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到2年赚122%,南方基金为何这么厉害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国内首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起始标志。南方基金继发起、设立、管理国内首只证券投资基金之后,又首批获得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公募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一对一理财、一对多专户理财。公司管理者17只公募基金,4个全国社保基金组合,企业年金签约客户超过70家。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包括15只开放式基金和2只封闭式基金,覆盖股票、债券、保本、货币市场基金等各种风险收益。
公司从事基金的发起、发行、设立与管理业务,吸收、培养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公司现有员工190多人,硕士以上学历超过55%,近70%的员工具有5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超过30%的员工具有海外学习与工作经验,成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⑵ 重重赏:推荐好的基金经理
现在最火的当数王亚伟!
本周初(2008.10.20)新发基金华夏策略精选一日告罄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基金经理。
经济学硕士。证券从业经历10年。历任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业务经理,华夏证券有限公司研究经理。1998 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投资工作,先后任兴华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公司投资总监,华夏大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出生年月:
1971年9月11日
最佩服的投资大师:
彼得·林奇
兴趣爱好:
足球、音乐、摄影
·历任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业务经理,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北京东四营业部研究部经理。
·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投资工作,先后任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现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公司投资总监。证券从业经历9年。
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定力和修为,仅靠聪明才智是一定当不好基金经理的,更不可能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在的诱惑、偶然的满足、频繁的挫败、短暂的掌声和永远的遗憾,这就是新兴市场中一个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挑战。虽然经过了9年的发展,基金经理在中国仍意味着是一个流动频繁、缺乏代表人物的人群。不过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却是例外。他为华夏基金服务9年,患难与共且一直没有离开基金经理的岗位,从基金兴华到华夏成长基金再到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他与华夏基金一起见证了中国股市和共同基金业的潮涨潮落、冷暖际遇,历久弥坚,基业常青。
36岁的王亚伟平和谦逊,文静敦厚。如果用去年以来股市中最受欢迎的饮料板块来形容,他没有茅台之烈,也没有张裕之雅,是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境界,更像一杯清水,因为普通,所以不普通。王亚伟对记者说,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要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让自己的内心能保持清静,只有把“性格”、“品位”和“思想”这三重心门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御住投资和人生中无处不在的致命诱惑。
性格决定成败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王亚伟从来不说自己在投资上的成功,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他甚至都不愿意举一个成功的案例,相反他更多的是总结自己的失误,因为是否成功是由别人来评价,而失败的教训却只能由自己来总结。
不过王亚伟在投资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所管理过的三只基金均在华夏基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目前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去年总回报率达到了150%,截至1月18日,今年以来半个多月已实现净值增长率21.5%,在股票基金中排名第三。现在他还身兼华夏基金副总裁和投委会主席的职务,虽然主要精力在投资上,但副总裁的行政职务也是公司对他投资成绩认可的体现。
王亚伟分析自己在投资上的优势,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强调性格。稳重、坚定、善良、不怕困难的性格更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王亚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亲,父亲的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给王亚伟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识功底。
