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2012八国集团峰会的议题是

2012八国集团峰会的议题是

发布时间:2021-01-13 02:39:05

❶ G7集团的G8大事记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冲绳县名护市举行。会议讨论了全球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减免贫穷国家债务、防止地区冲突、防治传染病等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22日八国领导人发表《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旨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建设全球信息化社会。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本次峰会的议题围绕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世界贫困问题展开。全球艾滋病健康基金和热那亚非洲计划,是此次峰会的两项主要的内容。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召开,非洲发展问题成为重要议题。这次首脑会议集中商讨援助非洲问题、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等主要议题。
2003年6月2日至3日,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东道国法国把经济增长、团结和国际安全确定为峰会的三大主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4年八国峰会标志2004年6月8日至10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佐治亚州召开。峰会的主题为“自由与合作通向繁荣和安全”,尽管世界经济和油价问题是国际关注的重点,但美国力主讨论伊拉克重建、中东国家改革以及非洲安全问题。美在此次峰会上正式推出“大中东计划”。
2005年7月6日至8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苏格兰召开。今年峰会的两大议题是援助非洲和改善环境。八国集团同意分别向非洲和巴勒斯坦提供500亿美元和30亿美元援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7日上午在英国苏格兰出席八国集团同中、印、巴、南、墨领导人对话会。
2006年7月15日至17日,八国首脑会议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本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主要讨论三大议题,一是能源安全问题;二是预防和控制严重传染性疾病问题,如艾滋病和禽流感等;三是在教育领域展开国际性合作等。

❷ 八国峰会有中国吗为什么没有中国中国不是大国吗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Summit)是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是各国为研究经济形回势、协答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2012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2012年18日至19日,在美国戴维营举行。
成立之初只有7个国家,后来加入的俄罗斯,一直想让中国进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中国一直没有得到八国集团的邀请。

❸ 在日本召开的G8峰会,都有哪8个国家啊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G8 Summit)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与会八国也被称为八国集团。八国是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先后发生了“美元冲击”、“石油冲击”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了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总统德斯坦的倡议下,法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六国领导人于1975年11月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976年6月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时,增加了加拿大,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了下来,每年一次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从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1994年后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宗旨,故也称“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从1975年至1979年的前5次会议都是以经济问题为主要议题,讨论了诸如失业、通货膨胀、能源和贸易等问题,协调了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但从80年代初开始,各国间经济矛盾加剧,经济方面的协议常常难以取得有效的结果,加之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政治问题也逐渐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1991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都应邀同与会的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时,叶利钦正式参加政治问题讨论,形成了“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延续了23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也被称为“八国集团”),“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不过,在经济问题上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冲绳县名护市举行。会议讨论了全球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减免贫穷国家债务、防止地区冲突、防治传染病等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22日八国领导人发表《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旨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建设全球信息化社会。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本次峰会的议题围绕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世界贫困问题展开。全球艾滋病健康基金和热那亚非洲计划,是此次峰会的两项主要的内容。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召开,非洲发展问题成为重要议题。这次首脑会议集中商讨援助非洲问题、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等主要议题。
2003年6月2日至3日,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东道国法国把经济增长、团结和国际安全确定为峰会的三大主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4年6月8日至10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佐治亚州召开。峰会的主题为“自由与合作通向繁荣和安全”,尽管世界经济和油价问题是国际关注的重点,但美国力主讨论伊拉克重建、中东国家改革以及非洲安全问题。美在此次峰会上正式推出“大中东计划”。
2005年7月6日至8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苏格兰召开。今年峰会的两大议题是援助非洲和改善环境。八国集团同意分别向非洲和巴勒斯坦提供500亿美元和30亿美元援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7日上午在英国苏格兰出席八国集团同中、英巴、南、墨领导人对话会。
2006年7月15日至17日,八国首脑会议将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本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主要讨论三大议题,一是能源安全问题;二是预防和控制严重传染性疾病问题,如爱滋病和禽流感等;三是在教育领域展开国际性合作等。

