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鲜配送行业前景好吗
很多时候很多人总是分不清生鲜配送和物流配送的区别,总是有人傻傻的问我,你们是做那个物流的吧?听说现在物流配送可是大热啊,什么时候发了财来带我去耍耍呗。我总是要摇头苦笑,是是是,等我发财了,大家一起发财。
你可能会疑惑,那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我是一个做生鲜配送的菜三代。我爷爷以前是担着个扁担在大街小巷里卖菜的菜农,我父亲是在菜市场上有了一个档口的菜贩子,我?就是一个刚毕业即将接过父亲担子的小菜佬。
大学专业是物流配送的我刚开始也以为生鲜配送和一般的仓储物流是一样的,在毕业回了家以后我就恨不得大展拳脚,想让老爹同意买辆冷链车,想让老爹同意我去将家里的菜品像标准商品一样整理,想让老爹同意将家里的生意转移到互联网上......
我想了很多很多,但似乎却从未想过它是否真的能够实施。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摇头,这个行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年轻气盛的我确实不服气,我已经是大学毕业,读了这么多年书,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嘛?终于,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父亲终于同意了让我看铺子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我差点兴奋的唱起了歌,那一天,我就坐在档口里,想象着怎么用我七寸不烂之舌来打动客户购买我家的菜品,这个时候档口的电话响了,沉浸在幻想中的我没有注意,知道过了很久我才回过神来跑过去接听。电话一通,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话语传来:“老陈,你可终于接电话了,听好了,我要萝卜..........”在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对面已经报完单挂断了电话,留下了一脸懵逼的我。
我看了一下我记下的需要配送的蔬菜名称只有五六个,其他压根就没有听明白,对面大叔那浓厚的口音我实在没有信心再听一次能听明白,但我只能硬着头皮重播回去,在心里哀嚎这比英语听力难多了的苦闷中继续接受大叔的洗礼.......
好不容易缠着大叔报完所有单,我开始将需要的蔬菜整理,嘴里念念有词,冬瓜要5斤,枸杞叶要3斤.......一番折腾后,看着地上掰到了地上的完好的菜叶,我已经挫败的说不出话来,为什么蔬菜这些产品就不能像普通的标准商品一样要什么就直接拿,还要进行粗加工呢,这可真浪费时间。
此时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吐槽,赶着送菜的我跟父亲喊了一声我去送货了,就开了家里的三轮出了门,但我却没想到再回来已经是四个小时后,我........可耻的迷路了,结果送过去的菜品客户不满意,又没有按时送到,还是靠着父亲一阵赔笑道歉才搞定,这让我的失落已经突破天际。
看到我情绪低落,父亲主动跟我搭话,瓜娃子,还觉不觉的这个行当简单?我摇了摇头,难。父亲吐了吐烟圈,还早着咧。食材配送这个行业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呐,小看它的人刚进来往往会碰的头破血流,以后你还是跟着我好好学吧。
回到家,我开始了深刻的反省,对于生鲜配送,我确实是过于小视了。生鲜配送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经验,对于不同种类的,不同产地的菜品要有深刻了解,还要懂得菜品加工,了解价格变化,这里绝不是我这种小年轻可以一蹴而就的。
不过我还是觉得我原来的想法有一点是没有错的,生鲜配送企业要实现互联网转化,只有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进行工作,才能有效的控制人力成本跟损耗,才能更有效率的服务于客户,实现良性循环,获得更多客户。
在用电脑记过一次单后,我发誓我再也无法接受电话下单了。
第二天,我就开始上网搜索是否有关于食材配送的系统,没想到这一查还真的有很多,不过在多次比较后,他选择了观麦系统进行适用。虽然价格上它可能不是第一选择,但吸引他的是观麦开发的这套系统并不像其他公司那样,在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支持下,靠着天马行空意淫出来。从小农女创办开始,观麦就一直在为小农女提供技术支持,其开发的每一个功能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与测试,并且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支撑,不管是客户下单的微信商城搭建,还是对于高价值的肉类实际斤两出库,观麦都是做的尽善尽美。
而且初次之外,观麦系统还能提供像进销存管理,财务报表,司机配送,等强大的功能,实现了系统业务流程的闭环,真正的实现传统生鲜配送商的互联网转型,这绝对契合我的初想。
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我也说服了父亲购买了这套观麦系统,成效是巨大的,规范的作业流程让我们的效率大大提升,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只要用好手里的每一份资源,菜鸟也有可能顶翻老鸟。
㈡ 什么股票跟阿里巴巴有关系
阿里巴巴是个商业平台,主要跟他相关的,可以找些物流方面或者仓库存储方面的股票。目前上市公司中,纯物流的公司不多,并且不是特别好(目前知名的几家好像都没有上市)
下面有些物流方面的公司,仅供参考:
1)铁路物流建议关注:铁龙物流(600125);
