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殖场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及前景怎么写
全球生猪产量大幅下降
中国为全球猪肉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国家,2018年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产量大幅下降。根据美国农业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生猪产量为10.4亿头,降至自2013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18年同比下降18.26%。
疫情过后,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升,生猪养殖业需求端将会有所增长。加上国家政策的刺激和非洲猪瘟的好转,预计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会有所扩大。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贰』 19年养猪行业发展怎么样
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达62.9%,中国对猪肉依赖性较强。因此,生猪养殖企业(如温氏股份)2018年的销售表现良好,而网红品牌(如网易味央)等猪肉品牌收到资本市场看好,有一定的融资能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且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部分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已经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因此如何借助AI、智能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猪肉产量是相关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特别是素食主义、人造肉等消费观念兴起,可能会成为更长期的猪肉产品竞争对象,需要提前布局进一步提高猪肉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
中国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超六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陆续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带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全球肉类消费造成直接的影响,人均肉类消费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猪肉消费达12.3千克/人。
以上内容摘自自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养猪行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叁』 温氏股份2020年股权登记日拖了一个多月了,出什么问题了,会倒闭吗
温氏股份2019年度的分配方案10转2股派10元,5月15日经股东大会审议,已经形成决案。
按照回近几年的做法,答都是股东大会几天后就制定了实施方案,5月底就实施完毕。
现在都到6月份了,还没有拿出实施方案。
现在热心参加分红的人也不多了,反正当时分了红,当时就在股价上全部扣光,有时候还要倒贴税金。有人等分红,其实是为了在分红前出现的高位上卖出。
因此,分不分红,看淡些吧!
『肆』 养猪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2017年上半年过去,牧原生猪出栏万头,相当于2016年全年的量。
2017年预计在2016年的基础上直接翻一番,将达到600万,甚至800万头。
不得不说,牧原应该是这两年生猪出栏增长最快的企业。
NO3.正大
对于正大,根据静书统计的资料来看,其在中国的生猪产能已经有至少1500万头,包括在建和刚拿下的项目。但是根据今年5月猪易传媒采访正大高层的资料来看,正大目前的生猪出栏仍旧维持在300万头左右。
NO4.雏鹰农牧
对于雏鹰农牧来说,也是公司+农户,但是其加的方式与温氏又不同,雏鹰的农户,养的是母猪。并且,雏鹰农牧作为上市企业第一个上市的养猪企业,如今在养猪上的心思却不那么专一。金融、电竞、电商,食品,雏鹰农牧都有涉猎。
在生猪养殖上,进展缓慢,2017年上半年生猪出栏119万头,同比去年增长了16万头。
NO5.正邦
如果说2017年养猪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那自然是正邦。
早在2013年之前,正邦就提出了2016年生猪出栏要达到1000万头的目标,2013年正邦生猪出栏还在114.98万头。
尽管目标没有完成,但是2016年5月的时候,正邦董事长林印孙提出,2020年控制生猪规模要达到5000万头。其中自养1000万,公司+农户1000万,饲料服务3000万头。
但这还不是终极目标,2017年2月,正邦集团总裁林印孙又提出了7000万头生猪战略目标。
这还不算完。
君不见,今年4月份福州的饲料工业展上,正邦又调回到5000万头的目标。
根据数据显示, 2017年上半年生猪出栏96万头,同比去年非但没有增长,还下降了30万头。
NO6.宝迪
对于宝迪,也算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养猪的时间够久,体量也足够大,但是在养猪的步伐上,却一直停滞不前。 根据最新资料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宝迪也加快了猪场项目的建设。
NO7.中粮肉食
如果说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养猪企业,那必然是中粮肉食。一个是国企的背景,一个是香港的上市企业,可以说占尽了各种资源和优势。
2017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101万头,同比增长35.7%。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6月,中粮宣布,也要走“公司+农户”的模式。
NO8.扬翔
对于扬翔,2015年生猪出栏80万头,2016年120万头左右。不仅仅增量较快,其成本控制也较低,据了解,目前扬翔的成本在5.5元左右。其高层表示,未来扬翔的目标是4.5元。
NO9.新希望六和
2016年2月份宣布转型养猪的新希望六和,这两年的进展也令人瞩目。特别是其夏津的猪场,psy达到30,料肉比可以做到2.3。
根据了解,2016年新希望六和生猪出栏110万头,但是2017年,也讲翻一倍,达到250万头左右。并且,新希望六和目前已经囤下了足够900万头生猪出栏的土地。
NO10.金锣
在今年一次山东畜牧业协会的会上,金锣的一位代表曾说过,2016年生猪出栏100万头,2017、2018这两年,争取再达到200万头。
并且,按照今年的预计,佳和农牧、铁骑力士、特驱生猪出栏将超过100万头。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看养猪业前二十大排名!
