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汽和大众联手投资1400亿!猜猜他们要干嘛
[汽车之家 新能源]? 日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上汽集团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未来5年,上汽集团和大众计划共同投资1400亿元,重点发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
根据此前报道,在2020年6月10日,福特汽车与大众集团刚刚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自动驾驶、纯电动车、中型皮卡等领域通力协作。陈虹在股东大会上称,大众集团CEO迪斯在信中承诺,上汽集团和大众的全面合作战略不会受其它合作影响。
此前上汽大众称,MEB工厂的首款产品将在2020年10月份投产,并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陈虹称此规划也将如期进行,不会受其它合作影响。据悉,上汽集团内部还将成立科技板块,从而加速新技术的落地。(文/汽车之家 尤冬青)
⑵ 阿里上汽合资百亿造车,何小鹏是怎么看待的
关于阿里上汽合资百亿造车,这个新闻这两天传的挺火的,何小鹏是怎么看的呢?简单来说就是不看好。关于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我会通过以下几点做详细的解答。
一、关于阿里上汽合资百亿造车的事情。
阿里和上汽即将合资百亿来造车,这个新闻传的沸沸扬扬,网友一片热议。很多网友其实并不看好这么一件事,因为互联网公司造车也不是什么第1次的事情了,我们都知道在之前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就忽悠着很多投资人去造车,结果现在的后果我们都看到了。现在贾跃亭这个老赖已经逃到了美国,他很早以前就说过下周一定回来然,而现在已经过了几年了,过了几百个下周了,他还是没有回来。和贾跃亭有关系的。投资界的各个大佬也是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所以关于互联网造车,这一次依然有很多人并不看好。
⑶ 上汽连续三个月正增长 众多造车新势力却爆雷 透露出啥信号
?汽车记者,汽车视评,记录汽车
汽车市场或正在回归理性。
7月6日消息,上汽集团宣布连续三个月销量正增长,6月销量47.9万辆,同比增长2.8%。这是上汽集团,继4月份零售销量同比转正后,实现连续三个月正增长,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01.8%。这意味着上汽集团销量已经回复到正常水平。
上汽宁德时代合资公司奠基仪式
由此,上汽集团在市场中颇有些“定海神针”的意味,其销量和股价企稳,或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脱离新冠疫情的不良影响,以及造车新势力蜂拥而起的乱世冲击,重新回归到理性发展的正常轨道。这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是好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上汽集团与上海大众是同一家公司吗
只允许一家外资汽车商拥有最多2家的中方合作伙伴;而稍有实力的外资企业都会选择2家,因为可以对2个中方伙伴形成制约;因些一般来说,国外的汽车制造商会在中国先成立一个以其名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组织,如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它是外商的独资企业,也是海外母公司在华开展业务的代表和枢纽。 而当一家汽车制造厂前面一部分是中文名字时,那么它就是合资公司了,如上海大众是上海汽车制造集团与德国大众的合资公司,一汽大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大众的合资公司。一般来说这样的合资公司中外资是不允许超过50%的股权的,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和国产率无法保障。 上海大众是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公司,标志着外资汽车开始在华生产;后来上海大众的中方伙伴,即上汽集团觉得德国大众对合资公司控制太严格,技术转让不充分,于是经国家同意与美国的通用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车。这让德国大众极为恼火,对这种一女嫁二夫的作法,大众采取了类似的行动:找到北方的一汽成立了一汽大众来反制约上汽集团。 再后来,德国大众不愿看到两家大众过分竞争,就在战略进行了协调与合并,把销售策略和品牌宣传进行了统一规划。现在汽车销量分别位居第二与第三位。 一汽大众:奥迪系列;高尔夫,捷达,宝来,开迪,速腾,以及将要上市宝来GP和PASSAT B6; 上海大众:高尔,波罗,桑塔那,途安,波罗GP,PASSAT,PASSAT GP,以及将要上市的斯柯达。 而上汽集团不甘心只做合资车,它也将于近期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ROVER 75。
⑸ 大众及上汽集团计划投资41.3亿元改造上海汽车工厂
7月14日,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及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计划投资41.3亿元人民币(合5.9亿美元)改造其在上海的汽车工厂,以生产新的奥迪轿车。随着上海工厂的改造,合资公司目标年产6万辆奥迪A7L轿车和6万辆新的大众汽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工厂的总产能将保持不变。此次改造预计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
今年两会期间,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上汽奥迪项目的研发、生产等相关工作都在正常进行中,上汽奥迪首款产品将在2022年初投放市场。
尽管上汽奥迪项目依然充满着神秘感,但不断透露出的消息也证明,双方正在加速推进项目的顺利落地。
不久之前,网上曝光过一组奥迪A7L的路试谍照,可以看到其已经进入了国内路试阶段。
而在6月11日,上汽股东大会上,陈虹还透露,在上汽大众引入高端品牌,加快奥迪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是上汽集团和大众集团的战略共识,也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而在具体运营方面,会有创新的做法,不会简单重复现在的方式。上汽会充分利用现有奥迪经销商资源,并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
2020年上半年,上汽集团销量204.91万辆,同比下滑30.24%,其中上汽大众销量57.74万辆,同比下滑37.18%。对比一汽-大众,尽管大众品牌销量落后于上汽大众,但在奥迪的拉动下,销量实现87.42万辆,同比减少9.2%。而随着豪华车市场的不断增长,一直以来缺少高端品牌支撑的上汽大众显然期待着在豪华车市场可以有所突破。同样对于奥迪而言,与上汽的合作也是其应对奔驰、宝马挑战,重回中国豪华车市场第一位的希望所在。
