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海归投资人

海归投资人

发布时间:2021-08-02 21:27:02

① 寻找投资

如何寻找天使投资人?
入行以来,有个问题一直令人困惑:在收到的每100件创业计划书中,至少有90%以上是属于概念期和种子期的项目,但是愿意为这种初期项目投资的投资人和投资额却不足10%。在中国这样的金融环境里创业,更多意味着创业者要以自有资金投资于小本生意,滚动发展所需资金依然难以从资本渠道筹措。只有能在起步期就每年取得赢利而且增长速度超过15%的创业项目才可能进入投资人的视野,而这样的机会和寻找海底神针一样飘渺。回头看巨人企业贝尔、福特,还有新技术企业苹果电脑、亚马逊、GOOGLE,最初也是从萌芽发展起来的。国内的创业者,路在何方?

创业者,你准备好了吗?

初创期的创业计划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敢想敢说而资源不足。较有希望的项目通常会有一个核心创业人,充满了创业热情,具有技术或者销售特长;而创业队伍的主要人员未到位,无法给投资者信心;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商业模式不清晰或者可行性论证不足以说服投资者。在商业计划书中通常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商业创意也有亮点,但是对商业模式和赢利点以及发展战略和依托资源的分析和描述,往往充满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色彩。对于方案如何实施的细节想得不深,甚至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对竞争形势和对手的了解以及应对策略也没有深入探究。这样的状况最常见于社会阅历较少、较年轻的创业者。

在创业投资业内也印证着类似“只有爱情是不够的”定律,创业者只有热情和创意也是不够的。创业者必须有资格有潜力被培养成企业家,天生的企业家幼苗相当罕见,即便你是,也很难被识别出来。创业者需要脚踏实地的业绩证明自己是块值得培养的好材料,而且企业家与好的企业管理人才也有区别,前者若没有管理经验和锻炼,很难掌控创业企业的发展,也很难借助外部管理人才的力量。华人从文化上素有创业的基因,也最容易进入误区,国家鼓励就业性创业,但以成为企业家为目标的创业者应谋定而后动。

天使投资者,你在哪里?

创业者很难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这是国际惯例,本不足为奇。创业者应该寻找的投资对象是天使投资者,也就是指那些用自有资金投资初创公司的富裕的个人投资者。而天使投资阶层正是国内风险投资最短的那块板。这是个几乎不能算作是桶的容器,犬牙交错的木板分别是私募集资不合法、退出渠道单一而不通畅、商业信用缺失、天使投资稀缺等等,这些木板围成的器皿只能承载很可怜的资本量。创业者本来应该将对投资的诉求主要指向天使投资人,而不是机构投资者,更何况从西方舶来的风险投资一一上岸,也改变了脾性,已经变得相当保守了。有数据显示,64%的投资项目和56%的投资金额集中于扩张期和成长期,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扩大。创业者不必期望他们会插上天使的翅膀。

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先锋。在国外也有一些天使投资人聚合组成松散的协会甚至是投资公司,专事创业项目投资,它们实际上就是投资于概念阶段和早期的风险投资机构了。当创业设想还停留在创业者的脑海中时,一些个人投资者就象天使那样,飞来飞去为这些未来的企业“接生”。如果以对学生投资来比喻,一般的风险投资公司着眼大中学生,而天使投资者则培育萌芽阶段的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因此,毋庸讳言,天使投资者的投资第一定律就是,第一笔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极高。但第二定律却是,成功的收益往往超过其他任何投资活动。这样的案例在国外非常多。在国内,也不乏这样的范例,施振荣的“无锡尚德”刚成立时,小天鹅集团、无锡创业投资公司等出资600万美元,分别获得了10~23倍不等的投资回报率。

国内的天使投资者主要有外资公司高级管理者、海外华侨和海归人士、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和先富起来的人,另外也包括ZF的各种创业基金。扫视这个稀有种群,可以看到最显眼的是那些功成身退的创业者。他们的名字熠熠发光:前搜狐COO古永锵、前金融界CEO宁君、投资“亚信”的刘耀伦等等。除了这些风云人物,还有很多成功但很低调的天使投资者,相比数量远超过这个天使团队的是,每天都在不断涌现的更多的创业者。

② 海归创业者对哪些领域最青睐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海归创业大多关注于信息技术相关的领域,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信息安全因成长空间巨大,而成为2018年海归创业者最青睐的三大领域。

王弘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在生物科技和大健康领域打拼多年,她创立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的许多员工拥有留学背景,同时公司也与其他海归创业者有着技术和产业方向上的合作。以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为例,王弘说:“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提倡全民大健康。而健康领域包括很多板块,例如旅游、医疗、养老、农业等,哪怕一棵小小的虫草,都可以串联起丰富的产业链,这也让海归有了更多、更新的选择。”

③ 海归回国创业,有什么靠谱的渠道可以找到投资人

我记得是,7月下旬至11月将在英国伦敦和日本等地举办分区决赛,选出25个优胜项目入围,同时可以帮助留学生(回国)创业找投资人,具体时间你可以网络搜索“海交会创业大赛”。

