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万达广场的建筑特色
第一代:业态简单,交通组织简单,只有简单的沿街景观。
第二代:业态开始丰富,除了百货商业外开始出现了办公楼,公寓以及酒店并开始自运营模式。交通组织也开始趋于多样化,有人流、车流和货运。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二维状态。此时的万达广场具备一定的地域特征但并不明显。
第三代:业态多样化,出现了商业广场,商业街等并与社区融合。提倡“体验性”。交通场所完备。
第四代:拥有屋顶花园和带形广场,逐渐演变为有主题性的文化气息浓厚的商业城镇。
Ⅱ 万达文化酒店有什么特点
万达文化酒店分为三个品牌——“万达嘉华”、“万达文华”和“万达瑞华”。
万达嘉华主要开在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完全取决于当地人口和GDP,大概都是200、300万人口的量级,这样的城市我们会放万达嘉华--国际标准的五星级商务酒店。
万达文华一般都是省会城市,GDP和消费能力就有一定的提高。
瑞华是我们发展最慢的品牌,因为它是顶级的品牌,主要会开在全球的门户城市。
Ⅲ 万达的成功商业营运模式与实践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更多的了解到万达的商业模式
《商业地产学万达》序言
商业地产学万达,做人要学王健林!
王健林先生是行伍出身,万达集团是王健林先生一手缔造的中国著名房地产企业。研究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路径,我们就会明白——
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
什么是静如处子?什么是动如脱兔?
什么是组织执行力?什么是企业文化?
……
一直以来,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方面,在全国它不断地攻城掠地,一条条城市主干道上的“一座万达广场,一座城市中心”广告提示着这家企业的全国性存在。另一方面,人们又一直无法想像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在18个月的时间里建造一座当地开发商8年都无法建成的大型购物中心,并且能够保证这座购物中心能从拿地开始的18个月内建成开业,实现商场的可持续运营并走向成功。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们在运作着一种怎样的、可怕的商业模式?
对此,我却在更大程度上把它理解成一场战争。
一位孤独的将军,带领着一群并不特别的士兵。在群雄割据、诸候混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里,指着一条并不宽广的道路。将军说:“往这个方向走,我们会走到天堂”,但是,将军的话在当时并没有激起很大的反响,诸候们表情漠然,不为所动。然后,将军带领着他的士兵们开始了孤独的长征,一路披荆斩棘,开路搭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此间,很多原来的诸候们早已功成名就,加官晋爵,但将军仍在征途,身心疲惫。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将军的这一个决定,却是一个被16年的时间证明的正确的决定。因为当中国房地产从最初的混沌状态发展到今日竞争白热化、利益边缘化的时候,将军的一路征伐却享受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大成果,而一条原本并不宽广的道路,却随着时势的发展被证明是中国房地产真正的黄金大道!
这个将军就是王健林先生。
他所带的团队就是万达集团。
他所指着的道路就是商业地产。
所以,我们要——商业地产学万达,做人要学王健林!
何以打造百年企业?
在中国,无数多的企业提出了打造百年企业的口号,但我认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在痴人说梦话。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文化去实现这样的愿景。他们唯一有的,就是看上去有很多钱。钱多就代表着能打造百年企业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在短时间里巨量的财富聚集同样可以在短时间里灰飞烟灭,因为在短时间里巨量的财富聚集证明你是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者是带有偶然性的,没有人可以成为永远的机会主义赢家,永远的赢家只能依靠企业的实力和文化。
万达和万科可以进行一番对比,因为万达是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头羊,而万科是中国住宅地产的领头羊。万达的创始人是王健林,万科的创始人是王石。
王石是中国房地产业曝光度最高的名人,这与万科住宅地产销售量多年排名中国第一有关。但是,在性格上分析,我却认为王石像一位行吟的诗人。他睿智机敏,开明豁达,知人善用,但是最终他却只是今天万科的一个符号,一个形象代言人。如果从中国古代人物性格分析,王石具有的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情怀,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座右铭,时而指点江山,时而纵情山野,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他的个性印记。
但是,王健林却是一位军人,他没有王石洒脱,他执行的是目标、任务和达成胜利的使命。因此,从性格上分析,王健林富有远见、个性坚忍,并且始终保持着队伍的控制力和领导力,直至获得胜利。王健林就是一位将军,从容淡定,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使命和襟怀开创了中国房地产的全新格局,让人钦佩!