而来自资本市场的反馈也表明了对上汽奥迪的期待,受此消息影响,今日上汽集团盘尾直线拉升,现涨超7%,成交额超10亿。
⑹ 上汽投威马,北汽增持戴姆勒
文|薛雅夫
本周
上汽领投威马最新D轮
北汽据传增持戴姆勒
中国大型汽车集团化身投资客?
玛莎拉蒂发布全新顶级超跑——MC20
90°夹角3.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630马力,3秒内破百
百年跑车品牌重焕新机
新一代“海王”回归了?
消失多年的现代伊兰特确定本月亮相
与新索纳塔同平台打
两款动力均符合国六排放
颜值好,诚意足
韩系车被低估的产品力
正逐渐显现
新冠重挫下的迈凯伦
欲出售总部大楼以偿还负债
总部大楼估值2亿英镑
(约合17.5亿人民币)
未来或进行债务重组
此前5月已进行大规模裁员
迈凯伦保重!
网络开放无人驾驶出租车
立项至今已7年
测试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
与共和国长子红旗建立紧密合作
这样的出租车
你敢坐吗?
日产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
戈恩后时代的日产
正出现资金短缺的危机
筹集金额预计达80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547亿元)
重磅报告
威马最新D轮融资
竟来自上汽领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上汽入股神州租车,出行、租赁领域成车企“第二战场”
7月2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拟以每股3.10港币的价格以现金出资方式收购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及AmberGemHoldingsLimited所持有的神州租车不超过6.13亿股股份。
上汽集团方面表示,收购神州租车股份是集团加快推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创新转型发展,积极布局移动出行、打造“新出行综合体”的积极举措。
神州租车在今年上半年已经陷入风雨飘摇。新冠病毒疫情对租车行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而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爆发,更将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和其创建的神州租车推至风口浪尖,神州租车股价曾一度暴跌约70%。上汽集团此时出手,或有利于神州租车尽快走出阴霾。
在上汽拟入股神州租车前,今年6月1日,神州优车曾与北汽集团订立一份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北汽集团将向神州优车收购不多于4.5亿股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股份是陆正耀旗下神州优车在神州租车的全部持股。上汽和北汽的两庄收购是否冲突?未来将如何协调?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租赁还是出行平台,都是汽车制造企业重点布局的一个领域,未来有望成为拉动销量的重要手段。此前,吉利汽车推出了曹操专车、一汽也拥有自己的出行品牌惠迪。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的主机厂进入这一领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上汽集团全面进军汽车芯片产业,这是家怎么样的公司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芯片短缺问题仍在蔓延,不少传统汽车制造商开始联手软件企业共同研发,也有不少车企选择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而从国内来看,近期,继长城汽车之后,又一家国内车企集团即将全面进军汽车芯片产业。
第一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汽集团下属企业上汽乘用车已与智能芯片产业“独角兽”地平线在近期敲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地平线的全面战略合作,上汽集团将以上汽乘用车为载体,将其在智能网联化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地平线的智能芯片、视觉感知算法、数据闭环技术能力相结合,一方面缓解芯片短缺带来的产能危机,另一方面也寄希望能够共同打造出可以对标特斯拉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
上汽集团是国内 A 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旗下包揽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荣威&名爵)、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上汽通用五菱上个月宣布,旗下全球小型纯电动车(GSEV)系列产品宏光 MINIEV、新宝骏 E300/E300Plus、宝骏 E200 和宝骏 E100 累计销量突破 30 万辆。
⑼ 上汽和广汽合作前景如何
先说事件:2019年12月23日,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在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内这两家体量最大、最顶尖的汽车集团正式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不用说,中国车市“遇寒”的大背景下,即使作为中国汽车界的头部车企也未能独善其身,这是其一。
很显然,上汽与广汽的合作绝不仅限于新能源领域,而是覆盖未来汽车工业的全领域,而合作的目的无非是一个“钱”字,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新四化”的投入,双方是实际上是基于均摊研发成本、领跑未来市场的目的达成的合作,合作空间方面,国际化、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都将是大有可为的领域。