❹ 八国集团有哪几国什么时候成立的

八国集团的来龙去脉 一、八国集团是何时、由谁发起成立的?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八国集团。 二、八国集团的组成情况如何,为什么是8个而不是更多或更少? 八国集团的成员国包括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俄罗斯。欧盟也派欧盟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参加八国集团的会议。八国集团向其他国家长期开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不过,自1996年起八国集团的成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的对话。一些国家被邀请出席会议,如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期间一些非洲国家应邀出席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会议。 三、八国集团有什么作用? 有人认为八国集团什么事都能管,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八国集团管得太宽,因此它实际上毫无作用,因为它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决策权。不过,八国集团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它首先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另外,八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默契是许多国际机构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四、八国集团是如何运作的? 八国集团既不是一个机构,也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它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常设秘书处。它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的措施。因此,它不会与联合国、世贸组织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产生竞争关系。这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俱乐部,它通过定期的会晤与磋商,协调各国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八国集团部长级会议或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峰会后发表的公报正是为了表明这种团结一致的决心,以及八国集团愿意作出的政治或金融承诺。 五、法国是如何准备2003年峰会的? 首先,法国将继续推进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期间所确定的一些工作方向,如非洲问题、反恐斗争以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此外,它还希望把自来水的普及以及可持续发展纳入2003年峰会的主题。从行政方面看,峰会的筹备工作主要落在了总统的外交顾问,即“夏尔巴(向导)”的身上。当然,他还有许多副手,包括一名负责金融事务的“金融副夏尔巴”,由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国际和欧洲事务司司长担任;一名“外交副夏尔巴”,由外交部经济和金融司司长担任。他们的任务是协调一切与峰会有关的事务。 六、什么是“夏尔巴(向导)”?谁是法国的“夏尔巴”? 八国集团的峰会需要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各国派出的参加这类筹备会议的人就叫“夏尔巴”(“夏尔巴”原意是喜马拉雅山一带为登山者担任向导或脚夫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还负责执行峰会上所作出的相关决议。法国的“夏尔巴”是总统的外交顾问莫里斯?古尔多―蒙塔涅。 七、八国集团与七国集团有什么区别,俄罗斯的地位如何? 随着1997年俄罗斯的到来,七国集团变成了八国集团,但当时有些会议还是在七国间进行的。2001年前,八国集团的峰会都发表两套不同的文件:一份是涉及所有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八国集团公报;另一份是只针对国际金融问题的七国集团宣言。卡纳纳斯基斯峰会决定,俄罗斯有资格担任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并将是2006年八国集团峰会的东道主。这一决定是俄罗斯近年来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结果。 八、八国集团会不会威胁到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的作用? 八国集团只是一个工业化国家间协商和讨论的非正式俱乐部。它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常设的秘书处。它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的措施,不会对任何国际机构构成威胁。相反,以协调和推进工业化国家关系为己任的八国集团会推动国际社会走向良性循环。 九、八国集团是不是对穷国无动于衷? 八国集团所关注的不仅是成员国的经济形势以及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多年来它一直关心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例如,1996年的里昂峰会上提出了“最穷国家债务减免计划”,40多个国家有望从中受益。1999年的科隆峰会对这一计划进行了修改,以便加快落实。2001年热那亚峰会上提出建立“世界卫生基金”,以帮助穷国对付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这三大疾病。今年的峰会,将沿袭2002年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所确立的方针,通过一项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行动计划。 十、八国集团是不是世界的“督政府”? 八国集团有时会被认为是世界的“督政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八国集团是一个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的非正式机构:它所能约束的只有其成员国。它存在的第一个理由就是要避免政治和经济不和,因为这不仅对八国集团本身不利,而且也对整个世界不利。它的协调能力和推动能力根本无法和联合国、世贸组织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相提并论。八国集团只是全球众多协商机构中的一个。 十一、八国集团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它注意到这些批评了吗? 八国集团有时受到十分严厉的批评,如2001年热那亚峰会期间的示威游行。这些批评后面所隐藏的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对全球化进行调节的问题。八国集团处在问题的核心,因为它是试图对全球化进程进行调节的机构之一。有人批评八国集团不合时宜;也有人批评说,这个富国集团在未得到国际组织(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便聚集在了一起,本身就说明八国集团想成为世界的“督政府”。 八国集团不仅无意取代任何国际组织,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它是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在全球化进程的调节方面,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60%的八国集团自然肩负着特殊的责任。 八国集团正在重新思考其运作方式。有人建议回到最初的“朗布依埃精神”,即缩小会议规模和议题。在上届卡纳纳斯基斯峰会上,加拿大政府已经选择了这一方向。在本次埃维昂峰会的筹备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问题。 此外,八国集团的成员国也越来越意识到了加强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对话的必要性。今后,这些国家的代表将被邀请到八国集团的峰会上来。