其他基本为年出栏40-80万头的企业,有天邦、新大牧业、新五丰、环山、安佑、大北农。其中,大北农生猪出栏增长也较为迅猛,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万头,增长高达300%。
以上排行榜上的企业,除了牧原完全是自繁自养,其余企业多少都涉及了公司+农户的模式。特别是一些缺乏自己种猪场的企业,没有足够的仔猪供应,会抓其他猪场的仔猪来交给农户放养。这种情况,风险很高。在2016年猪价较高的时候,这么操作,多少还是有利可图。而一旦猪价大幅下跌,跌破6.5元,那么很多放合同猪的饲料企业将直接亏损。
新希望六和夏津农牧总经理张涛曾表示:“曾经有竞争对手到这一带来,开出了250-300元的代养费,跟我们争夺农户。但他们的整体效率不如我们,去年猪价高的时候还能撑得住,今年就不能坚持下去了。我们就曾经有几个合作养殖户,去年有段时间曾经被竞争对手开出的高价吸引走,结果到今年又回来找我们,求着要和我们重新合作。”
但是今年猪价来看,跌破13元还仅仅是个开始,下半年生猪行情同样不容乐观。再看2018年,2019年,更是硝烟弥漫。好在,各大企业可以根据对行情的把握,在调整生猪出栏的速度,以防止猪价大跌时候过度的亏损。
表面上看起来,各大巨头养猪,要争抢的是散户退出的市场份额。但是不要忘了,在面对猪周期的时候,不是以规模论英雄,而是成本。
『伍』 两节过后猪肉股价格走势如何
第一、大量资本入局养猪市场
在国内几大巨头跨界进入养猪市场后,国内的生猪存栏量正在飞速上涨。就在本月,生猪的存栏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也就是说现在国内的生猪的存栏量已经超过去年没有爆发非洲猪瘟前的水平了。 足够的生猪储备,稳定了供需平衡,过高的猪肉价格势必会有所回落。
第二、大量进口猪肉填充市场
由于早期于美国的贸易协定,虽然现在中美的关系有点微妙,但中国还是秉承大国的风度和魄力,按协定大量进口美国的猪肉。 就在近期,我国中美国进口的猪肉也暴涨至370%,大量的猪肉流入市场,进一步稳定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
第三、2万吨储备猪肉的投放
在我国有贴秋膘的说法,在很多的地方都会在国庆中秋的时候大量买进猪肉,给秋收农忙后的家人补补。但今年过于高价的猪肉行情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有幸的不久前,2万吨的储备储备猪肉已经投放市场了。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市场上趁机抬价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对于长期生活习惯的延续和需要。
在这普天同庆的前夕,国家又投放了2万存储备猪肉。价美物廉的优质猪肉的投放,让本已经供求平衡的猪肉市场有了点短暂的供过于求,猪肉价格应声跳水也是必然的。
第四、加拿大警告将要对中国断供猪肉
上面三点都是对于猪肉价格下降的利好消息,但国际上是有些不和谐的声音的。出于一些特殊的需要和关系, 就在几天前,加拿大却对中国发出警告:或将会切断对中国的猪肉供应。虽然我国的生猪的产能正在不断恢复,也在大量进口和投放储备猪肉。但国际上可能的猪肉断供,也将让两节后的猪肉价格行情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
第五、大型屠宰企业的间接定价权
我们都知道,猪肉的价格除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外,另一个方面就是大型屠宰企业的在收猪、屯猪、计划性屠宰的过程中间接的获得的对于猪肉价格定价权。市场上有多少猪,猪肉投放多少猪肉都需要经过大型屠宰这个环节。 所以,大型屠宰企业的有序运营,有效规划监督对于稳定市场猪肉价格是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猪肉价格是真正“拐点” ,个人觉得应该是出现在两节之后。经历国庆中秋的“大考”,猪价将走下何方,是涨是跌也有了个比较清晰的脉络。虽然,猪肉价格猪价回落是一种大趋势,但多久才能回到10元时代,在各项养殖费用都提高的现在,猪肉是否还能回到10元时代,确实还需要等市场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