6%;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比上年增长9.8%。今年1-6月财政收入达7.9亿元,同比增长54.2%;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同口径增长157%;实际利用外资3573万美元,同口径增长76%;自营出口额达464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长兴先后跻身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经济百强县、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和浙江省文明县城行列。
参考: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39486/39493/2927798.html

阅读全文

与浙江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易方达科汇灵活配置基金 浏览:253
山西汇誉投资地址 浏览:255
gp认购基金份额 浏览:712
效益好的股票 浏览:12
新理益股票 浏览:724
美国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价格 浏览:700
海洋生物股票代码 浏览:548
通达信金融终端价格 浏览:889
理财农场下载 浏览:318
海金所理财是否靠谱 浏览:193
金诚信第一天价格 浏览:421
北京买房保险及公积金贷款利率 浏览:651
2015中国消费交易额 浏览:10
1904美国1盎司金币价格 浏览:420
资金托管协议怎么写 浏览:638
1000万韩元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567
聚合国际外汇投资平台官网 浏览:839
免费投资理财 浏览:537
天弘有色金属基金 浏览:235
外汇管制逃离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