对比王健林和王石,站在企业家的角度上,我认为王健林更值得学习。
万达集团也提出了“百年企业”的口号,相对于国内众多提出“百年企业”口号的企业来说,我觉得万达集团的“百年企业”目标更加可信,或者更有实现的可能,原因就在于:
万达集团是一个有梦想和有使命感的企业。历史以来,金钱的多少并不可以造就基业长青的企业,但是梦想和使命感可以造就基业长青的企业;
万达集团是一个具有战略目标和良好执行能力的企业。大多数的企业一直过于追求短期的经营目标,而忽视了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万达集团过往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他们能够在战略目标和执行能力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所谓百年企业,并不是一句口号而已,“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若志不强毅,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对于现实当中的中国企业,太多的企业把短期的逐利视为唯一的目标,而我认为,评价一个百年企业,评价一个优秀企业家,其最高标准应当是使命达成——企业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目标的实现比赚到了多少钱其实更为重要。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商业地产学万达!
中国人民一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到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中国出现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学以致用。
那么,我们学习万达的经验是为了什么?
虽然本书是一相深入地分析万达的发展路径、商业模式的书,但是从另一个层面分析,我认为本书并不完全是一本专业书藉,也是一本励志书藉,它所激励的对象是当代企业家或想成为企业家的群体。万达的商业地产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达到一个目标,你应当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然后要坚定地去做。不管这条路上有多少崎岖坎坷,你也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即使在这条路上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不要感到孤单,不要感到害怕,因为只要你的选择是对的,即使你无人陪伴,也可以抵达胜利的彼岸。
国外的励志书藉太多了,但它们的成长方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万达就在你身边,王健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偶像。他不仅是一位商人,一位企业家,同时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真正是一个励志型的偶像。
学习万达,学习王健林——这样一种现象的产生同时能让我们从华丽、短视的企业发展方式中产生反思,认识到何谓企业发展之本?
江南春、喻颖正……他们是企业家吗?不可否认,他们从企业的上市、套现中赚到了不少钱,但是他们的企业呢,他们的企业文化呢,他们的心中还有梦想么,他们的脑海中还有火花么?如果心中已无火花、激情和梦想,那我认为他们的企业家角色事实上已经“死了”,在这种层面上来理解,我不认为他们是企业家,我认为他们只是生意人。
所谓生意人,就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就像卖菜的,2元一斤批发来的菜,4元一斤卖出去,卖完了,赚到钱,交易完成,然后就可以回家了。回到家以后,他们还是菜农。
但企业家应当是有梦想、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就像是万达的发展轨迹对中国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过往已经成功,并且仍将持续发展下去。王健林不仅要赚钱,而且要让梦想延续,让这家企业的发展能散发出更大的光芒,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留下他们的印记和贡献。
而这,就是我认为生意人和企业家的区别。
学习万达,学习王健林,事实上是本书想完成的一种励志导向,这也许是我个人的一种想法,并不被很多人所认可,但是,我认为接受我的这种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以上观点,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段宏斌
Ⅳ 万达属于什么管理学中的组织结构,它的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万达集团属于管理学中典型的事业部制矩阵组织架构,下设商业地产事业部,文化事业部及金融事业部,事业部制组织制管理模式设三大核心是物理组织结构、权限划分、总部控制体系,其最大的有点是可使集团总部最高决策者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研究公司的战略方针;各个事业部发挥主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销售,灵活经营,并且可以在事业部范围内协调生产、销售、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力量;按产品性质或市场划分的事业部,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有利于培训企业的全面管理人才,因为每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实际上是经历了企业的全部管理活动,其缺点是每个事业部都设置相同的职能部门,造成机构重复,资源的浪费;需要配置较多的管理人员,增加管理费用;各事业部容易独立倾向,规范性难以统一,从而损害了整个战略利益。
