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定投每月到底投多少钱合适
定投讲究长期效应,短期定投效果不明显,所以适合用长期闲置资金进行定投。
例如:从每月工资中分配10%用于定投,也可设定一个中长期定投目标,根据目标设定的总额和年限决定每月定投金额。
在各类基金产品中,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较为稳定,所以定投的意义不大。
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指数基金相对更适合定投,这些基金定投可获得的预期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8%也是极有可能的。
定投除了可平摊风险和成本外,复利也是其优势之一,所以每月定投100元看似金额极小,但定投达到一定年限后也可累积成一笔不小在资金。
㈡ 基金定投多少合适
基金定投,这是一种定额定期的小成本投资方式,但是投资年限长,这种投资方式比较适合投资指数型或是股票型波动较大的基金,因为波动才带来利润差,而且每月同样的钱投资买到不一样的份额,这样就不用担心上涨或是下跌带来的强烈波动,平摊了成本,他属于小积累大财富,可以根据自身每月的资金余额来确定定投金额。目前3100点附近区域,定投基金的风险是不大的。
㈢ 想要每个月定投基金花多少钱比较合适
说了如何规划手里的资金之后,那么该如何计算闲钱有多少,又该用多少钱来买基金呢?主要有三种方式,适合月收入以及年龄不同的人群。
第一种“三分之一法”
也就是每个月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买基金,剩下的作为日常开支和备用金。
不过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收入比较高的人和单身人士。毕竟月入5000,拿出1500元买基金还是有点压力的。
第二种“10%/50%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手头钱不多却有年终奖的人。
假如你每个月拿不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买基金,那么可以考虑拿工资收入的10%来买基金。
收入的10%看起来不起眼,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而且用工资的10%来买基金,压力也不会很大,打理基金的心态也会更好,更有助于让基金有个好收益。
50%指的是奖金的50%,比如发了一大笔奖金,可以考虑将一半的钱拿来投资基金,或者把年终奖扣除必要开支之后的钱分拆成12份每个月定投。
第三种“指头算法”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自己的收入直接计算的,但是投资这件事年轻的时候可以考虑相对激进的投资策略,但等年纪大了可能就不敢那么激进了。
所以我们最后一种计算方法就是“指头算法”。
实际上就是根据你的年龄来确定投资比例。比如你现在30岁,可以拿70%的钱买基金;假如你现在40岁,可以拿60%的钱买基金;假如现在已经60岁退休了,建议拿40%的钱买基金。
这个方法的计算公式为:“100-你的年龄=投资比例”。
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越保守,分配到基金投资中的钱越少。
总结来看,20岁左右的青年人,没什么太大的负担,可以考虑拿闲钱的70%-80%来定投;但如果是30-40岁的中年人,面临着房贷、职业素养提升、父母赡养、子女教育等等,肯定不敢拿太多钱去投资偏股型基金这种风险高的产品,拿闲钱的60%左右定投就差不多了。
不过对于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薪水不太多的职场新人和基金小白来说,前期不建议拿太多钱定投,不妨先小额定投试试水,同时多学点理财知识,后面对股市、基金有一定了解了再慢慢追加定投金额。
其实,做基金定投跟存钱是一样的,若现在工作稳定,收入比较高,可以先多投一些,等到紧张了就少投一些,等有钱了再加仓。但大前提一定得是:不能增加你的生活负担,不影响生活质量,做到快乐投基。并且,基金定期投资是一项长期的理财方式,需要不断坚持。
㈣ 基金定投。准备投20万。每天投多少合适。
一、基金定投的概念
基金定投,又称为“定期定额投资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分批次地自动申购指定的开放式基金。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投资者通过提交申请,约定每期扣款时间、扣款金额和申购对象,在约定日自动扣款,完成基金申购。
四要素:定期投资、定额投资、分次投资、自动扣款。
二、基金定投的特点
1. 自动申购,积少成多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繁忙的工作后,很多人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打理财富。基金定投一旦签订协议,便自动申购,方便又省心。
且基金定投有“强制储蓄”的特性,可以实现积少成多,解决了应急之需。
比如:定投一个旅游基金,通过积攒每个月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来实现每年出国旅游一次的小目标。
2. 分批买入,摊平成本
基金定投由于其分批买入的特性,即使短期遇到市场下跌也不怕,可以通过分批买入来摊平成本。
比如说:上个月基金净值是1块钱,我投入1000块,能买1000份。这个月由于股市下跌,基金跌到了5毛钱,我继续投入1000块,能买2000份。这时我总的投入是2000块,但获得了3000份基金,也就是说,通过分批买入,我的成本从1块钱降到了6毛7。未来只要基金上涨回到6毛7以上,我就能获利。但如果是期初一次性买入呢?即使这只基金反弹到7毛钱,我还亏30%呢。所以说,遇到短期市场下跌,我们不应该因恐惧而畏首畏尾,反而应该继续定投,抢更廉价的筹码。
