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10亿氢能产业基金

10亿氢能产业基金

发布时间:2021-06-19 18:01:45

⑴ 为推动中国氢能发展 六家龙头企业携手共进

6月5日讯,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六家拥有相同理念的公司,为了在中国普及氢燃料电池车(FCEV),于今日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能为构建清洁环保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的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以丰田和亿华通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资。计划由董长征担任董事长,秋田隆担任总经理,预计于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丰田汽车寺师茂树执行董事表示:"'寻求合作伙伴'对于促进电动化的发展非常重要,此次通过与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各企业伙伴以及具有可靠技术实力的亿华通携手合作,我相信将为FCEV在中国的普及奠定基础。同时丰田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与合作伙伴们共同推动中国氢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氢能产业作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也被认为是实现车辆'零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成为未来产业竞争新的制高点。"亿华通张国强董事长如是说道。
确实,中国正基于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商用车为核心的FCEV市场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扩大。为了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市场普及、推广FCEV,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体制,举全行业之力,共同打造FCEV的发展基础。
此次,丰田与拥有丰富的商用车开发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中国代表性整车厂家,以及在FC系统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及实际业绩的亿华通达成合作,将研发出具备竞争力且符合中国法规的燃料电池系统。
同时,六家公司将通过协商共同规划产品,一条龙式地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的组件技术"、" 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
今后,该公司将致力于通过推广普及FCEV实现氢能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并通过相关举措的不断进化发展来解决二氧化碳减排和降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最终为在中国实现更美好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氢能的开发利用

“氢能经济”时代将到来 加拿大日前宣布将为“氢公路项目”提供资助。氢公路项目的实施将是加拿大能源史上的氢能革命。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在2010年前,在温哥华到2010年冬奥会主办城市威斯勒的120公里公路上建立5个燃料电池车的加氢站,并生产出必要数量的燃料电池车,由氢燃料电池车承担2010年冬奥会期间机场与主办城市之间的人员运输任务。 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日益严重,以氢能为代表的高效清洁能源越来越成为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氢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已被列为21世纪十大高技术之首。 氢能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应用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环保效益,而且能减少对外国的石油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牛津大学有科学家预测,到2010年前,世界每天生产的氢能源当量将达到320万桶石油;2020年前将达到950万桶石油。专家们认为,氢将在2050年前取代石油而成为主要能源,人类将进入完全的“氢能经济”社会。 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 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它的原子序数为1,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超低温高压下又可成为液态。 专家介绍,作为能源,氢有以下特点:一是所有元素中,氢重量最轻;二是所有气体中,氢气的导热性最好,在能源工业中氢是极好的传热载体;三是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四是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五是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六是氢本身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七是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用氢代替煤和石油,不需对现有的技术装备作重大的改造,现在的内燃机稍加改装即可使用;八是氢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 氢能被世界关注 世界很多国家目前都在努力开发能够取代石油和煤炭的清洁能源,其中氢能最为引人注目。氢能经济(Hydrogen Economy)已经被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列上了发展日程。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在氢能经济方面取得突破已经指日可待了。他们说,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可以模仿植物对水进行分离的模式安全高效地从水中分离出氢能来。 加拿大计划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成国家的支柱产业。加拿大对氢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较早较大,估计未来5年里,氢能开发还将投入10亿美元以上。2004年的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里,加拿大的氢能公司数目增加了1倍。加拿大的长期目标是抢占世界氢能领域的制高点。 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美国将致力于发展氢燃料电池车辆以及氢能基础供应设施,以维护生态环境,并且让美国谀茉捶矫嫒〉酶蟮淖灾餍浴!拔姨嵋橛?2亿美元来资助氢能的研究计划,让美国能够在发展清洁的氢能车辆上领先全球。”美国能源部已经跟著名科技研发公司Millennium Cell签订合同,在2004年到2006年间拿出350万美元资助这家公司的氢能研究计划。 氢能之所以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除了它没有污染的特性外,还因为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提取、储存和转换氢能,把它转变成易于使用的电力。为此,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拿出巨额资金进行研究开发。 电解水制氢 将是我国能源战略的美好前景 中国科学家呼吁,国家应该大力推动制氢技术和燃料电池的开发研究,结合我国实情开展有特色的试点开发,抢占未来能源制高点,尽早步入永续发展的“氢能经济”时代。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制氢方法不外两种:一种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炭氢化合物制取,但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水制取,氢燃烧后又与空气结合变回纯净水,这是自然物质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典型过程,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氢是一种可以储存的能源,如果利用丰富的电能实现电解水制氢,可建独立的氢供应站,不必区域联网,不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也不像风力、地热、潮汐等能源受地域限制。我国相关专业的专家认为,大力发展水电,利用电解水制氢,将是我国能源战略的美好前景。 专家们同时认为,迎接“氢能经济”时代的到来,尽管还需要大量的科技攻关,但是电解水制氢技术及设备,已被科学界所公认。国家应该加强扶植科研开发,提高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氢能发动机性能,不断降低制氢、用氢成本,探索新的制氢用氢途径,通过试点加速实现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汽车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参考资料: http://hsx.hnagri.gov.cn/news/shownews.asp?newsid=697

⑶ 对氢能的研发怎么利用

氢具有高挥发性、高能量,是能源载体和燃料,同时氢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现在工业每年用氢量为5500亿立方米,氢气与其他物质一起用来制造氨水和化肥,同时也应用到汽油精炼工艺、玻璃磨光、黄金焊接、气象气球探测及食品工业中。液态氢可以作为火箭燃料,因为氢的液化温度在-253℃。

氢能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它是一种极为优越的新能源,其主要优点有: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资源丰富,氢气可以由水制取,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演绎了自然物质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经典过程。

