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年级作文美丽的临洮洮河
美丽的临洮洮河
要是让我向人们介绍临洮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一条河——洮河;一个文化——马家窑文化;一个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
居住在临洮,在我栖居的地方,西边是日夜北流的洮河,东边是水声潺潺的电厂渠,每天倾听着洮河的水声而醒,每晚伴着洮河的水声而眠,我被洮河所深深吸引着。因为家乡缺水,一到闲暇的时节,我总要到洮河边去看洮河水流,听洮河絮语,感受一番在洮水边生活的惬意和美好。
从栖居的临洮县中医院出来,沿临康路向南,到临洮发往临近康乐县的起点站,再往西,就可以看到一座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在洮河两岸。这就是20世纪临洮县解放后修建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据老人们讲,临洮洮河一带原来只有几处用木船摆渡的渡口,直到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14年),在临洮县城西北五里的洮河上建起了一座浮桥,就是人们所说的“永宁浮桥”。据《狄道州志.津梁》所载:“永宁桥,旧时在狄道城西北洮水之上,北宋熙宁所建,命名永通桥,明成化间移建于今城西,改名永宁桥。当时造大船十二艘,两岸置水柱十二根,维以铁缆、草绳。清康熙十三年,靖远侯张勇因用兵临洮,输送粮草,仍将其桥由城西,移建于城北五里处古渡口。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州程鹏远,因河水支流不一,将其桥又复建于今城西二里处之西岩寺下,郡人王支允等,捐制铁缆二百尺,两岸固以石堤,人皆便之。并修永宁桥官店一所,铺面二十间,每年收租大钱三十二千文,按季交纳,以作维修桥渡之费。桥侧立程鹏远所书刻石《重修永宁记》。桥两岸高筑码头,各垒石笼一座,用铁缆若干根穿于石笼,并在码头两旁各建廊檐桥亭一座,题字比誉其桥同杜预若、崔亮所建之长安渭水大桥。”西岩寺下,绝壁如削,突兀峭绝的石墩屹立洮河岸边,上系铁索,串起十二只大船,上铺木板,随水起落,任凭水浪拍打,车来车往。临洮城西洮河浮桥,历史上曾数毁数建。同治、光绪间,两次变乱,两毁两建;民国三十二年,秋雨连绵,洮河暴涨,酒巅峡及沿岸多年放筏积木,盖河而至,顷刻间冲毁浮桥,造成两岸行人过往困难。此后修复后,民国35年(1946年)重修,并加固了河堤。1949年8月,临洮解放前夕,国民党马步芳残部韩启功率部溃退时,用汽油烧毁了浮桥和船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指挥重修浮桥,在军民日夜奋战下,五天后搭成了简易浮桥,使解放大军迅速渡过洮河,直捣青海西宁,配合早日解放兰州,促使新疆和平起义。解放后,在此修成了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一座。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洮河大桥。
洮河西岸,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傍依在洮河边的著名的西岩寺,昔日有“看河楼”、“临川阁”,西岩寺、临川阁是元代临洮佛教发展鼎盛时期西岩山庙宇建筑之一,后均毁于清同治之乱及文革。西岩山居高临下,巍然屹立,山下洮河如同裙带绕过,对面与岳麓山公园遥相呼应,春日可赏沙堤烟柳,夏日可见洮河放筏,秋日俯瞰波涛涌雪,冬日可看洮水流珠,是观赏“北岭横云”、“定鼎停云”、“南屏积雪”的理想看台。气势巍峨,游人登临观景,文人饮酒赋诗,俯视洮河滚滚北流,秀美的洮阳山川尽收眼底。如今西岩寺重修依旧,古风犹存。
洮河,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湟水),源出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流经甘肃省碌曲、临潭、卓尼、岷县、临洮等县,在永靖县境汇入黄河。干流河道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洮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之地,彩陶证明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存,他们创造灿烂辉煌了马家窑文明、寺洼文明等。彩陶的形制和图案透露了人类初期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向自然索取的生活状态。