一旦确立方向,就能心无旁婺,即使经过波折也要经受住考验坚定走下去。王亚伟说自己这种个性很大程度受了父亲的影响。在他大学毕业的那年,父亲被查出胃癌,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治疗竟然战胜了病魔,现在仍然健康。这件事让王亚伟相信没有过不去的门槛,自己看准的事就不能轻易放弃和改变。这种性格在投资上也得到了体现。去年前三季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净值增长率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遥遥领先,但由于他对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银行地产股高估值的不同看法,虽然考虑到市场热点轮动的可能,但仍没有跟随市场热点在四季度及时补仓银行地产股,最终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年度排名上未能延续上半年的冠军地位。对此王亚伟并不后悔,目前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在牛市中应回避资产泡沫,坚定追求自己“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谈及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王亚伟坦言他的兴趣还是在投资上。“做基金经理可能越做越好,追求职位可能很快会上升到你不适合的位置。”
品位决定价值
越是真理往往越是平常,越是深奥的道理往往表面看起来越简单。
如果问王亚伟他投资的秘诀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听起来跟没说一样。
基金经理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王亚伟认为主要是品位。“风险偏好就是基金经理的品位,不同的人选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最终在市场的表现也不一样”,王亚伟说他的投资品位和秘诀就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风险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大家置身市场中对风险的认识却是不尽相同。什么是风险?什么时候是风险最低,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在市场普遍追求流动性溢价的时候,王亚伟出于自己的风险观仍在为他的成长性溢价而耕耘不缀,从这一点上看王亚伟是一个成长投资的坚定拥趸者和高风险投资的顽固厌弃者。“不能因流动性溢价和牛市而降低了选股的标准”,由此可见王亚伟还是一个清高的“品位主义者”。这也许可以被认为是保守,但事实证明对于一个有长期规划的职业投资者来说,宁可保守也不需要激进。
在股市中有著名的“羊群效应”。当股价建立了向上的普遍心理预期,就会有更多的以前投资或者不投资股市的企业和股民加入股市,已在股市的企业及股民可能还会通过借贷调入更多资金,于是股价更加加快上涨,就像羊群向前奔跑,一些不跟着羊群跑的羊可能就会遭到践踏,因此即使是知道继续向前可能是灾难也不得不随大流奔跑,直到股市的泡沫破灭。
“我觉得在投资者中,‘羊群效应’确实是存在的,但我选股票可能是那种输时间不输钱的类型,我可能短时间买进去时买了一个高点,但是企业质地好,未来得成长性能够延续,那么经过一段时间我又能赚钱,追求一个长期安全。”
风险教育是在市场的轮回中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的。1999年是中国市场的一个大牛市,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涨,大家都在疯狂入市,大举建仓,整个股票市场炙手可热。到2000年,在市场最高点,几乎所有人都看好股市的关键时候,王亚伟觉察到里面潜藏着的危机,断然决定大量减仓。这样,2000年底,股市开始回落时,他管理的基金兴华成功回避了股市下跌的风险。2001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持续4年的熊市,兴华基金最后带给投资者的是19亿元的分红。
在对风险认识加深的同时,王亚伟在对有业绩增长支持的成长投资方面的思考也在逐年深入,他对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关注越来越高。王亚伟不认同他是一个投资上的老猎手的评价。因为目前即使是老猎手面对的这个市场与以往也是完全不同。有人民币升值的背景,有制度变革、有全流通、有人口红利,等等。与以前大家熟悉的中国股市有着太多的不同。在如此多的新问题面前,老猎手同样是小学生。
思想决定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股市中最终将会被消灭。当记者问王亚伟如何在股市生存得更好的方法时,他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是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能够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一套投资方法。你的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你每时每刻都应想市场的风险在哪里,市场的机会在哪里?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结合自己的方法应对,始终从投资的角度上看问题。”
9年的“庖丁解牛”生涯,让王亚伟深刻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想寻找未来的牛股,你必须要从目前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不然就会被淹没和迷失方向。” 王亚伟表示,“作为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没有做到尽职尽责。”
对于经过一年大涨后继续狂飙的A股市场,我们很想听到王亚伟的判断。我们知道他是一个不愿意多讲话的人,每说一句话都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后才说出来,因此他的语速不快,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而这样的人说出的话往往也更有分量。
王亚伟认为目前市场在总体健康的同时,在充裕的资金推动下已经出现了局部泡沫的迹象,某些公司股价的涨幅已经透支了经营业绩的增长,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出现了泡沫。新兴市场的牛市演变得较成熟市场更为激烈,需要警惕台湾股市的前车之鉴,以平稳的方式可能维持十几年的牛市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到泡沫化或者以大幅波动的形式演化。
王亚伟显然是一个说真话的人,这在一个热情膨胀的资本市场中更为难能可贵。在如何管好大基金方面他直言不讳:“我觉得大基金的成功运作是需要市场容量足够大,要有好的投资品种,没有这么多的投资品种,大基金要管好是不容易的。”
“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这是王亚伟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给大家的忠告。
⑶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是啥职务
柠檬给你问题解决的畅快感觉!
基金公司有很多负责不同方向的分析师,这位是策略分析师的头。
感觉畅快?别忘了点击采纳哦!