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凌萧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上海大众汽车的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学修课期末考试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系:机械系 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四班 学号:49 姓名:雷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位于上海西北郊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 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年生产能力超过45万辆,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帕萨特新领域、波罗、途安、途观五大平台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上海大众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闭门造车”低水平徘徊的历史,开辟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二十多年来,上海大众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创下了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大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各方多次追加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由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69.4亿元人民币。经过一、二、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和资产收购,上海大众目前形成了五大生产区域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计产销各类轿车518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鉴于上海大众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资双方已于2002年提前续签了延长合营合同,将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进取。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上海大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在发展里程中,上海大众创下中国轿车工业多项第一。 先进的工艺设备经过三期重大的技术改造工程,上海大众目前已形成四大生产区域(汽车一、二、三厂和发动机厂)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的生产布局。上海大众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模块化生产方式的总装线、先进的激光在线检测设备,确保轿车制造质量稳定可靠;先进的全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台2000T全封闭快速成型多工位压机、大量采用的机械手,确保冲压件的制作精度;大量的焊接机器人、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身结构的钢性强度和表面的光洁度;双面镀锌钢板、先进的空腔注蜡工艺,结合先进的轿车涂装工艺和自动喷涂设备,保证车身多年防腐。严谨的质量管理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上海大众秉承德国大众“像制作工艺品那样精工细致制造轿车”的精神,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坚持产品技术含量高、安全性强、制造精益的标准。1995年,上海大众在中国汽车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又相继通过了VDA6.1(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质量体系)和ISO9001(2000版)体系审核。2001年,上海大众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并获得了国家首次颁发的“全国质量管理奖”。2003年,上海大众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上海市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2004年,上海大众又将“上海市质量金奖”收入囊中。上海大众质量控制中心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匹配测量室,其质量检测手段已实现了现代化和数字化。雄厚的开发能力作为一个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在多年的发展中坚持走引进吸收与自主开发并重的技术道路,大力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在2005年度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中,上海大众技术中心位列行业第一。在硬件设施上,多年来上海大众累计投资达20亿元。发展至今,公司拥有规模庞大、设施先进的技术中心,配备了完整的车身自主开发和发动机、电器、底盘匹配开发的硬件设施;拥有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集各种特殊路面与完整配备设施于一身的轿车专业试车场;拥有具备世界先进实验设备的质保实验室,包括金属、非金属、电器等方面众多先进的实验设备。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上海大众通过TTA培训和项目合作,建立了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产品开发队伍,各领域已基本拥有开发领头人。在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的国产化阶段,以及联合开发阶段之后,上海大众进入了加大自主开发能力的建设阶段。由上海大众开发的出口版右置方向POLO轿车,在2003年成功批量出口澳大利亚;2004年3月,由上海大众自主完成开发的桑塔纳 3000型成功上市。被《中国汽车画报》“年度榜2006”评选活动专家团称之为“优秀的设计人员采用优秀的开发模式创造出的最优秀的本土车型”的PASSAT领驭2005年11月上市后持续热销,供不应求。完善的产品系列桑塔纳 从1984年引进至今,上海大众桑塔纳 已经进行了几百项技术改进,陆续推出了99新秀、世纪新秀和俊秀等数种车型,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被誉为中国车坛的“常青树”。
