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经济底股市影响

经济底股市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2 04:03:26

股票市场如何影响经济

我记得抄我写过一篇文章袭,题目叫《振兴经济必先振兴股市》。从题目就知道股票市场对经济的影响了。目前我国经济是土地资源型和汇率输入型增长。一旦这些结束,那么扩大内需型增长必将替代,那时,股市上涨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就象现在的欧美股市,政府拼命不让它跌啊。

Ⅱ 股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达到30多万亿,也就是常说的流动性比较过剩。因此,从发展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资金应该是不缺乏的。从国际资本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对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中,中国远远领先于印度。在过去几年中,包括QFII在内的国际投资界对中国市场始终看好。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资本洼地”现象:十七世纪,大量国际资本涌入荷兰,荷兰崛起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国;十八世纪,大量资本涌入英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十九世纪,欧洲资本大量涌入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尽管国际资本的流向先导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但是,只有资本是不够的,比资本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资本运作机制。十七世纪的荷兰崛起昙花一现,以“郁金香泡沫”匆匆收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则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本创造出强大的实体经济。在今天的世界,资本市场的博弈,将直接影响到大国博弈的结果;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格局仍将延续。针对这一局面,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完善机制,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又快又好的发展,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具有第一流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以有效地将国内资金和国际资本转化为强大的实体经济,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产生四大消极影响

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首先,在宏观经济方面,流动性过剩会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或者出现资产泡沫,一旦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出现逆转,可能会导致股市大幅度滑落,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其次,流动性过剩对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也有影响。比如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一些效率比较低的行业和企业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资金的支持,资金的利用效率会大大降低。

再次,为了把资金运用出去,银行放款的时候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比较多,或者审查贷款的时候考虑安全性方面可能会有所放松,这样就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最后,如果资产价格上涨很快,可能会出现货币贬值的情况。

中国股市的“价值重估”实际上也是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流入并炒作的结果。比如,中国人寿( 40.20,1.17,3.00%)预计2006年营业额可达到136亿美元,只是保险公司排名世界第一的AIG的11%(1142亿美元),而中国人寿在市值上赶超的ING和德国安联保险2006年预测营业额也分别高达1280亿美元和1057亿美元。同样,工商银行( 5.53,0.04,0.73%)2006年预测营业额为232亿美元,而银行市值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营业额则达到892亿美元,被工行超过的美国银行为729亿美元,汇丰银行为637亿美元。也就是说,无论按照传统的市盈率,还是价格相对账面利润等比例,中国人寿和工商银行的股价都被炒上了天。

当然,国内流动性过剩也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形势变化及中国现实的经济条件有关。对此,我认为陆磊的分析较为全面,即中国银行( 5.84,0.04,0.69%)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从短期来看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后可贷资金出现瞬间上升;从中期看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形成人民币泡沫而推动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从长期看是持续走高的居民储蓄率。

首先,尽管美国从2004年开始收紧其流动性,各发达国家也陆续进入升息周期,但目前美国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加上日本的利率基本没有改变零利率态势。如果这样的格局不改变,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是不会有多少改观的。

其次,国内的因素:一是国内银行体系因股份制改造上市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更是不可避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先后从市场筹集到资金近3600亿元,加上上市前的注资600亿美元,则新增资本金按照资本充足率计算要求,可增加近4万亿以上的可贷资金,远远大于2006年国内银行新增贷款。2007年国内各家银行股改上市将成为潮流,因此央行仅是希望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定向票据发行来减少银行的流动性,是不现实的。

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般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国贸易顺差过高,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但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从一般的金融理论来看,人民币升值既不是减少贸易顺差的理由,也不是降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办法。反之,如果从中国城市居民及农民社保基金的历史欠账、地方政府严重的负债、国内银行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良贷款来看,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反而应该贬值。我们只要看看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财富占有及生活水平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的欠账有多大。把这一大块欠账扣除后,人民币岂有升值之理?对此,政府应该有清楚的认识。最近,国内各银行盛行一种“同名转按揭”。其实,无论对个人还是对银行信贷人员来说,无非是千方百计通过种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把银行的钱掏到个人手上,把国家的财富掏空。因为,这种同名转按揭可能导致的风险最后肯定要全国人民来买单。

三是国内储蓄率过高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经济环境与人口结构决定的。政府希望用扩大内需的政策来降低居民的储蓄率,1998年以来的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试想,目前中国城市这种“421”的人口结构岂能不使储蓄率不断上升?要改变目前中国过高的居民储蓄率,惟有增加居民可选择的投资途径。

总之,要解决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首先就要稳定人民币汇率、完全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否则,没完没了的人民币升值一定会先把中国经济引向泡沫,然后走向泡沫破灭后的衰退。别看目前公布的数据形势一片大好,这都是高房价拉动的结果,而房价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其次,政府要考虑如何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改变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这是政府化解流动性过剩的核心。可以说,低利率政策不改变,国内流动性过剩就不能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也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大好时机。此外,在改变低利率政策的同时,政府要通过各种政策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内在条件,如要素价格市场化和改变外资进入及外贸出口政策取向等。