⑷ 南方彑联网基金160137基金经理是谁
南方互联网基金160137基金经理
柯晓: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美国纽约大学工商专管理硕士,具有属基金从业资格。曾先后担任美国美林证券公司助理副总裁、招商证券首席产品策略师。2006年加入南方基金,任首席产品设计师;2010年8月至今,任小康ETF及南方小康基金经理;2013年4月至今,任南方深成基金经理;2013年4月至今,任南方深成ETF的基金经理;2013年5月至今,任南方上证380ETF及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
⑸ 南方基金分析师杨德龙操控那只基金
南方上证380ETF
南方上证380ETF联接
南方策略优化混合
南方开元沪深300ETF
南方开元沪深300ETF联接
南方恒生ETF(QDII)
⑹ 香港有哪些出名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是大厨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71%
肖 坚
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
1969年出生,经济学硕士, 曾任香港安财投资公司财务部经理,粤信(香港)投资公司业务部副经理、广东粤财信托投资公司基金部经理、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常务副总经理,现任易方达基金公司总裁助理、基金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兼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
肖坚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既是基金经理,也是基金公司总裁助理,还是基金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可以说“赚钱带队两不误”。采访刚刚开始,肖坚就说到易方达基金团队:机制稳定,以老带新,氛围宽松。易方达的一个特点是,研究员不少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研究生、博士生,“我对新人说,你是‘羊’不要紧,进了‘狼’群,你慢慢就成‘狼’了。”肖坚说的“狼”,是指有经验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
最惊艳的基金公司老总——赵学军
入选理由:一日之间,419亿的基金发行规模将嘉实推上了基金业霸主的地位,同时也将嘉实老总赵学军变为基金业最“财大气粗”的当家人。一夜“暴富”成为2006年基金业最令人向往的神话,也令赵学军变为众基金公司老总艳羡的对象。
最有“钱权”的基金经理——邵健、党开宇、邹唯和刘熹
入选理由:2006年12月12日起,规模419亿元之巨的嘉实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投入运作。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的同日,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发布了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邵健、党开宇、邹唯和刘熹四人联手管理该巨无霸基金,从而成为基金经理届最具“权、钱”的基金经理。
任职时间最长的投资总监——王国卫
入选理由:或告老还乡、或进修、或转投他家,各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更迭已经成为不是新闻的新闻。而从1998年6月至今,王国卫一直担纲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可以算得上是忠诚度最高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了。
最年轻的基金经理——张勇
入选理由:乍看名字很普通,国人中与他重名的估计有大把。但这个任职于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张勇却是目前最年轻的基金经理。出生于1979年的他目前正管理着博时现金收益基金。“长江后浪推前浪”,按照这一趋势,估计“80后”的基金经理不久就要产生!
www.mr98.cn
最年轻的女基金经理——党开宇
入选理由:既然谈及了最年轻的男性基金经理,就要谈谈最年轻的女性基金经理。党开宇,1978年生,曾担纲绩优基金诺安平衡的基金经理。当下她已经北漂嘉实,与3个男性伙伴合作掌管419亿之巨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希望嘉实的这一人员配置真的能够实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最亲民的基金公司总裁——王鸿嫔
入选理由:公司总裁总给人高高在上,难以一睹真容的感觉。然而来自宝岛台湾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总裁王鸿嫔,却在兼顾公司事务的同时,频频现身上投摩根主办的基金大学“致富100”讲座,现在已经有了一群粉丝也说不定!