帕萨特 上海大众帕萨特 于1999年12月成功投产,迅速成为中高级轿车的经典之作。2005年11月全新上市的PASSAT领驭在保持帕萨特 品牌经典品质的同时,融合了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元素,外形设计豪华动感,内部空间舒适精致,操控性能精确扎实。波罗 2002年4月,代表着当今汽车工业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大众波罗 正式上市。在这款国际紧凑型家庭轿车最新车型的引进中,上海大众真正实现了全球同步规划、同步生产、同步上市。2006年6月,上海大众又进一步推出了POLO劲情、劲取,获得了市场的追捧。桑塔纳 3000型 “超越者” 上海大众首款自主开发的产品——桑塔纳 3000型于2004年3月成功上市。作为桑塔纳 2000型的垂直换代产品,“超越者”不仅外观更加时尚现代,空调系统、电控系统、舒适系统等也有较大的提升。途安 2004年11月正式上市的上海大众途安 应用简洁、时尚的设计理念,兼具轿车的舒适、安全和MPV的多功能性,在家用、商务和休闲性上达到了完美结合,是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轿车。斯柯达 2007年即将上市的斯柯达明锐,出自于最新的PQ35平台,搭载了先进的1.8TFSI发动机,拥有完善的安全配置和人性化的设计,外观内敛大气,配置丰富,品质过硬,相信会是上海大众新一款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的优秀车型。 全新的营销服务上海大众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生产企业,产品和营销服务网络也遍布全国各地。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上海大众“四位一体”经销商和特约维修站总计达到1000多家,全国的地级市覆盖率超过70%,南至三亚,北至漠河,东至佳木斯,西至喀什,形成了分布最广、布点最密的轿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网络。作为国内最早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汽车企业之一,上海大众在2001年就筹划实施了CRM项目。五年来,上海大众的CRM日益完善,并蝉联2004、2005年度中国汽车行业最佳CRM实施企业。2005年9月,上海大众售后服务热线启用新号码10106789,此举标志着CRM的重要一环——客户服务中心完成了售前、售后呼叫中心的业务整合工作,从而使客户享受到上海大众全过程统一的标准服务,确保各类咨询和建议得到最快速的响应,并且通过对客户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实现个性化服务。2005年10月,上海大众推出了全新的服务品牌“Techcare大众关爱”,为用户提供购车、用车、换车、装饰车等全方位的服务,让用户真正体会到360度的全程关爱。系统化的销售服务,透明诚信的二手车置换,便利化的汽车金融服务,个性化的汽车附件,以及维系客户忠诚度的车主俱乐部等与标准化专业服务的有机融合,是上海大众服务品牌的六大支柱。多年来,上海大众一直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兼具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的环保型轿车。目前,上海大众各类车型均比国家法规规定的时间至少提前了2年达到排放法规的要求,其中帕萨特 、波罗 、途安 的排放标准可以达到欧洲四号水平。从2007年大众开始实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动力总成战略’ ,目标是到2010年将集团所有在华车型的平均油耗和排放降低20%。大众将在TSI发动机和DSG变速箱的普及工作作为重点。2008年7月15日,上海大众江苏仪征项目签约仪式在南京低调举行。这是继一汽大众落户广东佛山南海镇之后,大众汽车在华新投产的第六个整车项目,也是上海大众继上海、南京之后的第三个整车生产基地和第五个工厂。仪征工厂的浮出水面,意味着大众南下策略布局已基本收官,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新一轮攻势已大幕拉开,挑战300万辆的产销成为了大众在华新的目标。受前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了放缓的情况,在2008至2010年的暂时性增长放缓之后,中国的GDP增长将重新回到稳定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此外,30年来在中国发展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也为大众汽车发布和实施2018战略提供了实力保障。2018战略是一项指导大众汽车发展的方向性战略,它将推动大众在未来实现销量翻番的目标。2018年并不是一个最终的时间结点,会根据未来中国经济和汽车市场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2018战略阐明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两大合资公司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以及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衡量它成功与否的最直接指标是销量,而销量则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与产品的倾向性。在2018战略的指导下将进一步兑现承诺,向中国引进更多最先进、最环保的产品和技术,同时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上海大众投资24亿欧元重点发展新技术的开发、新产品的引入、品牌形象建设、销售网络和服务的升级等方面,目标是建立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销售网络。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华三大品牌——大众汽车、奥迪和斯柯达,都拥有覆盖面广而且成熟的经销商体系,上海大众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率,为未来实现销量翻番、将经销商数量增加一倍的目标提供保障。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中小型城市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因此,上海大众会把加强在这些市场的销售网络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从2008年推出的上海大众朗逸以来上海大众会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本土开发车型。”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谈到可持续发展,人们总会将它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虽然大众汽车集团始终致力于成为最环保的汽车生产商,这已经是大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但是与比亚迪的可持续发展电动力汽车来还存在多点不足汽车动力方面的可持续存在很大的差距无独有偶上海大众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成功的营销策略, 管理策略 ,成功的追加投资和致力于技术核心的研究以及高管领导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奠定了上海大众成功的必要因素.“追求卓越 永争第一”为核心理念的上海大众,不仅要成为全国一流的企业,更将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跻身世界一流的轿车企业行列,努力为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