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给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信

给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信

发布时间:2021-01-09 19:26:19

『壹』 上市公司董事长信息在财务报告哪里找

你下载该公司年报就能找到,应该再管理层介绍里有。

『贰』 有谁知道怎么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公司成为董事长

上市来公司一般有三类董事源,得看你想成为哪一种
1、执行董事,一般是公司元老,核心高管,或者大股东,在股东中占控股地位,能从业务上或投票权上对公司事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这部分董事主导公司日常事务,参与企业所有决议。
2、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般与公司无关,但曾在公司的某方监管机构(如证监会)担任要职,在行业内德高望重。这部分董事通常已经退休,不插手公司日常事务,但在某些问题上对公司行使监管作用,参与重大问题决议,确保董事的独立性,提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3、非独立非执行董事,较大股东,代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议,不插手日常事务,也不具备独立性,主要代表不占控股地位的大股东的利益。

董事长的任免和变更需要董事会决议通过,这属于企业重大决议,对于老百姓想进入董事会,至少得掏个上亿买股票吧。对于那些总股本在几千万的小公司,只要买入51%,就必然是董事长了。

『叁』 上市公司的法人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

可以

有关研究表明:(1)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这个人就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兼CEO相似,有20.9%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该类公司的决策和执行权高度合一。(2)在董事长不任总经理并且不是每天在公司上班的情况下,总经理可以看作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和CEO分任情况类似,该类公司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对分离,有34.3%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3)在上述两者之间,董事长不任总经理但每天在公司上班,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具有CEO的职能,类似于国外往往在两个公司合并后的磨合期产生的双CEO现象。至于实际运作中董事长和总经理谁的权力更大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一般而论可能董事长强一些而总经理弱一些,有44.8%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

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作行政总裁、总经理或最高执行长。

他向公司的董事会负责,而且往往就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在公司或组织内部拥有最终的执行权力。在比较小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可能同时又是董事会主席和公司的总裁,但在大企业中这些职务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担任的,避免个人在企业中扮演过大的角色、拥有过多的权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与公司的所有人(即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企业首席执行官制度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实行首席执行官制度,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以下简称CEO)。为此,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什么是CEO?中国为何要有CEO?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涵义,按照我的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领导人与职业经理人两种身份的合一。

企业CEO制度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所组成的执行机构这样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组成。这些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担任企业CEO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也可以是总经理。CEO的主要职责是:(1)执行董事会的决议;(2)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3)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4)任免经理人员;(5)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并提交年度报告。

CEO领导下的执行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

我们发现近来一些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企业,正在竞相推行CEO制度,于是产生了中国的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

在国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建立并运转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影响了经理层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快速反应和执行能力,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变革。CEO就是这种变革的产物之一。它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原来董事会手中的一些决策权过渡到原有经营层手中。CEO不是总经理,也不是总裁,它的权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长的权力。董事会成为小董事会,其主要职能是选择、考评和制定以CEO为中心的管理层及其薪酬制度。CEO虽不是企业的出资人,但它对重大决策却有拍板权。在国外,对CEO的约束主要不是董事会,而是企业中一个称为战略决策委员会的机构。这种战略决策委员会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经营决策的主要权力机构。在许多国家,组成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人员大部分不是企业中的人,更不是企业的出资人,而是社会上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业的知名人士。所以说,是人力资本控制了企业,而不是出资人,出资人的利益仅仅表现在产权的利益回报上。

CEO的设立,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为人力资本合理定价的思想。我们通常所讲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现代生产正在由围绕机器转向围绕知识进行。人力资本由此取得了对货币资本的压倒性地位。人们不难发现,年薪制、股票期权以及其他类似的激励举措只不过是市场为合理定价企业家人力资本而顺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家人力资本必然会找到自己的合理价位。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进入企业之后,已经引发了企业产权制度的巨大变革。人力资本除了获得工资之外,还应该获得产权回报。企业由出资人完全拥有的现象正在逐渐改变。CEO的出现,也标志着传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分立的理论也已经有了重要修正。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让许多企业都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忙着策划、调整,厉兵秣马,以应对世界市场的挑战。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国出现的。也应看到,我国一些企业的CEO只是称谓上作了更改,实际上还是董事会决策下的总经理日常负责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CEO。应该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走上前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一个企业总经理的称谓改称CEO,不能仅仅只是称谓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让企业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应为更重要。

