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股35%有没有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可能
没有可能,可合并报表时,需要达到下列条件一个:
1、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2、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3、直接和间接方式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A公司只有35%股份,没有半数以上,所以不能合并报表。
(1)控股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扩展阅读: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首先就必须确定其合并范围。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子公司的范围,主要明确哪些子公司应当包括在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之内,哪些子公司应当排除在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之外。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具体如下: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表决权资本是指对企业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如股份制企业中的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投资者出资额等。当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股份时,母公司就拥有对该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能够操纵该被投资企业的股东大会并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控制‘。
这种情况下,子公司实际上处于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事实上的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母公司与子公司经营活动一体化。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是母公司对其拥有控制权的最明显标志,因此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如A公司直接拥有B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的50.1%,这种情况下,B公司就成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将B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2.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是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份,而B公司又拥有C公司70%的股份。
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作为母公司通过其子公司B公司,间接拥有和控制C公司70%的股份,从而c公司也是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应当将c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这里必须注意的是,A公司间接拥有和控制C公司的股份是以B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为前提的。
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和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拥有、控制某一被投资企业一定数量(半数以下)的表决权资本,同时又通过其他方式如通过子公司拥有、控制该被投资企业一定数量的表决权资本,两者合计拥有、控制该被投资企业超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份,拥有。C公司35%的股份;而B公司拥有c公司30%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作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通过子公司。B公司间接拥有、控制C公司30%的股份,与直接拥有、控制的35%的股份合计,A公司共拥有、控制C公司的股份合计为65%,从而C公司属于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合计报表时,也应当将c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这里也必须注意的是,A公司间接拥有、控制C公司的股份是以B’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为前提的。在上例中,如果A公司只拥有B公司40%的股份时,则不能将C公司作为A公司的子公司处理,也就不能将其纳入A公司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半数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够控制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也就是等于能控制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样,也就使得该被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从而应当纳人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能够通过任免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从而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此时,该被投资企业也处于母公司的控制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被投资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从而应当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能够控制董事会等权力机构的会议,从而操纵公司董事会的经营决策,使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母公司的间接控制下进行,使被投资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因此,也应当将其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②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母公司报表还是合并报表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母公司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如果你看的报表是上市公司合并报表专,那么“归属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净利润中应由上市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如果你看的报表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合并报表,那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自身的净利润中应由上市公司母公司所有者分得的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二条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第十九条 合并利润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③ 怎么解理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④ 请问大家,为什么控股80%子公司合并报表时要体现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呢
不是80%,只要是实质上控制就要体现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哪怕30%股权,因为实质上控制就可以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获取利益。
20%是少数股东权益,这个20%确实不是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但是合并报表要把母子公司看成一个整体,对于这个合并后的整体,当然是包括了少数股东权益的,因此要在合并报表中加以体现。
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母公司因为对子公司达到了控制,所以子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都受到母公司的控制,所以对于这个合并后的整体,合并报表要体现所有的资产和负债。
(4)控股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扩展阅读:
合并会计报表有局限性表现在: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人对企业的债权清偿权通常针对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不针对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集团,合并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不能满足母、子公司债权人的清偿要求。
(2)合并会计报表将母公司及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合并起来,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难以从中直接得到他们所需的决策有用信息,如他们所投资的子公司资金运用的信息。
(3)利润分配包括向股东分派股利,要以个别会计报表为据,合并会计报表则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计报表为据,合并会计报表则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价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将来分派股利提供依据。
⑤ 允许上市公司将相对控股40%的子公司合并报表吗
是允许复上市公司将相对控股制40%的子公司合并报表的;已经对子公司实施了控制,只不过不是控股控制,而是协议控制。
控股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份,以控制公司的业务。
是指通过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纯粹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业务,只是凭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进行资本营运。混合控股公司除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营运外,也从事一些生产经营业务。
某一机构持有股份达到50%以上或足以控制该股份公司的经营活动。
⑥ 对控股子公司(50%以上)如何放入合并报表
合并来应该将子公司资产合并源到合并报表里面,但实际操作中应该扣减掉抵消分录(如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
⑦ 控股合并为什么要合并报表
合并之后,要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调整,编制合并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版反映集团的盈亏情况,抵消关联权交易带来的虚增利润和成本,更好的体现企业的盈亏情况,防止人为虚增利润和成本。控股合并,其主要的经济利益被母公司占有,实际的经营权已经被母公司所有,作为集团公司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作出合并报表来体现整体的盈利情况。 同时也是股份有限公司分红的依据
⑧ 如何与控股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控股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依据母公司在购置日设置的备查簿中注销的该子公司有关可识别资产、负债的价值,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调整,使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在购置合理价值上肯定的可识别资产、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数目。
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为了便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还需要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下的结果。
通过编制合并抵销分录,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以及其他内部交易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予以抵销。最后,在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事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
(8)控股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扩展阅读:
控股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一、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二、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三、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
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⑨ 控股子公司的收入在合并报表中是全额纳入总公司报表还是按照股权比例纳入收入有法律条文吗
按照收入总额全额合并。
没有法律条文,连会计准则都算不上法律,只能算部专门规章吧属,所以其解释权应该在财政部。
财政部下发的准则讲解就是按全额纳入的。准则中针对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应做的处理中也有明确要求,可以参照:
第二十二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第二十三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⑩ 控股双方各占50%股份如何编制合并报表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
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10)控股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扩展阅读:
合并会计报表有局限性表现在:
(1)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人对企业的债权清偿权通常针对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不针对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集团,合并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不能满足母、子公司债权人的清偿要求。
(2)合并会计报表将母公司及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合并起来,子公司的少数股东难以从中直接得到他们所需的决策有用信息,如他们所投资的子公司资金运用的信息。
(3)利润分配包括向股东分派股利,要以个别会计报表为据,合并会计报表则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计报表为据,合并会计报表则不能为股东预测和评价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将来分派股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