2)仓储物流建议关注:仓储物流的龙头公司中储股份(600787);从事化工品保税仓储的保税科技(600794);公路物流建议关注长江投资(600119);冷链物流建议关注拥有上海最大冷库设施且参与冷链运输的锦江投资(600650);海运物流建议关注海运物流产业链最完整的中海集运(601866)
㈢ 举例说明电子商务有哪些应用领域
1、云计算
可以提升电子商务运营效率。
利用云计算的相关技术,通过网络将分布在各地的资源连接起来,虚拟地构建成一个可无限扩展的“资源池”。
云计算技术能够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扩充的服务器设施、增加存储容量,针对海量数据能够进行快速并且有效的处理,云计算降低了电子商务企业运行的成本,实现应用资源和工具的“即需即用,灵活配置”。
2、物联网
为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
电子商务遇到的客户投诉很多集中在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上。
将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物流相结合,借助GPS技术,将配送包裹模块化以及对商品的仓储、销售终端、出库、运输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让消费者、网上零售商户和物流公司三方实时获悉货物的路线,可以及时发现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大数据
为电子商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商的商品交易信息、价格信息、品牌信息以及消费者个人的属性信息,还有消费者对商品的评论和反馈留言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模。
可以对电商消费者进行人物画像分析,准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以及品牌喜好,进而对产品的销售模式与销售方向进行调整,以促进消费的持续增加。
4、人工智能
让电子商务发展充满想象。
据Gartner预计,到2020年超过80%的客服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另据国外权威机构数据显示:
五分之一的消费者从聊天机器人处购买商品和服务;消费者通过聊天机器人花费超过317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853元;
40%的消费者通过聊天机器人寻找优惠,和聊天机器人拉关系讨实惠。另外,5G、VR等技术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充满想象。
(3)阿里投资冷链物流公司扩展阅读:
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1、寡头垄断局面弱化,垂直领域成新趋势。
从近年国内电商行业投融资情况分析出资本对于细分赛道的倾向及未来电商发展趋势,品质电商以及垂直细分领域将为其他电商平台实现突围发展提供机会。
2、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启新零售时代
近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逐年放缓,人口红利消失,线上获客成本攀升,电商空间收窄,线下渠道仍占全国快消品销售额的74%以上,电商平台盈利点向线下转移。
阿里于2016年10月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京东、永辉、百联、国美、宜家等零售巨头均以纷纷布局。
3、生鲜电商为电商下一抢夺堡垒
生鲜市场规模近万亿,但生鲜电商渗透率还相对很低,市场潜力仍然有待挖掘,同行之间竞争与巨头之间的对垒激烈。
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鲜行业将会迎来洗牌期,一方面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或倒闭或被并购;
另一方面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入局,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将发挥优势。
4、社交电商之以物聚人向以人聚人转变
社交电商将突破万亿,行业增速迅猛。
2017年社交电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为6835亿元,预计2018年社交电商市场将突破万亿。
作为新兴行业,社交电商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增速在50%以上,未来市场增长速度将随基数的放大逐步下降,但绝对增长速度将依然领先于传统电子商务等其他商业领域。
社交电商领域受投融资市场青睐,融资事件频繁。传统电商平台是先有消费需求,然后消费者到电商平台上寻找想要购买的商品;而社交电商则是从社交入手,通过优质内容分享引导至交易。
以云集、有赞、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四种不同模式社交电商平台接连获得融资的行业级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于社交电商模式的认可度提高,与社交媒体的嫁接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趋势。
㈣ 新马泰生鲜电商怎么样突破发展瓶颈
电商巨头布局生鲜电商 抢滩战未来将更加激烈
伴随着新零售到来的步伐以及社区团购迎来的新风口,电商巨头们亦纷纷布局生鲜电商。阿里有盒马鲜生,京东有7Fresh,苏宁有苏鲜生,步步高有鲜食演义,同一赛道角逐的还有,美团的小象生鲜、易果生鲜、天天果园、大润发优鲜等。生鲜电商的抢滩战未来将更加激烈。