Ⅳ 万达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独到之处
万达商业模式的特点主要在其三个方面的创新,分别为:价值主张的创新,运营体系的创新和盈利模式的创新。
(1)万达在经历了十多年各个行业的探索之后,针对消费升级的趋势,最终确定了商业地产,向消费者提供整合了零售,居住、娱乐、等城市功能齐备的符合居住的城市综合体。
(2)通过签订联合协议和技术对接,确保开发的商业地产符合商户的诉求。
(1)业务一体化:就是将商业地产的投资、建设运营,由万达全部完成。这个模式的优势,并非赚三个环节的钱,因为,如果你在三个环节都属于规模小,角色不重要的参与者,那么也不可能获取超额利润。
万达业务的一体化实际上实现了:
a.将客户的需求贯穿到产业链中,让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都围绕用户的所有需求,从而明确企业自身的定位。
b.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可以产生资金融通、需求确定性、范围经济性,等协同效应。c.一体化能够让万达在地产高速发展期获得充分的行业红利,
(2)万达建立了运营导向中央集权式的管控体系,体现在战略、投融资、招商、规划、运营等方面高度集权。并且构建了将城市节点、业务系统节点、商场楼盘节点纳入的集团信息网络,确保了中央集权体系的效率。
(1)产业一体化使万达在商业地产高速发展期获得多样的盈利来源。
(2)通过先租后建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并确保了建成后的承租率,降低了风险。万达的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上述三方面创新形成了商业模式闭环,以产业一体化和高效的集团管控为核心,将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的效用充分发挥,从而建立了一个以商业地产为核心的商业帝国。
Ⅵ 成都万达广场的特色
成都万达广场走出了一条适合成都本土的特色shopping mall。
成都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整合此前众多住宅和商业项目丰富经验的集大成之作,是万达第三代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的典范代表。成都万达广场规划用地面积116亩,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其中商业广场约18万平方米,精品写字楼和酒店式公寓4万余平方米。作为城东超级复合shopping mall,万达广场集国际百货、大型超市、休闲餐饮、国际影院、时尚健身、室内精品步行街等多种业态和建筑形态于一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城市人群对商业设施与服务全方位、多元化的需求。
辐射广泛——100万人口集中地
谁为商业经济最终买单?毫无疑问当然是消费者。成都万达广场辐射人口达100余万人,流动人口近20万人,望江楼、东湖、沙河三大公园及百年川大环绕四顾,高尚大盘汇集,大型金融、商务办公、综合商业、教育科研、休闲购物、旅游文化等融会贯通。周边20多个近期开发的大中型楼盘、两所大学及原生活小区,辐射人口达30余万。
成都万达广场的适时崛起,迅速填补了城市东面片区的大型商业空白,紧随春熙路缔造出一个城市商业新中心,它的成功给了shopping mall最好的样本。
Ⅶ 万达商业地产的特点
现在我认为商业地产分四类:1就是纯销售如北京SOHO 2就是靠住宅写字楼公寓等销售来养活一个项目,商业部分自持自己做运营,就是万达,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做下来万达只要纯赚商业部分所有权就OK 3就是纯持有 如恒隆广场 商业部分全部自持,这种模式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持。4就是其他 不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
Ⅷ 大家认为万达集团怎么样他们的制度怎么样他的优点、缺点各在哪里他有望成为中国的行业巨头吗
万达地产不咋样,制度有很多漏洞,根本不是在培养人,什么事都是集团管控,项目公司没有任何权利,人员流动非常之大,尤其是项目公司的工程系统,不是工程管理系统,因为万达根本不是一个管理型企业,严重缺乏管理,待遇极差,而且经常要求加班,无任何加班费用。人际关系较复杂,员工的工作热情较低,事情总是推来推去。
个人感觉很多好的东西,管理经验,技术经验在万达都行不通,在万达要学会闭眼、闭嘴。
但是万达的实力是很强的,企业的实力强与弱,跟一个企业给予员工的待遇与发展机会严重不成比例,在万达基本无任何提升机会,每年的人员提升与待遇提升都是有固定名额限制的,而且名额少的可怜,并且提升幅度相当之小
Ⅸ 万达广场的项目特色
常熟万达广场位于城北核心区域,是融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中心国际生活城,占地面积17万方,建筑面积66万方 ,其超大体量的复合形态包括国际化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国际精装公寓、高档住宅区。建成以后的万达广场将集合超市、百货、影院、家具广场、电子数码、KTV、电玩、酒吧、健身、餐饮等主题商业形态,为常熟市民带来新一轮时尚消费风潮。