❺ 抗议八国峰会爆发暴力冲突是何原因

于6日至8日在罗斯托克附近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但是德国官方批准抗议游行活动在罗斯托克提前举行。

❻ 八国集团的意义

2009年7月9日,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国务委员戴秉国代表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对话会议。
G8+5峰会的举行,用东道主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的话来说,2009年峰会,意义远超以往,参加峰会的39个国家(其中包括欧盟国家、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尼等)代表了全球经济的90%。
G8峰会由30多年前的“富人俱乐部的聚会”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拥有更广泛参与者的对话模式,成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共商重大国际问题的年度性首脑会议,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国际体系正朝着更加民主化、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G8+5的模式自2005年启动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G5不只是对G8的一种平衡,更是发展中国家为参与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新尝试、新努力。G5的参与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而G8通过与G5的合作,也使得发达国家集团提出的一些方案和建议更具有了合理性。
G8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要看一下本次峰会的议题,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厚达80页的小册子上列出的议题有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非洲发展、核扩散、反恐等十多项,广泛涉及全球诸多领域。要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本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金融危机来看,变化更是十分明显。从2008年开始,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凸显而出,G20的地位空前上升。美联社在评价本次G8峰会时说,在过去一年,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20国集团在全球经济局势上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法国总统萨科齐曾在联合国援助峰会上表示,G8已经过时,要解决金融危机,必须有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新兴国家共同参与。可以预见,G8+5峰会将为下一次G20峰会做好准备,并就合作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发出强有力的信号。
归根结底,G8+5的前景将取决于这一模式能否产生更为具体的成果。在对待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尽相同,双方的磨合还处于起步阶段,G8+5的一些议题上也有不少分歧,解决这些分歧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谈判与协调。
由于现有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西方制定的,要在这样一种秩序中减少分歧、实现有效的合作,发达国家应当更多地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些条条框框与发展的现实不符,就应当主动进行改革和调整。除了G8+5的模式应当更具代表性,尽可能广泛外,还要加强平等性,要平衡反映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的关切,赋予他们同等的发言权,最终通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为解决一些问题提出具体方案。G8+5通过逐步推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就有可能建立起南北之间平等、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未来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民主化而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❼ 八国集团峰会为什么没有中国参加

不是加入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一个富国。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地球人都知道我国还是内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有容报纸说,法国总统希望我国加入G8。八国集团是富人俱乐部。如果我国加入G8,那么在G8内部会有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别人想你参加,中国不去凑这个热闹,这个峰会就是个大话俱乐部,只打雷,不见雨点的峰会。参加者心知肚明,八国富国现在已经成为“负国”欠债太多!