3. 无需择时,方便省心
传统投资,择时很重要,但也很困难。如果买卖时机没有把握好,很可能给资金带来损失。如果不幸买到了市场顶部,则有可能长期无法解套。
看个例子:小明是一个投资新手,听闻一位投资经验丰富的朋友说,最近市场环境不错,可以提前在低位买入。小明看市场来回震荡,想等价格便宜一些再买入,结果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小明怕错过上涨行情,实在不能再等了,于是决定买入。可是当他满心欢喜的买入后,市场却一路下滑,最后小明是欲哭无泪,不禁感慨:“择时咋就这么难?”
传统投资需要投资者必须全程参与每个投资环节,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和择时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基金定投则无需择时,也不需要投资者浪费时间和精力。它的基本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批买入摊平成本,等到基金净值回归到平均成本线以上,将其卖出赚取利润。
4. 长期投资,复利增长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在基金定投中,获利了结后将收益滚入下一轮定投,就会产生可观的复利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可怕”,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复利为什么会这么牛?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复利的威力。
小故事:下棋
一个爱下象棋的国王棋艺高超,从未遇到过敌手。为了找到对手,他下了一份诏书,说不管是谁,只要下棋赢了国王,国王就会答应他任何一个要求。
一个年轻人来到皇宫,要求与国王下棋。紧张激战后,年轻人赢了国王,国王问这个年轻人要什么奖赏,年轻人说他只要一点小奖赏:就是在他们下棋的棋盘上放麦子,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第一格的两倍,以此类推,一直放到最后一格的第64格。
国王没有仔细思考,以为要求很小,于是就欣然同意了。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自己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
巴菲特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人生就像滚,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三、“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有什么区别?
依据申购方式的不同,基金可分为“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每个人购买基金时,应衡量各自的资金状况、理财目的、风险偏好、投资经验等,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总结:
简单来说,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分批次地自动申购指定的开放式基金。相比“一次性投资”,具有积少成多、分批买入、无需择时、长期投资等特点,风险较低,适用于广泛人群。
自选基,基金挑选神器
㈤ 基金定投适合存款多少的人,每个月投500是不是太少了
每月用500元做基金定投,已经是工薪族里面投入资金比例较高的人了。投资,关键在于合适。有投资意识特别好,但是要控制好风险,合理分配资金,不要被行情带节奏。
综上所述,公募基金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参与资本市场的顺畅通道,而采用定投的模式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买卖基金并不意味着肯定赚钱,所以需要细化投资的过程,把重点锁定在选择基金品种和择时止盈的问题上,才可以提高盈利的概率。至于投入多少资金比较合适的问题,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坚持风险自担的原则。投资,需要有勇有谋!
㈥ 基金定投一个月投多少钱合适
对于普通基金来说,它属于细水流长型投资产品,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来稳步成长。所以用来投资基金的资金,一定是生活开销和保障外的资金。
我们一定要把“保障,现金,储蓄,增值”四个资金功能区做好,切忌把应急金拿去储蓄增值,也不应该把储蓄的钱拿去增值。
2、运作时间最好超过3年的,非定期开放的,可以随时申赎的。
3、看基金表现:选近一年平稳增长的,收益比较好的。
4、看基金经理:最大回撤率(用来描述投资者可能面临的的最大亏损,股基45%以内为优,指数型基金是跟着指数走,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更换频率(不要经常更换)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资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
磨刀不误砍柴工,投资之前先学习一下理财知识,了解清楚再进行投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