『肆』 上市公司董事长和其四位董事,一夫多妻关系已实锤,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可以,有钱不仅可以为所欲为,还可以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的为所欲为。这位大佬能让四位董事在彼此知道的情况下接受彼此的存在,这简直就是韦小宝转世啊!

难道是当夫妻人数变多,“夫妻店”就能和睦了吗?要知道,这些年闹掰了的“夫妻店”可不在少数,细细算来的话,国内很多大佬都曾经经历过“夫妻店”的苦,首当其冲的那位前两天刚带着几个彪形大汉去公司抢了公章,还曾怒摔茶杯吓唬人。难道说李大佬与俞渝会闹掰是因为李大佬娶少了?再来三个的话,是不是当当要超过某马逊成为世界第一了?

当然,不管怎样,几个女董事都乐于不与大佬结婚而为其生子,这个哪怕是警察怕也管不着,只不过在公司IPO招股时,必须要将这种情况公开透明,否则有影响股价的嫌疑。最后,仅以三个字表达我对大佬最崇高的敬佩与欣赏:真·男人。

『伍』 为什么上市公司年报需要董事长做诚信承诺

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不就是经理人吗?所有者是股东啊

『陆』 求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长讲话稿

这个真没有 你得管他的秘书要

『柒』 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秘书

在保持正常语速说话的时候,直接把电话断了,让对方以为是线路故障;
如果还打来,就一直亲切地说,“喂,喂,喂”,不管对方说什么,一边自言自语“怎么没声音。。。”然后直接挂了电话。

『捌』 上市公司主席和董事长的关系

董事长一般是最大的股东,控制着公司主席所在的企业领导阶层。

董事会作为一个会议体行使权力,每位董事都是受全体股东的委托来以董事的身份管理公司的。

为了解决董事会的决策、执行之间可能会有的脱节问题。一般由董事长兼任CEO,同时有一个董事会的执行委员会,在董事会闭会期间代行董事会的权力。

由于中国公司法中仍有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的规定、并且同时有个经理的概念,以及家长制的文化传统、单位要有一把手等传统概念的存在。

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作为一个会议体来行使决策权利的概念并不清晰,同时也带来董事长和总经理到底谁是中国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一问题也十分不清晰。

(8)给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信扩展阅读:

董事长工作职责:

董事长是公司董事会的领导,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其职责具有组织、协调、代表的性质。董事长的权力在董事会职责范围之内,不管理公司的具体业务,一般也不进行个人决策。

只在董事会开会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开会时才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权。CEO的权力都来源于他,只有他拥有召开董事会,罢免CEO等最高权力,他掌握行政权力。

董事长可以随时解除任何人的职务,除了董事和监事,因为董事和监事不是公司雇员,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还带领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战策,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公司最高执行权掌握在两个人手里变的司空见惯,有时候CEO对总裁有很大的优势,有时候又是总裁乾纲独断。

1999年左右,比尔盖茨曾经任命一位新的微软公司总裁,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长兼CEO的职务,许多媒体报道说是盖茨辞去总裁职务,但实际上盖茨只是把微软公司的总裁和CEO两个职务清晰的分离开来,并把日常执行权授予总裁,这谈不上什么辞职可言。

『玖』 上市公司董事长能否兼任总裁

可以

有关研究表明:(1)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这个人就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兼CEO相似,有20.9%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该类公司的决策和执行权高度合一。(2)在董事长不任总经理并且不是每天在公司上班的情况下,总经理可以看作是CEO。这种情况与美国的董事长和CEO分任情况类似,该类公司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对分离,有34.3%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3)在上述两者之间,董事长不任总经理但每天在公司上班,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具有CEO的职能,类似于国外往往在两个公司合并后的磨合期产生的双CEO现象。至于实际运作中董事长和总经理谁的权力更大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一般而论可能董事长强一些而总经理弱一些,有44.8%的中国上市公司是这种情况。