Ⅲ 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价格的影响有6个方面: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内
二,经济周期容对股市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动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例如经济衰退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经济复苏期股票价格又会逐步上升。危机,繁荣。
三,物价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普通商品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一般五家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票也下跌。
四,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双重作用,它对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适度的通货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多余的社会购买力就会进入股市。当通货现象严重时,将会推动利率上升,资金从股市中流出,导致股价下跌。
五,利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利率下降,股价上涨,利率上涨,股价下跌。
六,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货币升值,股价就会上涨,反之,其货币贬值,股价也随之下跌。
总之,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是全局性的和长期性的。

Ⅳ 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劵市场价格的影响有6个方面: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

二,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动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例如经济衰退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经济复苏期股票价格又会逐步上升。危机,繁荣。

三,物价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普通商品价格变动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一般五家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票也下跌。

四,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双重作用,它对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适度的通货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多余的社会购买力就会进入股市。

(4)经济底股市影响扩展阅读:

结构问题严重,三个过剩加剧:相对过剩;暂时过剩;局部过剩。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所实施的渐进式转型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逐渐积累了多种新的矛盾,这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和解决的主要挑战。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需求结构严重失衡;产业结构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政府间财政关系失衡。

由于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且在中国经济型转型期,各种基本经济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宏观经济运行中也会呈现出许多新问题、新特征。

因此,经济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只有不断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稳步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

Ⅳ 经济的下滑与股市有什么关系

决定中国经济来增长速度自和股市高低的关键是货币政策,不是政府的投资计划,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影响的是经济的结构和股市的结构,不是经济增长速度和股市高低。换句话说,如果把四万多亿的央票所占用的现金全放出来,即使没有任何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保持在10%以上,股市也会回到4000点以上,但经济的增长很可能还是由地产带动,股市的上升很可能还是由地产股带动;如果没有货币供应的增加,即使有四万亿的投资计划,经济增长也不会加速,股市也不会上升,因为政府投资会挤压民间投资。显然,最佳的方案是四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与货币供应的增加同时进行,用政府的投资带动民间的投资和居民消费,保持经济和股市上升速度的同时,带动经济结构和股市的结构往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型。

Ⅵ 经济行情与股市的关系

按大众的观点,如果经济好了自然股市会大涨;反之如果经济差了自然股市会大跌
经济周期对股市周期的决定作用分析。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繁荣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牛熊市周期性转换的最基本原因,而股市的周期变化反,映了经济的周期变化,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

经济周期对股市周期影响作用(重点)
经济的好坏最先在股市中得到反映,在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增长加快,企业利润增长,上市公司盈利也增长,因而股东所预期的股息、红利也将会随之增加,人们普遍看好经济的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乐观的心理也影响到股票市场,由于投资者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增加了对股票的投资,而使股价上升,这也使得股市上投机活跃,进一步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失业增加。许多企业亏损甚至破产。而上市公司也难逃厄运,一些经营不良的公司可能发生亏损而不能派息,或者由于破产而导致股东蒙受很大的损失。这时,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股市利空消息频传,投资者对投资情绪低落,纷纷卖出股票,退出股市,做空者趁机打压,使股价连续下跌。

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衰退虽然减缓了,然而许多企业仍然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效果不理想,因而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高。而许多有远见的长期投资者在低价位处买进股票,致使股份下降的幅度减少,或者在底部区域盘整。

在经济复苏阶段,各种投资活动开始兴起,企业的经营效益开始好转,利润上升。由于经济开始好转并持续增长,因此,上市公司利润也相应上升,这使广大股东提高了对派息和增加派息的希望,所以投资者开始增加对股市的投资,购进各种有发展前景的股票。这时,各种投机活动也开始热闹起来,许多短线投机者纷纷进入股市,以获取差价利润。所以,随着经济的复苏,股价开始回升。