④ 我是一名海归创业者,现在缺乏创业资金,请问怎样才能找到投资人

找熟人靠谱点。或者去申请创业资金,入驻当地的创业园。

⑤ 海归人士进公司有什么优势

国内现在各个行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机会仍然很多。许多企业求贤若渴,这对海归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消息。
首先,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海归也是人,都需要找工作赚钱,只是海归有海外的学习背景,在语言沟通、思维习惯等方式有优势,但这些优势要和专业能力充分结合,切忌只抱着海归的招牌而不解决实际问题,资深人力专家认为,不管求职者是不是海归,他们都会考虑其商业头脑、团队合作、创新胆魄和思维、学习、执行能力,以及人格的成熟度,相对而言,海归的见识,思维方式,文化和多样性的包容度以及社交圈子可能因为一段时间国外的教育和工作经历而变得更加开放,但同时正因为这些经历,他们的期望值和现实情况会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能否把握好这种情绪会成为其适应国内生活的关键。此外,在海外的实习机会,也成为回国找工作的差异化优势,虽然本土人才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弱化了海归的优势,但是国外的课程设置地灵活性,及实践能力相对来说还是要强。
其次,海归入职可以平步青云吗?
出国留学,花了钱,花了时间,总希望自己的优势更大,比别人的起点更高,但是谦虚的学习心态才会有更多成长机会,如果肯努力,跨国的学习背景,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会让海归的晋升速度加快,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海外学人工作部的意向调查显示,海外供职以外企居多,占参与调查人数的32.7%,且多数为执行层,决策层占15%。但是对于工作经验的欠缺海外留学者,一般要从初级工作做起,例如高管助理或专业入门级的工作,在这样的平台,决定其职业发展的是工作表现,从而走向现有业务的运营或业务的拓展。
三类海外留学归来人士最为吃香
“功能型”:有技能的海归就业情况比较理想,在国外就搞技术和研发,懂管理,懂技术,又了解中西方的领先技术,广受本土单位的欢迎。
“资本运营型”:对资本运作的了解,和中西方企业制度的熟练,使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急需此类人才。
“保险行业”:如精算师,中国保险业亟待整顿和发展,保险业急需有着国际保险行业经验的高级人才。

⑥ 海归回国创业国家有没什么优惠政策

有补贴的,详情你可以进海角网海归创业服务中心官网,各地的优惠补助政策

⑦ 像钱学森那样的获得成功的海归的事例以及海归的归国情况。

很久没有向媒体“发声”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13日在深圳对中新社记者说,有关坊间对自己的评价,都不会介意,“我在意的是早日能得到教育部批准,让南科大成为一个法定的高校,正式成立、正式招生,建世界一流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

世界大学校长论坛13至14日在深圳举行,参会的朱清时没有受邀作公开演讲,对此他有些遗憾地说,“我们并不是正规学校,心里有准备,但可以来听听。”

两年前,他的一个“冒失”选择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大麻烦”——从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上接过聘书,出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据说,当时朱清时提出的条件是:如果自己主持南科大,学校必须有高度的自主权,学校校长兼书记,首期必须引进多少领军教授等,出乎他意料的是,深圳市高层把所有的条件都答应了。

然而真正让他作出最后选择的是他心中有一份对中国高校改革的特殊情结,“若自己创办大学,不会出现负债、就业压力、学术剽窃,但却可以实现去除行政化、教授治校、创新学科设置、培养偏才怪才等。”

刚开始,朱清时满心欢喜地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思的事。“我是搞实验的科学家,在用实验方法回答钱学森的问题——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

朱清时觉得,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什么阻碍,什么困难,哪些行不通,哪些可以绕过,都是在回答钱学森的问题。“成功的结果当然好,否定的结果也很好,至少可以找出原因来。”

后来有当地媒体报道称,南科大的每一步成长,都需朱清时费尽心思,殚精竭虑。困难,远远超过这位65岁老人的想象。

如历时几年,苦等教育部一纸批文,好不容易等到了,答复却是只批准“筹建”,没批准招生。“改革不能光等批复”,朱清时只好决定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管理部门对他的决定一直未予评价,令他颇为尴尬。“南科大自主招生遇到的都是黄灯,没有亮红灯叫停,也没有亮绿灯放行。”

又如当大学校长,不得不跟行政过招。“我们花的每一笔钱都要申请,一个台式计算机到手都得等到两个月以后”。

就连起初同意一起创校的三位香港教授也因理念不同与朱清时分道扬镳,三人还一度在媒体上炮轰他。冷静下来的朱清时现在依然觉得,他们的做法无法理解,太过激烈,自己和南科大都很痛心。

时至今日,朱清时并不否认自己向现实妥协不少,“任何改革想成功,都要与国情结合起来,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我们改革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螺旋式上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朱清时告诉记者,再过几天,他会去上海给上千名中学生做一次报告,21日去国家图书馆给全国高校社团作报告,10月份去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11月份去阿联酋会分别作一次“南科大的改革”演讲....。.