❽ 请问八国峰会是什么

八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的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等六国领导人于1975年11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议。1976年6月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时,增加了加拿大,形成七国集团,也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了下来,每年一次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从1977年起,欧洲联盟(当时称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会议。

1991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都应邀同与会的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时,叶利钦正式参加政治问题讨论,形成了“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但不参加有关全球具体经济问题的讨论。从此,延续了23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为八国首脑会议,也被称为八国集团。

最初,首脑会议主要讨论经济问题和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近年来,政治问题也逐渐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长期以来,八国集团被视为“富国俱乐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一种“软机制”下力图协调全球性事务,但其作用备受争议。为摆脱窘境,八国集团近年来持续调整机制和职能,以期对国际事务发挥更大作用。本届峰会延续几年来的惯例,继续扩大关注范围,相对于协调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传统议题,国际安全和发展问题等新型议题甚至被赋予更多关注。

在八国集团加强对外联系与协调,特别是急欲增强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合法性”的时候,中国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八国集团的视野。经济上,八大国与我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利益交织不断密切,而中国本身也已是世界排名第六的经济强国,GDP相当于加拿大和俄罗斯之和,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持续上升;政治上,中国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正赢得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我国介入;道义上,我国本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与我国加强沟通显然有利于增进八国集团机制对南北合作问题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共同繁荣为目标、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和以对话合作为手段一向为我国所倡导。放眼当今,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安全堪忧,疫病、战乱蔓延,南北差距扩大,人类面对全球化的新挑战正急需提倡对话与合作精神。切望本届八国峰会不仅因“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而增色,更真正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办些实事的峰会。

❾ 什么是八国峰会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G8 Summit)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

1991年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期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1991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时任英国首相的梅杰作为东道主邀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峰会后同七国首脑举行会谈,即“7+1”会谈。1992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德国慕尼黑结束后,七国领导人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了会谈。从此,每年的正式会议后,俄罗斯领导人都要参加“7+1”会谈,且参与程度逐步提升,1994年俄罗斯获准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

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首脑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自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八国集团格局形成。

1998年5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伯明翰举行。这次会议完成了七国集团向八国集团的转变。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完全成员国,参与八国集团的所有讨论。但是,七国集团仍然客观地存在着。

2002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俄罗斯被接纳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八国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就继续打击恐怖主义、中东局势、世界经济形势、援助非洲等问题达成共识。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将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

近两年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除讨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外,气候、环境保护等也成为会议的议题。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国首脑 主办城市 官方网页及备注
第1届 1975年11月15日至17日 法国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朗布依埃
第2届 1976年11月27日至28日 美国 杰拉尔德·福特 波多黎各圣胡安 注:首次G7峰会
第3届 1977年5月7日至8日 英国 詹姆斯·卡拉汉 伦敦
第4届 1978年7月16日至17日 西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 波恩
第5届 1979年6月28日至29日 日本 大平正芳 东京
第6届 1980年6月22日至23日 意大利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 威尼斯
第7届 1981年7月20日至21日 加拿大 皮埃尔·特鲁多 魁北克省蒙特贝洛
第8届 1982年6月4日至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凡尔赛
第9届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 美国 罗纳德·里根 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
第10届 1984年6月7日至9日 英国 玛格丽特·撒切尔 伦敦
第11届 1985年5月2日至4日 西德 赫尔穆特·科尔 波恩
第12届 1986年5月4日至6日 日本 中曾根康弘 东京
第13届 1987年6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阿明托雷·范范尼 威尼斯
第14届 1988年6月19日至21日 加拿大 布赖恩·马尔罗尼 多伦多
第15届 1989年7月14日至1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巴黎
第16届 1990年7月9日至11日 美国 乔治·H·W·布什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第17届 1991年7月15日至17日 英国 约翰·梅杰 伦敦
第18届 1992年7月6日至8日 德国 赫尔穆特·科尔 慕尼黑
第19届 1993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宫泽喜一 东京
第20届 1994年7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那不勒斯
第21届 1995年6月15日至1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非正式 1996年4月19日至20日 俄罗斯 鲍里斯·叶利钦 莫斯科 注:核子安全特别高峰会议
第22届 1996年6月27日至29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里昂
第23届 1997年6月20日至22日 美国 比尔·克林顿 科罗拉多州丹佛
第24届 1998年5月15日至17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伯明翰 注:首次G8峰会
第25届 1999年6月18日至20日 德国 格哈德·施罗德 科隆
第26届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 日本 森喜朗 冲绳
第27届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热那亚
第28届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艾伯塔省卡尔加里 http://www.g8.gc.ca/
第29届 2003年6月2日至3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埃维昂莱班 http://www.g8.fr/
第30届 2004年6月8日至10日 美国 乔治·W·布什 佐治亚州 http://g8usa.gov/
第31届 2005年7月6日至8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 http://www.g8.gov.uk
第32届 2006年7月15至17日 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普京 圣彼得堡 http://en.g8russia.ru
第33届 2007年6月6日至8日 德国 安格拉·默克尔 海利根达姆 http://www.g-8.org
第34届 2008年 日本 北海道札幌市洞爷湖町