Ⅶ 经济好不好对股市影响大不大

诚然,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出口额占GDP的三成,国外经济必然影响到国内经济,这是经济范围内的事
但,看看中国的股市历年的情况,正的与中国经济呈正相关么?用事实说话比较好吧
偶96年入市的,之前的不太清楚,那就从经历的时候说起
96年起一轮行情开始,记得是5月起的长期降息开始,时间很长,其中经历了96年底的十二道金字牌,最后不得不发表著名的社论,股市连续三天大盘跌停,然而,97年春节后,虽有邓老的去逝,但仍改变不了趋势上涨,45度角,依托五天线的上涨,令人神往,直到97年5月才结束,东南亚的金融风波,是97香港回归后才开始的,只是一种巧合。
98年进入调整,朱总强调扩大内需,也就是那时起,三大改革开始,分别是教育、医疗与住房,调整多次碰1000点,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都神奇地反弹,一直到99年著名的519行情,那是以网络为代表的超级疯狂行情,指数从1000点,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拉到1750点,那时流行一句话,叫“一网打尽”!
到2000年初,又一轮行情再起,那个底点很重要,就是1300点,行情在震荡中一路上涨,到2001年初,指数大概是2000点左右,出现了著名的许小年千点论,还有吴厉之争,不过行情还是上涨,直到2001年6月结束,指数高达2245点,期间,国家多次发出警告,最后出台了国有股减持的事,当天财政部还说国有股减持是特大利好,真是有点滑稽。
后面的走势是八个月的暴跌,中间有过一次反弹,到2002年已经到了1300点,这个1300点后来成为04年前的大箱体的底,而2002年6月24日停止国有股减持重大利好时的跳空高点1750左右,这也是三、四年来的顶
04年底破1300点,到05年5月千点论实现,国家开始唱多,然后就是一轮疯狂行情,几个重要的点位,如1300,1750,都进行了月级别的调整,有意思的是,2245那个高点左右,却没怎么调整,反到是3000点调整的时间较长,到07年4月底,国家又开始唱空,530半夜鸡叫,印花税,老股民都知道,完了,不过大盘后来还是创了新高,大盘对于政策的滞后是常态,到07年10月结束,高度6124
08年刚刚过去,是很多人的恶梦,不谈也罢
其实,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一直保持着相当好的经济增长速度,统计部门的资料再假,经济增长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增长的速度可能不太一样,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但看看股市是个什么状态呢,数据说明了事实
总之,股市与经济的关系没那么密切,至少是不同步的,标题只是搞笑一下,倒是与中国的政策有莫大的关系,华尔街有句经典名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说得好!不过那是在华尔街
在中国,股市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晴雨表。这就是中国的国情,离开了中国国情,什么都是扯淡!

Ⅷ 经济周期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影响比较大,经济周期转暖上行,上市公司业绩会显著提高,股市会对应的走强。
反之,经济不景气,会打消人们对股权投资的乐观态度。

Ⅸ 经济萧条股市该何去何从

做趋势投资回避风险,只做超跌后的普涨反弹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 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办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 周五大盘在轻松失守2800~2820这个支撑区域后又在尾盘快速拉升勉强收回(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压力区域的压制),而这种走势已经在7月多次上演,每次都是大盘要破位时市场马上谣传有众多利好要马上出台,已经一个月了,还没见到一个利好出来(如果真的有,早就该出来了),如果一个股市的运行全靠谣言来支撑了,那未来可想而知,在大盘股IPO要冻结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下周如果谣言的利好没有兑现,那短线搏政策的短线资金可能再次出局,加大大盘震荡程度,一没资金,二没信心,如果再没有政策支持,那靠谣言带来的反弹的前景各位股友都心里有数我就不在赘述了.大盘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站稳支撑位还有希望,站不稳再次继续弱势下挫注意控制仓位不要太高,大盘下降通道再次打开,可能再次考验2500这个点位.大盘只有收复了2820后市还有看高3050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顺势而为吧.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250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但是反弹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又有新的大盘IPO即将进行申购,大盘在资金面上将继续守到考验,短线大盘请注意2800~2820这个区间的支撑力,如果守住了,这波反弹还有借奥运会题材的支撑在游资的推动下有所表现(部分个股),但是如果这个短线的支撑区域后市如果被轻松的击穿了收不回来了,那就要注意游资的动向了,如果游资开始较大规模撤退,那在安全角度建议投资者逢高降低仓位了,传统机构长期看空后市的情况下,如果连游资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么来推高? 大盘现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2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Ⅹ 分析股市对经济的影响

股市对经抄济的影响:1.股市重挫江打击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2.财富缩水将显著抑制国内消费需求增长。3.股市下跌对房市将产生深远影响。4.负财富效应对我国经济增产生不利影响。5.股市重挫将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 望虫子采纳~辛苦找的~

阅读全文

与经济底股市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证500指数天天基金净值查询 浏览:379
工行实物金条价格 浏览:497
股票账号注销后资金账户还在 浏览:45
历年理财规划师合格分数线 浏览:588
融资总额分界点 浏览:377
俄罗斯59转人民币 浏览:371
百福外汇 浏览:474
光大银行贷款最快放款时间 浏览:393
精工贵金属表 浏览:924
安置房装修按揭贷款 浏览:614
2019年3月19日期货黄金走势分析 浏览:187
开通能源期货 浏览:476
投资公司做外汇怎么样 浏览:605
湖北宝明号贵金属投资 浏览:240
信托投资公 浏览:320
超星尔雅个人理财规划 浏览:735
江苏外汇平台代理 浏览:661
景顺动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势 浏览:898
有贷款房去名字 浏览:115
辽宁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