临洮宛如一颗古朴而又散发着现代魅力的明珠,熠熠镶嵌在洮水之滨。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一路奔腾涌来,从西秦岭末端的海甸峡进入黄土高原末端的临洮后,由南向北流经县内ll5公里汇入黄河,所经该县9个乡镇,滋润着两岸的山川沃野。洮河由南向北流经临洮县苟家滩乡(今南屏镇南面的海甸峡栈道遗迹处,这里峡口水面宽仅8米,为临洮县境内洮河两岸相距最窄、河水最深处。河南岸石崖峭壁间上距水面1.5米~2.5米处有古代开凿的栈道孔两排,孔间距约1.5,上排孔口略大于下排孔口,孔口方形。大孔边长约0.30米~0.40米,小孔边长约0.20米~0.30米。以大、小各为一组计,共有栈道孔30组以上。其上方为架设横梁之孔,下方为立斜柱之孔。海奠峡为秦汉陇西郡治狄道县及西汉安故县城的重要门户,也是入蜀的捷径。)、三甲乡、玉井镇、西坪乡、卧龙乡、新添乡、辛店乡、太石镇、红旗乡九个乡镇,115公里,滋润着两岸的山川沃野。
洮河发源于碌曲县西南部的西倾山东麓,一路呼啸奔腾,掀浪吐玉,穿越幽深的海巅峡,进入临洮,浩浩荡荡,向北而流,她像一条金色的彩线,串起了许多旖旎多情的花儿会;岳麓山、南屏山、紫松山、玉井峰、卧龙寺等人文自然景观;两岸花卉姹紫嫣红,遍地春色,洮河奇石是大自然赐予的瑰宝,秀色斑斓,光彩夺目。
洮河汹涌澎湃,河上早年曾经木筏飞度,形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洮河放筏图。据史料记载,清末水上运输业兴起,到民国初期,临洮县城西木厂村有木柴商十多家,每年从洮河上游的临潭、卓尼、羊沙等地放运木柴至临洮、兰州等地,还有一些林产品、小型农具、毛竹、薪柴也靠水上运输。
洮河流域自古林草丰茂,雨水充沛,分布着许多水磨作坊和船磨。据修于乾隆年间的《狄道州志》记载,“水磨每一渠有三轮、二轮、一轮者,视水之大小也”。仅临洮“山川水磨八百六十九盘”‘其中“东乡十八盘,西乡伍百五十五盘,南乡一百九十八盘,北乡九十八盘”。洮河船磨修建于洮河之滨,是古代洮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智慧结晶,如果说黄河水车是我们的祖先以水的神力发展灌溉农业的壮举,那么洮河船磨无疑是洮河两岸人民用水力驱动船磨加工粮食的一项伟大发明。
洮河流经临洮的年代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在人类童年的记忆中,这里就有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左右着人们的命运,马家窑彩陶的“旋涡纹”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据传大禹曾经到这里治水,那座洮河流入临洮的狭窄入口——海甸峡相传就是大禹父亲治水失败后留下的。
一条河流是一部史书,一部流动的文化长廊,是大自然美丽的画卷。“千里洮河,唯富临洮。”洮河滋润、浇灌了临洮这片土地,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之花。洮河确实养育了临洮和临洮的人民。
早在汉代,就有一位陇西郡守马援在狄道开渠饮水,灌溉农田。目前出土的在当时使用的铁梨花,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宋朝,在洮河岸边,实行屯田,临洮成为朝廷招商纳粮的基地。清乾隆年间,狄道知县郭士佺从康乐杜家嘴引三叉河水建成十二公里长的小北渠(郭公渠),灌溉卧龙十八里川六千亩耕地。岳麓山下日夜流淌的洮惠渠,是1935年开始历时十二年时间,由临洮绅士刘笠天、杨明堂等人组织施工的,这条渠目前占临洮县总灌溉面积三分之一的渠道,从南乡大户李家开始,经过八十一公里的流程,在中铺井坪汇入黄河。而今,这样的渠道密布在洮河两岸,潺潺流水仿佛日夜弹奏的琴弦,飘荡在临洮的大片山川。
水是临洮的灵魂,素有“六水绕洮阳”之称。这在干旱的北国大地,无疑是一种奢侈。渠网密布,阡陌纵横。十里城郭,烟火万家。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掩映着小桥流水人家。这哪里是“骏马秋风塞北”,分明是“杏花春雨江南”!“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许说的不是江南,而是临洮。“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人面桃花”,所指的也许就是临洮女子娇嫩的红颜。四面槐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临洮虽不是济南,但要论水,却丝毫不比泉城逊色。临洮城内也有一池水面,名曰“西湖”。虽然此“西湖”非彼“西湖”,但是,人们却由此产生遐想,“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貂蝉与西施,究竟谁更美丽?时值仲春,嫩柳吐绿,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更有溪流潺潺,从城东的山间石缝渗出;满城的杏花,荡漾着桃红、粉白的笑脸;池塘里蛙声阵阵,一片生命的蓬勃气象……而遍布城区的“洮河柳”,相传就是“左公柳”的品种。