最“敢作敢当”的基金经理——王贵文
入选理由:中国国航从IPO到上市过程中的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先是在机构投资者的集体唏嘘声中被迫将预定的首发规模减少了10亿,同时,大股东中国航空集团被迫提出增持承诺。上市后,又一如市场预期的那样成为股改IPO开闸之后首只跌破发行价的个股。嘉实主题精选却逆潮流而动,成为中国国航在发行时网下认购的十大股东中唯一的基金,也是中国国航当时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共持有1.19亿股。事后证实,王贵文掌舵的嘉实主题成为国航暴涨最大的受益者。 明日基金网mr98.cn
最幸运的基金经理——何震
入选理由:在嘉实400亿基金出世之前,上半年募集成立的广发策略优选基金以184亿份规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种种质疑声随之而来,此前在2004年发行的两只百亿基金受限于市场投资品种有限业绩难有表现,规模更是大幅缩水。广发策略优选发行时行情集中在中小盘股,适合大基金持有的大盘股表现并不突出。何震在彼时完成在金融股以及地产股两大以大盘股为主的板块布局。随后的8月大盘蓝筹行情启动为广发策略优选带来丰厚回报。成立至2006年末,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5.62%,“大象”成功“起舞”。
最落寞的基金公司总裁——韩方河
入选理由:从昔日“老十家”基金中风格强悍的当家人,到免职、配合司法调查,甚而可能落为阶下囚的结局,一个上海社保案将原华安基金老总韩方河变为2006年最落寞的基金老总。
最火爆的基金博主——朱平
入选理由:处于洪都航空坐庄争议漩涡中的广发基金借助博客帮自己撇清嫌疑的方式开了国内基金业先河,而其投资总监朱平也凭借这篇《都是飞机惹的祸》的博文,将自己逐步推上了2006年最火爆的基金博主的位置。 www.mr98.cn
封基行情最早挖掘者——胡立峰
入选理由:2006年上半年,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就开始奔走呼告“封基行情已经来临”,特别是6月2日,当54只封基净值总额达到1184.91亿元,与总市值695.19亿元差额达489.72亿元,加权折价率达41.33%,创下两年来最高点时,胡立峰更是喊出了“思想有多远,封基行情就有多高”的口号。6月14日随着首个到期封基——基金兴业宣布转开放,封基行情终于开始全面爆发。2006年全年封基总市值超过1070亿,投资人从2006封基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作为该轮行情的最早挖掘者,胡立峰功不可没。
⑺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团队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而又充满活力的投研团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以专业金融服务造就高品质生活”的态度,悉心了解客户多层次的需要,以主动的创造性的劳动,积极探求证券投资的运作规律和技巧,以卓越的回报提升客户的生活品质。
副总经理、投研中心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俞忠华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历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君安证券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瑞士联盟银行(UBS)上海代表处副代表、授权官员,美国培基证券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副总裁,霸菱亚洲投资公司执行董事,今日资本集团合伙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证券投资部董事总经理、研究所所长。2012年3月进入本公司工作,曾任公司总经理助理。2012年6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投研中心总经理、投资总监,2012年7月至今任中海优质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 陆成来先生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博士。历任安徽省巢湖市钓鱼初级中学教师,安徽省淮北市朔里矿中学教师,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策略部经理、资深研究员、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客户资产管理部副总监兼投资主办。2012年9月进入本公司工作,任投资副总监。
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 骆泽斌先生
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历任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筹备组研究负责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投资总监,长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2010年6月进入本公司工作,曾任研究总监,现任投资副总监。2011年11月至今任中海消费主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研究总监、基金经理 许定晴女士
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曾任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2004年3月进入本公司工作,历任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现任研究总监。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任中海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1年12月至今任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研究副总监 开文明先生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历任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索科思软件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测试主管,毕马威华振会计事务所上海分所风险咨询顾问,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师、策略部副总经理。2012年5月进入本公司工作,现任研究副总监兼首席策略分析师。
金融工程总监、基金经理 陈明星先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历任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职员、中科大上海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2007年10月进入本公司工作,曾任金融工程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现任金融工程总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任中海上证5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3月至今任中海上证38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金融工程副总监 周其源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历任杭州恒生电子集团业务员,Lombard Risk Management Ltd. Co. (Lombard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金融工程师,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研究员、高级投资经理。2012年5月进入本公司工作,现任金融工程副总监。