老人笑言,“南科大的问题现在已经国际化了,很受关注。”

朱清时觉得,通过自己频频出席公开活动,受到媒体的关注,可以让行政部门感到压力,最终得到“通融”并使学校“转正”。“南科大的改革是一项新东西,我想让社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所做的东西值得做。”

“南科大走的是中国教育必由之路。”他说,“南科大早晚要成功,但不必在我,也不必在我的任期内。我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国的教育已经在走南科大的路了,我们成了先行者。”

⑧ 海归回国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一些海归创业者,尤其是从美国回来的创业者们,他们看到了国内互联网环境与美国互联网环境的差距,发现这种差距对于他们创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样他们就能把在美国市场一些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技术搬到中国市场来,经过改良之后率先抢夺中国的市场,并占据市场先机。

⑨ 现在海归的含金量有多少

海归的含金量越来越低 为何鲜有过去的辉煌

日前,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在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小海归”这个概念。郭盛认为,目前海归可以分两类:大海归和校归。大海归往往是一些精英,拥有核心技术。校归在金字塔中间和底层,缺乏核心技术。

眼下,中国正处于创业的历史最高潮,在政府的推动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正在热火朝天地兴起。10年前,互联网海归创业者是国内创业的先驱,其中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创业人士,如网络李彦宏、搜狐张朝阳等。但是在今天,海归越来越多,他们回国创业却鲜有过去的辉煌。智联与CCG联合做的调查报告显示:海归越来越平民化、多元化,他们在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这样的困境是说他们在中国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融入中国的环境越来越难。


其三,国内的经营环境与海归们接受教育、接受技能的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海归派们在国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国内会存在一个匹配不一致的问题。从一个制度非常完善的市撤境中回国的创业人士,突然跑到一个创业生态不是很健全的环境里创业,创业成效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海归创业者的优势

当然,对于海归创业者们来说,也不是说他们创业就完全不具备任何优势,他们回到国内来创业还是拥有一定的优势。

第一,这些海归派们往往都在海外接受了相对良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对于一些大海归们来说,他们在发达国家接受了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在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而IT互联网创业却又是一个对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创业,尤其是物联网和大数据领域。据统计发现,超过80%的海归创业者相对于国内创业者而言都更有技术优势。


第二,大家都知道,美国一直都是走在全球科技的前沿,尤其是在IT互联网领域。一些海归创业者,尤其是从美国回来的创业者们,他们看到了国内互联网环境与美国互联网环境的差距,发现这种差距对于他们创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样他们就能把在美国市场一些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技术搬到中国市场来,经过改良之后率先抢夺中国的市场,并占据市场先机。

第三,海归派们此前在国内经历过了国内教育的思维培训,之后又跑到国外接受了外国人的思维教育培训,这种不同思维的碰撞对于海归派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有极大的帮助。思维方式的改换,并不是改变,能够让他们在看待问题之时会更加全面,同时也能碰撞出一些更多创新的理念。创新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了创新,这样的公司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四,如今的IT互联网创业正呈现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很多海归派们对于外国市场的环境更了解,同时他们在国外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这样对于企业快速走上国际市翅有相当大的帮助。此外,很多海归派人士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拥有过实习或者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他们回国创业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大校归,创业何去何从?

海归创业是国内全民创业大环境下一支不可分割的力量,那么该如何更好地推动大校归们创业呢?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改革创新制度。大家都知道,在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中,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特性:就是抄袭成风。很多创业者经常因为有一个好的创意,但是却因为没有好的原创保护制度来保护,导致被其他一些公司抄袭过去,这些公司通过凭借着更雄厚的资本实力,迅速就把原创者给打败并挤出市常而海归创业者们回到国内市场往往都拥有一些比较具有立意的创新,如何防止恶意抄袭,保护海归创业者更好创业,改革创新制度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上对于海归创业者们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目前在各地政府,对于互联网创业都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比如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很多海归创业者相对于国内创业者来说,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资源对接,实现快速成长。

此外,国内应该成立一些专门为海归人员的创业服务平台,目前这类平台还非常少。通过对海归人员全方位、多角度的强化培训和实践锻炼,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产品孵化、团队组建和投资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够解决留学人员归国创业面临的很多难题。

总体看来,当前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正在迎来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大海归与校归回国创业也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在政策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扬长避短,大校归未来定会

阅读全文

与海归投资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证500指数天天基金净值查询 浏览:379
工行实物金条价格 浏览:497
股票账号注销后资金账户还在 浏览:45
历年理财规划师合格分数线 浏览:588
融资总额分界点 浏览:377
俄罗斯59转人民币 浏览:371
百福外汇 浏览:474
光大银行贷款最快放款时间 浏览:393
精工贵金属表 浏览:924
安置房装修按揭贷款 浏览:614
2019年3月19日期货黄金走势分析 浏览:187
开通能源期货 浏览:476
投资公司做外汇怎么样 浏览:605
湖北宝明号贵金属投资 浏览:240
信托投资公 浏览:320
超星尔雅个人理财规划 浏览:735
江苏外汇平台代理 浏览:661
景顺动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势 浏览:898
有贷款房去名字 浏览:115
辽宁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