树干粗,树冠大,树冠形似馒头,临洮人号称“馒头柳”。据传,十九世纪下半叶,左宗棠率领湘军来到西北,深感气候干燥,而又水土不服,遂命令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遍栽柳树,名曰“道柳”。柳树发芽最早,特别是新柳树发芽,一簇簇一团团氤氲清新的鹅黄嫩绿,如梦如幻。柳笛声和着孩子们的嬉闹声,笼罩着山谷的花红柳绿。柳树发芽过后柳絮飘飞,空中到处白蒙蒙一片。柳絮落在适宜生长的地方,很快生成一片树苗。若是把成熟的柳枝插入湿润的土壤,就能长出一株新柳。“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正阐释了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洮河两岸频河堤岸,古城街巷,随处可见古柳参天,浓荫盖地,这就是有名的“左公柳”。清陕甘总督左宗棠率5000湖湘弟子戍边,“遍植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据《左文襄公在西北》记载:“狄道境内(植树)一万三千多株”。也就是说左宗棠在临洮栽植了13000多棵柳树,为绿化临洮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洮河两岸,古城内外,随处可见合抱粗的百年古柳绽绿吐翠,历经风雨沧桑,见证着临洮两岸历史的伟大变革。
洮河,临洮人民的母亲河。临洮百里洮河,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电力资源。三甲水电厂犹如巨龙,静静地卧在三甲山水间。海巅峡电站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如出水芙蓉、长虹卧波。北行数里、数十里,依次横卧着油磨滩、王马家滩、金龙、洮阳、西坪、陈家坪、下寺滩等水电站,如同一颗颗明珠,散落在洮水岸边,前后遥相呼应,照亮了临洮山川大地。
生活中洮河岸边,平日里可见洮河流水清澈见底,每当雨季来临,洮河沿途的河水挟带着大量的泥沙涌入洮河,让洮河变得又黄又浊。
走近洮河
临洮洮河,滚滚千年,孕育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孕育了闻名遐迩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在临洮建县置的2830多年里,大约从宋元开始,这里就成了中原王朝联系青藏的黄金纽带,从帝王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忽必烈到,到僧侣法显、宋云、唐玄奘、八思巴等,再到使者张骞、、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都曾经途径或驻足临洮岸边的临洮。
于是,在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铁器、造纸、罗盘、火药、等输出西方时在狄道逗留。西域的珠宝、药材、胡椒、胡萝卜、石榴、大蒜、苜蓿、核桃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时,也在狄道驻足。
于是,在唐蕃古道上,就有了牦牛帮和马帮长途贩运的水烟、线香、酥糖、白酒、茶叶、冰糖、药材、黄表等贸易。“八方客饮北槐巷,两县骆驼陇南场”。这首民国时期临洮诗人苟首义的诗,成为洮河岸边临洮当时的真实写照。
如今临洮沿用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地名称呼就有:线市街、骡马市、粮食市、灰盐市、木厂、背篼巷、洋人巷、纸坊、马栏巷、糖巷、萝巷、火巷、菊巷、褐店门......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市场交易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洮河是流淌在洮河之滨的临洮人民的血脉,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让洮河流向未来,造福临洮人民,造福陇中人民,造福陇原人民,这既是国家战略,更是45万临洮人民的使命!
Ⅱ 最近一直注意到有人说冰是睡着的睡这部电视剧,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谁能给介绍一下
《冰是睡着的水》正在上海,南京,哈尔滨,青岛,西安,武汉,济南,广州,成都,长春,太原十个地面频道开播,这部由深圳市帝元天下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出品的巨制,为导演黄文利继颇受欢迎的《狼毒花》之后的呕心之作,历时四年,剧本由刘红焰、刘猛担当编剧,后者曾担纲电影《狼牙》的编剧。然而该剧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恐怕在于超强的明星阵容:应采儿、潘虹、鲍国安、侯勇、陈宝国、午马、罗嘉良、于荣光、申军谊、巍子、高曙光、陈建斌、巫刚、高明、潘雨辰……有这么多明星加盟,简直堪称电视剧版的《建国大业》。虽然如此,黄文利却在两位男主角的选择上,大胆启用了新人,前线文工团的傅程鹏、徐洪浩。