国内生鲜销售渠道中农贸市场占73%,而超市渠道渗透率仅为22%,相比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新零售的风口刮到了社区生鲜领域,社区生鲜近年来仍密集开店,一是行业巨头降维打击,布局“社区生鲜”市场,二是生鲜传奇、钱大妈之类的小品牌井喷式爆发。
1、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
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历经探索、高速发展、洗牌,进入后成长期转型升级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已达497亿元,到了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391亿元,同比增长60%。截止至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9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0%,是新零售中当之无愧的潜力股。预测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26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7%左右。
2015-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㈤ 阿里入股申通,是否会促进物流行业的竞争
(1)菜鸟在物流领域布局卓有成效,助力行业效率提升。菜鸟成立之初,以轻资产的方式打通上下游,为弥补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在物流上的弱势而牵头组建的社会化物流平台,目标之一是"整合快递企业资源。目前,阿里从仓储、配送、供应链、末端配送,以及海外均有所布局,智能物流网络已基本成型。无论是有效申诉率还是配送时间,菜鸟的网络快递模式和京东仓配一体化模式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3)阿里对行业竞争格局有影响,但不必高估。阿里对商流与信息流的掌控,使其在产业链上具备更高的议价能力,菜鸟在提升物流行业效率的同时,或也在加速行业内部的"学习效应",缩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分化。但快递行业天然的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快递企业即使成为行业龙头,也并不等于掌握产业链的议价能力。菜鸟或许会延长这场快递行业竞争长跑的时间,但长期看,具备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的快递公司有望捕捉行业发展的先机,强者恒强、基业长青。
竞争格局:申通、圆通加速补短板,一线龙头经营差距缩窄。
(1)申通的改善:17年以来,申通由于管理、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一度丢失市场份额。18年以来,公司陆续收购22个转运中心,目前转运中心自营率提升至82%,有效提升总部管控力度,同时积极调整加盟商管控体系、引入职业管理人,预计公司19年成本下降趋势有望持续。菜鸟入股后,双方有望在物流技术、新零售等领域深入合作,提升公司在高效分拣和路径优化等方面的运作效率。
(2)时间差与后发优势带来可能的预期差:预计拼多多全年件量120亿件左右,贡献行业增量50%以上,行业增速仍有韧性,使得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仍旧为时不晚。通达系之间学习效应明显,申通成本下降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带来预期的修复机会。
(3)预计申通成本端的明显改善主要在2019年下半年体现:剔除转让丰巢影响之后,申通18年净利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源于转运中心尚需整合后才能释放效益,(产能改造升级至少需半年左右磨合期)。18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为19.99亿元/+162%,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为14.5%/+12.3pct,远高于韵达(+9.2pct)与圆通(+5.9pct),在产能利用率逐渐爬坡升级之后,有望在19年下半年带来成本超预期下降。
㈥ 阿里京东拼多多永辉等抢滩农货市场,谁是赢家
近日,京东物流正式启动了“千县万镇24小时”老化加速计划,重点针对低城市,县城及周边直辖市市区,并将物流服务条款更新为“ 24小时”。该计划有望在2020年实施,这是JD Logistics领导整个物流行业节省时间的更新的又一重要行动。
供应链的波动性:
中国农业供应链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1.自然因素。农产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一旦自然灾害发生,很容易影响生产和质量。
2.信息不对称。漫长的供应链导致生产结束和消费结束之间的距离很长,而信息的传输则滞后。一些农业生产者说,农民经常根据往年的市场状况来判断今年的种植产量。有时去年的销售情况不错。在今年的大规模播种中,这将导致供应过剩和销售缓慢。
3.小型农业,低风险抗性。以种植果树为例,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通常在第四年之后会有初步的回报。如果自然灾害在四年中或初次回归时受到影响,农民很难抵御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