❿ 八国峰会的历史

【简介】
八国首脑会议[1](G8 Summit)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
【概况】
所谓八国集团(group 8),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严格地讲,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在8个国家里,除俄罗斯之外的7个国家是核心成员国,也就是以前的七国集团(G7)。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成立】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组成】
八国集团的成员国包括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俄罗斯。欧盟也派欧盟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参加八国集团的会议。八国集团向其他国家长期开放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不过,自1996年起八国集团的成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机构,尤其是南方国家的对话。一些国家被邀请出席会议,如卡纳纳斯基斯峰会期间一些非洲国家应邀出席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会议,2003年以来,在历次首脑峰会中都会穿插举行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作用】
有人认为八国集团什么事都能管,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八国集团管得太宽,因此八国集团实际上毫无作用,因为八国集团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决策权。不过,八国集团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八国集团首先具有强大的协调和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另外,八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默契是许多国际机构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一)纵观八国集团近30年的发展历程.其对内部成员的约束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均在增强。
(二)从横向的功能领域比较.八国集团影响力最大的是在经济领域.其次是社会领域.而在政治安全领域内的影响为最弱。
八国集团在不同功能领域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利益整合程度的高低。八国集团的成员在经济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高,而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利益整合程度最低。

【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
1991年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期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1991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时任英国首相的梅杰作为东道主邀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峰会后同七国首脑举行会谈,即“7+1”会谈。1992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德国慕尼黑结束后,七国领导人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了会谈。从此,每年的正式会议后,俄罗斯领导人都要参加“7+1”会谈,且参与程度逐步提升,1994年俄罗斯获准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
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首脑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自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八国集团格局形成。
1998年5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伯明翰举行。这次会议完成了七国集团向八国集团的转变。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完全成员国,参与八国集团的所有讨论。但是,七国集团仍然客观地存在着。
2002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俄罗斯被接纳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八国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就继续打击恐怖主义、中东局势、世界经济形势、援助非洲等问题达成共识。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将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近两年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除讨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外,气候、环境保护等也成为会议的议题。
每届情况】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国首脑 主办城市 官方网页及备注
第1届 1975年11月15日至17日 法国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朗布依埃