两位主演的周围不是偶像派明星就是老戏骨,会不会显得过于稚嫩,被前辈们的气场镇住?对此黄文利显得十分有把握,了然于胸的样子,他说,这部戏反映的是红色年代背景下一群战士艰苦卓绝又奋发激昂的成长过程,他们本来就要展现从稚嫩冲动走向成熟冷静的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必须透出那种青春和热血的张力,两位年轻小生尽可以以他们本来就具备的这种状态去演绎。说到两个人的表现,黄文利赞不绝口:现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很少有这样单纯又上进,敬业又不急功近利的年轻人了。特别是徐洪浩,简直是拖家带口,一家子都贡献给剧组了,剧中饰演肖天明妻子点点的,也正是徐洪浩的妻子刘晓洁,连他们才出生不久的孩子也在剧中露了一把脸。
剧中,有好几位明星戏份其实并不多,有的甚至只说了几句话就再没露脸,但都是看了剧本之后专程而来,毫无怨尤,像潘虹,在剧中只有寥寥数语的戏份,但在现场她看起来兴致很高,笑语吟吟地向记者介绍了这部剧,并且表示自己之前早就看过剧本,也知道自己要演哪个角色,绝对不会去计较戏份的多少。黄文利说,其他明星也都一样,还有的一听说是前线文工团制作就答应了,没有哪一个人要求过加戏或者主角配角,更不会因为只有几句台词就不认真、投入地去演。这让人想起电影《建国大业》那豪华的明星阵容,虽然剧情不同,但演员们对待一部戏的敬业和严谨态度却是相同的。
《冰是睡着的水》正在上海,南京,哈尔滨,青岛,西安,武汉,济南,广州,成都,长春,太原十个地面频道开播,这部由深圳市帝元天下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出品的巨制,为导演黄文利继颇受欢迎的《狼毒花》之后的呕心之作,历时四年,剧本由刘红焰、刘猛担当编剧,后者曾担纲电影《狼牙》的编剧。然而该剧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恐怕在于超强的明星阵容:应采儿、潘虹、鲍国安、侯勇、陈宝国、午马、罗嘉良、于荣光、申军谊、巍子、高曙光、陈建斌、巫刚、高明、潘雨辰……有这么多明星加盟,简直堪称电视剧版的《建国大业》。虽然如此,黄文利却在两位男主角的选择上,大胆启用了新人,前线文工团的傅程鹏、徐洪浩。
两位主演的周围不是偶像派明星就是老戏骨,会不会显得过于稚嫩,被前辈们的气场镇住?对此黄文利显得十分有把握,了然于胸的样子,他说,这部戏反映的是红色年代背景下一群战士艰苦卓绝又奋发激昂的成长过程,他们本来就要展现从稚嫩冲动走向成熟冷静的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必须透出那种青春和热血的张力,两位年轻小生尽可以以他们本来就具备的这种状态去演绎。说到两个人的表现,黄文利赞不绝口:现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很少有这样单纯又上进,敬业又不急功近利的年轻人了。特别是徐洪浩,简直是拖家带口,一家子都贡献给剧组了,剧中饰演肖天明妻子点点的,也正是徐洪浩的妻子刘晓洁,连他们才出生不久的孩子也在剧中露了一把脸。
剧中,有好几位明星戏份其实并不多,有的甚至只说了几句话就再没露脸,但都是看了剧本之后专程而来,毫无怨尤,像潘虹,在剧中只有寥寥数语的戏份,但在现场她看起来兴致很高,笑语吟吟地向记者介绍了这部剧,并且表示自己之前早就看过剧本,也知道自己要演哪个角色,绝对不会去计较戏份的多少。黄文利说,其他明星也都一样,还有的一听说是前线文工团制作就答应了,没有哪一个人要求过加戏或者主角配角,更不会因为只有几句台词就不认真、投入地去演。这让人想起电影《建国大业》那豪华的明星阵容,虽然剧情不同,但演员们对待一部戏的敬业和严谨态度却是相同的。
《冰是睡着的水》讲述了王斌(傅程鹏饰)、楚静(王一然饰)、肖天明(徐洪浩饰)、雷鹏(徐佳饰)几位成长在新中国的第一批解放军战士,他们完整地从父辈身上继承了延安精神,他们唯一的精神信念就是忠诚党的事业,守护着新中国的每一个黎明。他们虽属于那个红色浪漫的年代,却能对信仰缺失的当代人产生精神烛照和思想指引,这也是本剧与众不同的“戏魂”。
男主角傅程鹏是国内新生代演员当中的一个军人专业户,导演在评价他的时候说:‘傅程鹏永远都是充满精神的样子,意气风发、英姿飒爽,丝毫看不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的一种萎靡状态,所以找他来出演王斌这一角色是再合适不过。”而傅程鹏自己对这一部戏也是投入了很多,“这部戏一共拍了我们4年的时间,很辛苦,也很值得,不仅自己在这4年当中有很多提高,而且在很多前辈身上也学习到了很多经验。”傅程鹏说,在今年2月这部剧杀青的那一刻,他和工作人员们一起在欢呼,也一起感到了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