基金经理 刘俊先生
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历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策略研究部策略分析师、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与并购部高级项目经理。2007年3月进入本公司工作,曾任产品开发总监。2010年3月至今任中海稳健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6月至今任中海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江小震先生
复旦大学硕士。历任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中维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恒康天安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经理、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理。2009年11月进入本公司工作,现任投研中心固定收益小组负责人。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任中海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1年3月至今任中海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惠裕纯债分级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夏春晖先生
悉尼科技大学硕士。历任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新余市分行信贷处信贷员、正大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交易部交易员、美国海科集团投资部投资专员、新华财经有限公司信用评级部高级分析师。2007年11月进入本公司工作,历任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2010年12月至今任中海环保新能源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笪菲女士
英国伯明翰大学会计金融专业硕士。曾任南京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会计。2006年1月进入本公司工作,曾任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2011年2月至今任中海分红增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2年2月至今任中海量化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王巍先生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历任北方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Emper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安铂瑞投资管理公司)研究员、组合经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2012年4月进入本公司工作,任职于投研中心。2012年7月至今任中海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冯小波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历任华泰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员,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债券交易员、高级副理。2012年8月进入本公司工作,任职于投研中心。2012年10月至今任中海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张亮先生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曾任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2012年6月进入本公司工作,任职于投研中心。2012年10月至今任中海优质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彭海平先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硕士。2009年7月进入本公司工作,历任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师、金融工程分析师、金融工程分析师兼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兼基金经理助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上证5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⑻ 股市中有个被称为叶疯子的人,是什么名堂啊求详细解释
你说的应该是叶荣添。
个人信息
股票叶荣添 真名胡斌,年仅28岁。仅凭叶荣添一个代号,开博论股,疯狂唱多。2009年,“叶荣添”这个名字,风靡中国股市,14000万的博客点击量,使他成为了中国广大散户争相追逐的一个“神”。自称曾就读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大三时,他认为自己“学够了”,于是退学进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做市场研究,先做研究后做操盘手,后移师南方基金,仍做职业操盘手。如今他已辞掉南方基金的工作,正筹建一家属于自己的金融类的控股公司,梦想是“成为中国最年轻上市公司主席”。在他自己的博客中自称创世纪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方与“空军司令”侯宁订下百万赌局: 我发下战书:侯宁我两赌100万元人民币,赌期为2009年12月30号中国股市最少4000点,赌金为100万元人民币,不要说什么你不赌之类的废话,我知道1000万你拿不出就赌100万,如何不应战只能说你是懦夫和小日本的走狗。在此,我号召支持我的所有好朋友们,拿出你们的浑身解数打击这个中国的唱空败类,让他走投无路,什么恶毒就攻击什么,首先就瞄准他的博客!
历次指数预测
引用不可断章取义。在叶荣添博客中确实出现过股指要到10000点,但其实博文一开始叶荣添便指出这个一万点当然是指深成指。 叶荣添历次指数预测汇总表 芙蓉叶个人语录
●中国的证券市场我只佩服三个人:叶荣添、吕梁和李彪,其他人都基本属于乡村高手和纸上谈兵。 ●自从李彪年前不幸离开人世后中国股市我是第二,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这就是我叶荣添的英雄本色。2008年之前正因为没有我,才会有如此多的所谓空头司令,多头废物如此猖狂,乃至让无数人踏空和套牢。也正因为现在有了我,这个世界就变得从此与众不同。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评论股市和离开股市,那么我相信股民们一定会集资为我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广场竖一个雕像,刻一行字:疯狗精神,永垂不朽! ●只有今年到了4000点,中国的经济才有希望。只有到了4000点,中国才会成为第一大强国,为了这个目的中国会不惜一切地达到,自从奥巴马胜选后整个2009年的大运和大势就已经定下了——创造一切不可能,完成一切不可能的任务。因此你也要记住:今年不要说4000点,只要国家想,大势在,6000点也有可能! ●如果你没有时间去看盘,也不知道去买什么才好我给你两个建议:买指数基金和不顾一切死活与3721的照着万科与平安,大盘今年既然到4000点已经是预定好了的,那么他们今年也最少还会翻一番!!