随着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能正是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在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能源。

目前,氢能技术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进入系统实施阶段。美国政府已明确提出氢计划,宣布今后4年政府将拨款17亿美元支持氢能开发。美国计划到2040年美国每天将减少使用1100万桶石油,这个数字正是现在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量。

氢能汽车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中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最佳选择。

虽然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基本已经被突破,但是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这个阶段需要政府加大研发力度的投入,以保证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和领先优势。这包括对掌握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企业在资金、融资能力等方面予以支持。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快对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批量化生产的支持,不断整合燃料电池各方面优势,带动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政府还应给予相关的示范应用配套设施,并且支持对燃料电池相关产业链予以培育等,以加快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相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载客示范运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氢能汽车一定能成为朝阳产业。

⑷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有哪些

我国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也把氢能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之一,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目前,我国已在氢能研究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氢能研发应用领域领先的国家之一,也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

我国对氢能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的生产、H2/O2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开发。为进一步开发氢能,推动氢能利用的发展,氢能技术已被列入《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能源领域)》。

国内已有数十家院校和科研单位在氢能领域研发新技术,数百家企业参与配套或生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中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很显然,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在氢能领域取得诸多成果,特别是通过实施“863”计划,我国自主开发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开始用于车用发动机和移动发电站。2006年10月,由江苏镇江江奎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以及奇瑞汽车三方自主研发的“示范性氢燃料轿车研制项目”通过国家级专家组评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氢燃料为动力的汽车研制成功,我国氢动力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上汽、上海神力和同济大学等企业、高校也一直从事研发氢燃料电池和氢能车辆。上海作为我国氢能产业最领先的地区,2007年11月建成中国第一个汽车氢气充装站,计划到2012年达到万辆级氢能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加快氢能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加氢站网络。同时,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国家标准编制也在上海启动。

当然,目前我国要大规模推广氢能利用仍需要解决氢源问题。我国南部和西南地区势能差较大,水资源丰富,水电发达,在丰水期可用大量剩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氢还可以从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中制取,以及从甲醇、烃类等通用燃料中转化而得。此外生物质能也可成为氢的重要来源,如细菌制氢、发酵制氢及沼气回收制氢等。传统的工业矿物,如硼氢化钠及工业副产氢,也是获取氢的有效途径。

目前,许多专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国资源特点与实际情况提出了氢的制取方案,即中短期内应利用现有的石油和化工制氢能力,发展天然气与氢气混合的富氢技术,研究洁净煤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中长期内应使洁净煤制氢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实现产业化,同时应加快基础设施和示范项目建设。此外,提前发展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氢能管道网、储存设施、加氢站等,以迎接“氢经济时代”的到来。

基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产国且焦炉气浪费严重的事实,有专家提出,用焦炉气制氢有可能成为我国开发氢能源的新途径。焦炉气原始含氢量就高达55%,可单凭变压吸附法就能将其高效分离出来,制氢成本低,只相当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1/4~1/3;焦炉气所含的大量碳氢化合物也可应用重整技术转化为氢气。目前,利用焦炉气制氢已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不难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清洁能源时代,焦炉气有望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氢气供应源。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氢能市场将会发出夺目的光彩。知识点

⑸ 国家重点氢能汽车产业项目启动有何意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重大项目今天在济南启动,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该项目由潍柴动力联合12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未来3到5年,将打造全球技术领先的千亿级氢能汽车产业集群。

使用氢为能源的最大好处是它能跟空气中的氧,产生水蒸气排出,有效减少了其他燃油的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HICEV一般内燃机为基础改良而成,要实现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在于如何降低成本及达至安全,以及安全地解决氢气供应、储存的问题后才可以推出市场。

⑹ 全球最大加氢站试运行,还有哪些企业也在布局氢能产业

很多车企都在布局氢能产业,尤其是一些车企例如丰田和长城。近段时间,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尤其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得到市场的追捧。但事实上,新能源行业不仅电力,还包括还重要的氢能源。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氢能源才是最环保,没有排放的,而电动汽车更多像是一个过渡。所以氢能源也是各个企业发力的目标。不过受制于,技术的成熟力度,氢能源现在的提炼和补给还有很多问题,不过近期全球最大的加氢站开始运行,给氢能源行业带来一个好消息。

但有专业人士指出,长期来看,氢能源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因为只要氢燃烧和生产才是完全没有排放了,也是最环保的。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的生产本身就会产生污染,再加上更多地方是火力发电,发电过程又有排放,所以本质来说,并不算环保。但短期来看,氢能源受制于生产技术所限,所以不能进行很好的普及。

⑺ 长城/中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氢能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目前,长城已拥有先进的氢能技术研发能力,建成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一系列场景已经深耕落地。长城控股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发展的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高科技能源企业,公司致力于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聚焦氢燃料电池世界前沿关键技术领域,面向乘用车、商用车市场开展平台化关键零部件设计。

阅读全文

与10亿氢能产业基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123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457
天天万利宝是货币基金 浏览:824
眼护融资 浏览:367
正规上海证券投资咨询 浏览:90
水费质押贷款 浏览:333
债务融资分类 浏览:779
信保融资单 浏览:17
港币1块钱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274
大豆期货研报 浏览:409
公积金怎么贷款买车 浏览:729
广发经营贷款结清证明 浏览:218
北京中保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浏览:312
2018期货暴涨的 浏览:762
江阴股票板块 浏览:461
股票骗人的吗 浏览:795
基金净值最高多少 浏览:974
理财师赚钱吗 浏览:746
旗宾集团资金流向 浏览:435
香港投资证券考试 浏览:825
马办融资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