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作行政总裁、总经理或最高执行长。

他向公司的董事会负责,而且往往就是董事会的成员之一。在公司或组织内部拥有最终的执行权力。在比较小的企业中首席执行官可能同时又是董事会主席和公司的总裁,但在大企业中这些职务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担任的,避免个人在企业中扮演过大的角色、拥有过多的权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与公司的所有人(即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

企业首席执行官制度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实行首席执行官制度,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以下简称CEO)。为此,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什么是CEO?中国为何要有CEO?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涵义,按照我的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领导人与职业经理人两种身份的合一。

企业CEO制度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所组成的执行机构这样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执行官员组成。这些高层执行官员即高层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该执行机构的负责人就称为CE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担任企业CEO的,可以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也可以是总经理。CEO的主要职责是:(1)执行董事会的决议;(2)主持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3)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或处理业务;(4)任免经理人员;(5)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并提交年度报告。

CEO领导下的执行班子,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等。

我们发现近来一些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企业,正在竞相推行CEO制度,于是产生了中国的首批企业首席执行官。

在国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建立并运转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影响了经理层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快速反应和执行能力,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变革。CEO就是这种变革的产物之一。它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原来董事会手中的一些决策权过渡到原有经营层手中。CEO不是总经理,也不是总裁,它的权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长的权力。董事会成为小董事会,其主要职能是选择、考评和制定以CEO为中心的管理层及其薪酬制度。CEO虽不是企业的出资人,但它对重大决策却有拍板权。在国外,对CEO的约束主要不是董事会,而是企业中一个称为战略决策委员会的机构。这种战略决策委员会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经营决策的主要权力机构。在许多国家,组成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人员大部分不是企业中的人,更不是企业的出资人,而是社会上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业的知名人士。所以说,是人力资本控制了企业,而不是出资人,出资人的利益仅仅表现在产权的利益回报上。

CEO的设立,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为人力资本合理定价的思想。我们通常所讲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现代生产正在由围绕机器转向围绕知识进行。人力资本由此取得了对货币资本的压倒性地位。人们不难发现,年薪制、股票期权以及其他类似的激励举措只不过是市场为合理定价企业家人力资本而顺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家人力资本必然会找到自己的合理价位。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进入企业之后,已经引发了企业产权制度的巨大变革。人力资本除了获得工资之外,还应该获得产权回报。企业由出资人完全拥有的现象正在逐渐改变。CEO的出现,也标志着传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分立的理论也已经有了重要修正。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让许多企业都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忙着策划、调整,厉兵秣马,以应对世界市场的挑战。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国出现的。也应看到,我国一些企业的CEO只是称谓上作了更改,实际上还是董事会决策下的总经理日常负责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CEO。应该说,人力资本作为资本走上前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一个企业总经理的称谓改称CEO,不能仅仅只是称谓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让企业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应为更重要。

阅读全文

与给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信托产品中融 浏览:501
股票卖出时是时时价格么 浏览:207
建信新型战略产业发展基金 浏览:690
投资十万股票 浏览:601
桂林银行贷款产品 浏览:129
支付宝股票型基金是什么 浏览:86
融资约束门槛 浏览:795
华电融资 浏览:372
唐山港基金持股 浏览:608
灵宝贷款 浏览:445
存入理财通100元每天收益是多少 浏览:621
一心转债价格 浏览:261
消费贷款分期还款计算器 浏览:355
阳谷华泰的价格 浏览:333
恒峰实业股票 浏览:741
为什么很多价格都是99 浏览:136
兴业银行房地产贷款有哪些项目 浏览:724
为什么股票会出现低开 浏览:855
无锡理财网 浏览:216
股票概率学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