“叶荣添”现象
股评为啥 “了解了叶荣添本人的来龙去脉,我们对他作出“百万赌局”和“以命相博”这类过激举动也就不觉得惊讶了。但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个不具典型意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被扭曲的“疯狗”在乱咬人的话,那恐怕也是低估了他的智商了。因为叶荣添表面上看起来极度疯狂,但至少他神志清醒,思维正常,因此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有其目的。 他到底想通过这种表演获得什么了? 无非两个字:名和利。在这个浮躁的眼球经济时代,名和利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人一旦成了名人,就会出现许多赚钱的方法,尤其是在股市这个资金的海洋里,声名鹊起的叶荣添正在为他将来的“宏图伟业”奠定前期的“基础工作”。” 何来追捧 “当今中国的股市,理性投资者还太少,非理性投资者太多,“钱多人傻”的市场环境也给叶荣添这种盲目死多头的崛起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中国的股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念还没有完全在股民心中扎根的环境下,中国股民缺少正确的投资者教育,其对股市的认知往往也显得非常盲目和情绪化,许多人幻想以投资股票来一夜暴富,许多人把自己对牛市的主观渴望强加于有自身运作规律的股市上,当他们这种强烈的主观愿望与叶荣添这种死多头的煽动性言论相结合后,便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许多股民认为叶荣添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在对股市缺乏理性认知的前提下,又被叶荣添看似专业的分析给忽悠了,于是开始把叶荣添当成了一面旗帜,一种精神。” 股民听谁 “当股市里“黑嘴”专家们伪装的面具无情地被剥落,股评人、专家就成了“过街老鼠”,他们无论说什么都会有股民质疑,这是否又是一个陷阱和圈套。如今在中国的股市,只要有耳朵,有眼睛,到处都可以看到专家们的影子,听到专家们的高谈阔论。一点都不听专家的,似乎有点难,但是那么多投资专家,我们又应该听哪个的,信哪个的?对专家不能盲目崇拜,但是一概排斥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对待专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投资者在听取专家意见前,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每一个专家的特点,了解他们的能力,把专家的研究和建议作为自己做功课的资料;其次,用自己的大脑认真分析,形成自己阶段性的投资思维;最后,注意选取那些在当前阶段更适宜指导操作的专家,在这样的操盘专家建议下进行操作。这样借一半专家的脑袋,用一半自己的脑袋,才能给自己的投资带来很大好处。” 且不论叶荣添和有道谁对谁错,从中国的股市历程来看,这个市场历来就有“造神神话”。从赵笑云到唐能通,从新德兰的到轰动A股的首放证券的汪建中。只是他们中有些人最后却走上了一条“从神到人,再到连做人都做的很痛苦的”路线。有私募人士透露,所谓股市的“神”,其实本质上都一样,先给点好处,让大家相信并且积极跟随,最后,“神”自己做一个挥动鞭子驱赶羊群的人,让大家陷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不管你之前赚了多少,一把就能让你输得彻底。
[编辑本段]广东利恒:叶荣添诞生的黑嘴平台
广东利恒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广东东莞的企业,胡斌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但已经离开,现在连公司都已经不存在。目前网络上还能搜索到少量的该公司简介,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要从事外汇、黄金、期货、股票类经纪业务。胡斌所谓的“注册证券分析师与研究员”纯属编造谎言欺骗大众,原野鸡咨询公司因非法经营已被查封,叶荣添曾以该身份多次推荐个股,此处严重违法违规,证监会和公安局随时可能介入。 首先该公司以非法外汇交易为主,其业务主要是诱导散户去做外汇保证金交易,并没有实力开展股票咨询业务。其次国内并没有开放外汇交易业务,所有的外汇交易都不合法,随时可能被取缔。目前国内证券咨询牌照只封不发,广东利恒更不可能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经查证该公司属非法经营已经被查封。证券分析师执业证不是谁都可以有,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且毕业两年以上,同时供职于正规券商或咨询机构才能颁发。 叶荣添所谓“广东利恒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证券分析师与研究员”的身份纯属虚构,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和对其同事、好友的取证,金荣梦基本查清叶荣添在该公司真正的身份。叶荣添是以业务员的身份进入该公司,属于门槛最低最底层的职位,符合其三流大学肄业生的身份。由于其“很会忽悠客户”,“擅长人际关系”,“文字创作强势”,因而其很快升职为“业务主任”。随后在公司进行网络营销时,包装出了以胡斌为核心的“叶荣添”。 叶荣添人气飙升背后有网络推手在操作,业务员跟班也大量评论和顶贴,营造虚假人气。经查证其点击率大部分是通过技术手段造假获得,东方财富网封杀叶荣添的行为是正确的,金荣梦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揭穿叶荣添炒作方面的把戏。而公司大力包装胡斌的目的只有一个:欺骗股民忽悠汇民,以散户投资者的牺牲换取公司的赢利。
⑼ 南方基金今年哪些基金产品表现比较好
南方500基金近一年表现不错,可以关注,该基金有后端收费,适合长期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