第2届 1976年11月27日至28日 美国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圣胡安 注:首次G7峰会
第3届 1977年5月7日至8日 英国 詹姆斯·卡拉汉 伦敦
第4届 1978年7月16日至17日 西德 赫尔穆特·施密特 波恩
第5届 1979年6月28日至29日 日本 大平正芳 东京
第6届 1980年6月22日至23日 意大利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 威尼斯
第7届 1981年7月20日至21日 加拿大 皮埃尔·特鲁多 蒙特贝洛
第8届 1982年6月4日至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凡尔赛
第9届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 美国 罗纳德·里根 威廉斯堡
第10届 1984年6月7日至9日 英国 玛格丽特·撒切尔 伦敦
第11届 1985年5月2日至4日 西德 赫尔穆特·科尔 波恩
第12届 1986年5月4日至6日 日本 中曾根康弘 东京
第13届 1987年6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阿明托雷·范范尼 威尼斯
第14届 1988年6月19日至21日 加拿大 布赖恩·马尔罗尼 多伦多
第15届 1989年7月14日至16日 法国 弗朗索瓦·密特朗 巴黎
第16届 1990年7月9日至11日 美国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休斯敦
第17届 1991年7月15日至17日 英国 约翰·梅杰 伦敦
第18届 1992年7月6日至8日 德国 赫尔穆特·科尔 慕尼黑
第19届 1993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宫泽喜一 东京
第20届 1994年7月8日至10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那不勒斯
第21届 1995年6月15日至1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非正式 1996年4月19日至20日 俄罗斯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莫斯科 注:核子安全特别高峰会议
第22届 1996年6月27日至29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里昂
第23届 1997年6月20日至22日 美国 比尔·克林顿 丹佛
第24届 1998年5月15日至17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伯明翰 注:首次G8峰会
第25届 1999年6月18日至20日 德国 格哈德·施罗德 科隆
第26届 2000年7月21日至23日 日本 森喜朗 冲绳
第27届 2001年7月20日至22日 意大利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热那亚
第28届 2002年6月26日至27日 加拿大 让·克雷蒂安 卡尔加里http://www.g8.gc.ca/
第29届 2003年6月2日至3日 法国 雅克·希拉克 埃维昂莱班 http://www.g8.fr/
第30届 2004年6月8日至10日 美国 乔治·沃克·布什 佐治亚州 http://g8usa.gov/
第31届 2005年7月6日至8日 英国 托尼·布莱尔 格伦伊格尔斯 http://www.g8.gov.uk
第32届 2006年7月15至17日 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普京 圣彼得堡 http://en.g8russia.ru
第33届 2007年6月6日至8日 德国 安格拉·默克尔 海利根达姆 http://www.g-8.org
第34届 2008年7月7日至9日 日本 福田康夫 札幌市洞爷湖町
第35届 2009年7月8日 意大利 贝卢斯科尼 拉奎拉市
八国首脑会议中的一些成员国希望把中国、印度等五国加入,但是日本认为中国参加可能会影响他的地位,不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加入。
八国首脑高峰会议-G8峰会
届次 举行日期 主办国 主办城市
第35届 2009年 意大利 萨丁尼亚拉马达莱纳
第36届 2010年 加拿大 安大略省亨茨维尔
第37届 2011年 法国
第38届 2012年 美国
第39届 2013年 英国
第40届 2014年 俄罗斯

第三十四届行程
• 7月7日:八国首脑将与非洲7国首脑进行3个小时的讨论,主要就粮价高涨问题、卫生保健、供水、以及教育等领域的援助方针开展讨论。
• 7月8日:上午的议题为油价飙升,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等全球经济问题。在接下来的午餐会上,八国首脑将讨论地球温室效应对策问题,然后在下午商讨非洲与发展问题。八国首脑还将利用晚餐会的时间,就朝鲜核问题等交换意见。
• 7月9日:8国首脑将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中国5个新兴经济体首脑举行会谈。
• 7月9日下午:峰会结束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主席声明。

阅读全文

与2012八国集团峰会的议题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金2007年价格查询 浏览:707
现在还能买理财产品吗 浏览:82
2019年4月19号黄金价格 浏览:670
理财师工具 浏览:857
人民币日元元汇率走势 浏览:350
个人创业贴息贷款 浏览:653
内地政府怎么保证资金 浏览:759
2万欧元多少钱人民币汇率 浏览:749
123信托网 浏览:550
三安集团安信基金 浏览:475
22纽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94
每日基金净值查询002021 浏览:523
零首付购房融资犯法吗 浏览:612
福牌阿胶股票 浏览:583
国通信托股东 浏览:104
基金如何净值表 浏览:61
诺安基金公司价值多少 浏览:745
融资额与股价的关系 浏览:296
企业融资利息 浏览:844
国家性融资 浏览: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